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書】
Alexander, H. P. (1989). Museums in mo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functions of the museums (7th ed.). Nashville: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Ambrose, T. & Paine, C.(2000)。博物館實務基礎入門(Museum basics)(徐純譯)。南投市:台灣省文化基金會。
Bradsher, J. G. & Ritzenthaler M. L. (1989). Managing archives and archival instit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urcaw, G. E. (1997).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 (3rd ed.). Nashville: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Burcaw, G. E.(2000)。博物館這一行(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張譽騰等譯)。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Casterline, G. F. (1980) Archives & manuscripts: exhibits. Chicago: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Dean, D. (1994) Museum Exhibi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McLean, K. (1993) Planning for people in museum exhibitions. Washington, D C.: Associa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Centers.
McLean, K.(2001)。如何為民眾規劃博物館的展覽(Planning for people in museum exhibiton)(徐純譯)。屏東縣:海生館。
王嵩山(1991)。過去的未來:博物館中的人類學空間。台北縣:稻鄉。
王嵩山(1993)。差異、多樣性與博物館。台北縣:稻鄉。
卡羅(Carroll, A.)(2002)。獨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s: a guide for the employment of independent curators)(桂雅文譯)。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石守謙主編(2005a)。國立故宮博物院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年報。台北市:故宮。
石守謙主編(2005b)。導讀故宮。台北市:故宮.
吳寶康主編(1988)。檔案學概論。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李天鳴(2002)。兵不可一日不備-清代軍事文獻特展導覽手冊。台北市:故宮。
杜正勝主編(2002)。國立故宮博物院中華民國九十年年報。台北市:故宮。
杜正勝(2003a)。台灣的誕生:十七世紀的福爾摩沙。台北市:故宮。
杜正勝主編(2003b)。國立故宮博物院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年報。台北市:故宮。
杜正勝主編(2004)。國立故宮博物院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年報。台北市:故宮。
狄肯曼(Dickman, S.)(2002)。如何行銷博物館:推廣博物館,美術館和展覽的概念與方法(The marketing mix: Promoting museums, galleries & exhibitions)(林潔盈等譯)。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林天人執行編輯(2003)。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台北市:故宮。
林麗娟主持(2004)。各國國家檔案展覽活動之研究(檔案管理局委託研究報告RDEC-NAA-應-093-005)。台北縣:輔仁大學。
施明發(2000)。如何規劃博物館教育活動。台北市:文建會。
秦裕傑(1996)。現代博物館。台北市:世界宗教博物館。
國史館審編處編(2003)。國史館藏史料概述。台北縣:國史館。
張世賢(2000)。如何作好預防性文物保存。台北市:文建會。
郭長江(2003)。時空落子:博物館展示設計實務。台北市:史博館。
陳兆祦、沈正樂主編(1996)。最新檔案工作實務(上冊)。北京:中國檔案。
馮明珠、盧雪燕文字撰述(2003)。披荊斬棘:十七世紀後的台灣。台北市:故宮。
馮明珠文字編撰(2004)。知道了:硃批奏摺。台北市:故宮。
黃光男(1999)。博物館新視覺。台北市:正中。
黃光男(2000)。博物館之營運與實務-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台北市:史館。
黃光男(2003)。博物館能量。台北市:藝術家。
黃淑芳(1997)。現代博物館教育:理念與實務。台北市:省博物館。
漢寶德(1995)。博物館談片。台中市:科博館。
漢寶德(2000)。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劉美玲、劉玉芬執行編輯(2002)。普世之美 人文薈萃:國立故宮博物巡禮。台北市:故宮。
鄭紹興、陳智為(1995)。新編檔案管理學。北京市:中國檔案。
檔案管理局編著(2002a)。檔案法法規彙編。台北市:檔案管理局。
檔案管理局編著(2002b)。檔案管理名詞彙編。台北市:檔案管理局。
薛理桂(2004)。檔案學導論 (修訂版)。台北市:五南。
嚴建強(1998)。博物館的理論與實踐。杭州市:浙江教育。
【博碩士論文】
王雅玲(2001)。從超級特展探討博物館與傳播媒體之互動─以“奧塞美術館名作”與“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嘉義縣。余慧玉(1999)。博物館導覽員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台北市。吳麗玲(1999)。博物館導覽與觀眾涉入程度之研究─以達文西特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周春桂(2003)。博物館展覽規劃實務探析─以中華文物通史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台南縣。孫鴻鈴(2000)。國立故宮博物院國際借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台北市。張淑惠(2004)。我國歷史檔案館藏檢索系統在Web環境中建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台北市。曹致軒(2003)。我國博物館行銷之研究─以故宮博物院與歷史博物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台北市。鄭麗萍(1999)。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行銷之研究─一個全球/地方化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蕭翔鴻(2002)。臺灣地區公立博物館展覽人員專業訓練前置影響因素與需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謝文和(2002)。博物館成人學習之研究建構主義觀點-以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台北市。【期刊】
<海船.鹿皮.古地圖-「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大展開幕>(2003)。藝術家56卷3期:158-161。
<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國立故宮博物院年度大展>(2004)。藝術家55卷4期:252-259。
方鳴(1995)。<歷史檔案>。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頁245)。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檢自中國大百科智慧藏資料庫。
王徐球(1998)。<檔案展覽的選題>。檔案時空1998年5期:15-16。
王維利、叢順滋(1999)。<檔案展覽社會效應特點淺析>。山東檔案1999年1期:26-27。
王潔(2001)。<檔案展覽是檔案館宣傳工作的重要陣地>。檔案與建設143期:17-18。
王曉春、胡君遠、米開富(2002a)。<檔案展覽研究>。四川檔案2002年5期:6-8。
王曉春、胡君遠、米開富(2002b)。<檔案展覽研究(續)>。四川檔案2002年6期:7-9。
王鎮庚(2003)。<八方匯聚.臺灣現實的世界先進性-評以西方殖民主義為主體的「福爾摩沙大展」>。海峽評論148期:56-58。四川省檔案局課題組(2004)。<我國檔案展覽的現狀與問題>。中國檔案2004年5期:13-15。
朱浤源(2003)。<檔案運用與社會發展>。檔案季刊2卷1期: 13-23。吳哲夫(1998)。<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代檔案及其保管概況>。在近代中國歷史檔案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近代中國歷史檔案研討會論文集(頁106-113)。台北市:國史館。
吳振泉、穆春梅(2003)。<檔案展覽解說員的基本功>。北京檔案2003年8期:32。
宋黎明(2001)。<檔案展覽:在創新中求發展>。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3期:82-83。
李天鳴(2002)。<兵不可一日不備-清代軍事文獻特展簡介>。故宮文物月刊20卷1期:52-65。李光琳(1998)。<舉辦檔案展覽,增強檔案館的活力>。檔案時空1998年3期:18-19。
邢濤(1999)。<檔案展覽中的檔案保護>。貴州檔案1999年4期:27。
尚文英、楊春、叢順滋(1994)。<對辦好檔案展覽的幾點看法>。蘭台世界1994年10期:22。
林天人(2004a)。<治水如治天下-院藏河工檔及河工圖>。故宮文物月刊21卷10期:80-89。林天人(2004b)。<情境之間-「福爾摩沙展」的回顧與省思>。檔案季刊3卷2期:26-53。金子成、畢蘭可(2000)。<也能廣而告之的檔案展覽-舉辦《西城老照片》展覽得到的啟示>。北京檔案2000年1期:36-37。
易為橋(1999)。<檔案館如何辦展覽?>。檔案1999年5期:21-22。
姜之茂(2000)。<外國檔案展覽的理論和實踐>。檔案學通訊133期:38/43-44。
姜之茂(2003)。<檔案展覽要有“檔案味”>。檔案學通訊2003年5期:86-87。
姜俊岭(1999)。<舉辦檔案展覽引發的幾點思考>。蘭台世界1999年1期:27-28。
胡勝友、劉杰(2001)。<舉辦檔案展覽的幾點體會>。檔案天地2001年2期:31-32。
唐冬梅、馬建國(2003)。<對檔案展覽的幾點思考>。北京檔案2003年2期:29。
唐芸萍(1999)。<檔案展覽芻議>。上海檔案1999年5期:39-40。
唐瑞裕(2000)。<軍機處與軍機檔-清代軍機處檔案特展述介>。故宮文物月刊18卷7期:80-89。唐慶貴(2004)。<搞好檔案社會宣傳 樹立檔案人形象>。北京檔案2004年3期:39-40。
徐敏(1995)。<檔案展覽八要素>。檔案與建設1995年2期:26-27。
馬長林(1995)。<檔案展覽中原件的安全保護>。中國檔案1995年1期:28。
馬素萍(2003)。<辦好檔案展覽的對策>。北京檔案2003年4期:22-23。
高勇(2004a)。<外國檔案展覽工作概述>。雲南檔案2004年1期:23-24。
高勇(2004b)。<國外檔案展覽實踐及啟示>。中國檔案2004年5期:16-17。
張益民(2004)。<專題展覽的策劃與組織>。中國檔案2004年5期:11-13。
張淑惠(2003)。<檔案展覽之規劃與實務運作>。檔案季刊2卷2期:89-98。張新(2003)。<做好檔案展覽大文章>。中國檔案353期:20。
莊吉發(1995)。<故宮博物院典藏清宮臺灣史料特展導覽>。歷史月刊87期:84-93。莊吉發(1998)。<院藏清代檔案特展>。故宮文物月刊15卷10期:112-123。連志英(2004)。<辦好檔案展覽的幾點思考>。檔案時空2004年8期:29-31。
陳小凌(2002)。<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大雅藝文23期:60-62。
陳作茹(2001)。<檔案展覽要常展常新>。蘭台世界2001年4期:26。
陳毓鈞(2003)。<論「福爾摩沙展」的盲點與缺憾>。海峽評論149期:62-63。馮明珠(1999)。<滄海桑田-澳門史料特展>。故宮文物月刊17卷9期:76-95。馮明珠(2001)。<斯土斯民-活躍在清代台灣歷史上的人物>。故宮文物月刊19卷2期:4-25。馮明珠(2003a)。<披荊斬棘-十七世紀後的台灣>。故宮文物月刊20卷11期:32-45。馮明珠(2003b)。<圖說「福爾摩沙-王城再現」特展>。故宮文物月刊22卷6期:76-85。馮明珠(2004)。<君臣對話:硃批奏摺展介述>。故宮文物月刊22卷2期:82-93。葉姿吟(2003)。<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特展簡介>。故宮文物月刊20卷10期:4-11。鄒偉農(2004)。<打造檔案展覽的服務品牌>。中國檔案2004年5期:9-10。
趙得堅(1999)。<舉辦檔案展覽大有益>。蘭台世界1999年2期:21-22。
劉秀娟。<面對休閒 迎接挑戰-公眾假期檔案展覽對外開放的啟示>。北京檔案2003年10期(2003年):29-30。
劉湘吟(2000)。<從荷蘭到福爾摩沙--一項有關臺灣史的有趣展覽:訪籌畫人羅斌>。新觀念140期:32-36。鄭雪華、黃良華(1997)。<舉辦檔案展覽四議>。浙江檔案1997年7期:36。
冀中党、畢可華、宋海偉(1999)。<關於舉辦檔案陳列展覽的幾點做法>。山東檔案1999年4期:28-29。
錢陽、迪新(1997)。<辦好檔案展覽點滴談>。四川檔案1997年2期:23-24。
戴志強(1994)。<檔案展覽要貼近普通公民>。貴州檔案1994年2期:11-13。
薛匡勇(2003)。<論檔案展覽服務>。北京檔案2003年8期:18-20。
蘇麗梅(2000)。<淺談檔案展覽講解的基本要求>。檔案管理124期:30。
【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檔案館(2004)。http://archives.sinica.edu.tw/(檢索日期:2004/9/30)。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2004)。http://www.ihp.sinica.edu.tw/index_page.htm(檢索日期:2004/9/30)。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2004)。
http://chungcheng.org.tw/html/tong.htm(檢索日期:2004/9/30)。
國史館(2004)。http://www.drnh.gov.tw/(檢索日期:2004/9/30)。
國立台灣博物館(2004)。http://www.ntm.gov.tw/index.asp(檢索日期:2004/9/30)。
國立故宮博物院(2005)。http://www.npm.gov.tw/main/hindex.htm(檢索日期:2005/5/30)。
國立國父紀念館(2004)。http://www.yatsen.gov.tw/chinese/(檢索日期:2004/9/30)。
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http://www.nmh.gov.tw/web2002/index.htm(檢索日期:2004/9/30)
張美智(2003)。「策展」融入於藝術與人文教育的探討」http://www.aerc.nhctc.edu.tw/1-0/conference/(檢索日期:2005/04/20)
劉維開(2004)。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藏外交史料介紹。http://archms1.sinica.edu.tw/foreign/paper/mh1140-1.pdf(檢索日期:2005/05/30。)
歷史文物陳列館(2004)。http://museum.sinica.edu.tw/(檢索日期:2004/9/30)。
檔案管理局(2004)。http://www2.archives.gov.tw/internet/(檢索日期:200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