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圖書
1.蘇軾文本類(依出版年份排列)
《東坡樂府箋》龍沐勛箋 台北:華正書局,1980。
《蘇東坡詞》曹樹銘校編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傅幹注坡詞》(宋)傅幹注,劉尚榮校證 成都:巴屬書社,1993。
《東坡禪喜集》(明)徐長孺輯,森大狂校訂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
《東坡詞編年箋證》(宋)蘇軾撰,薛瑞生箋證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東坡樂府編年箋注》石聲淮、唐玲玲箋注 台北:華正書局,2000。
《蘇軾全集》(宋)蘇軾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東坡詞編年校注》鄒同慶、王宗堂著 北京:中華書局,2002。
2.蘇軾研究專書類(依出版年份排列)
《千古風流蘇東坡》陳桂芬編著 台北:莊嚴出版社,1980。
《蘇東坡傳》林語堂著 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7。
《東坡詞在詞風上的承繼與創新》郭美美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蘇軾詞研究》劉石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東坡詞研究》王保珍著 台北:長安出版社,1992。
《蘇軾思想研究》唐玲玲、周偉民著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蘇軾》葉嘉瑩著 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
《蘇軾年譜》孔凡禮著 北京:中華書局,1998。
《蘇軾新傳》李一冰著 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蘇詞彙評》曾棗莊、曾濤編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蘇軾題畫文學研究》衣若芬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蘇軾的莊子學》姜聲調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蘇軾詩詞藝術論》陶文鵬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瀟灑人生——蘇軾與佛禪》李賡揚、李勃洋著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千古風流——東坡逝世九百年學術研討會》王靜芝、王初慶等著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2001。
《蘇軾傳》王水照、崔銘著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東坡的心靈世界》黃啟芳著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
《蘇軾的哲學觀與文藝觀》冷成金著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3.文藝美學類(依出版年份排列)
《美學原理》克羅齊(Bendetto Croce)著,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重譯 台北:正中書
局,1975。
《文藝美學》王夢鷗著 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
《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朱光潛編譯 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3。
《當代西方美學》朱狄著 台北:谷風出版社,1983。
《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王進祥編輯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美學基本原理》谷風出版社編輯部著 台北:古風出版社,1986。
《中國美學史》劉綱紀、李澤厚主編 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
《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曾祖蔭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當代中國美學研究概述》趙士林著 台北:谷風出版社,1988。
《美的探索》葉航著 台北:志文出版社,1988。
《審美教育書簡》席勒(Firedrich von Schiller)著,馮至、范大燦譯 台北:淑馨
出版社,1989。
《現代美學》劉文潭著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
《美的範疇論》姚一葦著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2。
《西方美學導論》劉昌元著 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
《康德判斷力之批判》牟宗三譯著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
《現代美學體系》葉朗主編 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
《談美》朱光潛著 台南:漢風出版社,1993。
《審美三論》姚一葦著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3。
《文藝心理學》朱光潛著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3。
《文學與美學》龔鵬程著 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
《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李澤厚著 台北:三民書局,1996。
《美的歷程》李澤厚著 台北:三民書局,1996。
《華夏美學》李澤厚著 台北:三民書局,1996。
《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耀斯(Hans Robert Jauss)著,顧建光、顧靜宇、張樂天
譯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中國傳統美學的當代闡釋》樊美筠著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著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
《中國文學的美感》柯慶明著 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美學四講》李澤厚著 台北:三民書局,2001。
《美學論集》李澤厚著 台北:三民書局,2001。
《中國美學史大綱》葉朗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中國文學美學》吳功正著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美學散步》宗白華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文藝心理學類(依出版年份排列)
《心理學與文學》(瑞士)楊格(C. G. Jung)著 北京:三聯書店,1987。
《文學心理學》錢谷融、魯樞元 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0。
《夢的解析》(奧地利)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賴其萬、符傳孝譯 台北:志
文出版社,1995。
《中國人審美心理研究》梁一儒等著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
5.文學理論、批評類(依出版年份排列)
《詩藪》(明)胡應麟撰 台北:廣文書局。
《文學原理》程大城著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3。
《宋鄭夾漈先生六經奧論》(宋)鄭樵著,李漢青校訂 台北:台北市閩南同鄉會,
1975。
《中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國立編譯館主編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
《中國詩學‧設計篇》黃永武著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校注人間詞話》王國維著,徐調孚校注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
《中國文學理論》劉若愚著,杜國清譯 台北:聯經出版社,1981。
《帶經堂詩話》見(清)王士禛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詩論》朱光潛著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
《清詩話續編》郭紹虞編選,富壽春校點 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
《文心雕龍校注》(梁)劉勰著,王利器校注 台北:明文書局,1985。
《滄浪詩話校釋》(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 台北:里仁書局,1987。
《詞話叢編》唐圭璋編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
《文學概論》(日)本間久雄著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9。
《語言與文學空間》簡正珍著 台北:漢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藝術的奧秘》姚一葦著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3。
《詩馨篇》葉嘉瑩著 台北:書泉出版社,1993。
《靈谿詞說》繆鉞、業嘉瑩著 台北:正中書局,1993。
《詩學箋註》(希臘)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姚一葦譯註 台北:台灣中華書
局,1993。
《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孫康宜著,李奭學譯 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
《中國詞學批評史》方智範等著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4。
《文學概論》涂公遂著 台北:五州出版社,1994。
《詞的審美特性》孫立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文學概論》王夢鷗著 台北:藝文印書館,1998。
《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葉嘉瑩著 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
《詩心與詩學》簡正珍著 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
《文學論》(美)韋勒克(Rene Wellek)等著,王夢鷗、許國衡譯 台北:志文出版
社,2000。
《中國文學論集》徐復觀著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
6.經書類
《四書集注》(宋)朱熹著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詩經集註》(宋)朱熹集註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
7.史書類(依出版年份排列)
《中國哲學史》勞思光著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80。
《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1983。
《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1987。
《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1990。
《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1997。
8.子書類(依出版年份排列)
《周濂溪先生全集》(宋)周敦頤撰 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
《老子王弼注》(魏)王弼注,(日)石田洋一郎刊誤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陽明全集》(明)王陽明著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
《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著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
《孔孟荀哲學》蔡仁厚著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編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莊子集釋》(清)郭慶藩集釋 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逍遙的莊子》吳怡著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世說新語箋疏》余嘉錫撰 台北:華正書局,1993。
《莊周夢蝶》杜保瑞著 台北:書泉出版社,1997。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牟宗三著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
9.集書類(依出版年份排列)
《御製詞譜》(清)王奕清等纂修 台北:聞汝賢,1964。
《重校精印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松柏出版社印行 台中:松柏出版社,1964。
《范文正公集》(宋)范仲淹撰,王雲五主編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索引本詞律》(清)萬樹撰 台北:廣文書局,1971。
《陶淵明詩箋證稿》王叔岷撰 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
《全唐詩》(清)聖祖御定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杜詩鏡銓》(清)楊倫編輯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
《白居易集》(唐)白居易著 台北:里仁書局,1980。
《欒城集》(宋)蘇轍著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
《徐志摩全集》徐志摩著 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89。
《唐宋詞格律》龍沐勛著 台北:里仁書局,1995。
《楚辭補注》(宋)洪興祖著 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
《韋應物詩集繫年校箋》孫望編著 北京:中華書局,2002。
《稼軒詞編年箋註》鄧廣銘箋注 台北:華正書局,2003。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清)永瑢、紀昀等纂修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10.佛教典籍類(依出版年份排列)
《禪語錄》馮作民譯註 台北:星光出版社,1982。
《五燈會元》見(宋)釋普濟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唐詩中的佛教思想》陳允吉著 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中國佛教與美學》曾祖蔭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
司,1994。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8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
公司,1994。
《大智度論》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5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94。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7冊 台北:新文豐出
版公司,1994。
《佛教思想發展史論》楊惠南著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禪與中國藝術精神的嬗變》黃河濤著 台北:正中書局,1997。
《唐代詩歌與禪學》蕭麗華著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禪宗的人生哲學》陳文新著 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禪宗與宋代詩學理論》林湘華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
(二)期刊論文
1.論文(依出版年份排列)
《蘇軾藝術思想研究》鄭文倩著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蘇東坡詞所表現心路歷程研究》柳明熙著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
《蘇東坡美學思想極其現代意義》林鈺鈴著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1994。
《東坡詩文思想之研究》李慕如著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蘇東坡人格與風格的美學研究》洪麗玫著 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蘇軾詞之創作美學研究》陳啟仁著 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東坡詞草木意象研究》黃惠暖著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2。
《東坡詞色彩意象析論》張雯華著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2。
《東坡詞月意象探析》黃琛雅著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3。
2.台灣期刊(依出版年份排列)
<文學研究的理論基礎——試論「知」與「言」>高友工著《中外文學》12月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78。
<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美感經驗的定義與結構>高友工著《中外文學》4月 台
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79。
<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高友工著《中外文學》5 月 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79。
<蘇軾與詞體地位的提升>孫康宜著,李奭學譯《中外文學月刊》第20卷 第6期 台北:中外文學月刊,1991。
<蘇軾的文藝美學思想>王世德著《國文天地》11月 第8卷 第6期 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2。
<蘇軾的人生哲學>程林輝著《中國文化月刊》第192期 台中:中國文化月刊,1995。<蘇軾與王閏之關係考>劉昭明著《國立編譯館館刊》6月 第24卷 第1期 台北:國立編
譯館,1995。
<司馬光與蘇東坡>顧全芳著《歷史月刊》1月 台北:歷史月刊雜誌社,1996。<蘇東坡與陳季常友誼探索>楊宗瑩著《國文學報》6月 第25期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1996。
<蘇東坡書學思想之探討>盧廷清著《實踐學報》6月 第27期 台北:實踐設計管理學院,1996。
<蘇軾的文藝創作觀——從美學意涵來看「身與竹」的化身>林正昌著《中國語文月刊》3月 第477期 台北:中國語文月刊,1997。
<乾鍋更戛甘瓜羹的蘇東坡>陳新雄著《國文學報》6月 第26期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1997。
<無情流水多情客——談蘇東坡的多情>王偉勇著《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12月 第5期台北:台北市立圖書館,1997。
<蘇軾與文同情誼探索>楊宗瑩著《國文學報》6月 第27期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1998。
<蘇軾與張惇之郊遊及相關詩文考論>劉昭明著《國立編譯館館刊》6月 第27卷 第1期
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談東坡思想生活入禪之啟迪>李慕如著《屏東師範學院學報》6月 第11期 屏東: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1998。
<情感與現實的矛盾——談蘇軾悼亡詞的藝術感染力>黃雅莉著《國文天地》5月 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9。
<從黃州師詞話東坡——談創作的要素>江惜美著《應用語文學報》6月 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1999。
<論蘇東坡書法美學思想>朱孟庭著《國文學誌》第3期 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9。
<抉擇、自由、創造——試論蘇東坡的陶淵明>方瑜著《台大中文學報》5月 台北:國立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
<析論蘇軾詩中的想像>江惜美著《應用語文學報》6月 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2000。
<蘇東坡諧謔詩初探>陳惠美著《僑光學報》11月 第18期 台中:僑光技術學院,2000。
<中國傳統文人的三種生命情調——以屈原、陶淵明、蘇東坡為例>《國文天地》4月 台
北:國文天地雜誌社,2001。
<台港蘇軾研究論著目錄——一九四九~一九九九>衣若芬著《漢學研究通訊》5月第20卷第2期 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1。
<我思故我夢——試論晏幾道、蘇軾及吳文英詞裡的夢>林順夫著《中外文學》6月 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2001。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書法美學之研析>陳靜琪著《高師大學報》第12期 高雄: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2001。
<蘇軾詞與李白>孫鐵吾著《中國古典文學研究》12月 第6期 台北: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2001。
<析論蘇軾詩中的形相直覺>江惜美著《應用語文學報》6月 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2001。
<東坡詩論中的禪喻>蕭麗華著《佛學研究中心學報》7月 第6期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2001。
<蘇東坡的境遇與其詞風>陳滿銘著《國文學報》第30期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2001。
<析論蘇軾詩中的心理距離>江惜美著《應用語文學報》6月 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2002。
<論韓愈蘇軾嶺表處窮及其人格精神>楊子怡著《中國文化月刊》第267期 台中:中國文化月刊,2002。
<東坡「文理自然,姿態橫生」之美學風格>施淑婷著《國文天地》8月 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2003。
3.大陸期刊(依出版年份排列)
<蘇軾詞研究評論述要>崔海正著《文學遺產》1月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蘇軾研究的回顧>曾棗莊著《中華文化論壇》第1期 成都:中華文化論壇雜誌社,
1993。
<從人生超越到藝術超越>姚曼波著《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 南京:
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5。
<從東坡詞看蘇軾的創作靈感>蔡啟福著《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2月 南
京: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7。
<清曠:東坡詞美學風度>李康化著《社會科學戰線》第2期 長春:社會科學戰線雜誌
社,1997。
<論東坡詞寫景造境的藝術>陶文鵬著《社會科學戰線》第1期 長春:社會科學戰線,
1998。
<詞為詩裔與以詩為詞——蘇軾詞體觀念新論>陳學廣著《江蘇社會科學》3月 南京:江
蘇社會科學,2002。
<詞:一體兩面——從宋人對東坡詞的批評與東坡詞論考察宋代的詞體觀>鄭紅梅著《江
海學刊》第47卷 第3期 濟南:山東師範大學,2002。
二、西文部分
(一)Books(依出版年份排列)
以哲(Wolfgang Iser)著《The Implied Reader》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4。
Robert Con Davis 與Ronald Schleifer編輯《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New York and London:Longman Pres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