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09: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永峰
研究生(外文):Yung-Fong Chen
論文名稱:政見在選戰中扮演的角色之研究—以2004年立委選舉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ole of Campaign Platform:A Case Study of 2004 Legislator Election in Taiwan
指導教授:余致力余致力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政策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3
中文關鍵詞:立委選舉選戰政治政見
外文關鍵詞:campaign platformelection campaignlegislator ele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252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凡是選舉必定出現政見,這已經是民主政治運作的必然規則。但在目前的台灣政治生態中,政見到底在選戰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候選人以及選民到底是如何看待政見?候選人在提出政見的同時,是否受到某些結構性因素的左右?選民從傳播媒體上所看到的顯著議題,是否與候選人提出的政見有著相當程度的類似?而如果政見在實際選戰中的地位不如預期的重要,是孰令致之?這些問題鮮少有人進行探討,卻是影響台灣民主化的重要課題。
本研究蒐集2004年立委選舉全國區域立委當選人的政見,分別以「政黨」、「性別」、「世代」、「職業」以及「城鄉差距」等結構因素,分析候選人在提出政見之時,是否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此外,本研究更以彰化縣為個案深入研究的對象,蒐集十九位立委候選人在選戰中所散發的文宣,分析其中的文宣類別與政見比例,更輔以深度訪談的方式,藉由候選人或輔選核心幕僚的告白,了解政見在選民以及候選人心目中的地位。
研究發現,候選人在提出政見時,確實會受到政黨等因素的影響,但傳播媒體報導的方向卻與候選人提出的政見有著相當大的落差,而在實際的選戰運作中,多數候選人對政見在選戰中所佔的重要性都是抱持著悲觀的看法。推論政見之所以不受重視的原因,大概與賄選嚴重、政治人物濫開支票、現行立委選舉制度以及媒體不願意報導政見相關議題所致。
在立委選舉已經改成單一選區的情況下,政治人物將逐漸養成重視政見的習慣,有助責任政治的成型,但要讓政見在選戰中扮演應有的重要角色,最關鍵的還是選民平時要能關心政治運作以及政治人物的言行,如此一來在選戰時就可以不受到賄選或其他選舉花招的影響,確實達到選賢與能的目的;媒體更應發揮第四權的公正角色,引導並提供公共政策討論的空間。唯有多頭並進,台灣的民主政治才能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The election campaign and the election platform are concurrently existent in democracy. In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Taiwan, what are the roles of campaign platform? What are the viewpoints of the candidates and the voters about campaign platform? Are the candidates infected by instrumental factors when proposing their campaign platform? Do the voters get the message from the media? If campaign platform is not as significant as expected, why? Though these problems are seldom investigated, they are critical issues affecting Taiwan’s democracy.
This study collected the campaign platform of elected legislators in 2004 election in Taiwan. How candidates have been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political parties, gender, generation, occupations and urban/rural divergence have been analyzed. Chang-hua County has been selected a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Propagandas of nineteen candidates were collected and classified. Campaign platform was examined how they were perceived by the voters and the candidates through interview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ndidates’ campaign platform are indeed influenced by political parties. There is a hug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reporting from the media and the candidates’ campaign platform. Most candidates are not optimistic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campaign platform, on account of election bribery, blank check written by candidates, election system fraud, and little media coverage of the platform.
Legislator election system has been modified into single electoral district.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 significance of campaign platform will gradually be emphasized. More critically the voters w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operation of government system and politician behavior. Thus, election would not be influenced by election bribery and others. At the same time, media should play a fair role by providing a space for public policy discussion. In this way, democracy in Taiwan can be advanc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政黨認同 9
第二節 候選人認同 14
第三節 政見與議題 16
第四節 選民屬性 20
第三章 政見異同之比較分析 33
第一節 老人福利 34
第二節 軍購預算 37
第三節 台灣正名 41
第四節 選區政見 46
第四章 政見在選戰中的角色-彰化縣個案分析 53
第一節 候選人文宣內容分析 53
第二節 訪談結果分析 62
第五章 結論 77
第一節 全國立委政見研究發現 77
第二節 彰化縣立委文宣研究發現 87
第三節 邁向優質民主的省思 90
參考文獻 96
附錄一 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區域立委當選人政見 104
附錄二 彰化縣立委候選人文宣 181
附錄三 彰化縣個案深度訪談摘要 182

表 次
頁次
表3-1藍綠陣營對軍購預算態度一覽表 38
表3-2藍綠陣營對台灣正名態度一覽表 43
表3-3主要政黨之選區政見數量及比例一覽表 47
表3-4選區政見之性別差異比較表 48
表3-5選區政見之世代差異比較表 48
表4-1 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選舉文宣資料統計 55
表4-2訪談對象相關背景一覽表 64
表4-3影響彰化縣立委選舉的重要因素一覽表 74
表5-1主要政黨對各重要議題表態比例一覽表 79
表5-2主要議題之男女表態比例一覽表 80
表5-3主要議題之世代表態比例一覽表 81
表5-4主要議題之職業表態比例一覽表 82
表5-5特定候選人選舉公報政見與文宣政見數量比較一覽表 88
表5-6民進黨候選人告急文宣數量與選舉排名對照表 89
中文部分
王鼎銘(2003),〈政策認同下的投票效用與選擇:空間投票理論在不同選舉制度間的比較〉,《選舉研究》,第10卷第1期,頁171-206。
王甫昌(1998),〈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零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台灣社會學研究》,第2期,頁1-45。
王業立(1995),〈從立委選舉結果看選民的投票行為〉,《政策月刊》,第4卷第11期,頁3-5。
石開明(1996),《台灣選民選舉參與的世代分析》,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美珍(1996),〈立法委員選舉社會福利政見之比較研究〉,《社會建設》,第93期,頁49-57。
呂亞力(2001),《政治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何思因、吳釗燮(1996),〈台灣政治體系下的認同新概念〉,「選舉制度、選舉行為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市:政大選舉研究中心。
吳乃德(1999),〈家庭社會化和意識形態-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世代差異〉,《台灣社會學研究》,第3期,頁53-85。
吳重禮、譚寅寅、李世宏(2003),〈賦權理論與選民投票行為-以2001年縣市長與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第7卷第1期,頁91-156。
吳重禮、王宏忠(2003),〈我國選民「分立政府」心理認知與投票穩定度:以2000年總統選舉與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選舉研究》,第10卷第1期,頁81-114。
吳統雄(1995),〈「7535:選民結構」與「形象投票」:理論建構與實證研究〉,《民意研究季刊》,第194期,頁1-34。
林佳龍(1988),〈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群眾基礎:台灣選民政黨支持的比較分析(1983-1986)〉,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佳龍(2000),〈台灣民主化與政黨體系的轉變:菁英與群眾的選舉連結〉,《台灣政治學刊》,第4期,頁3-55。
林繼文(1998),〈地盤劃分與選舉競爭〉,發表於「世紀末的選舉」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林瓊珠(2001),〈台灣民眾政治知識之探析〉,發表於台灣政治學會第八屆年會暨「政黨輪替後之台灣政治」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12月16日。
林瓊珠(1998),《台灣政黨體系重組過程之研究:一九九一至一九九六年》,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永泰(1995),〈分裂投票:八十三年台北市選舉的實證分析〉,《選舉研究》,第2卷第1期,頁119-145。
韋伯(Weber, R.P.),林義男、陳淳文等譯(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Basic Content Analysis),台北:巨流圖書。
胡 佛(1998),《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台北市:三民書局。
胡佛、游盈隆(1984),〈選民的黨派抉擇:態度取向及個人背景的分析〉,《政治學報》,第13期,頁1-59。
施佩萱(1998),《台灣選民政黨認同變遷之分析-橫向與縱向的觀察》,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火炎(1995),〈選民的政治認知與投票行為〉,《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7卷第1期,頁247-288。
徐火炎(1998),〈李登輝情結的政治心理與選民的投票行為〉,《選舉研究》,第2卷第2期,頁1-36。
徐火炎(2001),〈一九九八年二屆台北市長選舉選民投票行為之分析:選民的黨派抉擇與分裂投票〉,《東吳政治學報》,第13期,頁77-127。
徐火炎(2002),〈台灣政黨版圖的重畫:民進黨、國民黨與親民黨的「民基」比較〉,《東吳政治學報》,第14期,頁83-134。
徐永明(2000),〈『南方政治』的形成?台灣政黨支持的地域差別,1994-2000〉,《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第2卷第4期,頁167-196。
陳文俊(1997),〈台灣的國家認同議題:感性與理性的分析〉,邁入新世紀的台灣政治學術研討會,中國政治學會,1997年1月19日。
陳文俊(1998),〈統獨議題與選民的投票行為-民國八十三年省市長選舉之分析〉,《選舉研究》,第2卷第2期,頁99-136。
陳文俊(2003),〈藍與綠-台灣選民的政治意識型態初探〉,《選舉研究》,第10卷第1期,頁41-80。
陳文俊、黃志呈(2002),〈意識型態議題與選舉的空間理論:接近模型與方向模型的比較〉,發表於2001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市: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民國91年10月19-20日。
陳陸輝(2000),〈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持續與演變〉,《選舉研究》,第7卷第2期,頁109-139。
陳陸輝(2001),〈政治信任感與台灣地區選民投票行為〉,發表於「新局的開端」:2001年選舉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市: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陳陸輝(2002),〈政治信任感與台灣地區選民投票行為〉,《選舉研究》,第9卷第2期,頁65-84。
陳義彥(1996),〈不同族群政治文化的世代分析〉,《政治學報》,第27期,頁83-121。
陳義彥、蔡孟熹(1997),〈新世代選民的政黨取向與投票抉擇〉,《政治學報》,第29期,頁63-91。
陳敦源、黃東益(1998),〈分裂政府在台灣:地方政治研究的新取向〉,《「地方議會: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3-120,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地方自治研究中心主辦,12月19日。
陳敦源(2000),〈人為何投票?理性選擇觀點的緣起與發展〉,《民意研究季刊》,212期,頁31-64。
陳宏銘(1996),〈競選策略與競選效能〉,《東吳政治學報》,第1期,頁103-131。
梁世武(1997),〈選民投票行為的預測與操縱〉,《立法院院聞》,第25卷第10期,頁48-52。
盛杏湲(1998),〈選民的投票決定與選舉預測〉,《選舉研究》,第5卷第2期,頁37-75。
盛杏湲(2002),〈統獨議題與台灣選民的投票行為〉,《選舉研究》,第9卷第1期,頁41-80。
盛杏湲、陳義彥(2003),〈政治分歧與政黨競爭:二零零一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第10卷第1期,頁7-40。
盛治仁(2003),〈台灣民眾民主價值及政治信任感研究-政黨輪替前後的比較〉,《選舉研究》,第10卷第1期,頁115-169。
盛治仁(2004),〈媒體、民調和議題-談競選過程中民意的變動性和穩定性〉,《選舉研究》,第11卷第1期,頁73-98。
莊玉卿(1997),《台灣選民議題取向投票之研究: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之實證分析》,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天憐(2001),〈我國獨立選民的發展與變遷〉,《選舉研究》,第8卷第1期:71-115。
張卿卿(2002),〈競選媒體使用對選民競選議題知識與政治效能感的影響-以兩千年總統大選為例〉,《選舉研究》,第9卷第1期,頁1-39。
張瓊玲(2003),〈從花蓮縣長補選看台灣選民投票行為之個性表現〉,《國家政策論壇》,冬季號,頁30-34。
黃秀端(1995),〈一九九四年省市長選舉選民參與與競選活動之分析〉,《選舉研究》,第2期第1卷,頁51-75。
黃秀端(1995),〈選民為何參與競選活動〉,「戰後台灣政治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市:中國政治學會、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年10月21日。
黃秀端(1996),〈政治知識之認知與性別差異〉,《東吳政治學報》,第5期,頁27-50。
黃耀輝(2000),〈讓財政紀律使政見等於政策〉,《經濟前瞻》,第70期,頁91-94。
黃紀、朱雲漢、胡佛、劉義周、陳義彥、陳文俊、黃秀端、徐火炎、吳玉山(2002),〈2001年台灣選舉民主化調查研究-民國九十年立法委員選舉全國大型民意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計畫執行報告),計劃編號:NSC90-2420-H-194-001。
楊孟麗(2003),〈投票意願與經濟不景氣〉,《選舉研究》,第10卷第2期,頁159-191。
彭懷恩(1990),《政治學》,台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
游清鑫(1995),〈台灣政黨競爭及體系之變遷〉,《政治學報》,第25期,頁181-206。
游清鑫(2000),〈競選策略的個案研究〉,《選舉研究》,第6卷第2期,頁163-190。
游清鑫(2003),〈探索台灣選民心目中理想的候選人:以2000年總統選舉為例〉,《東吳政治學報》,第17期,頁93-120。
游盈隆(1996),〈台灣族群認同的政治心理分析〉,《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頁41-84。
蔡孟熹(1997),《台灣民眾族群認同、統獨立場與政黨偏好變遷之研究-1991至1996年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明宏譯(1999),Frankfort-Nachmias, C. and Nachmias, D.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冊》(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台北:遠流文化。
歐陽晟(1994),〈台灣民主轉型政黨競爭型態社會基礎(1986-1992)〉,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義周(1998),〈統獨態度的世代差異〉,(兩岸關係問題民意調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政治大學與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藍清彰(1996),《台灣選民政黨認同及其變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政諭(1995),〈邁向正常化的選舉行為-跨入以文宣與政見議題為主軸的選風〉,《政策月刊》,第10期,頁4-6。
謝昌邦、江志民(1998),〈民意測驗中的社經發展指標、人口特性與投票行為之研究〉,《民意研究季刊》,第204期,頁26-45。
英文部分
Abramson, P. R. (1983). Political Attitudes in America.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Bennett, S. E. (1994). “Changing Levels of Political Information in 1988 and 1990.” Political Behavior, 16: 1-20.
Berelson, B. (1971).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Hafner.
Bartels, M.Larry.
1998 Presidential Primaries and the Dynamics of Public Choice (1988).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lais, A. and Young R. (1999). “Why do People Vote: An Experiment in Rationality.” Public Choice, 99(1-2): 39-55.
Braungart, R. G.and, B and Margaret M. (1989). “Political Generation”, 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 11: 243-282.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Miller, W. and Stokes, D. (1960). The American Voter.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Carmines, E. G., and Stimson, J. A. (1989). Issue Evolution: Ra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alton, R. (1980). “Reassessing Parental Socialization: Indicator Unreliability and Generational Transfe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4 (June): 421-31.
Downs, A.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 Row.
Finkel, S. E. and Schrott, P. R. (1995). “Campaign Effects on Voter Choice in the German Election of 1990”.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5: 349-377.
Fiorina, M. P. (1981). Retrospective Voting in 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Fiorina, M. (1996), Divided Government.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erber, A., and Donald, P. G. (1998). “Rational Learning and Partisan Attitude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2(2):794-818
Greenstein, F. I. (1965). Children and Politics. N.H.: Yale University Press.
Holsti, O.R. (1968), “Content Analysis,” in Lindzey, G. and Aronson, E. (ed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2nd ed., Vol. II,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p.601.
Inglehart, R. (1977). The Silent Revolution: Changing Values and Political Styles Among Western Publ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nglehart, R. (1990).Culture Shif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eith, B. E.; Magleby, D. B.; Nelson, C. J.; Orr, E.; Westlye, M. C. and Wolfinger, R. E. (1992). The Myth of the Independent Voter.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elley, S. Jr., and Thad W. Mirer. (1974). The Simple Act of Voting.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1: 572-591.
Key, V. O., Jr. (1966). The Responsible Electorate: Rationality in Presidential Voting 1936-60.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inder, D.R.; Peters, M. D., Abelson, R. P., and Fiske, S. (1980). “Presidential Prototypes.” Political Behavior 2(4):315-337.
Kosicki, G. M.(1987). Media Use and Electoral Decision-Making in the 1980 Nation Presidential Campaig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Lee, K. Y. (1991). Issues, Images, Symbols, and Negative Attacks in Presidential Campaign TV Commercials from 1952 to 1988.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Lipest, S. M. and Rokkan, S. (1967). “Cleavage Structures, Party Systems, and Voter Alignments.” In Lipest, S. M., Consensus and Conflict: Essay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New York: Transactions Books. Pp.113-185.
Lodge, M.; Steenbergen, M. R. and Brau, S. (1995). “The Responsive Voter: Campaign Informa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Candidate Evaluation.” APSR, 89: 309-326.
Luskin, R. C. (1990). “Explaining Political Sophistication.” Political Behavior, 12: 331-61.
Mannheim, K. (1968).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276-322.
Miller, A.; Wattenberg, M. P., and Malanchuk, O. (1986). “Schematic Assessments of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0 :521-540.
Miller, W. E. and Merrill Shanks, J. (1996). The New American Voter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immo, Dan and Robert L. Savage. (1976). Candidate and Their Images: Concepts, Methods, and Findings.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Popkin, S., Gorman, J., Philips, C., and Smith, J. (1976). “Comment: What Have You Done for Me Lately? Toward an Investment Theory of Voting,” APSR, 83: 93-121.
Rabinowitz, G. and MacDonald, S. E. (1989). “A Directional Theory of Issue Voting”,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3:93-121.
Rachal, J. R. (1998). “Well Never Turn Back: Adult-education and the Struggle for Citizenship in Mississippi’s Freedom Summer.”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5 (2): 167-198.
Rahn, W. M., Aldrich, J. H.; Borgida, E. and Sullivan, J. L. (1990). A Social-Cognitive Model of Candidate Appraisal, in Nieme and Weisberg(Eds.)Controversies in Voting Behavior. 3rd Edition. CQ Press: 187-206.
Rosenstone, S. J., and Hansen, J. M. (1993). Mobilization,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in America. New York: Macmillan.
Rosenstone, S. J. (1982). “Economic Adversity and Voter Turnout.”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6(1): 25-46.
Salmore, B. G., and Salmore, S.A. (1989). Candidates, Parties’ and Campaigns: Electoral Politics in American. Washington: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Schlozman, K. L., and Verba, S. (1979). Injury to Insul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hively,W.P. (1979). “The Development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among Adults: Exploration of a Functional Model,”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3: 1039-1053.
Sniderman, Paul M, Richard A. Brody and Philip E. Tetlock (1991). Reasoning and Choice: Explorations in Political Psyc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ttenberg, M. P. (1990), The Decline of American Political Parties:1952-1988.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游清鑫(2003),〈探索台灣選民心目中理想的候選人:以2000年總統選舉為例〉,《東吳政治學報》,第17期,頁93-120。
2. 謝政諭(1995),〈邁向正常化的選舉行為-跨入以文宣與政見議題為主軸的選風〉,《政策月刊》,第10期,頁4-6。
3. 游清鑫(1995),〈台灣政黨競爭及體系之變遷〉,《政治學報》,第25期,頁181-206。
4. 黃耀輝(2000),〈讓財政紀律使政見等於政策〉,《經濟前瞻》,第70期,頁91-94。
5. 黃秀端(1996),〈政治知識之認知與性別差異〉,《東吳政治學報》,第5期,頁27-50。
6. 黃秀端(1995),〈一九九四年省市長選舉選民參與與競選活動之分析〉,《選舉研究》,第2期第1卷,頁51-75。
7. 張瓊玲(2003),〈從花蓮縣長補選看台灣選民投票行為之個性表現〉,《國家政策論壇》,冬季號,頁30-34。
8. 張卿卿(2002),〈競選媒體使用對選民競選議題知識與政治效能感的影響-以兩千年總統大選為例〉,《選舉研究》,第9卷第1期,頁1-39。
9. 莊天憐(2001),〈我國獨立選民的發展與變遷〉,《選舉研究》,第8卷第1期:71-115。
10. 盛治仁(2004),〈媒體、民調和議題-談競選過程中民意的變動性和穩定性〉,《選舉研究》,第11卷第1期,頁73-98。
11. 盛治仁(2003),〈台灣民眾民主價值及政治信任感研究-政黨輪替前後的比較〉,《選舉研究》,第10卷第1期,頁115-169。
12. 盛杏湲、陳義彥(2003),〈政治分歧與政黨競爭:二零零一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第10卷第1期,頁7-40。
13. 盛杏湲(1998),〈選民的投票決定與選舉預測〉,《選舉研究》,第5卷第2期,頁37-75。
14. 梁世武(1997),〈選民投票行為的預測與操縱〉,《立法院院聞》,第25卷第10期,頁48-52。
15. 陳敦源(2000),〈人為何投票?理性選擇觀點的緣起與發展〉,《民意研究季刊》,212期,頁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