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9 22: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渠思晉
研究生(外文):Szu-Ching Chu
論文名稱:籃球競賽線上管理資訊系統之開發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Basketball Competi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指導教授:方鄒昭聰方鄒昭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T. Fangtso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學院
系所名稱:運動科學研究所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科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4
中文關鍵詞:籃球體育運動資訊系統競賽管理
外文關鍵詞:Athletics Information SystemBasketballCompetition Manag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10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拜網路科技之賜,運動組織應用資訊科技協助籌辦各項運動賽事已是潮流趨勢。籃球競賽的辦理亦需要一套規劃設計完善且符合國內籃球競賽環境的線上管理系統,以滿足競賽辦理的需求。本研究採三角檢查法,以籃球競賽為對象,管理為手段,廣泛蒐集籃球競賽的各項訊息資料,了解使用者需求,並以系統開發生命週期SDLC搭配雛形法,在Linux的作業系統下,以XOOPS2為系統平臺,採用PHP程式語言撰寫系統模組。系統以動態網站型態呈現,其功能涵括辦理籃球競賽程序之籌劃期、競賽期至結束期之主要事務。從籌劃期的各項事項公告、受理報名事宜,到競賽期間藉由線上紀錄以妥善記錄單場競賽訊息,滿足辦理單位競賽管理的需求。最後結束期的成績查詢,攻守紀錄的瀏覽檢索,能提供教練選手、媒體從業人員及後續研究者,相關資料的查詢、檢索、彙整及技戰術層面上實際應用之功能。本研究所開發出的資訊系統除了對相關籃球運動組織或各級單位在辦理籃球運動競賽時,有實質上的作業成效,並有助於日後相關累積的紀錄資料庫中,發掘出球員最佳表現能力的參考資訊。
With the help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sports organizations to mak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ir planning and execution of sports events. It has become necessary to have a local-specification online management system for planning and execution of basketball contests.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triangular inspection method, taking basketball contest as the object, the management as a means. After collecting extensively various information data on basketball contests, with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users’ need in mind, we have developed a system module built on SDLC along with the Prototyping approach method. It works under the Linux operating system, with XOOPS2 as the system platform and is written in the PHP programming language.
The system presents itself in the form of a dynamic website, with functions including handling all event organizing affairs: the planning stage, competition stage and wrapping-up stage. The system keeps online records of all working procedures: the announcements of events at the planning stage, registration and the competitions; it satisfies the management needs of event organization. Searching results of the last stage of an event, browsing and searching of offending and guarding records can offer good reference for coaches and athletes, the media and follow-up researchers. Searching, indexing and integrating relevant data offer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that this institute has developed provides essential operational effects for organizations or units at all levels related to basketball sports while organizing basketball competition. It also serves as a good source of a data bank for discovering the best performance and capabilities of athlete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4
第三節 研究目的10
第四節 研究限制12
第五節 研究範圍1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運動網站與資訊科技14
第二節 籃球運動特性與競賽資訊35
第三節 籃球運動發展與規則演進49
第四節 籃球運動比賽制度與賽程管理55
第五節 籃球競賽管理資訊系統任務探討73
第六節 人機介面與系統安全84
第參章 問題分析 90
第一節 系統使用者需求90
第二節 球隊註冊報名問題分析92
第三節 現場記錄問題分析100
第肆章 研究方法 104
第一節 系統開發研究步驟104
第二節 研究工具與設備108
第三節 系統分析109
第四節 系統設計115
第五節 系統評估127
第伍章 系統發展與建置130
第一節 系統安裝與管理功能說明130
第二節 資料參數設定說明136
第三節 註冊報名系統說明140
第四節 賽程管理說明143
第五節 記錄系統說明144
第六節 資料查詢說明147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49
第一節 研究結論149
第二節 研究建議151
參考文獻 152
中文 152
西文 163
網站 163
附件 籃球紀錄表(FIBA英文版) 164
中文
大專體總(2001):90學年度大專院校籃球運動聯賽秩序冊。臺北市:作者。
中華籃協(2004):2004-2008年國際籃球規則。臺北市:中華民國籃球協會技術委員會審定。
王人生(1995):從籃球技術的演進看競賽規則之變革趨勢。臺灣體育,81期,59-63頁。
王仁堂(1997):籃球規則的演變發展與裁判執法技巧之研究。光武學報,22期,339-599頁。
王同茂(1996):籃球中鋒組合防守技術分析與攻守技術教學設計。臺大體育,28期,63-72頁。
王金城、陳寶億(1997):籃球投籃得失分平面分佈圖的介紹與使用。大專體育,30期,152-156頁。
王明瑞(1993):電腦資訊系統在大型運動會之應用與管理。臺灣體育,66期,21-25頁。
王俊人(1997):多媒體軟體使用者界面與互動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王俊強(2001):國內運動組織網站內容建檔分析。國民體育季刊,30卷,2期,137-146頁。
王景南(2002):不對稱樣本的模糊迴歸分析在籃球比賽攻防技術之應用。中國統計學報,40卷4期,483-506頁。
王麗娟(1998):人力資源資訊系統需求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
田文正、王泠(1984):1984年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各國代表隊攻守技術之比較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6輯,35-63頁。
民生報(2000,10月2日):場內場外共創紀錄。A6版。
行政院主計處(2004):政府機關資訊通報。臺北市:行政院主計處電子處理資料中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政府如何營造全民運動的環境。國民體育季刊,31卷,3期,4-11頁。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4):中程實施計劃草案。臺北市:作者。
朽木(2005):XOOPS2網站架設與管理2005。臺北市:上奇科技。
朴煥(2000):你真的不知道的臺灣籃運世紀大事。籃球雜誌,162期,39-44頁。
李文田(1997):運動教練行為分析─以大學籃球教練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8卷1期,145-157頁。
李敏(2001):大眾傳播媒體對體育運動所造成衝擊之初探。中華體育,14卷4期,19-25頁。
余章維(2004):田徑運動會資訊管理系統開發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江孟珍(2001):籃球運動員速度與敏捷性訓練法之探討。大專體育,52期,102-107頁。
呂謙(2002):運動休閒產業人力資源管理招募之研究。第二屆中華民國運動與休閒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研究所。
何金龍(2000):排球肩上發球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何建德(2002):2001-2004年國際業餘籃球規則修訂之探析。2002年臺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407-410頁)。
李至斌(2002):九十一年全國運動會游泳比賽賽程時間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李淑玲(1992):運動賽會的管理學探討。體育與運動,79期,93-99頁。
李英瑋(2001):國內綜合型運動網站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李雲光、江孟珍(2002):2001年東亞運籃球比賽攻守紀錄之分析。北體學報,10期,211-219頁。
李麗瓊(1996):以運動商業行銷的觀點來分析大專籃球聯賽經營的可行性。大專體育,25期,125-133頁。
沈裕斌(2001):臺灣運動網站之經營研究─從「關係行銷」的觀點出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縣,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吳仁和、林信惠(2002):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臺北市:智勝文化。
吳喜松(2002):2000~2004年國際籃球規則對籃球比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吳清和(2002):媒體與運動。國民體育季刊,31卷4期,83-86頁。
吳琮璠、謝清佳(2000):資訊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
吳喜松、陳慧文、相子元(2002):2000-2004年國際籃球規則條文重點與進攻秒數縮短為24秒之詮釋。教練科學,1期,90-99頁。
吳崇旗、周靈山(2002):淺析全球化潮流中運動傳播媒體的發展。大專體育,60期,104-110頁。
東方介德、李雲光(2004):男子籃球比賽攻守技術發展之探討。大專體育,70 期,143-148頁。
林永富(2004):奧運會的資訊科技。國民體育季刊,33卷2期,78-83頁。
林奇賢(1998):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67期,34-50頁。
林柏蒼(2003):php應用伺服整合環境Windows平臺也能跑。網路通訊,142期,86-91頁。
林承謀(1993):參加國際籃協1992年亞洲區國際籃球裁判講習會報告。138-150頁。
林文郎(2000):比賽制度與職業棒球。載於陳鴻雁(主編),體育行政(55-88頁)。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林東清(2003):資訊管理e化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啟川、張鼎乾、詹淑月(2002):從運動賽會之舉辦談運動產業的發展。北體學報,10期,195-202頁。
施致平(2000):高中籃球聯賽經營策略探討。中華體育,14卷2期,34-42頁。
周宣光(譯)(2002):管理資訊系統─管理數位化公司。臺北市:臺灣東華。(Kenneth C. Laudon, & Jane P. Laudon, 2001)
周業峰(2001):運動網站使用者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周靈山(2001a):大眾傳播媒體與大專籃球運動聯賽之初探。大專體育,52期,81-88頁。
周靈山(2001b):國內體育團體運動網站之內容比較─以高中體總、大專體總、全國體總網站為例。運動管理季刊,1期,97-106頁。
周靈山、孫美蓮(2001):公共關係與體育團體。大專體育,54期,82-89頁。
周靈山(2004):從世界盃足球賽與雅典奧運會中論析臺灣電視轉播觀賞現況。大專體育,74期,78-88頁。
胡文雄(1999):三軍球場的興廢與籃排球賽事。臺灣體育,102期,44-45頁。
胡洲賢(譯)(1993):邁可喬丹─我的天下。臺北:希代出版社。(Bob Greene, 1992)
侯致遠(1990):大眾傳播與職業運動互動關係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19卷4期,15-21頁。
侯致遠、鄭俊傑(2000):大眾傳播媒體與體育運動現況之探討。載於陳鴻雁(主編),體育行政(113-139頁)。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侯望倫(2002):組織知識管理整合架構設計與探討─資訊軟體業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郭瑞庭(1997):我國資訊科技與體育行政、體育教育以及運動整合之初探。國立臺灣體育學報(下),5期,373-391頁。
莫季雍(2003):運動、傳播煤體與產業。運動管理季刊,4期,4-15頁。
馬丕祝(1995):運動比賽法及運動比賽制度與分類。臺灣體育,78卷2期,2-5頁。
高中體總(2000):八十九學年度高中籃球聯賽秩序冊。臺北市:作者。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志軒企業有限公司。
高俊傑(2003):籃球競賽制度之探討。大專體育,69期,137-141頁。
高俊傑(2004):2003-2004年第一屆超級籃球聯賽例行賽攻守紀錄初探。大專體育,74期,89-94頁。
晏才傑、陳五洲(2004):我國運動網站在個人化網路整合服務的現況及未來展望。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4卷2期,79-96頁。
袁愈光(譯) (2000):體育運動管理學。臺北市:麥格羅希爾。(Charles A. Bucher, & March L. Krotee, 1999)
凌貞芳、蔡葉榮(1999):我國高中男子甲級籃球聯賽前八強之攻防技術分析。1999年國際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論文輯。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孫民治(2001):球類運動•籃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揚(2002):臺灣運動產業運動行銷管理人才專業能力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期,161-183頁。
唐諾(1993):唐諾看NBA。臺北:麥田。
許宏哲(2000):青少年休閒運動之探討。臺灣體育,105期,50-54頁。
許樹淵(2003):運動賽會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許樹淵(2000):奧運會資訊的處理與應用。大專體育,50期,11-12頁。
許逸雯、周桂英、黃榮松(2004):手球年度訓練計劃監控系統發展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4卷2期,193-201頁。
翁志成(1999):學校體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柏坦、閻育東(1998):籃球裁判必讀。中國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張廖麗珠(2002):中國大陸籃球運動職業化之現況分析。中華體育,16卷1期,95-101頁。
張霖家(1992):全國社會甲組埠際聯賽男子明星球員選拔之探討分析。大專體育,2卷3期,110-116頁。
張妙瑛(1994):大型運動賽會之籌備與管理。八十二年度教育部遴派體育專業人員出國專題研究返國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8):中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模式研究。教育部委託專題研究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九十二學年度大專院校籃球運動聯賽秩序冊。臺北市:作者。
曹健仲、張延飛(1994):籃球比賽成績的攻防技術代表性項目之編制。體育學報,18輯,113-124頁。
陳五洲(1994):多媒體科技在體育教學上的運用。國民體育季刊,23卷3期,103-109頁。
陳信元(1998):華文出版走向世界所面臨的問題。臺北市:第二屆華文出版聯誼會議。
陳昭彥、鮑威任、周資眾、曾銀助(2002):淺論籃球運動訓練計劃之擬定與實施。2002年臺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371-380頁)。
陳威村、陳柏如(2003):美國職業籃球NBA運作之現況分析。大專體育,69期,113-118頁。
陳鴻雁(2000):臺灣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大專體育,48期,75-81頁。
黃仁亨(2003):臺灣地區報紙體育運動新聞。運動管理季刊,3期,?-23頁。
黃金柱(1999):跨世紀體育運動經營管理思潮。臺北市:師大書苑,59-81頁。
黃國義(1985):運動競賽制度之比較研究。臺北:體育出版社。
黃欣惠(2001):瓊斯盃籃球賽與中華汽車體操賽運動贊助中企業形象之研究─以民國八十九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黃振興(1999):從傳統觀念上改變來提昇全運會辦理的水準。大專體育,46期,15-19頁。
黃晉揚(2001):排球資訊系統之演進與探討。中華體育,15卷1期,62-69頁。
黃煜(2002):美國職業運動產業發展趨勢分析。國民體育季刊,31卷4期,38-44頁。
黃崇焜(1994):從本屆挪威冬季奧運看電腦與資訊整合在比賽運動上的應用。國民體育季刊,23卷2期,26-32頁。
黃蕙娟、羅憲元(2003):企業贊助運動賽會效益之相關研究探討。運動管理季刊,5期,86-93頁。
覃素莉(2000):籃球比賽紀錄法之分析。籃球雜誌,162期,31-35頁。
葉正(1995):近三年威廉瓊斯杯男籃比賽紀錄分析。臺大體育,26期,39-49頁。
葉正(1998):1991-1994年亞洲盃男子籃賽攻守變項之探討。臺大體育,33期,33-40頁。
葉麗琴(1996):慢式壘球記錄法之研究分析。臺灣體育,85期,50 -53頁。
葉雅正、林啟川、李香枝(2002):運動賽會籌備之經營管理分析─以九十年高高屏全國運動會為例。北體學報,10期,203-210頁。
游正忠、邱翼松(2002):男子籃球員攻防技術和能力分析─以高苑學院男籃隊季賽(2001-2002)為例。高苑學報,9卷219期頁。
程日利(1989):運動比賽制度的分析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講義,未出版。
程紹同(2004):運動賽會管理:理論與實務。程紹同等著。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志顯(2001):理想的大專體育行政領導者,國民體育季刊,30卷1期,52-54頁。
楊苑青(2003):國內運動網站介紹。運動管理季刊,4期,42-51頁。
資策會(2005):資策會ACI-FIND公佈網際網路應用調查結果。94年3月17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107
趙培宏(2000):最新籃球規則圖解。中國北京:學苑出版社。
劉玉林(1992):現代籃球技術教學與訓練。中國北京:北京體育學院。
劉仲華(1989):談運動比賽制度與運動比賽。國民體育季刊,18卷4期,117-132頁。
劉俊卿(2002):男子籃球隊。中華臺北亞運代表團參加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報告書(68-69)。台北市:中華臺北奧會。
歐陽夢萍(2000,11月2日):中文比賽現場記錄軟體研發成功─大陸臺灣e起上籃。大成體育報,3版。
潘一航(1997):籃球比賽攻防技術之研究分析。大專體育,32期,103-108頁。
潘玉龍(2002):八人制拔河運動教練訓練管理輔助系統之開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蔡敏忠(1982):運動比賽制度對全民運動的重要。國民體育季刊,11卷3期,2-3頁。
韓傑生(1979):球類賽制詳論。臺北:新士林。
鄭世賢(2001):排球資訊系統(VIS)應用於比賽上的探討。大專體育,54期,144-148頁。
鄭志富(1997):教育部「社會變遷與體育革新」座談會第四場─運動賽會的改進。運動賽會軟硬體資源的共享。國民體育季刊,26卷3期,103頁。
鄭良一(1999):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全國運動會概念規劃。國立體育學院論叢,9卷2期,111-125頁。
鄭光慶(1998):運動傳播媒體之社會角色與期望。國民體育季刊,27卷1期,24-27頁。
鄭毅賢(2001):棒球競賽資訊管理系統之研究開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蔣懷孝(1996):球類競賽制度合理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運動科學教練研究所。
樊正治(1987):運動指導法。臺北:正中。
樊正治(1989):運動裁判總論。體育與運動,18卷4期,6-25頁。
盧亮球、黃春萍、成惜今(2000):現代籃球運動攻防戰術及訓練發展新特點的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6卷3期,89-91頁。
賴秋梅(2002):運動場館線上虛擬導覽系統之開發研究--以國立體育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藍靜怡、馬菁薇(2001):運動新產業仁宇新科技。運動管理季刊,1期,87-90頁。
錢一飛(1998):中華臺北奧林匹克委員會參加第十三屆曼谷亞洲運動會報告書,錢一飛,男子籃球參賽報告。
簡秋暖(1997)。體育科系學生閱讀體育運動新聞使用與滿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謝經庸(2003):職業運動場上的數位傳播技術。國民體育季刊,32卷4期,75-80頁。
謝寶煖、周秉貞(2004):政府網站資訊架構之評估。管理與系統,11卷2期,175-198頁。
蕭仲偉(2001):企業運用網際網路建置員工招募管理資訊系統之探討-以某電子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羅徵祥(2000):電腦輔助網球發球技能學習系統開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顧武雄(2004):落實企業安全三大要素--防火牆、系統更新、防毒網。網路資訊,155期,81-86頁。

西文
F.I.B.A.(2004).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2004. Published by Internaional Basketball Federation.
McDaniel, S. R., & Sullivan, C. B. (1998). Extending the sports experience: Mediations in cyberspace. In Wenner, L. A. (Ed.), MediaSport. N.Y.:Routledge.
Sabock, R. J. (1985). The coach. U.S.A.: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Inc.
網站
92年全中運網站,網址http://sport92.tn.edu.tw/
92年全運會網站,網址http://sport92.tpc.edu.tw
大專體總網站,網址http://www.ctusf.org.tw/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網站,網址http://www.basketball-tpe.org/
高中體總網站,網址http://www.shssf.edu.tw/
Basketball Coach,網址http://www.basketball-software.com/
FIBA.com,網址http://www.fiba.com
TurboStats for Basketball,網址http://www.turbostats.com/index.htm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東方介德、李雲光(2004):男子籃球比賽攻守技術發展之探討。大專體育,70 期,143-148頁。
2. 林永富(2004):奧運會的資訊科技。國民體育季刊,33卷2期,78-83頁。
3. 吳崇旗、周靈山(2002):淺析全球化潮流中運動傳播媒體的發展。大專體育,60期,104-110頁。
4. 吳清和(2002):媒體與運動。國民體育季刊,31卷4期,83-86頁。
5. 吳喜松、陳慧文、相子元(2002):2000-2004年國際籃球規則條文重點與進攻秒數縮短為24秒之詮釋。教練科學,1期,90-99頁。
6. 李麗瓊(1996):以運動商業行銷的觀點來分析大專籃球聯賽經營的可行性。大專體育,25期,125-133頁。
7. 李雲光、江孟珍(2002):2001年東亞運籃球比賽攻守紀錄之分析。北體學報,10期,211-219頁。
8. 李淑玲(1992):運動賽會的管理學探討。體育與運動,79期,93-99頁。
9. 江孟珍(2001):籃球運動員速度與敏捷性訓練法之探討。大專體育,52期,102-107頁。
10. 李敏(2001):大眾傳播媒體對體育運動所造成衝擊之初探。中華體育,14卷4期,19-25頁。
11. 李文田(1997):運動教練行為分析─以大學籃球教練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8卷1期,145-157頁。
12. 朴煥(2000):你真的不知道的臺灣籃運世紀大事。籃球雜誌,162期,39-44頁。
13. 王景南(2002):不對稱樣本的模糊迴歸分析在籃球比賽攻防技術之應用。中國統計學報,40卷4期,483-506頁。
14. 王俊強(2001):國內運動組織網站內容建檔分析。國民體育季刊,30卷,2期,137-146頁。
15. 王明瑞(1993):電腦資訊系統在大型運動會之應用與管理。臺灣體育,66期,21-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