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22: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帝利
研究生(外文):Ti-Li Chen
論文名稱:論科技保護措施與線上授權契約-以著作權合理使用原則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Online Licensing Contract-Focus on Fair Use Doctrine of Copyright
指導教授:顏上詠顏上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angYung Y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財經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7
中文關鍵詞:線上授權契約科技保護措施合理使用
外文關鍵詞: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fair useonline licensing contrac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7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數位環境下之科技保護措施與線上授權契約之運用,已逐漸成為電子商務之操作方式。有關電子契約與科技保護措施之立法則主要源起於歐美等國,並已陸續成為各國立法之參考及討論之議題,其中最具爭議性者即為在該數位環境下,著作權人與使用人間利益如何取得適度平衡之問題。由於給予權利人設置科技保護措施之權利保護,不僅使權利人得以運用科技保護措施保護自身著作,同時亦可控制使用人如何接觸或利用受科技保護措施所保護之標的。此舉不但對使用人之合理使用範圍產生影響,亦可能被利用作為限制競爭之工具,對自由競爭甚至產業創新產生影響。此外,即使使用人於合理使用範疇內,得以規避科技保護措施,權利人亦可透過線上授權契約之特性,採用定型化契約條款,對於使用人作不當之限制。故面臨科技進步下,對於資訊之大量流通與普及化,究竟帶來便利或產生阻礙,將是知識經濟時代之重大考驗。
本文主要乃透過法律經濟之角度,分析在著作之市場上,應如何取得公益與私益間之平衡。同時參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相關條約、美國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歐盟指令與相關判決,分析我國於二○○四年通過之反盜拷措施規定,對於著作之流通與接觸帶來之衝擊,並對我國現行之著作權法提出適當之評論與建議。
In this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exercise of copyright arguably remains a foregone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and contract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became more and more prevalent. The legislation of online contracts and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stems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the examination as to how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between copyright holders and users. In order to give copyright holder to use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holders can not only adopt thes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ir works, but also control how to access or copy works. Therefore, it influences the scope of fair use and affects competition. Moreover, even if user can circumvent these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e scope of fair use, copyright holders can limit user’s behaviors improperly by way of the traits of online licensing contract and adopt standard form contract.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contract, it will be a serious challenge posed to copyright.
This thesis first uses economic analysis to explain how to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public advantage and private interest. This thesis goes on to refer WIPO Copyright Treaty, WIPO Performances and Phonograms Treaty,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of Act, and EU Directives and relative cases. Finally,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anti-copy measures” regulation of Taiwan done on September 2004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the copy and access of works. This thesis, therefore, provides several comments and resolutions to these controversial issue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項 研究動機
第二項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一項 研究範圍
第二項 研究方法
第一目 文獻探討及立法趨勢之研究
第二目 比較法學之研究
第三目 著作權市場之發展研究
第三節 論文架構
第二章 著作權之經濟理論
第一節 著作權經濟理論之發展
第二節 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間之協調
第三節 數位時代對於著作權及接觸行為之影響
第三章 著作權與科技保護措施
第一節 科技保護措施立法方式之選擇
第二節 國際間及我國之立法方式
第一項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
第二項 美國立法
第三項 歐盟立法
第四項 我國立法
第五項 美國、歐盟及我國立法之比較
第三節 科技保護措施對著作權之挑戰
第四節 科技保護措施對接觸行為之影響
第五節 相關案例
第一項 科技保護措施與憲法修正案之爭議
第一目 United States v. Elcom Ltd.案
第二目 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 v. Corley案
第二項 科技保護措施與產品相容性之爭議
第一目 RealNetworks v. Streambox案
第二目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v. Static Control Components, Inc.案
第三目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Inc. v. GameMasters案
第六節 立法之建議
第四章 著作權與線上授權契約
第一節 法律發展對於線上授權強制性之影響
第一項 國際立法例
第一目 美國
第二目 歐盟
第二項 我國相關立法
第三項 小結
第二節 授權之強制性
第三節 線上授權契約對著作權之挑戰
第四節 線上授權契約對接觸行為之影響
第五節 相關案例
第一項 拆封授權契約-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v. One Stop Micro, Inc.案
第二項 線上契約與科技保護措施交錯運用-Davidson & Associates, Inc. v.
Internet Gateway, et al.案
第六節 立法之建議
第五章 著作權合理使用原則
第一節 著作權合理使用之意義
第二節 著作權合理使用之理論
第三節 著作權合理使用之適用
第四節 國際著作權公約
第一項 伯恩公約
第二項 羅馬公約
第三項 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
第五節 合理使用原則之相關判決
第一項 Luther R. Campbell aka Luke Skywalker, et al. v. Acuff-Rose Music,
Inc.案
第二項 最高法院九十二年台上字第二○五號判決
第三項 台北地院九十三年小上字第四號判決
第六節 小結
第六章 合理使用原則對科技產業著作權管理之衝擊
第一節 科技產業策略
第二節 數位著作授權制度之探討
第一項 著作權仲介團體
第二項 強制授權制度
第三項 補償金制度
第四項 Creative Commons授權機制
第三節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 未來發展
第二節 數位時代公益與私益之平衡
第三節 未來立法方向與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一、美國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案第一二○一條
二、歐盟調和資訊社會某些著作權及鄰接權指令第六條
三、作者已發表與本文相關之作品(參附件)
中文部分
一、書籍(依姓氏筆劃數排列)
1.COASE, R. H.著,陳坤銘、李華夏譯,《廠商、市場與法律》,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5年3月初版。
2.HELL, CHARLES W. L. & JONES, GARETH R.著,黃營杉、楊景傅譯,《策略管理》,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六版。
3.LESSIG, LAWRENCE著,劉靜怡譯,《網路自由與法律》,臺北市,商周出版,2002年初版。
4.ROSENOER, JONATHAN著,張皋彤等譯,《網絡法-關于因特網的法律》,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初版。
5.SMEDINGHOFF, THOMAS J.著,張台先、陳玥菁譯,《網路法律》,臺北市,艾迪生維斯里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2月初版。
6.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2002-2007》,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5年1月初版。
7.吳嘉生,《美國貿易法三○一條款評析:智慧財產權保護之帝王條款》,臺北市,元照出版社,2001年10月初版。
8.吳嘉生,《電子商務法導論》,臺北市,學林出版社,2004年12月初版。
9.周忠海、成向陽,〈電子商務法概論〉,周忠海編《電子商務法新論》,臺北市,神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1月。
10.林瑞珠,《電子契約-以電子商務為中心》,臺北市,神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9月。
11.許忠信,《WTO與貿易有關智慧財產權協定之研究》,臺北市,元照出版社,2005年5月初版。
12.馮震宇,《企業e化電子商務與法律風險》,臺北市,元照出版社,2002年11月。
13.馮震宇,《智慧財產權發展趨勢與重要問題研究》,臺北市,元照出版社,2003年10月初版。
14.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上冊)》,臺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總經銷,2004年8月五版。
15.張福德,《電子商務辭典》,臺北市,五南,2003年10月初版。
16.賀德芬,《文化創新與商業契機》,臺北市,元照出版社,1994年10月二版。
17.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關於著作權擴大保護之說明與因應》,臺北市,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2年7月二版。
18.劉江彬、黃俊英,《智慧財產管理總論》,臺北市,華泰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初版。
19.劉建人、柯菁菁、陳協志,《資訊倫理與社會─重建網路社會新秩序─》,臺北縣,普林斯頓國際有限公司,2004年3月初版。
20.劉博文,《智慧財產權之保護與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7月初版。
21.趙晉枚、蔡坤財、周慧芳、謝銘洋,張凱娜,《智慧財產權入門》,臺北市,元照出版社,2005年5月四版。
22.熊澄宇,《資訊社會4.0》,臺北市,商周出版,2005年5月初版。
23.賴士葆、謝龍發、陳松柏,《科技管理》,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初版。
24.賴文智、劉承慶、顏雅倫、劉承愚,《益思科技法律-智權篇》,臺北市,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發行:翰蘆圖書總經銷,2003年5月初版。
25.蕭雄淋,《著作權法論》,臺北市,五南,2003年10月二版。
26.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基礎理論》,臺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0月四版。
27.謝銘洋,《科技發展之智慧財產權議題》,臺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5月初版。

二、論文集(依姓氏筆劃數排列)
1.許志義,〈知識經濟體制下競爭政策面臨之挑戰及其因應方向〉,收於《公平交易法施行十周年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002年6月。
2.郭佳玫,〈遠距交易契約之解除權規定之探討-以歐盟遠距契約消費者保護指令、德國民法與我國消費者保護法規定為例〉,收於《消費者保護法制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2004年7月。

三、研究報告(依姓氏筆劃數排列)
1.吳思華,〈從美國智權與技術保護探討台灣數位內容產業未來發展前景〉,經濟部培訓科技背景跨領域高級人才計畫,2003年12月1日。
2.陳春生,〈電子簽章於我國行政法領域適用之研究-以歐盟及德國相關法令制度之法理與實務為比較探討對象〉,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2004年2月24日。
3.陳家駿,〈著作權科技保護措施之研究〉,經濟部智慧財產權委託研究專案,2004年11月30日。
4.賴文智,〈數位科技對著作權授權契約及合理使用範圍之影響之研究〉,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2年11月。

四、論文(依姓氏筆劃數排列)
1.吳俊幟,論科技保護措施與反規避條款-以美國DMCA為核心,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2.黃怡騰,著作權法上合理使用原則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3.許富雄,數位時代合理使用之再探討-以反規避條款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4.陳曉帆,線上電腦軟體交易契約法律問題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5.游智良,歐洲聯盟數位著作權法之研究,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五、期刊(依姓氏筆劃數排列)
1.王敏銓,〈著作權法修正評析-合理使用協議之法律性質〉,月旦法學雜誌,106期,頁74-85,臺北市,2004年3月。
2.王敏銓,〈著作人格權之負面效果與合理使用-伯恩公約與美國法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111期,頁44-60,臺北市,2004年8月。
3.吳尚昆,〈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與個人使用〉,書苑,49期,頁38-52,臺中市,2001年7月。
4.汪家倩,〈「版權所有」與「版權沒有」之外的選擇:Creative Commons簡介〉,萬國法律,138期,頁85-91,臺北市,2004年12月。
5.汪渡村,〈論網際網路時代著作權法因應之道-以合理使用制度為中心-〉,智慧財產權,62期,頁102-123,臺北市,2004年2月。
6.李憲珍,〈技術保護措施與反規避條款之探討-兼論衍生之不公平競爭問題〉,全國律師,9卷1期,頁18-36,臺北市,2005年1月。
7.何鈺璨,〈合理使用範圍協議之探討〉,科技法律透析,16卷8期,頁39-43,臺北市,2004年8月。
8.林昱梅,〈藝術自由與嘲諷性模仿之著作權侵害判斷〉,成大法學,7期,頁129-234,臺南市,2004年6月。
9.林輝雄,〈法律經濟分析的效率與正義問題-以寇斯定理與羅爾斯正義論為中心〉,全國律師,8卷12期,頁48-58,臺北市,2004年12月。
10.邵瓊慧,〈科技保護措施之著作權法爭議及挑戰〉,智慧財產權管理,34期,頁12-18,臺北市,2002年9月。
11.陳人傑,〈科技保護措施與著作權保護面面觀〉,智慧財產權管理,30期,頁18-24,臺北市,2001年9月。
12.陳明進,〈智慧資本之組成與管理〉,財稅研究,36卷5期,頁54-63,臺北市,2004年9月。
13.陳信至,〈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消費者保護相關議題探討(上)〉,萬國法律,135期,頁52-62,臺北市,2004年6月。
14.陳起行,〈資訊著作的著作性與合理使用-事理、學理及法制面研究〉,政大法學評論,68期,頁183-262,臺北市,2001年12月。
15.陳家駿,〈對網路P2P業者著作權補償金制度提議之意見〉,智慧財產權,64期,頁88-96,臺北市,2004年4月。
16.陳淑美,〈新修正著作權法簡介兼論暫時性重製及科技保護措施〉,科技法律透析,16卷8期,頁21-28,臺北市,2004年8月。
17.梁志文,〈科技保護措施著作權保護:歐洲的發展〉,萬國法律,135期,頁63-66,臺北市,2004年6月。
18.章忠信,〈著作權法制中「科技保護措施」與「權利管理資訊」之探討(上)〉,萬國法律,113期,頁33-52,臺北市,2000年10月。
19.章忠信,〈九十三年新修正著作權法之析疑〉,萬國法律,139期,頁91-103,臺北市,2005年2月。
20.馮震宇,〈論網路科技發展對合理使用的影響與未來〉,法令月刊,51卷10期,頁539-570,臺北市,2000年10月。
21.馮震宇、胡心蘭,〈論美國著作權法合理使用原則之發展與適用〉,中原財經法學,6期,頁159-225,桃園縣,2001年7月。
22.馮震宇,〈數位內容之保護與科技保護措施〉,月旦法學雜誌,105期,頁68-91,臺北市,2004年2月。
23.張懿云,〈WTO/TRIPs之著作權與鄰接權保護〉,輔仁法學,21期,頁273-313,臺北縣,2001年6月。
24.張懿云,〈歐盟電子簽章整體架構指令之研究〉,輔仁法學,23期,頁359-407,臺北縣,2002年6月。
25.楊智傑、李憲隆,〈開放原始碼授權契約之法律與策略分析〉,智慧財產權,58期,頁6-31,臺北市,2003年10月。
26.葛傳宇,〈現行著作權法之合理使用與五三條款實證研究〉,立法院院聞,32卷9期,頁39-49,臺北市,2004年9月。
27.劉靜怡,〈軟體原始程式碼開放運動的規範意涵-連網時代的共同創新未來〉,月旦法學雜誌,80期,頁261-271,臺北市,2002年1月。
28.鄭陸霖,〈創意共享的啟示〉,數位時代,90期,頁114+116,臺北市,2004年9月。
29.鄭莞瓊,〈智慧財產權之政治經濟分析-一項科技整合的初步嘗試〉,月旦法學雜誌,104期,頁147-164,臺北市,2004年1月。
30.蔡如琪,〈新修正著作權法「防盜拷措施」問題之探討-以美國法制經驗為借鏡〉,法令月刊,55卷12期,頁67-84,臺北市,2004年12月。
31.賴文智,〈數位著作權法系列(一)從著作權法的發展談起〉,新視界ePublishing,9期,頁66-70,臺北市,2001年7月。
32.賴文智,〈數位科技對著作權授權契約及合理使用範圍之影響之研究〉,智慧財產權,65期,頁119-139,臺北市,2004年5月。
33.簡資修,〈波斯納與法律經濟分析-一個辯護性的說明〉,月旦民商法雜誌,8期,頁179-184,臺北市,2005年6月。

六、研討會(依姓氏筆劃數排列)
1.王文宇、鄭中人,〈從經濟觀點論智財權的定位與保障方式〉,第三屆法與經濟分析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臺北市,2005年4月15-16日。
2.王芷意、許嘉容,〈由DeCSS案談著作權科技保護措施對合理使用之衝擊〉,2002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新竹市,2002年11月。
3.王明禮,〈著作權保護期間的經濟分析-以數位權利管理科技的影響為中心〉,第三屆法與經濟分析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臺北市,2005年4月15-16日。
4.李思壯,〈線上音樂概括、強制授權與補償金制度之研究〉,2004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新竹市,2004年11月15-16日。
5.邵瓊慧,〈數位時代之合理使用-挑戰與回應〉,2003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新竹市,2003年11月。
6.陳家駿,〈從新修正著作權法談網路科技與防盜拷措施〉,93年新修正「著作權」法解析與應用對策研討會,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臺北市,2004年10月7日。
7.章忠信,〈著作權保護、科技發展與合理使用-談新著作權法關於合理使用的已然與未然〉,2003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新竹市,2003年11月。
8.章忠信,〈著作權補償金制度之初探〉,網際空間:資安、犯罪與法律社會學術研究暨實務研討會,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臺北市,2004年11月26日。

七、報紙
1.劉孔中,〈著作權修法更增疑慮〉,中國時報,版A15,2004年9月2日。

英文部分
一、書籍(依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1.ALIKHAN, SHAHID & MASHELKAR, RAGHUNA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IES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LOND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4).
2.BAINBRIDGE, DAVID I., INTELLECTUAL PROPERTY, HARLOW: LONGMAN (5th ed. 2002).
3.BENTLY, LIONEL & SHERMAN, BRA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nd ed. 2004).
4.BRENNAN, LINDA & JOHNSON, VICTORIA, SOCIAL, ETHIC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ERSHEY, PA: INFORMATION SCIENCE PUBLISHING (2004).
5.BROCK, AMANDA C., E-BUSINESS: THE PRACTICAL GUIDE TO THE LAWS, LONDON, ENGLAND: SPIRO PRESS (2003).
6.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LONDON: CAVENDISH PUBLISHING (4th ed. 2004).
7.CHATTERJEE, CHARLES, E-COMMERCE LAW, KENT: FINANCIAL WORLD PUBLISHING (2002).
8.CHISSICK, MICHAEL, ELECTRONIC LAW AND PRACTICE, LONDON, ENGLAND: SWEET & MAXWELL (3rd ed. 2002).
9.COASE, R.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10.COOTER, ROBERT & ULEN, THOMAS, LAW & ECONOMICS, BOSTON MASS.: PEARSON ADDISON WESLEY (4th ed. 2004).
11.CORNISH, WILLIAM, INTELLECTUAL PROPERTY: OMNIPRESENT, DISTRACTING, IRRELEVA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2.GUIBAULT, LUCIE M.C.R., COPYRIGHT LIMITATIONS AND CONTRACTS: AN ANALYSIS OF THE CONTRACTUAL OVERRIDABILITY OF LIMITATIONS ON COPYRIGHT, NORWELL, MA: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2).
13.HILLER, JANINE S. & COHEN, RONNIE, INTERNET LAW & POLICY,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RENTICE HALL (2002).
14.HUGENHOLTZ, P. BERNT, COPYRIGHT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LEGAL ASPECTS OF ELECTRONIC COPYRIGHT MANAGEMENT, THE HAGUE, NETHERLANDS; BOSTON: KLUWER LAW (2000).
15.LANDES, WILLIAM M. & POSNER, RICHARD A.,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LONDON: THE BELKNAP PRESS (2003).
16.LESSIG, LAWRENCE, 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 NEW YORK, N. Y.: BASIC BOOKS (1999).
17.LODDER, AMO R. & KASPERSEN, HENRIK W.K., EDIRECTIVES: GUIDE TO EUROPEAN UNION LAW ON E-COMMERCE, THE HAGUE, LOND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2).
18.MEGANTZ, ROBERT C.,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EFFECTIVE LICENSING PROGRAMS, NEW YORK, N. Y.: WIELY (2002).
19.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U. S.) 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EMERGING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HE DIGITAL DILEMM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00).
20.POSNER, RICHARD A.,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NEW YORK, N.Y.: ASPEN PUBLISHERS (6th ed. 2003).
21.SINGSANGOB, AUNYA, COMPUTER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LICENSING IN EMERGING MARKETS: THE NEED FOR A VIABLE LEGAL FRAMEWORK, THE HAGUE, NETHERSLAND: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3).
22.STOKES, SIMON & LYONS, TARLO, DIGITAL COPYRIGHT LAW AND PRACTICE, LONDON: BUTTERWORTHS (2002).
23.TOWSE, RUTH, COPYRIGHT IN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CHELTENHAM, UK; 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2002).
24.TOWSE, RUTH, CREATIVITY, INCENTIVE AND REWARD, CHELTENHAM, UK; 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2001).

二、研究報告(依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1.Judgment of the Court of Justice (Sixth Chamber) of 27 January 2005 in Case C-59/04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v French Republic (OJ C 71 of 20.3.2004).
2.Lehman, Bruce A.,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ask Force (1995).

三、論文(依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1.Heide, Thomas Poul, A world of Online Contracts and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Copyright as Regulatory Instru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3).


四、期刊(依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1.Andrews, Rachelle, Electronic Commerc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European Legal Model, 9 NO. 2 Intell. Prop. L. Bull. 81-94 (2005).
2.Arkenbout, Erwin & DIJK, Frans Van & Wijck, Peter Van, Copyright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Scenario’s and Strategies, 17 Europ. J. Law Econ. 237-249 (2004).
3.Austin, Graeme W., Social Policy Choices and Choice of Law for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n Cyberspace, 79 Or. L. Rev. 575-618 (2000).
4.Bainbridge, David, Copyright law and technology, 20 C.L.S.R. 364-369 (2004).
5.Berman, Paul Schiff, The Globalization of Jurisdiction, 151 U. Pa. L. Rev. 311-545 (2002).
6.Cahoy, Daniel R., Oasis or Mirage?: Efficient Breach as a Relief to the Burden of Contractual Recapture of Patent and Copyright Limitations, 17 Harv. J. L. & Tech. 135-178 (2003).
7.Garlick, Mia K., Locking up the Bridge on the Digital Divide—A Consideration of the Global Impact of the U.S. Anti-Circumvention Measures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20 Santa Clara Computer & High Tech. L. J. 941-990 (2004).
8.Gasaway, Laura N., Copyright Ownership & The Impact on Academic Libraries, 13 Depaul-LCA J. Art & Ent. L. 277-311 (2003).
9.Ginsburg, Jane, Authors and Users in Copyright, 45 J. Copyright Soc’y U.S.A. 1-20 (1997).
10.Ginburg, Jane C., Access Right in U.S. Copyright Law, 50 J. Copyright Soc’y U. S. A. 113-131 (2003).
11.Heide, Thomas, The Approach to Innovation under the Proposed Copyright Directive: Time for Mandatory Exceptions?, 3 I. P. Q. 215-233 (2000).
12.Heide, Thomas, Copyright in the EU and U.S.: What “Access-Right”?, 48 J. Copyright Soc’y U.S.A. 363-382 (2001).
13.Heide, Thomas, Copyright, Contract and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Technological Measures—Not” the Old Fashion Way”: Providing a Pationale to the “Copyright Exceptions Interface”, 50 J. Copyright Soc''y U.S.A. 315-353 (2003).
14.Lessig, Lawrence, The Creative Commons, 65 Mont. L. Rev. 1-13 (2004).
15.Leval, Pierre N., Nimmer Lecture: Fair Use Rescued, 44 UCLA. Rev. 1449-1466 (1997).
16.Leval, Pierre N., Towards a Fair Use Standard, 103 Harv. L. Rev. 1105-1136 (1990).
17.Maher, Marcus, Open Source Software: The Success of an Alternati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entive Paradigm, 10 Fordham Intell. Prop. Media & Ent. L. J. 619-695 (2000).
18.Merges, Robert P., A New Dynamism in the Public Domain, 71 U. Chi. L. Rev. 183-203 (2004).
19.Opderbeck, David W., The Penguin’s Genome, or Coase and Open Source Biotechnology, 18 Harv. J. L. & Tech. 167-227 (2004).
20.Schlachter, Eric,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naissance in Cyberspace: Why Copyright Law Could Be Unimportant on the Internet, 12 Berkeley Tech. L. J. 15-51 (1997).
21.Sprigman, Christopher, Reform(aliz)ing Copyright, 57 Stan. L. Rev. 485-568 (2004).

五、研討會(依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1.Fu, W. Wayne, Looking Forward: Contemporary Trends of the Copyright Economics Research in the Digital Era, The Third Conference on European and As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New Paradigms of Copyright Law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aipei: Academia Sinica (June 8, 2004).

其它
一、網站資料
1.93年度中小企業法規調適檢討報告書,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小企業法務諮詢,取自http://law.moeasmea.gov.tw/page_LD/LDPR/93law_report.doc。
2.About Choosing a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available at http://creativecommons.org/about/licenses/。
3.Bill of Rights, DigitalConsumer.org, available at http://www.digitalconsumer.org/bill.html。
4.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A More Coherent European Contract Law-An Action Plan, COM (2003) 68 final, available at http://europa.eu.int/comm/consumers/policy/developments/contract_law/com_2003_68_en.pdf。
5.Creative Commons Taiwan授權標章及法律文字,Creative Commons,取自http://creativecommons.org.tw/?AboutLicensLicense。
6.Morrissey, Carol M., WIPO Legislative Update, LLRX.com, available at http://www.llrx.com/congress/052297.htm。
7.OUT-LAW.COM, Copyright questions over Google library plan, News, available at http://www.out-law.com/php/page.php?page_id=copyrightquestions1117107187&area=news。
8.Publishing your text, available at http://creativecommons.org/text/publish-website。
9.Strickland, Lee S., Copyright’s Digital Dilemma Today: Fair Use or Unfair Constraints? Part2: The DMCA, the TEACH Act and Other E-Copying Considerations, America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vailable at http://www.asis.org/Bulletin/Dec-03/strickland.html。
10.U. S. Copyright Office, Exemption to Prohibition on Circumvention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Systems for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es, October 27, 2000, available at http://www.copyright.gov/fedreg/2000/65fr64555.html。
11.U. S. Copyright Office, Rulemaking on Exemptions from Prohibition on Circumvention of Technological Measures that Control Access to Copyrighted Works, U. S. Copyright Office, available at http://www.copyright.gov/1201/index.html。
12.日本新力音樂等四家公司因拒絕授權恐違反獨占禁止法,科技法律中心,2005年5月,取自http://stlc.iii.org.tw/tlnews/net9405.htm。
13.台北地方法院九十三年小上字第四號判決,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取自http://nwjirs.judicial.gov.tw/FJUD/FJUDQRY03.asp?v_court=TPD+%BBO%C6W%A5x%A5_%A6a%A4%E8%AAk%B0%7C&v_sys=V&jud_year=93&sel_judword=%A4p%A4W&jud_case=%A4p%A4W&jud_no=4&jt=&dy1=&dm1=&dd1=&dy2=&dm2=&dd2=&kw=&keyword=&sdate=&edate=&jud_title=&Button=%A1@%ACd%A1@%B8%DF%A1@&file=33837212053945.54000&seq=1。
14.吳品賢,Content ID Forum的數位內容管理概念介紹,經濟部數位視訊工業發展推動小組,2002年10月,取自http://www.dvo.org.tw/publication/20021002.html。
15.李禮仲,台灣推動知識經濟應防範法律風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1年8月31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FM/090/FM-R-090-035.htm。
16.科技法律中心,Google數位圖書館計畫面臨著作權爭議,科技法律中心,取自http://stlc.iii.org.tw/stlc_c.htm。
17.首頁,Creative Commons,取自http://creativecommons.org.tw/?HomePage。
18.美貿易代表署本年將我國列名在特別三○一「優先觀察名單」中;我國深感遺憾,國際貿易局,2001年5月1日,取自http://ekm92.trade.gov.tw/BOFT/web/report_detail.jsp?data_base_id=DB009&category_id=CAT550&report_id=11719。
19.背景說明,TIPS智慧財權管理系統,經濟部工業局,取自http://211.74.158.60/public/public.asp?selno=61&relno=61。
20.建構Science Commons的提案,取自http://www.creativecommons.org.tw/?ProjectsSciencPproposal。
21.陳舜伶,Creative Commons: 數位內容授權方式的新取向,tw-iCommons,取自http://creativecommons.org.tw/icommons/。
22.章忠信,合理使用範圍協議失敗的宿命,著作權筆記,取自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4&act=read&id=139。
23.章忠信,伯恩公約簡介,著作權筆記,取自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5&act=read&id=1。
24.章忠信,科技保護措施侵害消費者權益?,著作權筆記,取自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4&act=bbs_read&id=81&reply=81。
25.章忠信,表演人權利之保護,著作權筆記,2003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copyrightnote.org/paper/pa0027.doc。
26.章忠信,瑞典威脅將立法宣告著作權人之科技保護措施為非法,著作權筆記,取自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4&act=read&id=141。
27.章忠信,網路服務業者之著作權侵害責任,取自http://www.copyrightnote.org/paper/pa0008.doc。
28.最高法院九十二年台上字第二○五號判決,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取自http://nwjirs.judicial.gov.tw/FJUD/FJUDQRY03.asp?v_court=TPS+%B3%CC%B0%AA%AAk%B0%7C&v_sys=M&jud_year=92&sel_judword=%B1%60%A5%CE%A6r%A7O&jud_case=%A5x%A4W&jud_no=205&jt=&dy1=&dm1=&dd1=&dy2=&dm2=&dd2=&kw=&keyword=&sdate=&edate=&jud_title=&Button=%A1@%ACd%A1@%B8%DF%A1@&file=33837212053547.20000&seq=1。
29.馮震宇,從Lexmark案看科技保護措施立法的負面影響,智權情報網,2003年8月27日,取自http://www.apipa.org.tw/Area/Article-ViewADA.asp?intAreaType=2&intADAArticleID=139。
30.黃韻竹、林于勝,電子商務重要指標分析,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2005年5月9日,取自http://mic.iii.org.tw/intelligence/reports/pop_Docfull.asp?func=&sesd=799522840&docid=CDOC20050509002&cate=&tt=A0920508291&querytext=。
31.張懿云、李憲珍,數位時代著作權保護的新挑戰,智權情報網,2001年11月21日,取自http://www.apipa.org.tw/Area/Article-ViewADA.asp?intAreaType=2&intADAArticleID=70&strSortTarget=adaArticleID。
32.著作權Q&A,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取自http://www.tipo.gov.tw/copyright/qaContent.asp?subtitle=%B8v%A1B%B5%DB%A7%40%C5v&type=%B5%DB%A7%40%C5v。
33.新加密技術要減少影片盜版,CNET新聞專區,取自http://taiwan.cnet.com/news/ce/0,2000062982,20092463,00.htm。
34.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資策會電子商務科技法律中心,電子商務法律適用解析,網路商業應用資源中心,2004年8月31日,取自http://www.ec.org.tw/doc/我國電子商務法律適用解析.pdf。
35.經濟部,建置電子商務法制環境,經濟部,取自http://www.esign.org.tw/FaqView.asp?sno=CKBC。
36.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著作權條約,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取自http://www.tipo.gov.tw/copyright/copyright_law/copyright_law_2_2.asp#11。
37.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表演及錄音物條約,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取自http://www.tipo.gov.tw/copyright/copyright_law/copyright_law_2_3_4.asp。
38.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保護文學及藝術著作之伯恩公約1971年巴黎修正案,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取自http://www.tipo.gov.tw/copyright/copyright_law/copyright_law_2_1.asp。
39.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提供他人電腦軟體序後以安裝該電腦軟體法律效果之說明,2005年5月,經濟部智慧財產權,取自http://www.tipo.gov.tw/copyright/copyright_book/copyright_book_46.asp。
40.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取自http://www.tipo.gov.tw/copyright/copyright_law/copyright_law_2_9_2.asp。
41.經濟部智慧財產局電子郵件字第940428號,法原法律網,取自http://db.lawbank.com.tw/FINT/FINTQRY04.asp?N0=&sel_jword=&N1=&N2=&Y1=&M1=&D1=&Y2=&M2=&D2=&kt=&kw=%A6%B3%C3%F6%AA%A9%C5v%AAk%AB%DF%A6%E6%B0%CA%B0%DD%C3D&keyword=%A6%B3%C3%F6%AA%A9%C5v%AAk%AB%DF%A6%E6%B0%CA%B0%DD%C3D&sdate=&edate=&ktitle=&lc1=&lc2=&lc3=&hi=undefined&lc1a=&lc1b=&lc1c=&lc2a=&lc2b=&lc2c=&lc3a=&lc3b=&lc3c=&EXEC=%ACd++%B8%DF&datatype=etype&typeid=J00700&recordNo=1。
42.賴文智,數位環境授權契約與合理使用,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取自http://www.is-law.com/OurDocuments/CR0035LA.pdf。
43.賴文智,資訊時代的著作權保護與限制-以公開傳輸權為主,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2004年7月,取自http://www.is-law.com/OurDocuments/CR0045LA.pdf。
44.關於我們,Creative Commons,取自http://creativecommons.org.tw/?LearnAboutus。
45.戴豪君,電子商務運用線上契約的法律問題,科技法律中心,取自http://stlc.iii.org.tw/WEBgais/webgaislink/home1/stlcweb/articles/Netlaw/9808t.htm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5.陳家駿,〈對網路P2P業者著作權補償金制度提議之意見〉,智慧財產權,64期,頁88-96,臺北市,2004年4月。
2. 33.簡資修,〈波斯納與法律經濟分析-一個辯護性的說明〉,月旦民商法雜誌,8期,頁179-184,臺北市,2005年6月。
3. 32.賴文智,〈數位科技對著作權授權契約及合理使用範圍之影響之研究〉,智慧財產權,65期,頁119-139,臺北市,2004年5月。
4. 20.馮震宇,〈論網路科技發展對合理使用的影響與未來〉,法令月刊,51卷10期,頁539-570,臺北市,2000年10月。
5. 19.章忠信,〈九十三年新修正著作權法之析疑〉,萬國法律,139期,頁91-103,臺北市,2005年2月。
6. 27.劉靜怡,〈軟體原始程式碼開放運動的規範意涵-連網時代的共同創新未來〉,月旦法學雜誌,80期,頁261-271,臺北市,2002年1月。
7. 26.葛傳宇,〈現行著作權法之合理使用與五三條款實證研究〉,立法院院聞,32卷9期,頁39-49,臺北市,2004年9月。
8. 23.張懿云,〈WTO/TRIPs之著作權與鄰接權保護〉,輔仁法學,21期,頁273-313,臺北縣,2001年6月。
9. 14.陳起行,〈資訊著作的著作性與合理使用-事理、學理及法制面研究〉,政大法學評論,68期,頁183-262,臺北市,2001年12月。
10. 25.楊智傑、李憲隆,〈開放原始碼授權契約之法律與策略分析〉,智慧財產權,58期,頁6-31,臺北市,2003年10月。
11. 24.張懿云,〈歐盟電子簽章整體架構指令之研究〉,輔仁法學,23期,頁359-407,臺北縣,2002年6月。
12. 31.賴文智,〈數位著作權法系列(一)從著作權法的發展談起〉,新視界ePublishing,9期,頁66-70,臺北市,2001年7月。
13. 21.馮震宇、胡心蘭,〈論美國著作權法合理使用原則之發展與適用〉,中原財經法學,6期,頁159-225,桃園縣,2001年7月。
14. 28.鄭陸霖,〈創意共享的啟示〉,數位時代,90期,頁114+116,臺北市,2004年9月。
15. 30.蔡如琪,〈新修正著作權法「防盜拷措施」問題之探討-以美國法制經驗為借鏡〉,法令月刊,55卷12期,頁67-84,臺北市,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