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18.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5 04: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耀銘
研究生(外文):Yao-Ming Lee
論文名稱:社會行銷策略對非營利組織募款之影響– 以國內某大型社會福利事業為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Impact of Social Marketing Strategies on� Fundraising of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 Taiwan’s Large-scale Social Welfare Enterprise as Case.
指導教授:汪浩汪浩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ao Wna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5
中文關鍵詞:SWOT分析社會行銷非營利組織募款
外文關鍵詞:social marketingnonprofit organizationsSWOT analysisfundrais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23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一般提起非營利組織或第三部門的起源,乃肇因於彌補政府及市場機能的失靈,但由於台灣環境特殊過去曾長期戒嚴,非營利組織發展一度受挫,七十六年解嚴之後,一些以政治、宗教、教育、文化、環保、醫療及社福的基金會如雨後春筍般的成立,隨著基金會的蓬勃發展,及社會環境的丕變,例如,股市風暴、經濟不景氣、產業外移、大型宗教團體大量吸金、天然災害資源排擠、利率調降,及所謂「微利率」甚或「零利率」時代來臨的衝擊,未來非營利組織將面臨更嚴苛的挑戰。
當代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說:「就任何組織而言,『行銷』都是最根本的,所以,我們簡直無法把它當成是一種單獨的功能來看待,…從企業活動的最後結果,也就是說,從消費者的立場觀之,所謂的『行銷』,就是企業的一切。」;因此近來「行銷」這個觀念也越來越受到非營利組織的重視,而運用到吸引捐助者及社會大眾的關切,藉以籌募經費擴大服務,達成組織的使命;但「企業行銷」以利潤為導向,受人詬病,因此以規劃、執行和控制的方案,將理念、服務,使用市場區隔、顧客行為研究、溝通、促進、誘導及交換理論使目標團體反應達到最大的「社會行銷」(Social Marketing)就此應運而生。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針上述背景,採質性、探索性的研究,以個案訪談及蒐集相關文獻資料方式,研究國內大型非營事業組織在這環境多變、人力精簡、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運用社會行銷策略籌募服務經費,以及分析社會行銷對募款的影響,期能找出最佳的行銷募款策略,作為非營利組織經營的參考。
研究結論如下:非營利組織在面對環境、同業競爭及人事精簡等多重壓力下,根據組織的使命、願景,以SWOT分析,運用本身的核心能力,結合企業運用社會行銷策略,做好市場區隔、產品定位,找尋目標市場及運用行銷組合,鎖定不同的目標對象透過大眾傳媒及人員,以感性的訴求從事社會行銷,並配合以客為尊的服務,及完善通路策略,研究發現社會行銷策略對募款有正面的影響,但影響大小與當時社會環境、社會行銷策略有關。如當時社會無其他重大社會議題,而非營利組織運用市場區隔、鎖定目標聽眾搭配贈品促銷及便捷的通路,則募款成效佳,反之小;雖然重大社會議題影響募款收入,不過如議題扣人心弦迎合大眾需求,避開正面衝突,輔以媒體促銷亦能扭轉募款的頹勢。基本上單一社會行銷事件媒體曝光率的增加亦間接影響到基金會整體募款收入的增加。而社會價值觀對服務議題之重視是社會行銷的主要機會;獲得大企業資助可減低組織募款的壓力,但相對會影響其他同質性企業贊助的意願,是決策的兩難,缺乏行銷專業人員規劃為其行銷主要劣勢。
基金會在目標市場策略上,係根據募款效益極大化為主要訂價目標,未來行銷策略仍以全國性媒體為主,地方媒體及人員行銷為輔,積極開發非都會區捐款客源,期能以最精簡的人力資源獲得最大的募款效果,由於經費的限制,與大企業策略聯盟仍是基金會的重要考量。
When referring to the origin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or the third department, most tend to attribute the phenomenon to a mechanism that serves to compensate the government and market deficiencies. As curtailed by Taiwan’s unique situation in the past of an extended Marshal Law order that once put the developmen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o a setback. Yet following the lifting of the Marshal Law in 1987, many political, religious, educational, cul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ve and medical foundations have mushroomed, and with a thriving nonprofit foundation development and a host of drastic changes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stock market crash, economic downturn, industry outflow, fund solicitation drawn by large-scale religious, natural disasters, resource squelching, dropping interest rates, and the impacted of the so-called “low interest-rate” or even the “zero interest-rate” era,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re expected to face ever more harsh challenges.
Just as the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guru Peter Drucker has said, “To any organization, marketing remains most fundamental; therefore, we are nearly unable to treat it as any singular function, and to gauge from the end result of business activities, it can be said that marketing has come to represent everything about business from the consumer’s standpoint”. As a result,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re increasingl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by utilizing it to draw the concern of sponso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for fundraising in expanding services and achieving its organizational mission. Nevertheless, as businesses that take to a marketing approach for profiting have long been criticized, this has spawned the need for developmental, implementation and monitoring proposals that would poise to integrate the concept and services in the domain of market segregation, customer behavioral study, communication through facilitation, steering and exchanging theories to trigger the response of target groups in order to achieve maximum social marketing.
A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has been to study, taking to the above background and using a quantitative, explorative research method, together with case interviews and gathering relevant literature, how best for large loc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s curtailed by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manpower downsizing, and limited resources, to adopt social marketing strategy to conduct service fundraising, an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social marketing, in order to identify an optimal marketing fundraising strategy as operational references to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e study findings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hen faced with a multiple pressure of the environment, peer competition and manpower downsizing, are best to utilize their core ability based on their organizational mission and vision derived from the SWOT analysis, combining the business social marketing strategy, in order to secure market segregation and product position. When attempting to locate target market and adopt a marketing portfolio, it is prudent to focus on varied target subjects with sensual pursuit broaching from social marketing through the mass media and marketers, integrating a customer first service mentality and a comprehensive distribution channel.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social marketing strategy produces a positive impact toward fundraising, if not for how its dynamics are often linked to the prevailing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marketing strategy. At a time when there are little other social headlines present,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zeroing in on target audiences with market segregation, coupled with promotional giveaway and a swift and convenient distribution channel would produce optimized fundraising yield, or else the fundraising yield may be limited. And despite major social headlights do come to hinder the receipts of a fundraiser, yet a positive pursuit that caters to the public needs and shuns from a head-on conflict, coupled with media promotion, could nevertheless overturn a weak fundraiser. Essentially an increased media exposure on a given social market event bears an indirect impact to the increase of a foundation’s overall fundraising efforts. While social value perspective that emphasizes the service topic also presents a prime opportunity for social marketing; getting large corporations’ sponsorships could help to ease an organization’s fundraising pressure, but it also affects the willingness of other similar natured corporations to pledge sponsorship, presenting a decision dilemma, and the lack of planning by professional marketers remains a major marketing downfall.
As foundations tend to base on an optimized fundraising yield as the premise for setting the solicitation goal when it comes to defining a target marketing strategy, the future marketing strategy will continue be dominated by nationwide media, and backed by local media and marketers, hence presenting the need to actively delve into non-urban potential donors in a move to secure maximum fundraising yield with the least human resources. Yet as curtailed by funding, creating a strategic alliance with major corporations remains a crucial consideration to most foundation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當前NPO募款的內外部挑戰 …………………………………5
第四節 章節按排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社會行銷理論 …………………………………………………8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與基金會概述……………………………………17
第三節 基金會與募款…………………………………………………35
第四節 社會行銷與募款………………………………………………4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54
第一節 研究方法………………………………………………………54
第二節 研究工具、對象、範圍及抽樣方法…………………………64
第三節 資料的收集、分析與檢定……………………………………69
第四節 研究倫理………………………………………………………78
第四章 個案研究 ………………………………………………………………81
第一節 個案描述………………………………………………………81
第二節 願景、使命及業務……………………………………………85
第三節 SWOT分析、產品生命週期及策略……………………………89
第四節 社會行銷策略…………………………………………………94
第五章 命題與分析……………………………………………………………99
第一節 使命、願景與SWOT命題………………………………………99
第二節 STP與4P’s命題 ………………………………………………107
第三節 評估影響及發展………………………………………………113
第四節 研究發現………………………………………………………12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34
第一節 結論……………………………………………………………134
第二節 限制……………………………………………………………137
第三節 建議……………………………………………………………139
參考文獻 ………………………………………………………………142
附錄一 …………………………………………………………………150
附錄二 …………………………………………………………………153
附錄三 …………………………………………………………………155
一、中文部分
1.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2.王世榕(1997),《第三部門:美國亞洲協會與台灣》,台北:亞太綜合研究院。
3.王育敏(2001),《捐款行為之影響因素探討—以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4.尤麗萍(2002),《台灣宗教電視台戲劇節目的社會行銷-以慈濟大愛台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5.司徒達賢(1998),《為管理定位》,台北:天下雜誌。
6.司徒達賢(2000),《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市:天下遠見。
7.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扶幼季刊第116~132 期,民國91~94 年。
8.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民國86年至93年年報。
9.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印(2004),《非營利組織培力指南第二輯》,台北市:財團法人中山管理教育基金會。
10.江明修(1995),《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政治學報第25期,頁17-60。
11.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12.江明修主編(2001),《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市:智勝文化。
13.江明修、梅高文(2001),〈自律乎?他律乎?財團法人監督機制之省思〉,《財團法人功能與監督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
14.江明修(2002),《非營利管理》,台北市:智勝文化。
15.呂東英(1977),《我國非營利組織免稅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6.余佩珊譯(1994),《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譯自Peter F. Drucker,著(1990)“ Managing the Non-Profit,台北:遠流出版社。
17.李禮孟(1997),《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美國基金會相關法規的幾項說明》,國立政治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室舉辦系列演講。
18.林東泰(1996),〈社會行銷的理論與實務〉,《社會教育學刊》,第25期,頁49-75。
19.林雅莉(1998),《非營利組織募款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20.林雅莉(1999),〈非營利組織之募款策略〉,《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江明修主編,台北:智勝。
21.林雅莉(2000),江明修編,〈非營利組織的募款倫理〉,《第三部門 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圖書公司。
22.周文炳(2003),《非營利組織善因行銷行為之研究-以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為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3.官有垣(1997),《台灣地區非營利社會福利機構的董事會研究:董事會角色功能之實證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成果報告。
24.胡幼慧主編(199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25.高翠璣(2001),《民間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機構團體募款方式之初探》,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26.紀蕙文(2002),《非營利組織行銷活動與捐款人捐款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合作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27.徐宗國譯(1997),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著,《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社。
28.張英陣(1998),〈兒童福利組織的財源來源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八十一期,頁103-114。
29.張茂芸譯(2000),《非營利組織》,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30.張重昭(1985),〈探討社會行銷的意義、內涵及未來發展〉,《社會科學論叢》,第33期,頁295-310。
31.張培士、萬育維、陸宛蘋等(1993),《台灣地區聯合勸募有效作法之探析》,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32.張譽騰等十位譯自Dr. James P. Gelatt 詹姆士傑雷德博士著,“Mana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2001),《世紀曙光-非營利事業管理》。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出版。
33.陳美伶(1992),《統一財團法人主管機關可行性之研究》,法務部。
34.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5.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研究〉,《美歐月刊》,第11 卷第6 期,頁100-119。
36.陳依玲(2002),《民間社會福利機構捐款人捐款行為之探討—以某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7.陳定銘(2001),江明修編,〈我國基金會之問題與健全之道〉,《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215-265。
38.陳惠馨(1995),《財團法人監督問題之探討》,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39.陳培倫(2003),《非營利組織收益管理對募款績效之影響—以訊息傳遞觀點》,國立臺北大學合作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40.陳淞慶、陳光華(2000),《捐款人對非營利機構行銷傳播活動的態度與捐款人市場區隔之研究》,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1.馬瑞聲(2000),《非營利組織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企業基金會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42.黃木添、王明仁(1998),〈非營利組織的角色與定位—以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81 期。
43.黃金鳳(1993),《民間團體參與社會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全國性財團法人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44.黃俊英、耿筠(1996),《社會行銷的成功案例-慈濟功德會骨髓捐贈活動》,企銀季刊,19(3),1-12。
45.黃珮珊(2002),《非營利組織善因行銷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6.黃營杉譯(1999),Charles W.L.Hill&Gareth R. Jones等著,《策略略管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分有限公司。
47.郭振鶴(2005),《行銷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三民書局股分有限公司。
48.傅麗英(1985),《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踐: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49.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50.溫信學(1987),《從法規與財務論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之互動關係—以社會福利團體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51.楊語芸譯(1997),《K. Deaux, F.C. Dane & L.S.Wrightsman原著》,九十年代社會心理學。
52.楊崇森(1981),《財團法人制度之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53.詹雪蘭(1996),《公益行銷對非營利機構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4.萬育維(1994),〈影響捐款行為之相關因素探究—實證資料的發現與回應〉,《思與言》第32卷第4 期,頁197-217。
55.廖學明(2002),《非營利運動組織應用善因行銷行為之研究-以臺北縣體育會幼兒體育委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56.蔡政文等(1982),《變遷中台灣地區的基金會》,亞洲協會資助之研究計畫。
57.蔡甄萍(2001),《政治人物之社會行銷與其個人形象關聯性之研究--以立法委員洪秀柱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8.戴志璁(1998) ,《非營利機構組織理念、經營形態與服務對象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原住民文教組織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59.謝儒賢(2004),《非營利組織培力指南第二輯》,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印,台北市:財團法人中山管理教育基金會。
60.簡春安(1992),《社會工作與計質研究法,質化研究在社會工作界的應用-論見彙編》,社會工作員訓練叢書之四十六,pp.1-24,許臨高主編,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印行。
61.鄭怡世(2001),〈個人捐款行為分析-從大台北地區民眾捐款行為分析調查報告談起〉,《社會工作學刊》,第七期,頁101-131。
62.鄭怡世、張英陣(2001),〈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模式之探討—以民間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七期,頁1-36。
63.羅秋川(2001),《非營利事業網路行銷之研究—以仁壽宮網站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64.蕭新煌(1992),《我國文教基金會發展之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65.蕭思文(2000),《非營利組織採行善因行銷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6.蕭琮琦(2002),《非營利組織核心能力之研究-以台灣兒童暨家庭 扶助基金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67.傅篤誠(2003),《非營利事業行銷管理》,嘉義:中華非營利組織管理學會。
68.盧貞云(2002),《我國非營利組織運用資訊科技與網路募款現況之探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中文網站
1.Cheers:奧美廣告vs.知世網路
 www.cheers.com.tw/content/057/057072.asp-19k-庫存頁 2005/6/20
2.2002年基金會調查成果發表會會議論文集(2003/3/21):www.npo.org.tw/Library/show_books.asp? RegNo=B01175&BP=1-2004/12/11-15k
3.中時電子報網站:www.chinatimes.com.tw
4.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stat/
5.台灣300家主要基金會:http://www.foundations.org.tw/list/index.asp?orderno=4
6.台灣公益資訊中心:http://www.npo.org.tw
7.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http://www.ccf.org.tw
8.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datas.ncl.edu.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