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22: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宛宸
研究生(外文):L i Wan-chen
論文名稱:生死教育教學對國中學生生命意義感影響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for the meaning of lif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紀潔芳紀潔芳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商業教育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6
中文關鍵詞:生死教育國中生生命意義感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2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規劃並實施適合國中學生之生死教育課程,並探討該課程
對國中學生之生命意義感之立即性和持續性影響,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
議,作為國內發展生死教育課程之參考。
本研究的對象為93 學年度就讀於彰化某國中之技藝班學生,分為實驗組(34人),與控制組(32 人),進行試驗性教學,除實驗因子外,儘量減少其他因素干擾,在同一時間點進行實驗研究分析,以統整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對生命意義感之差異。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進行前測、後測與追蹤測研究,實驗組學生由研究者親自擔任生死教育課程之教學,每週2至3節課,共14週,實驗研究期間控制組學生不受任何處理。使用的評量工具則使用何英奇(1990)編製之「生命態度剖面圖」進行研究,將所得之資料以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並輔以半結構訪談分析、課程調查分析、學習單分析做為評量此生死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輔佐之工具。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量化部份:
一、生死教育對國中學生之追求意義的意志有立即性顯著效果。
二、生死教育對國中學生在具有明確之生命目的方面有立即性顯著效果。
三、生死教育對國中學生在控制生命能力方面沒有立即性顯著效果。
四、生死教育對國中學生生命意義感的提升有立即性顯著效果。
五、生死教育對國中學生之追求意義的意志沒有持續性顯著效果。
六、生死教育對國中學生在具有明確之生命目的方面有持續性顯著效果。
七、生死教育對國中學生在控制生命能力方面沒有持續性顯著效果。
八、生死教育對國中學生生命意義感的提升沒有持續性顯著效果。
質化部份:
一、從實驗組學生的「學習單」、「課程意見調查表」及「訪談記錄」顯示,此生死教育課程適合國中學生採用並深受國中學生的喜歡。
二、生死教育對於「防治自殺」有正面的效果。
三、生死教育對國中學生之生命意義感有正面之影響效果。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對象包括對教育部、出版界、學校校長、學校的老師等,以作為推動生死教育工作者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字:生死教育、國中生、生命意義感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lan and implement the suitable life-and-death educational program for students at junior high school as well as to explore the immediate and continuous influences of this program on the students' views about lif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concrete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as a reference of developing life-and-death programs in Taiwan.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the two vocational classes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Chuanghwa County, 2004 school year.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4 people) and the controlled group (32 people). Except for the experimental factors, interference elements were reduced to the minimum extent so as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this experiment at the same time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se two groups' attitudes towards life.

Pretests, posttests and follow-up tests of the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were adopted. The researcher in person taught the life-and-death program two or three sessions every week to the stud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or 14 weeks; however, the students of the controlled group did not receive any instructions. The assessment tool was Dr. Y. C. Ho’s (1990) "Sectional Drawing of Attitude of Life." All individual specimen data's factors and variables were analyzed by one-wa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 Hypotheses were also tested through analysis of semi-structural questionnaire as well as Interview Records Program Feedback Sheet and Learning Sheet as assistant tool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implementing the life-and- death program.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

The part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1.Th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has immediate and notable influences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 to pursuit the meaning of life.
2. Th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has immediate and notable influences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realizing the purpose of life.
3. Th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has NO immediate and notable influenc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controlling life.
4. Th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has immediate and notable influenc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the meaning of life.
5. Th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has NO continuous influenc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 to pursuit the meaning of life.
6. Th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has continuous influences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realizing the purpose of life.
7. Th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has NO continuous influenc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controlling life.
8. Th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has NO continuous influenc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the meaning of life.

The part of quality analysis:
1. According to the Learing Sheet, Program Feedback Sheet, Interview Records of studen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is life-and-death program is suitable and joyful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2. Th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evention of suicide.
3. Th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the meaning of life.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above,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specific suggestions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ublishers, school principals, and school teachers for serving as reference for life-and-death education promoters and follow-up researchers.



















Keyword:
Life-and-Death Educ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The Meaning of Life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3
第四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4
第五節   名詞界定───────────────────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死教育內涵與教學之探討──────────8
第二節   生命意義感內涵與意義治療法之探討──────42
第三節 國中生死教育課程教學實施現況之探討─────5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分配────────────-60
第三節   研究工具──────────────────62         
第四節   資料的處理─────────────────70
第五節   生死教育課程設計──────────────7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生死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生命意義感之立即性影響分       析---------------------78
第二節 生死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生命意義感之持續性影響分
      析---------------------85
第三節 訪談紀錄分析────────────────93
第四節 學習單分析─────────────────103
第五節 課程意見調查與分析─────────────123
第六節 綜合討論──────────────────13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40
第二節 建議─────────────────14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149
二、英文部份────────────────────153
附 錄
附錄一     量表授權書───────────────155
附錄二 預試問卷────────────────156
附錄三 正式問卷-───────────────158
附錄四 學生半結構訪談紀錄表──────────159
附錄五 學習單─────────────────161
附錄六     課程意見調查表-────────────166
附錄七     教案設計────────────────167
附錄八 學生學習單───────────────184
附錄九 課程建議一覽表─────────────193
附錄十 安樂死辯論之辯論規則與評分表──────195

表 目 次
表2-1生死教育方法彙整表───────────────--34
表2-2生命教育、倫理教育、死亡教育、生死教育之比較──--40
表3-1樣本分配─────────────────────-61
表3-2預試問卷項目分析─────────────────-64
表3-3轉軸後的成份矩陣(a)────────────────-66
表3-4轉軸後的成份矩陣(a)────────────────-68
表3-5「生命意義量表」之Alpha值之摘要表─────────-69
表3-6 生死教育課程表──────────────────-73
表4-1前、後測迴歸斜率同質性檢定摘要表─────────-78
表4-2前、後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79
表4-3後測調整後平均數摘要表───────────────79
表4-4前、後測迴歸斜率同質性檢定摘要表──────────80
表4-5前、後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81
表4-6後測調整後平均數摘要表───────────────81
表4-7前、後測迴歸斜率同質性檢定摘要表──────────82
表4-8前、後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82
表4-9後測調整後平均數摘要表───────────────83
表4-10前、後測迴歸斜率同質性檢定摘要表─────────-84
表4-11前、後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84
表4-12後測調整後平均數摘要表───────────────85
表4-13前測、追蹤測迴歸斜率同質性檢定摘要表────────86
表4-14前測、追蹤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86
表4-15追蹤測調整後平均數摘要表──────────────87
表4-16前測、追蹤測迴歸斜率同質性檢定摘要表────────87
表4-17前測、追蹤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88
表4-18追蹤測調整後平均數摘要表──────────────88
表4-19前測、追蹤測迴歸斜率同質性檢定摘要表────────89
表4-20前測、追蹤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90
表4-21追蹤測調整後平均數摘要表──────────────90
表4-22前測、追蹤測迴歸斜率同質性檢定摘要表────────91
表4-23前測、追蹤測共變數分析摘要表────────────91
表4-24追蹤測調整後平均數摘要表──────────────92
表4-25量化研究結果彙整表─────────────────92


圖 目 次
圖3-1研究架構──────────────────────58
圖3-2研究流程──────────────────────59
圖4-1我喜歡上生死教育課程調查結果────────────123
圖4-2我認為這門課程對我是有幫助的調查結果────────124
圖4-3我認為這門課程很適合國中生調查結果─────────125
圖4-4我希望未來還能上到這門課程調查結果─────────125
圖4-5上完生死教育後使我對於追求生命的意義的動力增加調查結果────-------------------------126
圖4-6上完生死教育後使我對於追求生命的目的的想法增加問卷調查   結果──----------------------126
圖4-7上完生死教育後使我對於控制生命的能力增加調查結果──127
圖4-8老師上課你最喜歡那一種調查結果───────────128
圖4-9老師授課內容深淺度調查結果─────────────128
圖4-10老師授課的量你覺得如何調查結果──────────-129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中國時報 93.11.20 C3版
中國時報 93.11.23 C3版
吳明隆(2003)。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何英奇(1987)。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研究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之實證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製: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35,71-94。
宋秋蓉(1991) 。青少年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庶深、丁宥允譯(2004)。Charles A .Corr;Clyde M.Nabe;Donna M.Corr著,當代生死學。台北:洪葉文化。
吳淑英(2005)。生命教育方案對國小資優學童生命意義感影響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省教育廳(1998)。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劃。研習資訊15(4),8-11。
行政院院主計處發佈資料93年10月
江慧鈺(2001)。國中生生命意義之探討:比較分析與詮釋研究。慈濟大學
教育研究所論文。
李遠哲等人著(1999)。享受生命---生命的教育。台北:聯經。 李彬(2004)。 生死教育課程對醫學系學生生命態度教學成效之探討—以某
大學一年級學生為例。九三年台灣地區大專院校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研討
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社會科學暨體育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余淑娟(2001)。國小學童的死亡教育課程設計及其實施成效研究。國立台
南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林綺雲主編(2004)。生死學。台北:洪葉文化。 奇摩新聞網2004.12.31CNN報導
洪杏杰(2003)。高雄市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賢明(2004)。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及目標達成滿意度之初探—以新竹市國民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玉足(2003)。生死教育對某技職校院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
----以商業設計系為例。南華生死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孟春(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生生死教育課程與教學之探討。南華生
死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潔芳(2004)。大專院校開設生死教育課程與教學之探討。九三年台灣地
區大專院校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社會科學暨
體育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
的理論與實務,1-22。台北:寰宇。 高雄市教育局(1998)。高雄市高中職生死教育手冊。高雄市。高雄市政
府教育局。 郭于華(1994)。死的困惑生的執著。台北:洪葉文化。 許秀霞(2004)。 生命教育對高職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福智
生命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 教育部所公佈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2000)。 教育部統計(2004)。 陸娟(2002)。 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
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芳玲(2000)。死亡教育。載於尉遲淦(主編),生死學概論 (61-76頁)。
台北:五南圖書 。 陳武宗(1998)。未知生?焉知死?--死亡學與生命的出路。高醫醫訊17卷8期。 陳國雄(2003)。國小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與困境之探討---國小教師觀點。南
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美總校閱 王珍妮譯(2002)。Alfons Deeken 著,生與死的教育。台北:
心理出版社。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
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 張淑美(2000b)。論生死教育在我國實施的需要性與可行性。教育學刊,16,
281-304。
張淑美(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淑美(2003)。生命教育在高雄師大實施的經驗分享與展望。九三年台灣地區大專院校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社會科學暨體育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陳運星(2004)。生死教育課程之境教設計。九三年台灣地區大專院校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國立彰範大學社會科學暨體育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尉遲淦(2000)。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
莊鎮宇等(2001)。死亡教育。台灣地區高中職學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彰化師大。(原著者:Alfons Deeken, Ph.D.)
曾文忠(1995)。從全人發展角度看生命教育的意義內涵。輔導通訊,44,12-16。
黃玉燕譯(1995)。永六輔著,大往生。台北:方智出版社。
湯志勇 (2003)。生死教育融入九年一貫國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城(2003)。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
台北:正中書局。
游恆山譯(1991)。生存的理由。台北: 遠流出版社。
黃惠秋(2002)。「認識自我」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意義感
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禎貞(2002)。生命魔法師---國中生死亡教育課程設計與評鑑之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煥棠(2004)。死亡教育。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43-61頁)。台北:洪葉。
董文香(2003)。生死教育課程對職校護生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
生死學碩士論文。 趙可士、沈錦惠譯(2001)。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第四版。
台北:光啟社。 敬世龍(2004)。 台南縣市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調查及其可行策略之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翟文棋(2003)。生死教育團體方案對高中生的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影響
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衛生署統計資料(民93)。
劉明松(1997)。死亡教育對國中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昌(1995)。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大,
高雄。 蔡彩霞(2003)。符合綜合活動理念的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三學生建構生命意
義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慧開法師(2004)。在通識教育脈絡下的生死教育。九三年台灣地區大專院 校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社會科學暨體育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錢永鎮(2000)。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127-149。台北:寰宇。
聯合報 93.12.6 A版
賴怡妙1997)。死亡教育團體方案對臺灣師大學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義感
之影響。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蕭志強譯(1998)。小田晉著,生與死的深層心理。台北:方智出版社。 英文部份: Eddy,J.M.,St.Pierre,R.,Alles,W.F.& Shute,R.(1980).”Conceptual
areas of death education”.health educatiom. Frankl, V.E. (1967). Psych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 : Selected papers on logotherapy.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Frankl,V.E.(1984).Man’s search for meaning :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New York: Simon & Schuster,Inc. Glass,J.r,& Trent,(1982).”Death education:An adult education
concern”Lileliong Lesrning,5,24-25. Gibson,A.B,Robert,p.c.& Butter,T.Y.J.(1982).Death education:A concern
for the living. Kalish,R.A.(1989).Death education.
Levition,D(1997)。The scope of death education,Death education。
Rabbi, E.A., & Grollman, D. D.(1977). Explaining death to children.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57(5),336-339 。
Yalom, I.D. (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asic Book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