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79.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0 03: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弘彥
研究生(外文):Lau, Frank
論文名稱:台灣壽險業人力資源管理之比較-外商與台商
指導教授:張昌吉張昌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a Hsen-Hs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勞工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3
中文關鍵詞:壽險業人力資源勞基法業務員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10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自從民國七十八年內國對美開放壽險市場以來,經過民國八十七年勞基法正式將壽險業納入其適用範圍,時至今日,壽險產業依然蓬勃發展,而於九十年六月底立法院延會期間,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開啟了金融產業的另一個紀元。在這個新的金融整合風潮之中,壽險產業亦為其中涉入的一員,於其中也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
壽險業是以出售保險契約為主,而保險契約具有認知的不對等、保險交易議價能不對等、及保險交易代價不對等之特質,因此壽險業是具有專門性、公共性及特殊性的金融服務業,其是屬於人力密集的行業,所販售的乃是無形的商品,不如同一般的製造業,有其商品的製造過程,壽險公司的獲利,全都是來自於人來販售無形的保單,舉凡核保、銷售、理賠、投資、保單設計…..等,均是要由人來操作,故人力資源於壽險業中乃是其最重要的資產。而於壽險業的人力系統中,可分為兩大範疇,一為內勤組織,另一為外勤組織,於內勤組織中,需要的大多是高度專業的人才,其中最能幫助公司獲利的,莫過於投資部門,其乃於法律所規定的範圍內,行如同一般金融產業的投資作為;但若公司沒有資金的流入,壽險公司亦是缺少投資的籌碼,而龐大的外勤組織即是創造資金流入的重要的來源,而如此之人力體系,造就了壽險業於金融產業的特殊性。
本研究以本土及外資壽險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為主軸,由三個面向來探討:一為人力資源管理措施;二為於金融整合的趨勢下,於人力資源管理上的因應;最後為壽險業務員在適用勞基法上的探討。而研究方法上,採用文獻討探法及個案訪談法。在文獻分析的部分,首先針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理論作探討,再對壽險業的產業概況作一分析。另外,於個案深度訪談的部分,本研究挑選民營壽險較具代表性,且具規模的公司的本土及外資壽險業者,針對本研究相關的部分,作一深度的訪談,爾後將訪談的資訊匯集整理,以上所述的三個面向,分別作出淺顯的結論,再針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方面、關於勞基法的面向及對壽險業務員本身,提出筆者個人的建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7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內容………………………………………………………7
第四節、 研究流程………………………………………………………8
第五節、 研究方法………………………………………………………10
第六節、 研究限制………………………………………………………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定義……………………………………………12
第二節、 人力資源規劃…………………………………………………15
一、 人力資源規劃的意義…………………………………………....15
二、 人力資源規劃目的與功能……………………………………....16
第三節、 人力資源之任用……………………………………………..18
一、 招募……………………………………………………………....19
二、 遴選……………………………………………………………....21
三、 安置……………………………………………………………....26
第四節、 人力資源培訓………………………………………………..26
一、 人力培訓的意義………………………………………………....26
二、 訓練的意義……………………………………………………....27
三、 壽險業外勤人員教育訓練之目標及內容……………………....29
四、 壽險業外勤人員教育訓練概況………………………………....33
第五節、 績效評估及激勵制度…………………………………………38
一、 績效評估之定義………………………………………………....38
二、 壽險公司之業務員之激勵制度………………………………....40
第六節、 組織文化……………………………………………….…….43
一、 組織文化的定義………………………………………………....43
二、 文化的要素……………………………………………………....45
第七節、 人力資源管理於壽險業應用之相關文獻探討……………..47
第八節、 壽險業務員之身份認定………………………………......51
第三章 壽險業之產業分析
第一節、 保險之沿革……………………………………………………56
(一) 海上保險………………………………………………........56
(二) 火災保險………………………………………………........58
(三) 人壽保險………………………………………………........58
第二節、 壽險業之定義及台灣壽險之沿革……………………………59
一、 壽險業之定義…………………………………………………....59
二、 壽險業之經營範疇……………………………………………....59
三、 台灣壽險之沿革………………………………………………....60
四、 保險制度之理論基礎…………………………………………....63
五、 壽險經營特質…………………………………………………....64
第三節、 壽險業之產業環境……………………………………………66
一、 壽險公司之組成………………………………………………....66
二、 台灣壽險業市場之現況………………………………………....68
三、 組織結構………………………………………………………....73
四、 壽險業之銷售通路……………………………………………....77
第四節、 保險業之人力分析……………………………………………80
一、 壽險業人力資源特性…………………………………………....80
二、 壽險業從業人員歷年之數量分析………………………….…...81
三、 由從事壽險業之男女人數分析…………………………….…...82
四、 由外勤人員年齡得知……………………………………….…...84
五、 由外勤人員學歷分析得知………………………………….…...85
第五節、 保險業之財務經營……………………………………………86
一、 業主權益(自有資金)………………………………………....86
二、 各種準備金……………………………………………………....87
三、 資金限制之理由………………………………………………....89
四、 我國對於壽險業資金運用之監督………………………….…...90
第四章 個案分析
第一節、 國泰人壽………………………………………………………98
一、 公司概況…………………………………………………........98
二、 訪談記要…………………………………………………........99
(一) 人力資源管理…………………………………………........99
(二) 對於金控整合趨勢下,人力資源管理政策的因應措施……………………….........................................106
(三) 員工適用勞基法之面向……………………………….......108
第二節、 ING安泰人壽……………………………………….……….110
一、 公司概況……………………………………………...…......110
二、 訪談記要………………………………………………….......112
(一) 人力資源管理………………………………………….......112
(二) 對於金控整合趨勢下,人力資源管理政策的因應措施……………………………………………………….................120
(三) 員工適用勞基法之面向……………………………….......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3
一、 人力資源管理的構面…………………………………….......123
(一) 人力資源規劃………………………………………….......123
(二) 任用…………………………………………………….......124
(三) 教育訓練……………………………………………….......125
(四) 薪資考核制度………………………………………….......127
二、 對於金控整合趨勢下,人力資源管理政策的因應措施…………………………………………………………….............127
三、 員工適用勞基法之面向………………………………….......129
(一) 公司與業務從業人員間的契約關係………………………...129
(二) 薪資…………………………………………………….......129
(三) 工作時間……………………………………………….......130
(四) 職業災害……………………………………………….......130
(五) 退休金………………………………………………………...131
第二節、 建議………………………………………………………...131
一、 關於人力資源管理的方面…………………………….........131
(一) 關於任用面向………………………………………….......132
(二) 訓練…………………………………………………………...133
(三) 薪資…………………………………………………………...134
二、 關於勞基法的面向……………………………………………...135
三、 對於壽險業務人員之建議……………………………………...140
(一) 從業心態上的改變…………………………………………...140
(二) 相關金融知識之深化………………………………………...141
(三) 未來生涯之可能性…………………………………………...141
參考文獻…………………………………………………………………...142
附件………………………………………………………………………….148
【中文部份】
一、書籍
1. 人壽保險新實務講座1-槪論,允晨文化出版,1992年5月。
2. 人壽保險新實務講座8-外國保險事業,允晨文化出版,1992年5月。
3. 人身保險業務員測驗登錄管理統計年報(91)。
4. 人壽保險業務統計年報(90)。
5.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統一教材,2001年12月。
6. 保險年鑑(90)。
7. 江朝國,保險業之資金運用,保險事業發展中心,2003年5月。
8. 宋明哲,保險學-純風險與保險,五南圖書出版,1995年5月。
9. 林君漉,”金融控股公司的類型”,金融控股法探討,2001年6月21日。
10. 林榮欽,人事管理,台北,前程企管中心,1996年4月。
11. 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瑞興圖書出版,2002年3月。
12. 林麗珠,回到原點---壽險原理探究,平安出版社,1994年1月。
13. 林重文,菁英團隊,遠流出版社,1996年。
14.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翰蘆出版社,2001年3月。
15. 黃同圳,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天下遠見出版,2000年。
16. 黃英忠、曹國雄、黃同圳、張火燦、王秉鈞等著,人力資源管理,華泰文化,2002年5月。
17. 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
18. 黃立主編,民法債編各論(下),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
19. 黃茂榮,債法各論(第一冊),作者發行,2003年8月。
20. 吳復新編著,人力資源管理,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8月。
21. 吳美連.林俊毅,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智勝文化,1999年。
22. 吳秉恩,分享式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程序與實務,翰盧出版,1999年11月。
23. 吳思華,策略九說,臉譜出版社,2000年。
24. 張火燦,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掦智文化,1997年。
25. Gary Dessler著,方世榮編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華泰出版,2001年8月。
26. 陳雲中,人壽保險的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出版,1998年。
27. 陳雲中,保險學,五南圖書出版,1993年9月。
28. 陳文獻,「新人引導」訓練課程之規劃與評估-以V公司為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2003年11月28日。
29. 蔣德煊、廖淑芬、戴晉焬,企業人力合理與人力資源規劃策略對組織績效影響之探討,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002夏季號。
30. 黃英忠,產業訓練論,三民書局,1993年。
31. 壽險經營研究第63期,1987年10月20日。
32. Philip Kotler著,Marketing Essentials,魏啟林編譯,華泰書局,1984年。
33. 陶文祥譯,David Goss著,人力資源管理,五南圖書,1995年5月。
34. 楊平吉譯,日比宗平著,部門別績效評估實務,臺華工商圖書出版,1999年1月。
35. Clayton M. Christensen,Harvard Business Review,創新,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36. Stephen P. Robbins原著,李青芬等編譯,組織行為學,華泰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1月。
37. Deal and Kennedy原著,江玲譯,塑造企業文化,台北:天下出版,1984。
38. Kenneth Black&Harold D. Skipper原著,人壽保險下冊,中華民國人壽保險管理協會出版,1997年12月。
39. 凌氤寶、康裕民、陳森松著,保險學概論,華泰出版,2002年5月。
40. 簡宣博、黃秀玲、胡宜仁編著,保險學,國立空中大學印行,1996年1月。
41. 邱潤容著,保險學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出版,2002年9月。
42. 張文武譯,銀行保險銀行兼營保險之策略(BANCASSURANCE,Nadege Genetay and Philip Molyneux),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2002年3月。
43. 鄭丁旺著,中級會計學下冊,著者發行,1993年11月。
44. 袁宗蔚,保險學-危險與保險,三民書局,1998年。
45. 實用金融六法關係法規,實用稅務出版,2003年3月。
二、碩士論文
1. 王寸久,人壽保險業經營銀行保險之研究,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2003年7月。
2. 江佩珊,台灣地區人壽保險業市場結構、行為與績效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論文,2002年7月。
3. 汪發義,台灣地區壽險業人力培訓制度之研究,政大勞工所論文,1996年。
4. 何明勳,人力資源管理滿意度、員工工作滿足與顧客滿意度之探討-以台中區域級以上之醫院為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00年。
5. 林欽森,人壽保險公司資產管理之個案研究,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02年1月。
6. 林于荻,組織文化如何影響知識分享之探索性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7. 李貞育,我國工業銀行人力資源規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2001年。
8. 南美玲,壽險業產業分析與內部稽核功能之探討,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論文,2003年1月。
9. 范薏美,人力資源規劃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1992年。
10. 楊靜芬,保險業業務推廣人員薪資制度與教育訓練之研究,逄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1992年。
11. 陳姿妤,員工教育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以本國銀行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12. 陳慈仁,兩岸壽險業銷售人員激勵制度之比較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論文,2001年,頁34-37頁。
13. 陳嘉碩,人力資源管理的績效評估對改進公部門考績制度之啟發-南投地區政府機關的觀點,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論文,2001年
14. 黃美慈,人力資源規劃系統之建立與發展~以H商業銀行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2001年。
15. 黃仁祈,企業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企業核心能力間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2002年1月。
16. 陸瑞瑾,台灣壽險業外勤教育訓練對業務人員學習型態與自評成效之研究,逄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2000年6月。
17. 張婉玲,壽險業人力資源規劃之研究,逄甲大學保險研究所,1993年。
18. 魏勝育,台灣壽險業從事房屋抵押貨款之風險研究,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論文,2002年11月8日。
19. 蕭文瑞,教育訓練與壽險業經營發展關係之探討-以國泰人壽保險公司為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論文,2000年6月。
20. 鄭永忠,大型醫院組織文化、組織運作、經營管理與經營績效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研士論文,1996年。
21. 劉家宗,員工對績效考核的認知與工作態度之相關研究-台電公司某發電廠為實證研究對象,私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研士論文,1999年6月。
22. 謝憲政,臺灣地區壽險業人力資源管理與適用勞基法相關問題之分析,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論文,1999年3月。
23. 謝富華,論保險代理人經紀人業務之監督管理,政治大學保險學研究所,1991年7月。
三、期刊論文
1. 李家泉,壽險經營主要特質與未來發展趨勢,壽險季刊,1992年6月。
2. 金玉梅、陳一姍,”荷蘭國際集團快速成長的祕密-購併公司、購併人才”,天下雜誌,2001年8月1日。
3. 陳金貴,人力資源管理運用在公部門的探討-(上),人事月刊第19卷第3期,1995年9月。
4. 成之約,淺論「非典型聘僱關係」工作形態的發展與影響,勞工行政第139期,1999年11月。
5. 吳秉恩,企業教育訓練策略與訓練成果之研究-以組織學習觀點分析,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1996年。
6. 張清景,人力資源規劃與員工事業生涯規劃(Manpower and career planning),人力資源經理雜誌社發行,1992年7月。
7. 鍾燕宜、丁承、陳照明及、王耀德,壽險業務員傳史量表之人員甄選效度之研究,中央管理學報第21卷第1期,2001年4月。
8. 陳彰儀、張裕隆,以結構式晤談甄選壽險推銷員之度與效度之分析研究,人力資源學報第二期,1992年。
9. 陳禎惠,安泰人壽-公融大學造就員工高度「定著力」,能力雜誌,2000年8月。
10. 曾真真、陳聰賢,論壽險業外勤教育訓練制度,壽險季刊第113期,1999年9月。
11. 彭金隆、司徒達賢,金融控股公司法、金融集團總體策略與金融機構網絡定位策略-保險業觀點,保險實務與制度第1期,2002年。
12. 謝春滿、林祝菁,金控吃人,今週刊,今週文化出版,2004年4月12日。
13. 謝耀龍,壽險業務員行銷模式轉移:從KASH到SHAKE,壽險季刊第126期,2002年12月。
【英文部份】
1. Andrew F. sikula,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Jersey:John Wiely Sons Inc., 1976.
2. Byars, L. L. and Rue L. W.,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America. Carnell, C, A,, 1997.
3. CPUC, Principle of Insurance Production, VO11-11A, 2Ed, 1986.
4. Dyer,W. and Jr. Gibb,”The cycle of cultural evolution in organizational”,In Ralph H,Kilmann,Mary J. Saxton, Roy Sperpa, and Associates(eds.),Gaining Control of the corporate Climate, Jossey-Bass, 1985.
5. Gary Dessle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9th, Pearson Education,Inc, 2003.
6. Gantenbein, Douglas, ”Help for the Salesperson.” Home Office Computingn, 18(1, January), 2000.
7. George T. Milkovich and John w. Boudreau,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8th ed),Richard D Irwin,inc, 1997.
8. Greenberg and Liebman, ”Incentives:The Missing in Strategic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July/August, 1990.
9. Jackson, D. R, 151 Secrets of Insurance Direct Marketing Practices Revealed, Nopoly Press, Inc.USA, 1989.
10. LIMRA, The Forty-Niner a Collection of 49 Best Prospecting Ideas, 1977.
11. Luis R. Gomez-Mejia, David B. Balkin, and Robert L. Cardy, Managing Human Resource, Englewood Cliffs, NY :Prentice-Hall, 1995.
12. Messmer Max, ”Capitalizing on corporate culture”, The Internal Auditor, Vol. 58, No.5, 2001.
13. Michael Harri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A Practical Approch,Harcourt Brace & Company,2000.
14. Mondy, R. W. and Noe, R. 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5th ed.),Allyn and Bacon, 1992.
15. Roger L. Martin and Mihnea C. Moldoveanu, ”Capital Versus Talent:The Battle That’s Reshaping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3 July.
16. Schein Edgar H, “A General Philosophy of Helping:Process Consultatio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1990.
17. Schein, E.H., ”coming to a mew awarenes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4.
18. Ulrich,Using Human Resourc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In Robrt Kilmann(Eds)Making Organization Competitive,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1991.
【線上資源】
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G0390002。
2. ING安泰人壽網站:http://www.inglife.com.tw/ingantai/insurance/item01.asp?idx=15370&UnitID=。
3. 保險司網站:
http://www.insurance.gov.tw/insu/insu2.asp。
4.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http://www.lia-roc.org.tw/。
5. 國泰人壽網站:
http://www.cathaylife.com.tw/cathaynew/。
6. 主計處普查局:http://www.dgbas.gov.tw/census~n/four/ht44.htm。
7. 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