中文部份
1.王志誠(民國92年)。「企業組織再造彈性化之政策取向與課題」。中正法學集刊,第十一期,第143—211頁。
2.古永嘉、吳世勛(民國85年)。「以DEA模式評估我國商業銀行之經營績效」。管理與系統,第二卷,第二期,第145—165頁。3.白珊憶、鍾俊文(民國91年)。「本國銀行財報透明度與經營績效評等」。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第20—40頁。
4.吳崇權(民國91年)。「金控子公司間之共同行銷」。實用月刊,第三百三十卷,第69—73頁。5.李建儀(民國93年)。「金控銀行與非金控銀行生產力之探討」。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台中。6.林炳文(民國91年)。「台灣地區商業銀行合併效率性之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的應用」。台灣管理學刊,第一卷,第二期,第341—355頁。
7.林炳文(民國90年)。「台灣地區商業銀行合併之效率分析」。風險管理學報,第三卷,第一期,第1—21頁。8.林政緯(民國93年)。「台灣地區金融控股公司績效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台北。9.邱湘靈(民國88年)。「為銀行業營造有力的氣候」。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二十二卷,第十一期,第73—78頁。
10.范玉琴(民國91年)。「銀行實施區域作業中心及相關實務問題之研究」。彰銀資料,第25—36頁。11.范玉琴(民國93年)。「認識新組織架構下前台業務流程」。彰銀資料,第33—39頁。12.馬裕豐(民國84年)。「銀行分支單位經營績效衡量模式之構建—資料包絡分析模式(DEA)的應用」。企銀季刊,第十八卷,第一期,第102—121頁。13.馬裕豐(民國84年)。「銀行分支單位經營績效衡量模式之構建—資料包絡分析模式(DEA)的應用」。企銀季刊,第十八卷,第二期,第13—24頁。14.陳欽奇、趙莊敏(民國90年)。「金融機構合併法對金融業的影響及其因應之道」。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三十八卷,第一期,第151—168頁。
15.陳穩仁(民國93年)。「國內金融控股公司合併綜效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台北。16.郭憲章、許振雄、李揚、徐萬炉(民國90年)。「台灣地區商業銀行效率之研究—應用資料包絡分析法」。亞太社會科技學報,第一卷,第一期,第129—148頁。
17.張秀珍、陳振遠、周建新(民國92年)。「台灣地區銀行經營效率之研究—DEA與 Malmquist生產力指數之應用」。樹德科技大學學報,第五卷,第一期,第25—38頁。18.張寶塔、王克陸、梁志豪(民國93年)。「我國銀行經營效率、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之分類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管理研究學報,第四卷,第一期,第91—120頁。19.黃祺嵐(民國93年)。「台灣地區本國異質銀行效率與風險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五卷,第一期,第23—58頁。
20.黃俊誠(民國93年)。「金融控股公司內部銀行經營績效之實證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四十一卷,第三期,第189—202頁。
21.童宗傑(民國90年)。「台灣地區新銀行經營績效比較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碩士論文,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高雄。22.曾怡禎(民國91年)。「從全球自由化看我國金融服務業之發展」。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二十五卷,第二期,第14—18頁。
23.葉彩蓮、陳澤義(民國87年)。「台灣地區銀行總效率與技術效率—資料包絡分析之應用」。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九卷,第二期,第163—181頁。
24.葉彩蓮、陳澤義(民國87年)。「台灣公民營銀行經營效率之比較:資料包絡分析法的應用」。東吳經濟商學學報,第二十二期,第77—100頁。25.葉桂珍、陳昱志(民國85年)。「銀行經營績效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DEA)與財務比率法之比較」。企銀季刊,第十九卷,第二期,第30—39頁。26.鍾利雄(民國89年)。『淺談「區域中心」與「簡易分行」』。今日合庫,第二十六卷,第四期,第49—52頁。27.蘇益良(民國92年)。「我國商業銀行分行架構之探討」。建華金融季刊,第二十一期,第59—82頁。二、英文部分
1.Banker, R.D., Charnes A. and Cooper W.W. (1984),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 Vol. 30, p.1078-1092.
2.Berg, S.A., Forsund F.R., Hjalmarsson L. and Suominen M.(1993), “Banking Efficiency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 17, p.371-388.
3.Charnes, A. and Cooper W.W.(1985), “Preface to Topic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Vol. 2, p.59-94.
4.Charnes, A., Cooper W.W., and Rhodes E.(1978),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 2, p.429-109.
5.Chen, T.Y. and Yeh T.L.(2000), “A Measurement of Bank Efficiency, Ownership and Productivity Changes in Taiwan,”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Vol. 20, p.95-109.
6.Drake, L., and Howcroft, B.(1994),”Relative Efficiency in the Branch Newwork of a UK Bank: An empirical Study,” Omega, 22, 1, p.83—90.
7.Drake, L., and Hall M.J.B.(2003), “Efficiency in Japanese Banki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Vol. 27, p.891-917.
8.Elyasiani, E., Mehdian S., and Rezvanian R.,(1994), “An Empirical Test of Association Between Produc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the Commercial Banking Industry” ,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4, p.55-59.
9.Farrell, J.J.(1957),”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 CXX, Part 3: p.253-290.
10.Grabowski, R., Rangan N. and Rezvanian R. (1994), “The Effect of Deregulation on the Efficiency of U.S. Banking Firms,”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Vol.46, p.39-54.
11.Haslem, John A., Carl A. Scheraga and James P. Bedingfield, (1999), “DEA Efficiency Profiles of U.S. Banks Opeating Internationall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 8, p.165-182.
12.Lin, P.W.(2002), “Cost Efficiency Analysis of Commercial Bank Mergers in Taiwan: A comparativ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 19(2), p.1-6.
13.Lin, P.W.(2002), “The Efficiency of Commercial bank Mergers in Taiwan: An Envelopment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 19(2), p.334-342.
14.Luo, X., (2003), “Evaluating the Profitability and Marketability Efficiency of Large Banks: A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Journal of Busines Research, Vol. 56, p.627-635.
15.Miller, S.M. and A.G. Noulas(1996),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Large Band Production,”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 20, p.495-509.
16.Yue, P. (1992)“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A Primer With Applications to Missouri Bank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January/February, p.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