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興,2001,台灣新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後存活分析,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池千駒,1998,運用財務性、非財務資訊建立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模
式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何太山,1978,運用區別分析建立商業放款信用評分制度,國立政治大
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呂紹石,2003,財務危機企業預測模型之研究—以我國上市櫃公司為
例,私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建州,2000,銀行授信客戶違約機率之衡量,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出版碩士論文。
吳清在與謝宛庭,2004,財務困難公司下市櫃之離散時間涉險預測模
式,會計評論,第39期(7月):55-88。
林惠玲與陳正倉,2004,統計學方法與應用,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林銘琇,1992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之實證研究—以台灣地區上市公司為
例, 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文隆,1993,財務危機預警模式建立與驗證,私立東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明賢,1986,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之建立立—以上市及未上市公司為
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建賓,2003,加入公司治理指標的企業財務危機預測研究:Logistic
模型的應用,私立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肇榮,1983,運用財務比率預測企業財務危機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企業管理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郭志安,1996,以Cox模型建立財務危機預警模式,私立逢甲大學統計
與精算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郭瓊宜,1994,類神經網路在財務預警模式之應用,私立淡江大學科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蘊如,1991,財務危機預警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振理與呂紹強,2000,財務危機預警模式之研究—以財務與非財務因
素建構,當代會計,第1期(11月):19-40。
葉銀華、李存修與柯承恩,2002,公司治理與評等系統,台北:商智文
化。
_____________ 與劉容慈,2002,整合公司治理、會計資訊與總體經濟
敏感度之財務危機預警模型,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楊浚泓,2001,考慮財務操作與合併報表後之財務危機預警模式,國立
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萬哲鈺與高崇瑋,2003,財物報表分析:實務與應用,台北:華泰文化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溫健志,2001,存活分析方法應用於台灣金融機構信用風險管理之研
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鄒蘭香,2000,我國股票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之比較,國立國防
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潘玉葉,1990,台灣股票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分析,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潘曉寧,2003,台灣上市電子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式,私立朝陽科技大
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蔡秋田,1995,運用類神經網路預測上市公司營運困難之研究,國立成
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鄭國瑞,1999,多項財務危機預警模式之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魏曉琴,2004,財務危機預警制度之研究—以台灣地區上市公司為例,
國立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賴麗月,1993,企業失敗的預測—比例危機模型應用,私立東吳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謝智安,2004,企業財務危機預測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學研究所未出本碩士論文。
鍾慧珍,2004,2004年會計財經熱門議題探索,會計研究月刊,第218
期(1月):44-57。
Allison, P. D. 1982. Discrete-time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event histories.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13: 61-98.
Altman, E. I. 1968.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ournal of
Finance 6 (1): 589-609.
__________, R. Haldeman, and P. Narayanan. 1977. ZETA analysis:
A new model to identify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0: 29-54.
Beaver, W. 1966. 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 (Supplement): 71-111.
Blum, M. 1974. Failing company discriminant analysi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2: 1-25.
Cox, D. R. 1972. Regression models and life-tables.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34: 187-220.
_________, and D. Oakes. 1984. Analysis of Survival Data, New
York: Chapman & Hall.
Donaldson, L., and J. Davis. 1991. Agency theory or stewardship
theory: CEO governance and shareholder returns.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16: 49-64.
Dopuch, N., R. W. Holthausen, and R. W. Leftwich. 1986.
Abnormal stock returns associated with media disclosures
of subject to qualified audit opin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8 (2): 99-117.
Hopwood, W., J. C. McKeown, and J. F. Mutchler. 1989. A test of
the incremental explanatory power of opinions qualified
for consistency and uncertainty. The Accounting Review 66:
28-48.
Hosmer, D. W., and S. Lemeshow. 2000. Applied logistic
regression, Canada: John Willey & Sons.
Jensen, M., and W. Meckling. 198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e Economics 3: 305-360.
Morck, R., A. Shleifer, and R. W. Vishny. 1988.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293-315.
Odom, M. D., and R. Sharda. 1990. A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bankruptcy predi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nece on Neural Networks 12: 163-168.
Ohlson, J. A. 1980. Financial ratio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8 (1): 109-131.
Patton, A., and J. Baker. 1987. Why do directors not rock the
boat? Havard Business Review (65): 10-12.
Shumway, T. 2001. Forecasting bankruptcy more accurately: A
simple hazard model.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74 (1): 101-
124.Zmijewski, M. E. 1984.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estimation of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model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2 (Supplement): 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