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00: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采燕
論文名稱:托兒所啟動本位課程改革之行動研究---一個所長的築夢記
指導教授:周淑惠周淑惠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學前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6
中文關鍵詞:幼兒教育本位課程課程改革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school-based curriculumcurricular reform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3
  • 點閱點閱:99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8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個托兒所推動本位課程改革第一年的歷程與結果;以各種圖文紀錄、觀察、討論、訪談等方式進行為期一年的資料蒐集,所探討的問題包括:所共同建構的課程面貌為何?歷程中所遭遇的問題?所選擇的策略與行動為何?影響課程改革的要素為何?
本研究以共建的課程面貌、教學問題與行動策略、整體開放程度,來展現我們所共同建構的課程與教學面貌。大班課程面貌為「生活中融入讀寫算」的教學,中班課程面貌為「師生共同延伸主題活動」的教學,小班課程面貌為「滿足幼兒想像力」的教學,共同建構的課程面貌為「啟動本位課程雛形」。各班最感困擾的問題可歸納為二:「如何實現幼兒為中心進而延伸教學主題?」、「如何滿足家長讀寫算需求?」;三班選用的教學策略可歸納為三點:「團體討論」、「全語文」、「擴充角落環境並開放探索」。整體開放程度從教學型態、教材內容、教師角色、教學空間、教學作息來看,本所本位課程改革已朝開放教學邁進。
本位課程改革初探期最主要的改革問題在於研究成員缺乏共識、目標不清;而本位課程改革入門期最主要的改革問題在於如何站在老師立場,營造協同關係,共同展現本位課程,以及如何站在家長立場,協助解決小學銜接的問題。
課程改革初探期,未曾意識協同行動之真諦,以「領導者為中心」,主要的精神是強制和模仿,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醞釀籌備階段,第二是大膽試行階段,第三是對外取經階段。而課程改革入門期,體會成員合作的必要性,乃改行「老師為中心」,主要的精神是共生和建構,可分為四個策略,分別是1.順水合力推舟,2.賦予行動意義,3.同儕分享學習,4.共同攜手建構。歸納上述,本行動研究選取使用的策略具二個特色:一為「知、行、思」不斷循環;二為課程改革的實施由「忠實觀」轉為「相互調適觀」。
課程改革的影響因素有:1、教師因素包括信念、專業能力、信仰與期待。2、領導者因素包括專業能力、風格與策略。3、家長因素包括信念、參與。4、其他因素則包括人力資源、教材資源等。教師、領導、家長三者交互作用影響,其中以教師因素影響最深遠。
針對研究結果,由課程改革及行動研究歸納五項相關建議,以提供學界繼續研究之參考:課程改革應強化教師信心、意願、信念與專業;課程改革領導者應與夥伴建立共識願景、統整環境資源、營造開放氣氛;課程改革應聯合家長力量;課程改革應允許漸行慢進發展特色;行動研究者間應建立確實的協同合作關係。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understand what the courses and results in the first year of a nursery which planed to promote a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re. The related documents and files, observations, conversation, interview were used as techniques for data collection.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face of combined construction; the problems I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dure; the strategies and actions which had been chosen;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the main points that I intend to explor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of combined construction appeared on teaching-problem, teaching-strategy and opening degree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 The purpose of the top class was to teach children how to read, write, and count during the nursery life. The middle class was to expand motif activities by the teachers and children together. The bottom class was to satisfy children’s imagination. The mutual curriculum appearance was to start a model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ne of the top two problems was how to create a child-centere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hen expand our motif activities; the other was how to satisfy the parents’ requirement for children’s ability in reading, writing, and counting.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the three classes were “group discussion”, “whole language”, then “expand corners and environments for learning, even make them open to use”. Since the opening degree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 was estimated by teaching-pattern, teaching-material, teachers’ roles, teaching-space, teaching and rest etc. We have already made a great stride in the first phase of opening-curriculum.
The main problems of opening-curriculum in the initial stage(the first stage) lay in the work team’s lack of mutual perspective, unclear objectives. The main problems of opening-curriculum in the threshold stage(the second stage)lay in how to work in coordination with colleagues to unfold the spirits of opening-curriculum, and then considered how to help parents solve the problems for children to enter primary school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opening-curriculum we really didn’t know the inwardness of coordination actions, we were more leader-centered and deficient in mutual perspective, it was full of traditional leading-color, thus, coercion and imitation were the main spirits, which included three strategies, the first was initial preparation, the second was trying with confidence, and the final was learning from others’ experiences with open mind. In the threshold stage of opening-curriculum, we think it more important to team up with each fellow worker. Teacher-centered conception was a new way, which main spirit was to build up construction, it also contained five strategies, the first was to make use of any opportunity, the second was to offer an action meaning, the third was to share experiences with colleagues, and the final was to work together. In a word, the strategies of the study included two features, one was to make knowing-doing-thinking to move in circles, the other was to carry out the opening-curriculum from the situation of faithfulness to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ordination.
The relative factor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reformations in this study are: 1. Teachers’ conviction, belief, specialty, faith and expectations. 2. Leader’s specialty, leading style and strategy. 3. Parents’ belief and participation. 4. Else were man-power and teaching material resources. The factors of teacher, leadership, and parents influence one another, still among the factors; teacher was the most profound one.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ar reform and action research, I induced five suggestions for the academic study as follows: The need for curricular reform should be highlighted on teacher’s confidence, wish, belief, and specialty; The curriculum reform conductors should build up common consensus and prospect ions with their colleagues, integrate environment resources, create open atmosphere; The curricular reform should unite parents’ power to complete it; The curricular reform should also be allowed to be developed gradually; The action researchers ought to set up the partnership of coordination among one another.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一、挫折就是力量!1
二、「答案」就在眼前!3
三、展開圓夢之旅!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當代幼教趨勢與課程改革7
一、世界潮流7
二、國內現況10
第二節 學校本位課程與課程改革11
一、學校本位課程之意涵與緣起11
二、課程改革之意涵與現象14
三、學校課程改革的影響因素及策略16
第三節 課程改革中的教師25
一、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26
二、課程改革中教師所遭遇問題26
三、教師專業成長內涵29
四、教師專業成長方式30
第四節 全語文與課程改革36
一、全語文理論基礎與教學原則36
二、全語文的實施策略與影響因素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47
第一節 研究場景與對象47
一、長青托兒所的環境47
二、長青托兒所的課程表現50
三、長青托兒所的老師53
四、長青托兒所的人事組織56
五、長青托兒所的改革心情57
第二節 如何進行研究60
一、進入研究場景60
二、與老師的協同關係62
三、研究現場的角色63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65
一、研究架構66
二、資料蒐集68
三、資料分析69
第四章 我們建立的本位課程與教學面貌71
第一節 小班課程面貌:滿足幼兒想像力71
一、實施團體討論與集體創作71
二、觀察幼兒並延伸角落遊戲74
三、滿足扮演需求延伸主題課程74
四、模擬全語文的教學76
第二節 中班課程面貌:師生共同延伸主題活動79
一、以團體討論試圖延伸主題79
二、規劃豐富的探索情境80
三、在讀寫壓力中逐漸探求全語文教學模式83
四、綜合運用開放教學策略以延伸主題活動86
第三節 大班課程面貌:生活中融入讀寫算90
一、採行生活記事畫90
二、提供一段自由活動時間91
三、擴充角落環境92
四、生活中隨機擷取讀寫算教材94
第四節 共建課程面貌:啟動本位課程雛型98
一、共同面臨的實質問題與教學策略98
二、整體開放程度101
第五章 我們啟動本位課程改革的思考與行動112
第一節 本位課程改革初探期─強制&模仿112
一、籌備醞釀階段112
二、大膽試行階段118
三、對外取經階段122
第二節 本位課程改革入門期─共生&建構129
一、順水合力推舟130
二、賦予行動意義135
三、同儕分享學習140
四、共同攜手建構144
第三節 影響課程改革的因素155
一、教師因素155
二、領導者因素157
三、家長因素161
四、其他因素16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66
第一節 結論166
一、共同建構的課程與教學面貌166
二、課程改革的思考與行動167
三、課程改革行動研究的限制170
第二節 建議170
參考書目175
一、中文部分175
二、西文部分183


圖目錄


圖2-1行動研究的循環過程34
圖2-2本研究理論架構46
圖3-1長青托兒所環境圖49
圖3-2大班實驗課程前教室佈置平面圖〈托兒所二樓〉52
圖3-3中班實驗課程前教室佈置平面圖〈托兒所一樓〉52
圖3-4小班實驗課程前教室佈置平面圖〈托兒所一樓〉53
圖3-5研究架構圖67
圖4-1-1小班集體創作的情形73
圖4-1-2小班集體創作蘋果和壁畫73
圖4-1-3幼兒以積木和迷你小汽車進行道路駕駛76
圖4-1-4模擬全語文的書寫角77
圖4-1-5小班課程改革前後的教學表現示意圖78
圖4-2-1縫工角集中幼兒專注力並增進工作技巧81
圖4-2-2傑克與豌豆的情境83
圖4-2-3幼兒在簽到角進行時間、日期、姓名、天氣的紀錄84
圖4-2-4在商店街中設立的牛奶店招牌和價目表85
圖4-2-5師生一邊討論一邊紀錄的文字85
圖4-2-6文字接龍遊戲字卡86
圖4-2-7中班課程改革前後的教學表現示意圖89
圖4-3-1幼兒記錄課堂上欣賞的童詩91
圖4-3-2幼兒以空衛生紙盒蓋的圖書角93
圖4-3-3請簽名,美勞角只能四個人哦!94
圖4-3-4「鞋子請放整齊」的記事簿記錄95
圖4-3-5大班課程改革前後的教學表現示意97
圖4-4-1小班課程改革前的教室平面配置圖103
圖4-4-2小班課程改革後的教室平面配置圖103
圖4-4-3中班課程改革前的教室平面配置圖104
圖4-4-4中班課程改革後的教室平面配置圖104
圖4-4-5大班課程改革前的教室平面配置圖105
圖4-4-6大班課程改革後的教室平面配置圖105
圖5-1大班展示在「空間遊戲」中以衛生紙盒製作的房子133
圖5-2中班展示在「野花野草」中師生共同創作的花草圖鑑133
圖5-3小班以「美麗春天」為展示的教學主題134
圖5-4利用學校川堂佈置的畢業典禮會場---長青車站147
圖5-5本行動研究知行思的的循環歷程153
圖5-6課程改革影響因素間的關係164
圖5-7本研究實際架構圖165



表目錄

表2-1 1980年代美國幼教課程多元趨勢分析9
表2-2幼兒園課程改革實例因素及策略一覽表20
表2-3國中小課程改革實例因素及策略一覽表24
表2-4全語言課程實施實徵研究一覽表43
表3-1長青托兒所課程改革前的週課程表51
表3-2資料代碼70
表4-2-1中班課程改革第一年教學主題與環境佈置82
表4-4-1三班課程改革當中的實質問題99
表4-4-2三班課程改革當中實質問題與教學策略100
表4-4-3課程改革前每週課程表102
表4-4-4課程改革後每週課程表102
表4-4-5改革期間小班全年教學主題預定和實際實施來源與考量107
表4-4-6改革期間中班全年教學主題預定和實際實施來源與考量108
表4-4-7改革期間大班全年教學主題預定和實際實施來源與考量109
表5-1托兒所新學期開學前教學研討計畫表114
表5-2新舊學期教學主題規劃考量之比較116
表5-3建議老師施行的週課程活動表117
表5-4托兒所學習角安排一覽表118
一、中文部分
王月美(民90)。國小校長課程領導之個案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北師課程語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王正銘(民86)。一所體制內小學進行課程改革實驗的歷程:一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王昭湄(民90 )。以兒童文學為起點結合全語文與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師大環教所。
王雅貞(民91)。尋找學習區分享活動意義的行動研究。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創新(上)。揚智出版社:台北。
王嘉陵(民92 )。從Giroux的批判教育學觀點反思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教育研究資訊,11〈3〉,3-21。
方德隆(民9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2),1-24。
石明原(民90)。解讀學校本位課程的迷思。師友月刊,409,59-62。
古德曼(民85)。全語言教室實務。幼教天地,13,1-7。
成虹飛(民87)。我為何要做行動研究?----一種研究關係的抉擇。「行動研究與偏遠地區教育問題診斷」研討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2-11。
成虹飛、黃志順(民88)。從教師成長看課程改革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1,69-97。
江沛潔(民90)。台灣與大陸幼兒教育課程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李連珠譯〈民87〉。全語言的「全」全在哪裡?台北:信誼。〈原作1986年出版〉。
李定國(民91)。國小校長領導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師院國教所,花蓮市。
李錫津(民87)。新世紀學校本位之課程實施。載於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揚智出版社,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
吳美枝、何禮恩譯(民90)。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原作1990年出版)。
吳明清(民93 )。知變、應變、求變:課程改革能力與教師專業化的初步架構。台灣教育,630,41-49。
吳臻幸(民91 )。權利真的下放了嗎?談課程改革下「教師增權」之配套措施。國教世紀,199,85-90。
阮光勛(民90)。桃園縣國小教師對鄉土教學活動課程實施概況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4(1),63-80。
阮碧繡(民82)。美國幼教課程模式發展探析。幼兒教育年刊,6,139-155。
沈添鉦(民80 )。簡介「全語文」的語文教學。教師之友,32(4),27-32。
何文慶(民91 )。由角色認知談國中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自我調適。北縣教育,42,38-40。
周淑惠(民87a)。正式與非正式幼兒教師之教學行為現況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1,229-261。
周淑惠(民87b)。幼稚園與教學創新:一個個案經驗的啟示。載於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揚智出版社,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
周淑惠(民90)。幼稚園全語文革新之歷程研究。發表於攜手更生校園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
周淑卿(民91 )。誰在乎課程理論?課程改革中的理論與實務問題。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5,1-16。
周崇儒(民89)。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策略之分析。中等教育,51(5),74-84。
周進洋、陳雪瑜(民86)。教師專業成長的自覺:教學錄影帶在反省式思考的功能。科學與教育,1,259-282。
林文生(民87)。以學校為本位的教師專業成長。北縣教育,24,36-41。
林文生(民9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機制---台北縣瑞柑國小的經驗。課程與教學季刊,4(2),69-84。
林秀容(民87)。淺談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載於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揚智出版社,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
林佩璇(民8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佩蓉譯(民88 )。快樂的學習---全語言幼稚園的一天。台北:光佑。〈原作1991出版〉。
林育瑋(民85a)。幼教教師的專業發展。國民教育,36(5),24-34。
林育瑋(民85b)。幼教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台北師院學報,9,803-832。
林育瑋、高麒雅、王怡云(民91)。以學校為本位的幼稚園教師成長模式---行動研究。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創新(上),揚智出版社:台北。
林進材(民88)。促進教師教學效能的途徑。教育實習輔導,4(4),4-6。
林峰洹(民87)。從教育改革談教師專業成長。竹縣文教,17,4-6。
林朝鳳(民75)。幼兒教育原理。高雄:復文。
邱小萍(民88)。從國小實施鄉土教學活動來看教師角色的轉變。國教輔導,38(4),25-30。
邱志鵬(民89)。開放教育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71,24-32。
范信賢(民88)。「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現況與問題探討」研究概要。研習資訊,16(4),6-17。
范信賢、黃茂在(民92 )。課程改革中教師的關心什麼?─教師敘說的探究。國教學報,15,149-174。
洪福財(民8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中的小學教師角色。教育實習輔導,5(1),6-13。
洪福財(民89)。幼教教師專業成長----教學反省策略及其應用。五南:台北市。
施良方(民86)。課程理論。高雄:麗文文化。
施麗雅(民91 )。幼稚園全語言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新竹學院幼教所,新竹市。
施麗雅(民92 )。進行快樂的學習---北港附幼的全語文教學。教育部鼓勵及補助幼稚園行動研究報告。
徐長安(民91)。從全面品質管理觀點談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以台北縣和平國小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44,38-45。
高新建(民89)。以基本能力及能力指標為本位發展統整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33,12-18。
高新建(民90)。基本能力的課程與教學轉化。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237-254。
高翠霞、蔡崇建(民88)。學習風格與教學設計。教育資料與研究,29,46-49。
師大附幼(民86)。開放的足跡---師大附幼萌發式課程的實踐歷程。台北:光佑。
翁麗芳(民88)。日本幼稚園課程的發展過程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2,489-514。
郭玉霞(民85)。教師在課程實施中所扮演的角色。國民教育研究集刊,4,53-59。
郭至和(民89)。國小鄉土教學活動課程轉化之個案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3(3),49-72。
郭至和(民91 )。誰抓得住我─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和定位。花蓮師院學報,14,1-24。
郭諭陵(民83)。課程實施的有效行動。中等教育,45(2),81-86。
張明輝譯(民89)。革新課程領導者的育成。革新的課程領導,228-249。台北:學富文化。
張芬芬(民90)。研究者必須中立客觀嗎:行動研究者的知識論與幾個關鍵問題。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1-32。台北:揚智。
張雁玲(民89)。幼稚園教師在課程發展中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張嘉育(民88a)。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嘉育(民88b)。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德銳(民90)。共譜教師專業成長的新樂章---談同儕教練。中等教育,52(2),134-143。
陳文玲(民88)。我變、我變、我變變變──談幼兒園所的改變與轉型。幼教學刊,7,23-25。
陳文琪(民90)。全語文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批判思考、寫作表現和學習內發動機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學院幼教所,新竹市。
陳月妙(民91)。維歌斯基的教育理論。東吳外語學報,17,109-121。
陳伯璋(民9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行動研究。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台北市:揚智文化。
陳佩正(民84)。鄉土教學的迷思。國民教育,36(1),42-47。
陳美如(民90)。促發課程改革的永續機制:「教師即課程評鑑者」的理論探究。國立政大學報,83,53-90。
陳春吟(民85 )。「整體語言」的簡介與應用。科學啟蒙學報,67-70。
陳淑琴(民87)。語文教學的另類選擇---全語言教學觀。國教世紀,179,11-14。
陳淑琴、程鈺菁(民88)。全語言自然學習教室模式實驗教學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3,479-494。
陳淑敏(民82)。配合發展的教學之迷思。初等教育研究,5,65-86。
陳淑婉(民86)。一位幼兒教師教學方法轉型歷程之研究------由單元教學法轉型為蒙特梭利教學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惠邦(民85)。教育行動研究作為教師進修模式的探討。竹市文教,14,24-28。
陳惠邦(民87)。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嘉成(民88)。以學校為本位的統整課程教學活動設計---以「我們的校園」為例。研習資訊,16(4),65-82。
許德田、張英傑(民91)。國小教師數學成長團體運作之行動研究。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創新(上),台北:揚智。
游淑燕(民82)。國民小學教師課程決定權取向及其參與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曾榮華(民90)。以全面品質管理觀點提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品質。教育研究資訊,9(1),55-75。
黃光雄、蔡清田(民88)。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政傑(民80)。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
黃政傑(民84)。教育本土化的理念。北縣教育,7,26-29。
黃政傑(民88)。課程改革。台北:漢文書局。
黃素玉(民85)。學前教育機構之開放式教學模式研究。(國科會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85-2413-H026-002)。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黃瑞琴(民86)。幼兒讀寫萌發課程。台北市:五南。
黃瑞琴(民8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意舒(民90)。全語文基本學習能力與課程觀。國教新知,48(2),27-36。
黃嘉雄(民8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33,19-25。
單文經(民92 )。國民中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認知與態度以及研習的效應。教育研究資訊,11(3),23-46。
彭秀珠、廖經華(民91)。尋找教育的桃花源。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創新(上),台北:揚智。
楊士賢(民89)。開放空間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33,31-34。
楊益風(民88)。由九年一貫課程看實施的可能問題。教師天地,101,49-52。
楊淑朱(民84)。美國High/Scope高瞻學齡前教育課程在台灣地區的實驗探討------一個幼稚園的實施經驗。幼兒教育年刊,8,1-20。
楊智穎(民89)。從建立合作文化談教師專業成長。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3),126-132。
楊智穎(民90)。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9(5),39-56。
甄曉蘭(民84)。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院學報,9,297-318。
廖仁智(民90)美國芝加哥教育改革模式發展的現況與問題------學校本位經營成功案例的分析與啟示。教育研究資訊,9(5),17-38。
廖鳳瑞(民87)。幼教園所的開放式教育理念與執行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8(4),576-595。
蔡因吉(民91)。一所國民小學校長的課程領導行動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台中師院國教所,台中市。
蔡春美(民83)。幼稚園學習區的本質與實施原則------兼談輔導幼稚園改進教學型態經驗。國民教育,34(5,6),2-5。
蔡春美、盧美貴、江麗莉、蕭美華(民84)。專業與風格------幼兒教育改革的現況與前瞻。國教月刊,42(3,4),1-11。
蔡清田(民90)。實踐「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念的專業行動。教育研究月刊,88,24-34。
蔡清田(民91)。學校整體課程經營。五南:台北。
蔡蕙如(民89 )。學習外一章:運用兒童讀物實施全語文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以一個課輔班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北師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歐用生(民88)。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國民教育,39(5),2-12。
歐用生(民89)。轉型的課程領導及其啟示。國民教育,41(1),2-9。
劉文通(民83)。進德修業知多少?---「教師專業成長座標圖」初探。教師天地,68,28-29。
劉世雄(民90)。學校本位課程決策之分析。研習資訊,18(1),18-28。
劉玉燕(民88)。傳統到開放------佳美主題的發展歷程。載於簡楚瑛策劃主編,心理出版社,幼教課程模式。
劉春榮(民87)。教師組織與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天地,94,4-11。
劉威德(民88)。教師教學信念之分析及其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雅心(民87)。台中地區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劉雪芳(民88 )。全語文教師運用故事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北師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鄭晉昌(民81)。我們是如何吸收語文知識------一個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教育研究雙月刊,25,36-47。
鄭燿男(民90 )。台南市國中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試辦階段問題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9,117-135。
盧美貴(民79)。兒童教育的理念與輔導。師大書苑:台北。
賴盈君(民89 )。國小二年級國語科實施全語取向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嘉大國教所。
戴文青(民85)。學習環境的規畫與運用。心理:台北。
戴文青(民90)。「教學日誌」在幼兒教師專業成長上的功能探討。幼兒教育年刊,13,139-196。
鍾金明(民85)。教學課程如何有效實施。就業與訓練,14(5),30-34。
鍾欣男(民89)。知識管理VS.學校本位教師專業成長。師友,402,38-41。
鍾培音(民90)。一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動歷程---以一所小學為例。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高雄市。
謝明杰(民91)。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會的實踐行動。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創新(上),揚智出版社:台北。
薛秋子、徐美連(民91)。說了六年的故事---以行動研究完成自閉兒融合教育的美夢。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創新(下),揚智出版社:台北。
薛曉華譯(民91 )。全語言幼稚園---教學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光佑。(原作1990出版〉。
簡良平(民90)。學校自主發展課程中課程籌畫的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4(2),25-46。
簡楚瑛、林麗卿(民87)。幼稚園課程轉型之相關因素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21,251-274。
簡楚瑛等(民88)。幼教課程模式。台北:心理。
魏美惠(民84)。從歷史的觀點探討歐美幼教的發展。美歐月刊,10(8),122-133。
魏美惠(民91)。九十年度彰化縣私立幼稚園評鑑結果分析研究。國教輔導,41,19-33。
羅綸新(民90)。教學檔案與教師專業成長。教學科技與媒體,57,12-21。
饒見維(民90)。如何激發課程發展的士氣-----學校本位課程的四個發展策略。研習資訊,18(1),1-6。

二、英文部分
Andrew, S. V. & Huffman-Joley, G. (1991). Five persistent myths about educating teachers and eight strategies for refuting them: reflectiv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language arts methods classroom. Contemporary Education, 62(2), 82-87.
Berk, L. (2001). A new 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In Chap I. of Awakening children’s minds.
Berk, L. E. (2000). child development (5rd ed.).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 Pearson Education Company.
Berk, L. E. & Winsler, A. (1995). The rela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comparing Vygotsky’s theory with other. In Chap 5 of Scaffolding children’ s learning.
Bloom, P. J. (2000). Image from the field: how directors view their organizations, their roles, and their jobs. Managing quality in young children’s programs: the leader’s rol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rophy, J. S. (1982). How teachers influence what is taught and learned in class-room.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1), 1-13.
Brown, N. H. & Manning, J. P. (2000). Core knowledge for directors Managing quality in young children’s programs: the leader’s rol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ulkin, M. L. (2000). Children’s program administrators and the advancement of an administrative credential. Managing quality in young children’s programs: the leader’s rol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ewes, D. W. (2000). Looking back: how the role of director has been understood, studied, and utilized in ECE programs, policy, and practice. Managing quality in young children’s programs: the leader’s rol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ook, C. M. & Rosenshine, B. V. (1979). Accuracy of teacher reports of their classroom behavior.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9, 1-12.
Fine, G. & Sandstron, K. L (1988). Knowing childre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ith minors. London: Sage.
Fullan, M. G. (1992). Successful school improvement. USA Bristol:Open university.
Fullan, M. G. (1993). Change Forces: probing the depth of educational reform. London: the Flamer Press.
Fullan, M. & Pomfret, A. (1977).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7(1), 335-397.
Goodman, Y. M. (1989). Roots of whole-language movement.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0, 113-127.
Liston, D. P. & Zeichner, K. M. (1990). Reflective teaching and action research in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16(3), 235-254。
Marsh, M. M. (1992). Implementing an tibias curriculum in the kindergarten classroom. In S. Kessler & B. B. Swadener(Eds.), Reconceptulizing th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Marshall, H. H. (1981). Open classrooms: Has the term outlived its usefulnes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1, 189-192.
Morgan, G. G. (2000). The director as a key to quality. Managing quality in young children’s programs: the leader’s rol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ugebauer, R. (2000). What is management ability? Managing quality in young children’s programs: the leader’s rol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ECD:Australia.
Romberg, T. A. (1988). Change in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ar changes, instructional changes, and indicators of change. New Brunswick, N. J. : Eaglet on Institute of Politic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 ERIC Document P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00 278).
Smith, P. G. (1991). A practical guide to whole language in the intermediate classroom. Contemporary Education ,62(2), 88-95.
Spodek, B. & Saracho, O. N. (1996). culture and th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23, 1-13.
Spodek, B. & Saracho, O. N. (2002). Influence on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O. N. , Saracho & B. , spodek(e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Green wick, CN:IAP.
Threatt, S. , Buchanan, J. ,Morgan, B. , Strieb, L. Y. , Sugarman, J. , Swenson, J. , Teel, k. , & Tomlinson, J. (1994). Teachers’ voices in the conversation about teacher research. In S. Hollingsworth & H. Sockett (Eds.), Teacher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reform (Nineth-three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terman,D. C. (1991). Whole language: why not? .Contemporary Education, 62(2), 115-119.
Zeichner, K. M. (2001). Education action research. In P. Reason & H. Bradbury (Eds.), Handbook of Action Research. Thousand Oak, CA: SA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石明原(民90)。解讀學校本位課程的迷思。師友月刊,409,59-62。
2. 方德隆(民9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2),1-24。
3. 王嘉陵(民92 )。從Giroux的批判教育學觀點反思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教育研究資訊,11〈3〉,3-21。
4. 林文生(民9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機制---台北縣瑞柑國小的經驗。課程與教學季刊,4(2),69-84。
5. [17] 蔡宏斌,“氟碳聚合物(1): PTFE”,科儀新知,第十四卷第四期,pp. 89,1992。
6. 鍾美玲〈蘇軾禪詩山水意象的表現〉《中國文化月刊》,2000年9月,第246期,頁44
7. 胥端甫〈東坡家庭與烏臺詩案〉(下)《中華詩學》,1971年1月,第4卷第2期,頁39~41
8. 胥端甫〈東坡家庭與烏臺詩案〉(中)《中華詩學》,1970年12月,第4卷第1期,
9. 胥端甫〈東坡家庭與烏臺詩案〉(上)《中華詩學》,1970年11月,第3卷第6期,
10. 洪順隆〈山水詩的起源與發展新論〉《幼獅文藝》,1977年.9月,第46卷3期。
11. 江惜美〈析論蘇軾詩中的想像〉《應用語文學報》,2000年6月,(第二號),頁163~176
12. 周勝皋〈蘇軾在廉州〉《東方雜誌》,1984年4月,第17卷第10期,頁75~79。
13. 宋定〈蘇軾的官銜-莊申〈蘇東坡在海南島〉讀後〉《歷史月刊》,1988年5月,第4期,頁138~139。
14. 王建生〈趙甌北的文學批評-論蘇軾〉《中國文化月刊》,1989年1月,第111期,頁30~40。
15. 王建生〈東坡傳〉《中國文化月刊》,1991年1月,第135期,頁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