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67.1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0 13: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江仲偉
研究生(外文):Chung-Wei Chiang
論文名稱:建構網路電話服務之關鍵成功因素
指導教授:王存國王存國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一般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8
中文關鍵詞:關鍵成功因素電話服務語音服務電子商務網際網路服務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1
  • 點閱點閱:4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論文名稱:建構網路電話服務之關鍵成功因素
頁數: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論文提要
研究生:江仲偉 指導教授:王存國 博士
論文提要內容:
網路電話,又稱為IP電話或者是VoIP電話。乃由於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及引用與
網際網路整合而產生的一項全新電信通訊模式。以日本為例,近年來積極進行電
信法規的改革,包含重組NTT以及對一、二類事業的限制鬆綁。日本通信產業是
少數在日本持續獲利的產業。日本電信管理單位也已併入總務省的管轄範圍。對
於通信市場,日本一直擁有獨特的規格與發展趨勢,其一是NTT DoCoMo的成功
範例,另一個就是近年IP Phone市場百家爭鳴的狀況。
日本主要ISP 業者與網路通信設備商於2001 年設立了VoIP 推進協議會 (VoIP
Development Consortium,VDC),並由總務省擔任該組織之秘書處,VDC 除了
作為同業間彼此對VoIP 技術間的交流平台外,更有對同業間互相規範的制衡機
制建立的責任。
若要討論網路電話,Yahoo!BB 無疑是亞洲最成功的例子。根據NTT 公司的調查
報告顯示,VOIP 網路電話話務量與營收在2007 年將會超過既有電信PSTN 話務
量與營收。另一方面,也由於網路電話特有的特性,使得網路電話除了擁有傳統
電話的功能外,有更多與其它電信設備、網路設備以及電腦設備整合的功能,提
供客戶多樣化的通信加值服務。
以潛在的商業機會而言,網路電話將由於其「VOIP;Voice Over IP」的特質而帶
來比傳統電話業務,有更多吸引人的商機。 然而這項由電話及網際網路結合而
成的新興商務模式,在其充滿商機的同時,卻也存在著許多的瓶頸與挑戰。
本研究將探索學術研究所提出的網路電話成功因素以及瓶頸與挑戰等議題,進一
步建構出網路電話關鍵成功因素的衡量架構。此架構可以用以評估「電信/網際
網路業者」所實施的網路電信服務是否能達到一定的成功程度。本研究並且將引
用網路電話實施的實際成功案例,來驗證研究中所提出的網路電話關鍵成功因素
架構。此外,本研究也將探討並提出網路電話的價值策略以提供業者在營運與管
理決策上的參考,最後並探討網路電話未來的應用趨勢。
目錄
摘要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網路電話之定義 5
第二節 網路電話之架構 5
2.2.1網路電話服務之科技 5
2.2.2網路電話服務之架構 9
第三節 網路電話之應用 10
第四節 網路電話服務之價值鏈 12
第五節 關鍵成功因素之定義 14
2.5.1 關鍵成功因素之定義 14
2.5.2 網路電話服務之關鍵成功因素定義 15
第六節 網路電話之瓶頸與挑戰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範圍 2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5
第四節 關鍵成功因素及瓶頸與挑戰之歸納 27
3.4.1 關鍵成功因素之歸納 27
3.4.2 瓶頸與挑戰之歸納 27
第五節 網路電話服務關鍵成功因素之架構 28
第四章 應用實例及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 33
第一節 網路電話服務應用實例 33
4.1.1 Yahoo!BB 33
4.1.2 Skype 35
第二節 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 35
4.2.1 Yahoo!BB之關鍵成功因素探討 35
4.2.2 Skype之關鍵成功因素探討 39
第五章 網路電話服務之策略應用與趨勢 43
第一節 網路電話服務之策略應用 43
第二節 未來之應用趨勢 4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4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4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48
參考文獻 50
一、中文部份 50
二、英文部份 50
三、網站部份 51
一、中文部份
1. 丁錫鏞,「現代科技管理學-如何做好科技、研發管理」,嵐德出版社,1993
年初版。
2. 工研院經資中心,ITIS 計劃,2002。
3. 王蕙君,「台灣電信加值服務市場發展現況與趨勢探討報告」,資策會資訊市
場情報中心研究報告,2002。
4. 司徒達賢,「策略管理新論」,智勝文化事業出版,2001 初版。
5. 吳朱令,「網路電話市場區隔與定位之研究」,台科大高階主管企管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1。
6. 高凱聲,「網路系統建置與市場競爭」,通訊雜誌第92 期,2004。。
7. 徐啟銘譯,Frederick Betz 原著,「策略性科技管理」,揚智文化事業,1998
初版。
8. 陳正平譯,Geoffrey A. Moore 原著,「斷層線上」,臉譜出版社,2001 初版。
9. 陳振珉,「兩岸寬頻產業的交流及合作方向探討」,兩岸ISP 寬頻研討會,財
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1。
10. 陳專榮,「我國網路電話服務業產業分析與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
階主管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
11. 陳春美,「因應網路電話發展國際語音服務競爭策略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
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12. 張秀慧,「企業引用B2B 的關鍵成功因素」,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1。
13. 廖凱弘,「國內網路電話法律定位問題與競爭優勢分析」,國立交通大學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14. 賴士葆、謝龍發、曾淑婉、陳松柏,「科技管理」,空中大學圖書,1997。
15. 資策會FIND 網站:http://www.find.org.tw/0105/search_disp_all.asp
16. 謝清佳與吳琮璠,「資訊管理–理論與實務」,致勝出版社,民國86 年初版。
二、英文部份
1. Betz, F (1993), “Strategic Technology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2. Daniel, R.H. (1961), “Management data crisi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 Ferguson, C.R. and R. Dickinson (1982),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for Directors in
the Eighties”, Business Horizons, May-June 1982, pp.14-18
51
4. Ford, D. and C. Ryan(1981), “Taking Technology to Marke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 Ghislaine Cestre and Rene Y. Darmon(1997), “Assessing consumer preferences
in the context of new product diffu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998, pp. 123-135.
6. Huotari, M.L. and T.D. Wilson (2001), “Determining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needs: the Critical Successful Factors approach”, Information Research, Vol. 6 No.
3, Apr. 2001
7. Michael 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1990
8. Popper E.T. & Buskirk B.D.(1992), “Technology life Cyclesin Industrial
Market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1:23-31
9. Rockart, J.F. (1979), “Chief executives define their own data need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ume 57 No. 2, 1979, pp. 238-241
10. Ruud T. Frambach and Niels Schillewaert(2002),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doption A multi-level framework of determinan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2, pp. 163-176.
11. Shank, E. Michael, Boynton, C. Andrew, Zmud, W. Robert (1985),“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Analysis as a Methodolody for MIS Planning”, MIS Quarterly,
Minneapolis, Vol. 9, Issue 2, June 1985, pp.121-130
三、網站部份
1. 美國網路電話管制自由法案,2004:http://www.cbpp.org/7-20-04tax.htm
2. 台灣交通部電信總局電信法規,第二類電信事業管理規則:
http://www.dgt.gov.tw/Chinese/Regulations/5.2/5.2.1/Type-II-Telecom-Service-R
ule.shtml
3. 台灣交通部電信總局,「因應技術匯流發展,相關法規之修訂研究」,2004:
http://www.dgt.gov.tw/chinese/Research-outsource/Ro-93/MOTC-DGT-93
-003-rpt.shtml
4. CNET Taiwan,「研究:成本下滑加速VoIP 成長」,2004:
http://taiwan.cnet.com/news/comms/0,2000062978,20089909,00.htm
5. 資策會Find 網站,「VoIP 帶動全美通訊網路設備市場成長」,2004: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943&SearchSt
ring=&title=VoIP&article=
6. 電子時報資料庫:http://member.digitimes.com.tw
7. Dataquest 資料庫,「Forecast: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Market Take」:
http://www.gartner.com/1_researchanalysis/dataquest_overview.htm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千倖(1997)。落實資訊教育的首要工作:教師的在職進修及職前訓練。教師天地,91,45-47。
2. 王曉璿(1999)。從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10(4),18-24。
3. 王秋絨、張稚凰(1999)。台北市成人之資訊素養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社會教育學刊,28,161-204。
4. 李德竹(2000)。資訊素養的意義、內涵與演變。圖書與資訊學刊, 35,1- 25。
5. 何榮桂(2002)。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87,22-48。
6. 吳美美(1996):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雙月刊, 73,4- 5。
7. 林美和(1996)。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 71,52-58。
8. 唐文華(1996):如何推動小學資訊教育及行政電腦化。新竹師院學報,9,229-240。
9. 張雅芳、徐加玲(1998)。從系統的觀點規劃教師資訊素養之專業發展。教學科技與媒體月刊, 40, 3~11。
10. 楊仁興(2001)。國民小學教師科技及資訊素養基本能力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2,75-105。
11. 楊家興(1993)。超媒體:一個新的學習工具。教學科技與媒體, 12, 28-39。
12. 劉貞孜(1999)。資訊素養課程與一般課程合作規劃類型探析。國教新知,46(1),10-61。
13. 溫明正(2000)。E世代資訊變革對校園生態的影響。資訊與教育,79,20-30。
14. 陳美紀(1996)。中小學教師電腦能力芻議。資訊與教育雙月刊, 52, 23-25。
15. 陳淑英(民83)。教學媒體在文教機構中所扮演的角色,社教雙月刊, 6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