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84.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3/05/30 07: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誠華
研究生(外文):Chan-chen wha
論文名稱:中共對台法律戰之研究
指導教授:韓毓傑韓毓傑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防管理學院
系所名稱: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9
中文關鍵詞:反分裂國家法
外文關鍵詞:anti-secess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32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也導致了中國的內戰,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兩岸敵對狀態並未停止。事實上雙方的戰場軍事轉為外交,彼此在「一個中國」的架構下,競爭國際地位的合法性。在兩岸外交競爭的過程中,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以及中美斷交並終止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影響了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自此以後中共對所謂「台灣問題」的處理信心十足。近年來,兩岸均在不同層次中大幅成長與進步。中共隨著其改革開放,經濟加速成長而國力日隆;台灣則是在經濟發展與政治民主、自由上深化,也產生了脫離「一中原則」走向獨立的台灣民意。一九九六年,由於中共不滿李前總統訪美及我國務實外交,分別於一九九五年七、八月及一九九六年三月,發動三次飛彈演習,在美國派出航母巡弋台海干涉下結束演習。中共深知依目前國力無法與美、日兩國抗衡,而中共在波灣戰中研究高科技局部戰爭,提出了法律戰、心理戰、輿論戰三戰理論,中共認為此三戰的軟殺比硬殺手段更有效,因此中共對台提出了「反分裂國家法」,一方面藉此在國際上主張其對台主權,另一方面也在國際上造成輿論,若台海發生戰爭係台獨引起而其乃師出有名。本論文共分為六章。茲摘述其內容如下:
第一章 緒論。旨在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內容、研究限制與未來發展,以及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 中共法律戰之意涵功能與理論。主要在說明中共法律戰的理論基礎,包括了中共的國家戰略發展、統戰手法與領導人的觀點等作一分析。中共在建構好法律戰的理論後,在實際上是輔助軍事作戰以確保其勝利的。
第三章 中共對台法律戰之內容與模式。本章就中共對台法律戰,從中共所提出「和平統一」到「戰爭」三個層次上作探討。
第四章 反分裂國家法與中共對台法律戰。主要在說明反分裂國家法乃是對台法律戰之策略,也是中共對台法律戰的開打。
第五章中共對台法律戰之反制。主要是依台灣現況,就國際政治、國家利益及軍事戰略上提出反制之道。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歸納各章之論述並總結中共對台法律戰問題,並酌加筆者寫作期間對相關問題之研究心得及個人建議,期能於學術上有所貢獻。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5
第二章 中共法律戰之意涵功能與理論 9
第一節 中共法律戰之意涵與目的 9
第一項 中共法律戰之源起與定義 10
第二項法律戰與軍事作戰關係 18
第二節 法律戰的理論基礎 22
第一項 中共國家發展目標策定與國家利益 22
第二項 以「統戰」為法律戰之理論基礎 28
第三項 法律戰以國際法為內容主體 32
第三節 中共法律戰的目的 47
第一項 以法律主張國際法上主權 47
第二項 法律戰為武力解決紛爭之準備 49
第三項 法律戰排除國際干涉領土糾紛 53
第四節 小結 65
第三章 中共對台法律戰之內容與模式 66
第一節 中共各時期對台主權法律戰 67
第一項 武力解放台灣時期 68
第二項 和平解放台灣時期 70
第三項 「一國兩制」的主權政策 72
第二節 中共法律戰之模式 78
第一項 中共不戰併台之三戰 80
第二項 中共對台軍事威懾三戰 87
第三項 軍事行動阻美奪台 91
第三節 小結 96
第四章 反分裂國家法與中共法律戰 97
第一節 中華民國對主權主張之演進 98
第一項 中華民國對主權的主張與調整 99
第二項 外交政策調整時期 105
第三項 「一個中國原則」之改變 107
第二節 中共「反分裂國家法」之探討 113
第一項 反分裂國家法制定背景與意涵 114
第二項 反分裂國家法之意涵 118
第三項 反分裂國家法性質與目的 125
第三節 反分裂國家法與法律戰之關係 129
第一項 反分裂國家法以法律主張台灣主權 129
第二項 以反分裂國家法排除國際干涉 130
第三項 反分裂國家法融合三戰手法 132
第四節 小結 133
第五章 對於中共法律戰之反制 134
第一節 國際法上之因應對策 134
第一項 中國民國台灣國際法之地位 135
第二項 一九三三年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 139
第三項 中華民國政府之法律地位 140
第二節 國際政治之因應對策 148
第一項 美國對台海戰爭之干涉基礎 149
第二項 日本對台海戰爭的干涉基礎 154
第三節 我國國防軍事戰略的因應策略 160
第一項 中共軍力對我威脅評估 161
第二項 國防政策的因應作為 165
第三項 軍事戰略因應對策 169
第四節 小結 179
第六章 結論 182
第一節 法律戰是中共對台戰爭手段之一 182
第一項 反獨法制化積極進行三戰 182
第二項 中共「準備打」也「爭取談」 183
第三項 反分裂國家法分化台灣內部團結 185
第四項 反分裂國家法之疑慮 185
第五項 中共對台政策的調整 187
第六項 以法律戰排除國際干涉 188
第二節 審慎態度回應中共法律戰 189
第一項 以談判代替對抗 189
第二項 以彈性與創意追求台海和平 191
第三項 「非和平方式」危及區域和平穩定 193
第四項 面對法律戰應有作為 194
參 考 文 獻 196
參 考 文 獻
壹、中文部分:(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一、書籍:
【1】于永波,中共解放軍政治工作,收錄於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七月第一版。
【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3】王鐵崖主編,國際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4】孔令晟,大戰略理論,台北好聯出版社,民國84年初版。
【5】丘宏達編輯,中日照會第一號,現代國際法基本文件。
【6】朱奇武,中國國際法的理論與實務,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7】江澤民,中共十五大江澤民報告文,北京,1997年9月12日。。
【8】余炳輝等編譯,社會研究的方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9】杜蘅之著,國際法大綱,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四月修訂一版
【10】吳彩光編著,中共統戰及策略研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元月初版。
【11】李登科著,國際政治,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5年出版。
【12】周煦,「中華民國國際法人地位」,收錄於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第二卷,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七年六月出版。
【13】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書局出版公司、民國79年初版
【14】林正義,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美國國會的反應,收錄於中美關西研究1995—1997,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民國八十七年時二月初版。
【15】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1992),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3年。
【16】周鄭福,我退出聯合國後外交作為,中國國民黨與國際關係,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4年。
【17】黃異,「國際海洋法」,國立編譯館主編,民國八十一年九月出版。
【18】孫敏華、許如亨,軍事心理學,初版一刷,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1月。
【19】許如亨,解構另類戰爭,心理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下),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
【20】許慶雄,李明峻合著,現代國際法入門,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6年10月。
【21】陳榮傑,中華民國(台灣)之國際地位回顧與展望,收錄於國際法論集-丘宏達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90年3月
【22】張友驊,鄧後時期的台海戰爭,收錄於張旭成,拉沙特編,如果中共跨過台灣海峽國際間將作何反應,台北允晨文化,民84年。
【23】張亞中、李英明著,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初版二刷,生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二○○一年二月。
【24】張隆義,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日本之觀點,收錄於中美關係研究1995--1997,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初版。
【25】俞寬賜,國際法新論,啟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再版。
【26】董霖著,國際公法與國際組織,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27】鄧小平,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28】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29】楊國樞、文崇一、李亦圓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1989年。
【30】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6月。
【31】Carolyn W.Pumphrey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五月。
【32】改革開放二十年重大決策述要,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
【33】劉濟昆編著,毛澤東兵法,海風出版社有限公司,中華民國83年6月5版。
【34】譚傳毅,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攻與防,台北時英出版社,民國88年。
【35】潘石英,現代戰略思考,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7月。
【36】韓慶貴,新軍事參考(二),廿一世紀作戰樣式,新華出版社,2002年1月。
【37】談遠平、康經彪合著,戰爭哲學,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0月。
【38】曼德鮑爾原著,近代國家之安全策略,黃德春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3年。
【39】謝益顯,折衡與共處—新中國對外關係4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版。
【40】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北京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41】閻學通、孫學峰,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42】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反擴散的新展望,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43】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與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編,中國台灣問題幹部讀本,北京九州圖書辦公室,1998年。
【4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
【45】傅尚逵、呂敬正、宋恩民主編,當代戰略指南,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
【46】Hans Kelsen 著,結構編輯群編譯,國際法原則,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二月出版。
【47】梁西,國際組織法,志一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二月出版。
【48】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國防白皮書,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85年5月。
【49】中共崛起,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Sean M. Lynn-Jones,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50】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Carolyn W.Pumphrey〉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譯印,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五月。
【50】世界軍事年鑑(1995-1996),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

二、期刊
【1】國防雜誌,中共軍隊政治工作之探討,潘進章,93年5月,
【2】國防雜誌第十九卷第三期,江澤民時代中共對台心理戰略,周翠梅,民國93年3月1日出版。
【3】謝昌生,中共對我三光外交圍堵政策之研析,中華戰略學刊,第89卷。
【4】王人傑撰,論國際法上之干涉理論與實例,政大法學評論第八期,六十二年六月。
【5】芮正皋,「中華民國務實外交的回顧與展望」,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4期,民國82年4月。
【6】李天然,關於綜合國力問題, 北京國際關係問題第2期,1990
【7】全球防衛雜誌,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民主進步黨1998年中國情勢評估-軍事部份,第177期(1999年5月)。
【8】張春、潘亞玲,有關人道主義干涉的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7期
【9】國際干預及其對國家主權的挑戰,汪麗萍,國際觀察,1998年第1期。
【10】張瑞帆譯,西太平洋繁榮網路,一九九七年五月新加坡國際海洋防衛展會議報告,海軍戰略研究卅一--卅二卷。
【11】姜皇池,論台灣之國家屬性,台大法學論壇,第25卷第4期。
【12】蘇紫雲,「民進黨的國防理念」,尖端科技,第185期,2000年1月。
【13】趙國材,從國際法觀點論一國兩府與雙重承認問題,實踐,第813期,民國80年3月。
【14】鄺錦倫,中國文化月刊,一國兩制與一國兩府之語意分析,第182期,民國93年12月。
【15】趙其娜,一九四0年代,美國外交政策中的台灣戰略地位,美國研究,12捲1期,1982年。
【16】海峽評論170期 ,張麟徵,2005年2月1日。
【17】宋燕輝,中共對台實施海上封鎖之可能與國際法相關問題,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4期,民國八十五年四月。
【18】陳志隆,台灣的國際地位,全國律師,第十二月號,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19】陳荔彤,中華民國台灣的國際法人格,東海大學法研究,第十五期,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
【20】陳荔彤,「台灣領土主權的國際法定位」,中興法學,第三十六期,民國八十二年九月。
【21】陳荔彤,國際法的承認與現實我國的法人人格,法學叢刊,第151期,民國八十二年七月。
【22】陳荔彤,台灣關係法下台灣的國際地位,法學叢刊,第155期,民國八十二年七月。
【23】楊永明,「國際法與禁止武力使用和威脅」,美歐月刊,第十一卷第二期,民國八十五年二月。
【24】David J. Scheffer 著,陳必照評論,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武力犯台之國際法意涵,國家政策,第三○期,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25】蕭全政評論,中共對台施壓時亞洲各國的可能反應,國家政策,第三○期,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26】魏靜芬,戰爭犯罪,全國律師雜誌,五月號。
三、學位論文
【1】沈世偉,兩岸戰爭外國軍事力介入之基礎,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2】李曜丞,跨世紀的中共國防戰略構想,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86年。
【3】國防管理學院碩士論文,兩岸戰爭外國軍事力介入干涉基礎,沈世偉。
【4】林吉郎,台海軍事衝突時期的戰略外交分析(1954-1958),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2年4月。
【5】劉順銘,從戰略文化觀點探討中共軍事戰略與用兵動因,台北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年6月。
【6】琴喜淵,美國與中共國際正常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3年6月。
【7】洪期榮,從國際法觀點論南海諸群島領土主權之爭議,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四、研討會論文及報告
【1】葛學聖,國防科技研究機關之專利權管理制度探討,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智慧財產權實務研討會論文集,民國九十二年十月。
【2】國家戰略研究,沈榮根,三軍大學戰爭學院戰略研究所民87年班講義。
【3】共軍近期政治工作研析專題報告第二十六輯─「中共的電子戰策略」研究報告之研析。
【4】揚志恆,[美日安保之沿革及其對台海安全之影響] ,收錄於跨世紀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5】譚傳毅,「高技術下解放軍之作戰指導」,跨世紀兩岸軍力發展與區域安全學術研討會文集,(高雄:空軍軍官學校,1998年)。
【6】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民主進步黨1997年中國軍事情勢報告(摘要),臺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1998年4月
【7】李登輝於國民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典禮言詞,民國77年7月。

五、報紙
【1】解放軍報 2004年08月11日 第7版。
【2】解放軍報,2004年8月19日,第1版。
【3】解放軍報,2004年2月3日,第3版。
【4】解放軍報,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2004年2月3日,第3版。
【5】人民日報,1989年,11月1日。
【6】人民日報,1955年5月23日。
【7】人民日報,5月24日海外版發文。
【8】人民日報,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1978年12月17日。
【9】人民日報,江澤民推動裁軍進程,維護國際安全—在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上的講話,1999年3月27日,第1版。
【10】中國時報, 2003年1月9日,版3。
【11】中國時報,民國91年1月14日,版2。
【12】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第十三版。
【13】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十九日,第十三版。
【14】中國時報,民國九十年一月二日,第三版。
【15】中國時報,1996年6月30日。
【16】中國時報,劉屏,台灣關係法納入一中政策 美學者布希說法對台極為友好,2002年10月27日,版1。
【17】中國時報,包道格兩岸應找到共同互利立場進行溝通,2002年12月6日,版9。
【18】中國時報,李登輝總統在民國84年6月10日於美國康乃爾大學歐林講座發表一篇名為「民之所欲,常在我心」之演講,1995年6月10日。
【19】中國時報,李登輝在接受日本產經新聞的訪問時談到,「我想推動兩岸的和平協定,這也符合江八點」, 1996年4月18日。
【20】中國時報,中華民國93年8月23日,中國對台法律戰信心以對,卓慧宛,A3版。
【21】中國時報,中華民國94年3月12日,陳雲林:台分子惡意歪曲反分裂法,A3版。
【22】中國時報,黃嘉樹, 2004、12、19日。
【23】中國時報,中共軍演向美示警意味渨,平可夫,民國89年12月1日,大陸版。
【24】中國時報,1995年1月31日。
【25】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十四日,第十一版。
【26】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第一版。
【27】聯合報,丘宏達,評述一個中國白皮書, 2000年2月3日,版14。
【28】聯合報,1996年8月13日。
【29】聯合報,陳毓鈞,胡寄望台灣維持現狀的力量, 93,12,21日,A15。
【30】聯合報,1996年6月12日。
【31】聯合報 ,94.3.6日, A15版。
【32】聯合報,北京紅線政策將成完整法網,田立仁,94.3.14日,A15版。
【33】聯合報 ,94.3.8日, A13版。
【34】聯合報 2004、12、19日A13。
【35】中國用法律武器反台獨,章念馳,法新社,94.3.3日。
【36】聯合晚報, 94.3.1日,A3版。
【37】青年日報,九十四年三月十六日,第七版。
【38】青年日報,九十一年八月十二日,第七版。

六、網站資料
【1】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6/2244872.html,黨中央,中央軍事委員會正式批准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
【2】http://ip.org.tw/,中華民國資產評估協會網站,民國九十三年十月三十日。
【3】http://www.new7.com.tw,新新聞,第907期。
【4】http//www.com.cn/BIG5/junshi/2533372.html,人民日報,法律戰走進現代課堂,陳太富。
【5】www.mac.gov.tw/big5/mlpolicy/88idx.htm,大陸政策相關資料。
【6】home.kimo.com.tw/jyfd6113/c000000.htm,從中共對台政策與我國大陸政策發展歷程分析兩岸共識建立的可能性,陳怡如,2005年4月26日。
【7】www .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Opinion/2005html,文揚專稿,反分裂國家法法律還是政治。
【8】http://ait.org.tw/tra_c.html,<台灣關係法>,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atitute inTaiwan,AIT)。
【9】http://www.abian.net,陳水扁,國防白皮書。資料來源:陳水扁總統競選網站。
【10】http://www.world.org/data/datebytopic/GUN.pdf,World Bank,Quick Reference Tables,Table o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using the World Bank Atlas method of calculation。
【11】www.peaceforum.org.tw,反分裂法的政治與法律意涵,卓慧宛,和平論壇。
貳、外文部分
一、英文部分
【1】George T. Bogert, Trusts, West Publishing Co.,(6th ed. 1987).
【2】Restatement of The Law, Trusts, Third,(2003).
【3】Richard N.Haass,”China and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remarks to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New York.New York,December5,200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