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資料
王天中(1999)。生涯規劃概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王文科主編、徐享良等著(2000)。特殊教育導論。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懿士(2001)。身心障礙者就業對策之探討。就業與訓練雙月刊,19(6),38-42。
台北市教育局(2000)。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劃。台北:台北市教育局。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8)。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劃。研習資訊,15(4),8-11。
江慧鈺(2001)。國中生生命意義之探討:比較分析與詮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何紀瑩(1994)。基督教信仰小團體提高大專學生生命意義感的團體歷與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英奇(1987)。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研究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之實證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製: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35,71-94。何華國 (1991)。傷殘職業復健。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何華國(1996)。啟智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何華國(2004)。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何福田(2001)。生命教育論叢。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天元等(1994)。高級職業學校提共輕度智障學生就業機會專案研究。台北市:教育部技術職業教育司,21。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縣:桂冠圖書公司。
吳明隆(2004)。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吳武雄(1999)。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7,10-15。吳庶深(1999)。當前死亡教育發展方向之探討。安寧照顧基金會會訊,32,12-16。
吳庶深、黃麗花合著(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學富。
吳淳肅,侯南隆(1999)。國中教師對「生命教育」、「生死教育」、「死亡教育」課程實施看法之探討。生命教育課程規畫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
吳淑英(2004)。生命教育方案對國小資優學童生命意義感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劍雄(2001)。身心障礙者就業對策之探討。就業與訓練雙月刊,19(6),54-56。吳慧珠、張惠平(2001)。彩繪兒童亮麗的人生-談國民小學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生命教育。國民教育輔導叢書第九輯,81-107。
吳瓊洳(1999)。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台灣教育,580期,12-18。
宋秋蓉(1992)。青少年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岳玉玲(2004)。生命教育對中途之家不幸少女生命意義感影響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吉基(1998)。生命教育的內涵與目的。收錄於臺灣省高級中學八十七學年度-南區生命教育推廣研習會手冊。台南:善化高級中學。
林思伶(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做法。收錄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科主辦:「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研討會」會議手冊。5月8-9日。
林美和(1994)。智能不足研究-學習問題與行為輔導。台北:師大書苑書行。
林素霞(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之實驗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1NHU05672033。林寶山(1993)。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林寶山、李水源(民90)。特殊教育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鶯(2004)譯,J. Donald Walters著。生命教育。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省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系(1978)。智能不足兒童之預防研究報告。高雄市: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系。
紀玉足(2003)。生死教育對某技術職校院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商業設計系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紀孟春(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生死教育課程與教學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紀潔芳(2003)。生死教育教學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辦: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啟航工作坊研習手冊。1月22-24日。
紀潔芳(2004)。兒童生死教育教學之探討-兼談教學資源之運用。收錄於台灣地區中小學生命教育教學資源手冊,6-20。
紀潔芳(2004a)。童繪本在生死教育教學中之運用。收錄於台灣地區中小學生命教育教學資源手冊,1-5。
紀潔芳(2004b)。關愛生命∼生命教育教學之探討。收錄於臺中縣神岡國民小學辦理九十三年度生命教育研習活手冊手冊。
紀潔芳、劉可德(2004)。視聽媒體在生死教育教學運用之探討。收錄於台灣地區中小學生命教育教學資源手冊。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出版公司。
孫效智(2002)。宗教、道德與幸福的弔軌。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
徐享良、鳳華(1998)。高級職業學校輕度智能障礙特殊教育實驗班設科規劃之研究。教育部技職司委託,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徐寶琨(2003)。一位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女生性侵害偏差行為輔導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8)。高雄市高中職生死教育手冊。高雄: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張秀娟(2004)。生命教育對高職夜校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2NHU05672036。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書局。
張淑美(2000)。中小學「生死教育」之實施。安寧療護雜誌,14期,44-69。張紹焱(1974)。小學智能不足兒童的輔導。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91)。職業學校類科簡介。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教育部(1999)。八十八學年度高職特殊教育班招生甄選實施計畫及招生簡章。教育部函,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八十九學年度高中、高職特殊教育班統一甄選工作協調會議紀錄,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a)。高級中等學校特殊教育班職業學程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劃。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a)。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特教育小組主編,陸莉、黃玉枝、林秀錦、朱慧娟編著(2000)。智能障礙學生輔導手冊。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印製。
許秀霞(2004)。生命教育對高職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福智生命教育理念為主軸。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2NHU05672010。
郭春在(2002)。高職特殊教育班學生家庭環境因素與其適應行為之相關性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陳英豪(2000)。生命教育-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工作。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序。台北:台寰出版社。
陳福濱(2000)。生命教育的倫理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3-36。台北: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靜江(1997):重視高職階段智障青年邁向成人生活的轉銜需求。特教園丁,13(2),頁19-22。陳麗如(1999)。高中職特殊教育學校(班)學生離校轉銜服務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陸娟(2002)。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傅秀媚主編、莊佩珍等著(2002)。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傅偉勳(2004)。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
曾家濱(2001)。高職特教班輕度智障學生基本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大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曾煥棠(2000)。第二章:死亡教育。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頁43-77)。台北:洪葉文化。
游恆山譯(1991)。生存的理由。台北:遠流出版社。
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2001)。生死學。台北縣:空中大學。
馮丹白(1996)。特殊需要學生之職業教育。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34,頁6-12。黃己娥、王天苗(1999)。智障學生家長決定子女教育安置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頁85-105。黃友松(1982)。智能障礙研究。台北:文景書局。
黃天中(1992)。死亡教育概論II。台北:業強。
黃秀美(2003)。智能障礙者之家長生命意義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松元(1988):我國台灣地區中小學死亡教育課程之發展。衛生教育論文集刊,2,136-149。
黃培鈺(2002)。生命教育通論,2002.4.30,4。
黃惠秋(2002)。「自我認識」生命教育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0TCU00331005。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語實施。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黃璉華(1993)。談智障者的性教育。護理雜誌,40:4,頁91-96。董文香(2002)。生死教育課程對職校護生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1NHU00672005。董嫒卿(1992)。為什麼智能不足學生之性教育更為重要?。師友,299,頁25-28。
廖永堃(1992)。如何發現及協助特殊學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趙可式、沈錦惠譯(2001)。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第四版。台北:光啟出版社。
劉明松(1998)。生死教育的推展與實施。台灣教育,580期,頁7-11。
劉香妏(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課程對高中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及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翔平(2001)。尋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貓頭鷹。
蔡明昌(2002)。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發展背景與課程比對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0(3),頁1-14 。蔡彩霞(2003)。符合綜合活動理念的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三學生建構生命意義的影響。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1NTNU0328010。鄭崇趁(2001)。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生命教育論叢,11-19。台北:心理。
鄭淑里(1995)。死亡教育對師院生死亡態度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蕭燕萍(2000)。高職學生生命教育課程內容之分析。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賴怡妙(1998)。死亡教育對師大學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錢永鎮(2000)。戴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中等學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出探。台北:寰宇出版公司。
鍾昌宏(2000)。生死教育的重要性。安寧療護雜誌,14期,頁29-32。羅文基(2001)。新世紀的教改議題-生命教育。翰林文教雜誌,網路版第十七期。釋永有(2001)。前世療法與生死學。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
釋慧開(2000)。兒童的生死探索及其象徵性語言。台灣區兒童生死教育研討會論文。彰化:彰化師大。
釋慧開(2001)。少年十五二十時— 青少年的成長課題。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學科。
釋慧開(2002)。「生死學」到底研究些什麼內容?生死學通訊,7期,頁1-5。
釋慧開(2004)。在通識教育脈絡下的生死教育。台灣地區大專校院生命教育課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彰化:彰化師大。
釋證嚴(2003)。生命的至情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貳、英文資料
AAMR Ad Hoc Committee on 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1992). Mental retardation: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ystems of support.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 Leviton, D. (1977a). Death Education. In H. Feifel(Ed.) New meanings of death(pp. 254-73). N. Y.: McGraw-Hill Book. Co.
Nicholas Bunnin (2001).Dictionary of western philosophy:English-Chinese eng/Crase. D.(1980). The marking of death educato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96370).
Crumbaugh, J.C.(1973).Everything to gain: A guide to self-fulfillment through logoanalysis. Chicago:Nelson-Hall Company.
Dever, R. B.(1990).Defining mental retardation from an instructional perspective. Mental Reatrdation, 28(3), 147-153.
Eddy, J. M. & Alles, W. F. (1983). Death Education. St. Louis: The C. V. Mosby company.
Fabry, J.B.(1980).Guideposts to meaning:Discovering what really matters. Oakland, CA: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Inc.
Frankl, V.E.(1986).The doctor and the soul: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2nd ed.)New York:Alfred A. Knopf,Inc.
Frankl, V.E.(1967).Psych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 Selected papers on logotherapy.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Gearheart B, R., & Litton, F. W.(1979)。The trainable retarded: A foundations approach. St. Louis, Missouri: The C. V. Mosby Company.
Gill A. S.(1970). An appraisal of Viktor E. Frankl's theory of logo therapy as a philosophical base for education. ProQuest Digittal Dissertation Abstracts,Dai-A31/05,P.2002.(Publication No. AAT 7023269 )
Grossman H.J.(Ed.).(1977).Manual on 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iation in mental retard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
Heber, R.F. (1961). A manual on 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in mental retardation (rev. ed. ). [Monograph].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 64(2) (Suppl.)
Hedlund, D. E.(1977). Personal Mean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f or wisdom. Personnel and Gruidance Journal, 55(10),602-604.
Igalls, R. P. (1978) . Mental retardation. N. J.:John Wiley Company.
Inhelder, B. (1968). The diagnosis of reasoning in the mentally retarded. New York: John Day.
Irish,D. P.(1971).Death education:Preparing for living. In R. G. Green & D.P. Irish (Eds) . Death education:Preparing for living. Combridge : Schenkman.
Leviton,D. (1977).The scope of death education. Death Education. 1,41-56.
Lewin, K.(1935).A dynamic theory of personality: selected papers. A. K. Adams & K. E. Zenner (Trans.). New Youk: McGraw-Hill.
Lorgan, D. R., & Rose, R. (198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ldly mentally retarded. In P. T. Cegelka & H. J. Prehm (Eds.), Mental retardation: From categories to people (pp. 149~185). Columbus, OH: Merrill.
Luckasson, R., Coulter, D. L., Polloway, E. A., Reiss, S., Schalock, R. L. Snell, M. E., Spitalnik, D. M., & Stark, J. A.(1992). Mental retardation: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ystems of supports. Washington, D. C.: Mosby Company.
Luria, A. R.(1963).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mental deficiency in the soviet Union. In N.R. Ellis (ED.), Handbook of Mental Deficiency,pp.353-87 N.Y.: McGraw-Hill.
MacMillan, D. L. (1988).“New” EMRs. In G. A. Robinson, J. R. Patton, E. A. Polloway, & L. R. Sargent (Eds.), Best practices in mental disabilities (Vol. 2, pp. 1~24). Des Moines, IA: Iow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MacMillan, D. L. (1977). Mental retardation in school and society.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Mercer, J. R. & Snell, M. E. (1977).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in mental retardation: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Columbus, OH: Merrill.
Mercer, J. R. (1973)。 The Myth of 3% prevalence. In G. Tarjan, R.K. Eyman, and C.E. MeYers (Eds.), Sociobehavioral studies in mental retardation. Washington, D.C.: Amerci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Deficiency.
Morgan, J.D.(1997). Death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J.D. Morgan (Ed.)Readings in Thanatology (pp.1-6). NY : Baywood Pub. Com.
Rabbi, E.A.,& Grollman, D.D.(1977). Explaining death to children.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7(5),336-339.
Schalock, R. L., Stark, J. A., Snell, M. E., Coulter, D. L., Polloway, E. A., Luckasson, R., Reiss, S., and Spitalnik, D. M.(1994)。The changing conception of mental retard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field. Mental Retardation, 32(3),191-193.
Tredgold, A. F.(1908).Mental deficiency. London: Bailliera, Tindall, and Fox.
Yalom, I.D.(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Basic Books.
Yeates, J.W.(1968).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 logotherpay of Viktor E. Frank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Zigler, E. (1969). Developmental versus difference theories of mental retard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motivation. Amerian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 73: 536-555.
Zigler, E.(1962).Rigidity in the feeble-minded. In E. P. Trapp & P. Himelstein (Eds.), Readings on the exceptional Child ( pp. 141-162).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參、網站資料
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2004)。2004年9月。取自http://210.60.194.100/life2000/indexhome1.asp
王本榮(1992)。「心智障礙的成因可能是什麼?」(2003/2/9)。取自 http://disable.yam.com/resource/ life/ retard/retard01d.htm
中廣新聞網。「整體住宅政策 身障弱勢者 社區不得排拒」(2004/05/30)。取自http://www.nctu.edu.tw/~hcsci/protect/inf/2004/0530.htm。
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2004)。2004年9月。取自http://life.edu.tw/homepage/091/new_page_2.php。
陳武宗(1998)。「未知生、焉知死?死亡學與生命的出路」(2004/9/12)。取自http://www.kmu.edu.tw/~kmcj/。
教育部特殊教育教通報網(2004)。「各縣市高中職身心智障類班級設置」(2004/11/30)。取自:http://www.set.edu.tw/sta。
彰化啟智學校 (1998)。「性、青春、不留白教師手冊」(2004/11/30)。取自特殊學生性教育網。http://www.nhctc.edu.tw/~spsex/welcome.htm。
東森新聞報。「一家5口智障 有不動產不得補助僅靠拾荒維生」(2005/02/06)。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5/02/06/138-1751608.htm。
中時電子報。「憂鬱母 智障女 尋短赴黃泉」(2005/02/14)。取自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suncomedy20050214134017。
中華日報新聞網。「身心障礙安置兒 國人認養低」(2005/02/16)。取自http://www.cdnnews.com.tw/20050217/news/nxyzh/T90039002005021619013898.htm。
東森新聞報。「智障者賣彩券維生 卻頻遭搶、被騙」(2005/02/21)。http://www.ettoday.com/2005/02/21/138-1755955.htm。
TVBS新聞。「弱智女陪睡換棲身 遊民攻佔榮民之家」(2005/02/24)。取自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vestashi20050224180121。
東森新聞報。「變態! 中醫師誘姦2智障女 邊看A片玩3P」(2005/02/28)。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5/02/28/138-1758792.htm。
東森新聞報。「金沙大火╱堅強慰家人 蕭存仁弱智女兒:我會乖乖、孝順」(2005/2/28)。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5/02/28/138-1758821.htm#。
TVBS新聞。「堵人+消磁卡+斷電! 住戶趕智障師生」(2005/3/12)。取自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darialin20050311113056。
奇摩新聞。「亞太地區生命教育研討會登場 探討防範自殺」(2005/05/21)。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50521/43/1v09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