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3.232.129.123) 您好!臺灣時間:2021/02/26 20:42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詳目顯示
:::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潘建忠
研究生(外文):
Cheng-Chung Pan
論文名稱:
平面二桿撓性臂之解析動力學模式與控制設計
論文名稱(外文):
Analytical Dynamics Model and Control for a Planar Two-link Flexible Manipulator
指導教授:
林麗章
指導教授(外文):
Lih-Chang Lin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
機械工程學系
學門:
工程學門
學類:
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撓性臂
、
延伸漢米爾頓原理
、
假設模態法
外文關鍵詞:
flexible manipulator
、
extended Hamilton''s principle
、
assumed modes method
相關次數:
被引用:
4
點閱:207
評分:
下載:48
書目收藏:0
摘要
本論文先以延伸漢米爾頓原理(extended Hamilton’s principle),推導出無重力效應下平面二桿撓性機械臂之正確偏微分動力學方程式以及完整邊界條件。為了解析推導兩桿之模態函數和特徵頻率,本論文嘗試使用適當的撓性變形變數轉換以獲得齊次化的邊界條件。再利用假設模態法(assumed modes method)推導二桿撓性臂之常微分動態模式,並選取各桿的前兩個模態來展開,以求得供數值模擬用之近似模式。控制器設計方面,本文針對平面二桿撓性機械臂提出一結合回授線性化(以剛性模式為基礎)和LQR最佳化控制的複合控制策略,以LQR控制器補償回授線性化控制的不足,達成二桿機械臂之軌跡追蹤及主動式抑振的控制目標。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we first derived the exact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the complet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a planar two-link flexible manipulator by using the extended Hamilton’s principl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two links’ mode shape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 frequencies, we propose appropriate flexible-variable transformations to obtain homogenous boundary conditions in terms of new flexible variables. Then, dynamic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the two-link flexible manipulator are derived utilizing the assumed modes method, and by considering only the first two modes of each link, an approximate finite-dimensional model is obtained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 the controller design, we consider a composite control strategy consisting of the rigid model-based feedback linearization and optimal LQR controls to achieve both joint trajectory tracking and active vibration suppression of the two-link flexible manipulator. Computer simulations are presented for illustr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uggested control strategy.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誌謝……………………………………………………………………Ⅲ
目錄……………………………………………………………………Ⅳ
圖表目錄………………………………………………………………VI
符號說明……………………………………………………………VII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1
1.2 文獻回顧……………………………………………………2
1.3 論文大綱……………………………………………………5
第二章 二連桿撓性機械臂動力學模式推導…………………7
2.1具有撓性之二連桿機械臂及其假設…………………8
2.2二桿撓性機械臂運動方程式推導…………………10
2.3二桿撓性機械臂之自然頻率與特徵函數…………29
2.4系統的常微分動態方程式……………………………42
第三章 撓性機械臂的控制器設計……………………………51
3.1 回授線性化控制律設計………………………………51
3.2 LQR最佳化控制器設計………………………………53
3.3虛擬力/力矩時間導數訊號之使用濾波器計算…55
3.4 權重函數的設計………………………………………57
第四章 電腦模擬與結果討論……………………………………59
4.1 二桿撓性機械臂參數之選定………………………59
4.2 模態函數計算……………………………………………60
4.3 欲追蹤軌跡之選定……………………………………62
4.4 控制器參數之選定……………………………………63
4.5 二連桿撓性臂系統模擬結果與討論 ………………………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7
參考文獻……………………………………………………………110
附錄A 模態函數正交特性和正規化…………………………111
A.1 模態函數正交特性之推導…………………………111
A.2 模態函數之正規化……………………………………115
A.3 假設幾何函數之推導…………………………………118
A.4 撓性臂變形之常微分方程式推導…………………123
附錄B 二桿撓性機械臂模式之動態係數……………………128
參考文獻
[1]F. Matsuno, T. Asano, and Y. Sakawa, “Modeling and Quasi-Static Hybrid Position/Force Control of Constrained Planar Two-Link Flexible Manipulator,” IEEE Tra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Vol. 10, No. 3, pp.287-297, June 1994.
[2] 方仁武, “兩桿撓性臂的幾何精確動態模式及含應變率之回授線性化控制,” 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
[3]陳仕芳, “受拘束撓性機械臂分佈參數模式之運動與接觸力控制,” 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4] 楊偉成, “黏貼壓電材料剛性/撓性兩桿機械臂之端點軌跡追蹤控制,” 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5] 廖國凱, “單軸撓性連桿機械臂之適應控制,”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論文, 2002.
[6] 方清煙, “二連桿撓性機械臂之模糊控制,” 國立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996.
[7] 蔡佳宏, “撓性軸承微定位系統之解析數學模式與控制設計,” 國立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997.
[8] N. Jalili, and D. M. Dawson, “A Fresh Insight into the Microcantilever-Sample interaction Problem in Non-Contact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Vol. 126, pp.327-335, June 2004.
[9] L. Meirovitch., Analytical Methods in Vibrations,New York:Macmillan,1967.
[10]J. J. Craig, Introduction to Robotics Mechanics and Control, Addison-Wesley, 1989.
[11] 入江敏博, “機械振動學演習,” 復漢出版社, 1982.
[12]F. S. Tse, I. E. Morse, and R. T. Hinkle, Mechanical Vibration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Prentice-Hall, 1978.
[13] D. J. Inman, Engineering Vibration, Prentice-Hall, 1999.
[14] A. Dimarogonas, Vibration for Engineers, Prentice-Hall, 1996.
[15] Leonard Meirovitch,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Vibrations, Prentice-Hall, 1997.
[16] L. Sciavicco and B. Siciliano,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Robot Manipulators, McGraw-Hill, 1997.
[17] F. L. Lewis, and V. L. Syrmos, Optimal Control, John Wiley & Sons,1995.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單軸撓性連桿機械臂之適應控制
2.
黏貼壓電材料剛性/撓性兩桿機械臂之端點軌跡追蹤控制
3.
受拘束撓性機械臂分佈參數模式之運動與接觸力控制
4.
二連桿撓性機械臂之模糊控制
5.
單撓性臂點到點運動之鏡射軌跡規劃
6.
撓性軸承微定位系統汁解析數學模式與控制設計
7.
兩桿撓性臂的幾何精確動態模式及含應變率之回授線性化控制
8.
利用鏡射軌跡規劃撓性臂之任意角位移
9.
利用前饋式類神經網路規劃消弭撓性臂餘振之軌跡
10.
基於偏微分方程式及被動原理之平面二桿撓性機械臂穩定回授控制設計與實現
1.
趙金祁(2002):科學教育的系統觀。科學教育月刊,249(5),2-12。
2.
何青蓉(2000):從終身學習談博物館教育。博物館學季刊,14(2),7-14。
3.
石滋宜(1997):引發「右腦」的學習革命。工業簡訊,27(4),3-6。
4.
王雅亮(2002):非制式科學博物館生物科技課程規劃之研究--紮根理論應用之芻議。科技博物,6(6),67-82。
5.
趙金祁(1997):科學教育的新趨勢-從柯氏世界觀到克隆人在科教上所引發的問題。科學教育月刊,203,2-13。
6.
周淑卿(2002):教師與學生在課程發展歷程中的處境-系統論與概念重建論的觀點。教育研究集刊,48(1),135-151。
7.
靳知勤(1999):以博物館情境為例探討國小自然科教師運用社會教育資源充實教學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7(2),111-133。
8.
陳昭儀(1993):左右腦的功能。特教園丁,9(1),28-29。
9.
陳誌偉(1997): 科技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淺談。科技博物,1(3),11-19。
10.
王雅亮(2001b):非制式右腦科學教育教學模式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生物科技實驗室教學為例。科技博物,6(2),42-57。
11.
王雅亮(2001a):生物科技實驗室之我思與我在-非制式生物科技教育之芻議。科技博物,5(6),89-94。
12.
于瑞珍(1997):現代科學博物館的學習特徵。科技博物,1(3),4-7。
13.
1.黃慶隆,「公共工程變更設計之研究」,土木水利,第20卷,第1期,第51-74頁,1993。
14.
2.劉福勳、葉耿豪、陳立仁,「規劃設計階段業主與營建管理顧問所應負之責任與義務」,現代營建,第257期,第49-52頁,2001。
15.
4.郭宗孟,「探討國內道路工程工期冗長原因及解決對策」,現代營建,第261期,第49-55頁,2001。
1.
平面雙機械臂之順滑控制法
2.
單軸撓性連桿機械臂之適應控制
3.
基因演算法於智慧型可撓性連桿之強健控制器設計
4.
封口機變速傳動機構之模糊建模與控制
5.
使用摩擦觀測器之六軸史都華平台穩定適應控制設計與實現
6.
受拘束撓性機械臂分佈參數模式之運動與接觸力控制
7.
撓性機械手臂之動態建模分析與控制系統設計
8.
順滑模態理論應用於有限元素法模式之撓性臂控制
9.
應用適應性控制於單軸撓性機械手臂之力量控制
10.
蚇蠖蟲式定位平台的最佳化設計與分析
11.
氣壓伺服定位系統之模糊I+PD控制
12.
無需力量感測器之平面雙機械臂位置與力量控制
13.
單撓性臂點到點運動之鏡射軌跡規劃
14.
類神經最佳法於單節撓性臂控制之研究
15.
結合H∞/QFT設計方法於單節撓性臂控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