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23: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施哲仁
論文名稱:台美汽車雜誌廣告品牌個性文化構面、廣告表現之差異比較研究
指導教授:鄭自隆鄭自隆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廣告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廣告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5
中文關鍵詞:文化價值內容分析品牌個性汽車廣告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74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台美兩國汽車廣告之表現方式、品牌個性以及文化價值的差異,希望能藉由本研究對於台灣與美國兩地文化價值有更深入的了解,並透過不同品牌廣告分析其個性的塑造,此為本研究問題所在。

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以1998年到2004年之汽車雜誌為研究對象,進行跨文化之比較分析。本研究發現,台美兩國的汽車廣告表現並無明顯的不同,均是以「理性方式」做為訴求主軸;而在品牌個性中,台灣所表現的「稱職」與「粗獷」面向均高於美國部分;而在文化價值部分,台灣則展現了較高的「權力距離」、「不確定性規避」、「個人主義」、「群體主義」與「柔性作風」,而美國汽車廣告的呈現則是較為積極的「剛性作風」。

另外,對於不同品牌的廣告加以分析,研究發現廣告表現並不會因為品牌不同有所影響,仍舊是以「理性方式」來傳達訊息;在品牌個性的部分則發現,整體汽車產業仍舊是以強調功能/表現的「稱職」面向為主,僅有Benz汽車在「刺激」與「平和」面向上有較突出的表現;而在文化價值的表現上,則發現Benz提供較多的廣告資訊來降低消費者的疑慮,並常以受到他人尊崇的方式來傳達品牌訴求,故在文化價值的「不確定性規避」、「群體主義」與「柔性作風」表現較為強烈。
第一章 緒論 6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6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架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廣告訊息研究 12
壹、廣告訴求 12
貳、廣告訊息數量(information cue) 16
第二節 品牌個性 20
第三節 文化價值與廣告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34
第二節 抽樣方法 35
第三節 編碼方式與準則 36
第四節 信度分析 51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 54
第一節 文化差異對廣告表現之影響 54
第二節 文化差異對品牌個性之影響 69
第三節 文化差異對文化構面之影響 72
第四節 品牌差異對廣告表現之影響 77
第五節 品牌差異對品牌個性之影響 86
第六節 品牌差異對文化構面之影響 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3
第二節 討論 9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3
附錄 編碼表 107
中文部分
王石番(1996)︰《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宋秩銘(等)(1996)《奧美的觀點》。台北:滾石文化。
林谷芳(1994),〈文化的廣告與廣告的文化〉,《廣告雜誌》,1月號:40-42 。
丘新華(2002)。《廣告訴求及產品類型對廣告效果影響之研究》。私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勝﹙1993﹚。《文化的反映-分析台灣和美國的電視廣告訴求》。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祉芸(2003)。《兩岸品牌個性之跨文化比較-以報紙廣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書玄(1994)。《不同文化背景非語言行為之趨勢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政衛(2004)。《汽車品牌個性、消費者自我概念與其購買意願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祝鳳岡(1995)。〈廣告感性訴求策略之策略分析〉,《廣告學研究》,5:85-112。
祝鳳岡(1995)。〈廣告理性訴求策略之策略分析〉,《廣告學研究》,8:1-26。
許士軍(1990)。〈談中華文化與廣告〉,《動腦雜誌》,6月號:40-42 。
陳銘慧(1991)。《中美兩國印刷廣告訴求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婉瑜(1995)。《雜誌內產品廣告訊息內容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產運銷學研究所。
陳淑芬 (1998),《品牌個性與品牌偏好之關聯性研究》。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束(2000)。《台灣廣告使用外國符碼之初探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張淑婷(2000)。《台灣地區廣告的文化價值呈現—1984年與1998年的比較分析》。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子欽(2003)。《廣告表現策略之跨文化研究-台灣與日本得獎廣告之比較》。私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文政(1994)。《台灣與美國近代廣告文化價值趨勢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自隆(1973),〈購買動機與廣告訴求之研究〉,《報學雜誌》,98-105頁。
鄭自隆、黃深勳、郭良文、陳尚永(2001),《廣告管理》。台北:空中大學。
鄭英輝(1998)。《品牌人格與產品類別對品牌延伸評價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管所碩士論文。
鄭棨元等譯(2003)。《文化全球化》。台北:韋伯文化。(原著:Tomlinson, J. [2001].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鄭淑雲(1997)。《台灣與美國雜誌廣告中文化價值呈現之比較分析》。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淑凰(1999)。《台灣近代廣告文化訴求趨勢與不同文化訴求對情感激起度、廣告態度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盧怡安(2002)。《世代特性與其認知品牌個性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賴東明編譯(1981)。《一個廣告人的自白》,台北:台灣新生報社。
英文部分
Aaker, J. L. (1997). Dimensions of Br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4(8),347-356.
Aaker,J. L. Garolera, J., & Benet-Marinez, V. (2001). Consumption Symbols as Carriers of Culture: A Study of Japanese and Spanish Brand Personality Construc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1(3), 500.
Abernethy, A. M. & Franke, G. R. (1996).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dvertising: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5(2), 1-17.
Albers-Miller, N. D. & Gelb, B. D. (1996). Business advertising appeals as a mirror of cultural dimensions:A study of eleven countrie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5(4), 55-70.
Alt, M. & Griggs, S. (1988). Can A Brand Be Cheeky?. 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 6(4), 9-16.
Belk, R. W. and Pollay, R. W. (1985). Images of ourselves: The good life in twentiethcentury advertising.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1(March) , 887-897.
Caillat, Z. & Mueller, B. (1996). Observation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American and British advertising: An exploratory comparison of beer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6(3), 79-88.
Cheng, H. & Schweitzer, J. C. (1996). Cultural valu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U. S.television commercial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6, 27-44.
Doyle, P.(1990)Building successful brands: the strategic options.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7(6), 5-20
Tansey, Richard , Hyman and M. R.; Zinkhan, G. M (1990).Cultural Themes in Brazilian and U.S. Auto Ads: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9(2), 30
Englis, B. G. (1994). Global and multinational advertising. Hillsadle﹐New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Frith, K. T. & Tsao, J. (1998), Advertising and Cultural China:Challenges and pportunities in Asia,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8(2), 1-17.
Hofstede, Geert (1983), National Cultures in Four Dimensions: A Research-based.Theor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mong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8, 46-74.
Hofstede, G, & M. H. Bond. (1984). Hofstede's Culture dimensions: An independent validation using Rokeach's Value Surve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5, 417-433.
Mooij, M.D. (1994). Advertising worldwide: Concepts,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multinational and global advertising. N Y: Prentice Hall.
Mueller, B. (1987). Reflection of culture: an analysis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ing appeal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7, 51-59
Polley, R. W.(1983). Measuring the cultural values manifest in advertising. Current Issues and Research in Advertising, 5, 71-92.
Pollay , R. W and Gallgher , K.(1990 ). Advertising and Cultural Values: Reflection In the Distorted Mirror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 9 ( 2), 359-372
Resnik, A., & Stern, B.L.(1977). An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Content in Television Advertising. Journal of Marketing,41, 50-53.
Stern, B.L., Krugman D.M. & Resnik,A.(1981). Magazine advertising : an analysis of its information content.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1, 39-44.
Shuler, L. (1999). Make Sure to Deliver When Staging Events. Marketing News, 33(9), 12-16.
Solomon, Michael R. (2002). Consumer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Tsao J.C.(1994). Advertising and cultural values: A content analysis of advertising in Taiwan. Gazette, 53, 93
Tse, K. , Belk,W. and Zhou, N. ( 1989 ) . Becoming a Consumer Society : A Longitudinal and Cross Cultural Content Analysis of Print Ads from Hong-Ko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 .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5 (4), 457-47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范豪英。「圖書館工作人員空間之探討-建築規劃中易被輕忽的空間」。書苑44期(民89年4月),頁16-24。
2. 洪翠錨。「圖書館編目館員工作壓力之探討」。大學圖書館 5卷2期( 民90年9月),頁58-70。
3. 吳劍雄。「工作壓力的形成與因應之道之探討-個人、組織及社會環境的三管其下」。勞工之友585期(民88年9月),頁18-21。
4. 陳格理。大學圖書館建築用後評估研究-以中原大學圖書館為例。台中市:捷太,民82年。
5. 吳碧蓮。「台灣地區大學圖書館館員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探討」。圖書與資訊學刊26期(民87年8月),頁79-92。
6. 石曉蔚。「電腦化辦公室的照明」。空間44期(民82年3月),頁94-99。
7. 張錫鈞。「辦公室環境之探討」。宜蘭技術學報1期(民87年12月),頁83-98。
8. 陳書梅。「我國公立大學暨學院圖書館館員工作壓力源之調查研究」。大學圖書館7卷1期(民92年3月),頁25-55。
9. 陳書梅。「參考館員負面工作情緒管理—從圖書館組織層面探討」。大學圖書館6卷1期(民91年3月),頁46-70。
10. 陳格理。「資訊科技對圖書館內建築環境影響初探」。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53期(民83年12月),頁109-123。
11. 劉採琼。「從圖書館流通工作談館員壓力及因應之道」。書苑 48期(民90年4月),頁53-64。
12. 繆敏志。「工作壓力之理論基礎與模式及其管理方法」。中國行政53期(民82年2月),頁21-46。
13. 謝寶煖。「從服務接觸談圖書館之服務環境管理」。大學圖書館1卷4期(民86年10月),頁31-51。
14. 王梅玲。「大學圖書館技術服務的組織重整」。大學圖書館1卷2期(民86年4月)。< http://www.lib.ntu.edu.tw/pub/pub2.htm >(20 December 2004)。
15. 洪秀雄。「大學圖書館的組織結構-由中央大學組織重整的經驗說起」。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通訊14期(民8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