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一、中文部份
丁明潔(2002)。國中生樂觀/悲觀傾向、課業壓力評估、課業壓力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淑卿(2003)。國中生父母衝突、親子衝突、課業壓力與自殺意念 之影響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蓁蓁(2000)。台北縣國中學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王震武(2002)。升學主義的成因及其社會心理基礎-一個歷史觀察。本土心理學研究,17,3-65。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教育局統計室,(2005)。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應屆畢業生升學 就業統計報告。台北:教育局。
江承曉(1991)。青少年的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其身心健康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江承曉、沈姍姍、林香寶、林為森(2000)。南區大專生壓力調適行為與身心健康狀況之影響研究。嘉南學報,26,54-59。何茉如(2000)。國中生幽默感對於生活壓力、身心健康調節作用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2(1),頁123-156。
何雪珍(1998)。護理科應屆畢業生憂鬱傾向及其與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自殺傾向之影響。 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系碩士論文。呂敏昌(1993)。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之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汪惠芬(1998)。高職護校生升學壓力、因應行為與身心症狀的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金治(200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欣瑩(2000)。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
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李明濱(1997)。醫學人性面:情緒與疾病。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李敏英(2002)。高職學生行為困擾問題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李慧玟(2002年5月6日)。少年耶!為什麼不想活了。自由時報,第37版。
李選(2003)。對抗憂鬱症,大家一起來。國政分析。2003年4月9。擷取自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2/SS-B-092-010.htm
吳宜真(2002)。升學、就業意向與學習情況之探討─以高中職餐飲管理科學生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孟錞(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效能、知覺父母期望、教師期望與行為困擾、學業表現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邱浩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連性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周文菁(2004)。台灣地區大學升學壓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周裕欽、廖品蘭(1997)。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及對子女教育期望之關聯性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 0,313-330。施協志(2002)。國中學生性別、年級、編班與壓力因應、自重感、幸福感之影響研究---以雲林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紀怡如(2001)。國中生依附關係、壓力知覺與其因應策略之影響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柯銀德(2002)。台南縣公私立國中學生父母期望、學生成就動機與焦慮之影響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徐明珠(2004)。十年教改爭議與政策革新之研究。國政研究報告。
2004年3月19日,擷取自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3/EC-R-093-002.htm
高明薇(1996)。高中、職學生自我分化與因應方式、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張雍琳(2001)。台灣師大新生適應問題及因應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文雄、何信助、廖年淼(2000)。跨世紀台灣技職教育之挑戰與因應。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5,65-67。張玨(1987)。大專聯考壓力症候群之探討。公共衛生,6(3),43-53。
張酒雄、楊百世、楊世能、莊麗娟、董力華、李新民、黃昌誠與廖仁智 (1997)。高雄地區高中生升學壓力與因應行為之調查研究。教育學刊,13,149-195。
教育部(2005)。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教育部。
曾巧芬(2000)。護理實習學生休閒.生活壓力及身心健康影響研究--以台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曾秋玲(1998)。台灣國中生的自我落差、學業成就與憂鬱、焦慮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曾肇文(1995)。國小學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論文。崔珮玲(2004)。青少年生活壓力、人格特質對其身心健康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佳琪(2002)。青少年的生活壓力、家庭氣氛及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柏齡(2000)。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果真(2002)。高中職五專、技專院校、大學多元入學改良方案
大解析。師說,169,4-8。
陳曼玲(2003)。民意調查七成七認為教改讓升學壓力更重。文教報。民92年9月11日,擷取自http://www.cdn.com.tw/live/2003/09/11/text/920911e2.htm
陳筱瑄(2003)。台中縣某國中生內外控人格特質、主觀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自覺身心健康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郭靜晃(2000)。少年身心與生活狀況。台北:洪葉圖書出版公司。
黃菁瑩(1999)。台灣地區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性別角色
觀和學校功能觀的中介影響。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
黃淑馨(1993)。台北市參加「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學生升學壓力﹑因應行為﹑身心健康與班級氣氛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黃淑馨(1995)。台北市參加「國中畢業生自願就業輔導方案」學生升學壓力、因應行為、身心健康與班及氣氛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5(2),170-192。楊朝祥(2001)。升學壓力是扭曲教育本質的元兇。國政分析。2003年4月9日,擷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B-092-010.htm
楊朝祥(2003)。升學壓力的根源與解決之道 。國政分析。2003年7月29日,擷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R-092-013.htm
鄭惠萍(2002)。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鄭照順(1997)。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歐仁榮(2004)。家庭環境、家庭結構對高職生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以台南市高級職業學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馮觀富(1992)。壓力、失落的危機處理。台北:心理。
蔣桂嫚(1993)。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董氏基金會(2002)。青少年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影響調查報告。台北市: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鄒浮安(1997)。著名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蔡伶霞(2004)。高職美容類科學生升學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蔡素美(2003)。國小學童課業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婉莉(2002)。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影響研究-以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為背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嘉慧(1998)。國中生的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影響研 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祐如(2002)。高職畢業生升學選校困擾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潘盈君(2004)。有無犯罪國中生自我調控能力與壓力因應策略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薛雪萍(1999)。青少年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魏俊華(1998)。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心理壓力、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
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戴秀津(2002)。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之影響因素及其身心健康影響探 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
蘇彙珺(1997)。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國中學生壓力因應歷程中認知 評估及因應策略的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二、西文部份
Alder, J.(1999). How stress attacks you? Newsweek. June, 14, 56-63.
Aldwin,C.M., & Revenson,T.A.(1987).Does coping help?A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oping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Personal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2), 337-348.
Bruder-Mattson, S. F., & Hovanitz, C. A. (1990). Coping and attributional styles as predictors of depressio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6, 557-565.
Burke, R. J.(1994).Stressful events, work-family conflict, coping, psychological burnout, and well-being among police officers. Psychological Reports, 75, 787-800.
Chang, E. C. (1998). Dispositional optimism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appraisal of a stressor: Controlling for confounding influences and relations to coping and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4), 1109-1120.
Cheng, T. A., & Williams, P. (1986).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screening questionnaire(CHQ) for use in community studies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aiwan.Psychological Medicine, 16 (2), 415- 422.
Cheng, T. A., Wu, J. T., Chong, M. Y., & Williams, P. (1990).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Health Questionnaire. Acta Psychiatric Scandinavica, 82 (4), 304- 308.
Chong, M. Y., & Wilkinson, G. (1989). Validation of 30- and 12-item versions of the Chinese Health Questionnaire (CHQ) in patients admitted for general health screening.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9 (2), 495- 505.
Compas, B. E., Malcarne, V. L., & Fondacaro, K. M. (1988). Coping with stressful events in older children and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6(3), 405-411.
Ellen, F. M. (1986). Coping in School: Correlations among Perceptions of Stress, Coping Style, Personal Attrubit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Inner-Cit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70537)
Fleming, R., Baum, A., & Singer, J.(1984). Toward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t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46(4), 939-949.
Folkman, S., Lazarus, R. S. (1980).An analysis of coping in a middle-aged community sample.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1, 219-239.
Folkman, S., Lazarus, R. S., Dunkel-Schetter, C., DeLongis, A., & Grune, R. J. (1988). 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 Cognitive appraisal, 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 992-1003.
Frydenberg, E., & Lewis, A.R. (1991). Adolescent coping: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boys and girls cop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4.
119-133.
Hollingshead, A. B.(1957). Two 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 New Haven: Yale.
Holahan, C. J., & Moos, R. H. (1987).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determinants of cop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946-955.
Krejcie, R. V. & Morgan, D.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Lazarus,R.S. ,& Folkman,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Springer.
Lazarus, R.S.,& Lazarus , B.N.(1994).Passion and Reason:make sense of our emo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rafino, E.P(1998). Health Psychology: Biopsychosocial Interaction(s 3rd ed.).New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Van-Lieshout, C. F. (1995).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middle childhood.(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81271).
Whitman, N.A.(1985).Student Stress:Effects and Solutions. U.S.,District of Columbia.
Wodarski & Harris. (1987). Adolescent Suicide:A Review of Influences and the Means for Prevention. Social Work, 6, 477-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