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9 22: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正裕
研究生(外文):Jhengyu Hong
論文名稱:影響國中生活科技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之研究_以中部地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willing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living technology teachers to implemen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struction
指導教授:陳繁興陳繁興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arn-Shing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4
中文關鍵詞:生活科技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外文關鍵詞:Living technology teachersInformation incorporating teach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31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中部地區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以為各國民中學未來在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參考。為達此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並蒐集相關文獻予以分析整裡,以做為本研究架構之建立及問卷設計的依據。
本研究以九十三學年度台中縣、台中市、南投縣、彰化縣等公立國民中學之生活科技教師為對象,採叢集抽樣,抽取65所學校共計300位教師為樣本。回收之有效問卷共264份,可用率為88%,問卷資料經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預測等統計方法分析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尚屬良好,是正向、有意願的。但教師於教學活動中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較不積極。
二、「教師電腦知能」、「學校行政支援」、「效用態度」、「設備資源」是影響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較為教師關注的因素。
三、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師不同擔任職務、主授科目、任教年資、研習時數、使用電腦時數,其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上具有顯著差異。
四、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與影響因素各層面皆有良好的正相關。
五、影響因素之「教師電腦知能」、「學校行政支援」、「設備資源」、「時間」及「效用態度」,對生活科技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具有預測作用。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willing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s to implemen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 promote the information incorporating teaching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this study adopts questionnaire and collects the related documents and data for analysis.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design for future reference.
The objects to attend in this research were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of Taichung county, Taichung city, Nantou county, and Changhua county, etc. in academic year of 2004, and there were 65 schools and 300 teachers under cluster sampling.A total of 264 copies returned, and the recovering rate is 88%.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used ar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mean distribution, percentil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d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is concluded below:
1.The attitude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s is positive and willingly to implemen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t in teaching activities, junior high school living technology teachers are less progressive.
2.“Teachers’ computer knowledge”, “Administrative support in school”, “Effective application attitude”, “Facility resources” are the major factors to influence on teachers to implement the information incorporating teaching.
3.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willingness for teachers to implement the information incorporating teachings resulted from the variables factors, including position of jobs, subjects, service length, seminar hours, hours spend in the operation of computers and weekly online time.
4.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willingness and factors affected the junior high school living technology teachers to implement the information incorporating teaching.
5.The factors of “Teachers’ computer knowledge”, “Administrative support in school”, “Facility resources”, “Time”,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attitude” are perspective index to the willingnes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living technology teachers implement the information incorporating teaching.
164目  錄
緒論………………………………………………………… 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研究目的…………………………………………………… 4
待答問題…………………………………………………… 4
研究假設…………………………………………………… 5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名詞解釋…………………………………………………… 7
文獻探討…………………………………………………… 11
資訊教育的推廣…………………………………………… 11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內涵………………………………… 29
影響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相關因素研究…………………… 54
研究設計與實施…………………………………………… 65
研究架構…………………………………………………… 65
研究步驟…………………………………………………… 68
研究對象…………………………………………………… 71
研究工具…………………………………………………… 73
研究實施…………………………………………………… 89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93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95
基本資料分析……………………………………………… 95
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與影響因素現況之分析…… 100
不同個人變項教師之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影響因素分析…………………………………………………………… 104
影響因素與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關係之分析…… 117
影響因素對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預測之分析…………………………………………………………… 124
綜合討論…………………………………………………… 133
結論與建議………………………………………………… 139
研究結論…………………………………………………… 139
研究建議…………………………………………………… 143
參考文獻…………………………………………………… 147
附錄………………………………………………………… 155
影響國中生活科技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之研究預試問卷…………………………………………………………… 156
影響國中生活科技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之研究問卷…………………………………………………………… 160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千幸(1998)。「電腦與教學」課程教學設計探究。國科會八十七年度「科學教育研究專題計畫」成果討論會論文摘要。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80,23-31。
王全世(200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施與評鑑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誌毅(2004)。台中縣市公立國民中學校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與問題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曉璿(1998)。網路環境與教學應用。教師之友,39(1),7-13。
王曉璿(2000)。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10(4),18~24。
尹玫君(2000)。國小老師的網路教學素養與培育。資訊與教育雜誌,79,13-19。
尹玫君(2001)。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各科教學的實施模式。九年一貫課程新思維,193~209,臺南市:翰林出版社。
台北市教育局(1998)。臺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民93年10月5日,取自於http://www.edunet.taipei.gov.tw/。
台北市教育局(2002)。臺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第二期計畫。民93年10月5日,取自於http://www.edunet.taipei.gov.tw/it/。
何榮桂(2002)。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87,22-48。
何榮桂(2002a)。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87,23-32。
何榮桂(2002b)。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與策略。資訊與教育雜誌,88,1-2。
何榮桂、陳麗如(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的內涵與精神。資訊與教育雜誌,85,22-28。
何榮桂(2001)。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臺、港、新、日、韓)資訊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資訊與教育雜誌,81,1-6。
林清江(1980)。國中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願之影響因素。教育研究集刊。第22輯,頁129-188。
林清山(1990)。教育心理學。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林奇賢、馬榮燦、林志能(2000)。網路學習與網路學校的發展對教師專業表現的衝擊,資訊與教育雜誌,79,2-12。
林依潔(2001)。技術與職業教育體系會計教師使用多媒體網際網路教學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正彬(2003)。有效提昇國小教師參與資訊融入教學之策略。研習資訊,20(1),65-75。
林余思(2002)。國中學生在資訊科技融入生物科學習中後設認知的表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科技公司。
吳遠輝、吳正己(2002)。網際網路的教學應用-以國小數學科為例。資訊與教育雜誌,88。21-27。
吳鐵雄、梁恆正(1993)。台灣地區中小學資訊教育現況與困難。中等教育,44(6),6-31。
吳鐵雄、林奇賢、邱瓊慧、孫光天、朱國光、趙美蘭(1998)。電腦網路在台灣中小學教育上之應用研究。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大會論文,446-453。
吳沂木(1999)。淺談資訊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班級經營,4(1)。47-52。
周倩(1998)。中小學教育人員電腦網路焦慮之研究。國科會八十七年度「科學教育研究專題計畫」成果討論會論文摘要。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雜誌,88,3-9。
邱志忠(2002)。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之教學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未出版,高雄市。
信世昌(1994)。確保高品質的師範教育。教學科技與媒體,18,頁3-12。
莊淑如(2002)。資訊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雄市教育局(1998)。高雄市資訊教育白皮書。高雄市,教育局。
莊靜宜、曾淑芬(1999) 。遇向資訊化社會教師資訊素養的現況研究-以省立高職為例。1999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
教育部(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劃內容概要。民93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information/infpln/bascont.htm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民93年9月20 日。取自http://masterplan.educities.edu.tw/conference/index1.shtml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
崔夢萍(1999)。創造數位化的教學情境。課程與教學通訊,17-18。
陳振榮(2002)。資訊科技融入國小數學科教學對學童學習成就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文進(2000)。我國資訊教育之演進與未來發展。資訊教育雜誌,80,78-88。
陳裕隆(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面臨的困難與挑戰。資訊與教育雜誌,77,29-35。
郭生玉(2003)。心理與教育與測驗,十六版。臺北:精華書局。
郭生玉(1999)。心理與教育研究法,第十五版。精華書局,中和。
黃漢龍(2001)。資訊教育環境下可行的補救教學措施探討。資訊與教育雜誌,85,94-103。
黃韻寧(1993)。台灣省國民小學電腦應用教學實況。資訊與教育雜誌,8,46-48。
彭富源(2001)。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的困境與因應。研習資訊,3,40-48。
張國恩(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72,2-9。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2003年5月21日,取自於http://www.scjh.tpc.edu.tw/9year/fields.htm。
張文嘉(2002)。學校環境與教師個人背景對資訊融入教學之影響研究-以南投縣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宏明(2001)。高雄市教師對資訊融入學科教學的實施企圖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淑卿(1998)。電腦網路推展至中小學之質化研究。國科會八十七年度「科學教育研究專題計畫」成果討論會論文摘要。
楊淑卿、周倩(1999)。中小學教師與網際網路教學推行之研究。遠距教育,10,41-46。
楊家興(2000)。航向新世紀的願景:網路上的開放教育環境。遠距教育,15-16,75-84。
劉世雄(2000)。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資訊與教育雜誌,78,60~66。
廖遠光(1999)。國小教師對教學科技使用效果的態度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45,32-39。
蔡俊男(2000)。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戴建耘、黃國峰(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線上教導者建置模式研究-以國中英語科為例。資訊與教育雜誌,72,26-40。
簡良諭(2001)。國中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簡良諭(2002)。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探討。師友,425,76-78。
顏龍源(2000)。主題式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雜誌,80,32-39。
韓善民(1998)。資訊基礎建設~加速篇。資訊與教育雜誌,68,14-16。
藍武雄(2001)。電腦融入各科教學實例淺說。中等教育,52(1),131-135。
羅玗貞(2001)。國中英語科教師利用資訊科技於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鐘樹椽(1999)。教學科技應用於小班教學之探討。教師之友,40(1),5-11。
嚴靖晴、莊雅涵(2000)。師院生對國小實施電腦融入教學態度與能力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22,1-29。
貳、英文部分:
Dasi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 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3),10-13,21
Levine (1998). Planning strategically for technology integration.InSara Mcneil, Jerry D. Price, Stephanie Boger-MeHall, Bernard Robon &Jerry Willis(Eds.),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Annual 1998(pp. 293-295).
Dexter,Anderson,&Becker,1999. Teacher’s views ofcomputers as catalysts for changes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1(3), 221-239
Mehlinger(1996). School refor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hi Delta Kappan, 77(6), 400-407.
Spitzer, D. R. (1998).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context of distance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8(2), 52-56.
Shoemaker, B.(1991). Education 2000:Integrated curriculum, Phi Delta Kappan. 6, 793-79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尹玫君(2000)。國小老師的網路教學素養與培育。資訊與教育雜誌,79,13-19。
2. 吳沂木(1999)。淺談資訊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班級經營,4(1)。47-52。
3. 林正彬(2003)。有效提昇國小教師參與資訊融入教學之策略。研習資訊,20(1),65-75。
4. 林奇賢、馬榮燦、林志能(2000)。網路學習與網路學校的發展對教師專業表現的衝擊,資訊與教育雜誌,79,2-12。
5. 何榮桂(2001)。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臺、港、新、日、韓)資訊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資訊與教育雜誌,81,1-6。
6. 何榮桂、陳麗如(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的內涵與精神。資訊與教育雜誌,85,22-28。
7. 何榮桂(2002a)。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87,23-32。
8. 何榮桂(2002)。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87,22-48。
9. 王曉璿(1998)。網路環境與教學應用。教師之友,39(1),7-13。
10.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80,23-31。
11.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雜誌,88,3-9。
12. 陳裕隆(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面臨的困難與挑戰。資訊與教育雜誌,77,29-35。
13. 黃漢龍(2001)。資訊教育環境下可行的補救教學措施探討。資訊與教育雜誌,85,94-103。
14. 黃韻寧(1993)。台灣省國民小學電腦應用教學實況。資訊與教育雜誌,8,46-48。
15. 彭富源(2001)。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的困境與因應。研習資訊,3,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