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5 03:59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吳佳樵
論文名稱:
破繭--一位女性教師生命敘說之探究
指導教授:
成虹飛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
進修部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學門:
教育學門
學類:
教育科技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主體性
、
敘說
、
污名
、
再呈現
外文關鍵詞:
subjectivity
、
narrative
、
stigma
、
representation
相關次數:
被引用:
44
點閱:1325
評分:
下載:377
書目收藏:12
四十幾年來,一直活在自己和別人所編織的繭中,裡面雖然隱藏著許多疑惑,「我是誰-誰家的女兒?」、「遇見狼?」、「窮」……這些遭遇,讓我悲慘哀怨的活著。但,從未想過「破繭」-去探求事情的真理真相,我似乎安於過如此的日子。直到上了研究所,遇見了阿花,聽了郭淑惠、倪美貞等感人的生命故事,這才引起了我對自己生命的探究動機。
於是透過論文小組及家人一次又一次的對話、支持及分享,開始聽父母的故事,也進而重新認識我的父母、家庭。且試圖從不同的視框看待事情,學會放下,因而從中獲得許多感動與啟示,打破心中存在已久的桎梏藩籬,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而更能設身處地為過去所「怨」、「恨」的人著想,也漸漸的對那些遭遇釋懷。
藉由生命故事的敘說探究,讓自己活得更自在自主,更真情至性的去面對人生!此外,故事的重現,也希望能提供社會一面鏡子,進而從中省思學習,讓我們看得更遠、更寬廣,讓社會多一點溫馨與愛,讓聽和說故事的人以及讀者,一同活在故事中,有尊嚴、有熱情的活著。
I have been living in a cocoon woven by others and myself for near forty years. Lots of questions linger in my mind. “ Who am I?” “ Whose daughter am I?” “Whom did I meet? A wolf?” “ Poverty?” All of these make me live my life miserably. Yet, I never think about breaking through the cocoon and find out the truth until I go to graduate school. When I hear about the life stories of Ah-hua, Shwu-huey Kuo and Meei-jen Ni, I become interested in my own.
Talking, and sharing with my family and thesis team again and again, I begin to listen to my parents’ stories and realize them anew. I try to look upo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 learn to put things down and take every thing easy. Thus I get moved and enlightened deeply. Gradually, I break down the bondage of my heart, become the master of myself and put myself into other’s shoes. Then I have all my poor misfortune released.
By means of descrip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se stories, I live my life more easily and freely and face my life more faithfully and sincerely than before. Besides, these stories can be “mirrors” for people. People can laugh and cry with the characters, examine their own and live their lives with passion and dignit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成為故事中的主角---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長篇故事……5
第三節 有熱情的活著…………………………………6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敘說探究………………………………………8
第二節 經驗的再呈現…………………………………10
第三節 成立協同探究團體 …………………………12
第三章 生命的樂章 卷一
第一節 我是誰…………………………………………14
第二節 自由奔放的童年………………………………16
第三節 我和我的家……………………………………24
第四節 奮鬥求生存的歷程……………………………49
第五節 密語……………………………………………55
第四章 生命的樂章 卷二
第一節 一個使我奮發向上的人…………………………71
第二節 孩子們……………………………………………75
第三節 我的教學生涯 ………… ………………………80
第四節 父親的故事………………………………………89
第五節 母親的故事………………………………………100
第五章 生命的迴旋曲
第一節 放下………………………………………………107
第二節 為生命喝采重新看見……………………………114
第三節 論文的後續探討…………………………………121
第四節 回顧與省思………………………………………127
參考文獻 ………………………………………………………130
附錄:訪問父母逐字紀錄
一、阿爸的故事 ……………………………………………132
二、媽媽的故事 ……………………………………………152
Clandinin,D.J. & Connelly,F.C.著,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Glickman,C.D.著,陳佩正譯(2002)。教學視導-做老師的最佳學習拍檔。台北:遠流出版。
Morgan,R.著,林明秀譯(2006)。誰把女人踩在腳下。台北:方智。
Riessman,C.K.著,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台北:五南。
Spring,J.A. & Spring,M. 著,高蘭馨、柯清心譯(1999)。外遇的男女心理-如何走出創傷與重建信任。台北:天下遠見。
Woodward,K.等著,林文琪譯(2004)。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Waller,R.J.著,吳美真譯(1995)。麥迪遜之橋。台北:時報出版。
王友琴(1991)。無聲的語言、無形的權力和實際存在的性別壓迫。女性人第五期。
王淑娟(1990)。對「家」之情感與意義的轉變-一個家庭教育者的重生。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虹飛(1995)。以行動研究作為師資培育模式的策略與反省:一群師院生的例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成虹飛(1999)。報告書寫的困境與可能性--寫給愛好質化研究的朋友。新竹師院學報。
江文瑜編(2004)。阿母的故事。台北:玉山社。
李文英(1999)。身體的包袱--一位國小老師主體探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雪菱(1998)。債命-性作為一種生存策略。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秀蓮(2000)。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
吳林輝(1999)。臨床視導在台北市國中實習教師教學輔導之需求性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臻幸(2001)。我的班、我的故事:國小導師形塑班風歷程的敘說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帥文慧(1997)。母女關係的移動-以情節的書寫朝向改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敬文(2002)。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翁開誠(2002)。主體性的探就與實踐。台北:五南。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文化。
陳慈美(1999)。.《主婦聯盟綠主張》。141期
郭淑惠(2002)。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愛蓮(2004)。渙痪換喚奐煥-一位女性教師的自主與衝突。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班碩士論文。
蕭昭君等(2002)。感謝那個性騷擾學生的男教授-我的性別意識成長與實踐。台北:女書文化。
羅燦煐(1999)。性別暴力與性別歧視。性屬關係(上)。台北:心理。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臺北:女書文化。
蘇芊玲等(1999)。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臺北:女書文化,pp. 67-89。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身體的包袱--一位國小老師主體探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
2.
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
3.
我的班、我的故事-國小導師形塑班風歷程的敘說性研究
4.
母女關係的移動-以情節的書寫朝向改變
5.
對「家」之情感與意義的轉變--一個家庭教育者的重生
6.
臨床視導在台北市國中實習教師教學輔導之需求性研究
7.
當芒花搖曳―一位國小教師哀傷與憤怒生命探究的歷程
8.
債命--性作為一種生存策略
9.
必也「正名」乎─一位國中女教師追尋生命位置的敘說探究
10.
結與解-一個女兒對母親生命口述史的研究
11.
一位國小主任專業發展之敘說探究~六項修練的故事
12.
邁向喜悅自在--一位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的敘說探究
13.
我和左腳躲貓貓~一個老師自我成長的探究
14.
解生命裡關係的困--一個重拾愛的故事
15.
初任校長為偏遠學校點燃心燈的故事
1.
成虹飛(1999)。報告書寫的困境與可能性--寫給愛好質化研究的朋友。新竹師院學報。
2.
16.謝富華,1995,”淺論傷害保險中的意外”,輸出入金融,57期,頁42-47。
3.
14.陳榮松,1974,”簡述傷害保險的概述與特徵”,壽險季刊,第13期,頁55-58。
4.
13.唐松章,1984,由意外保險的成長看臺灣壽險的新趨向,壽險季刊第13期。
5.
15.楊和利、蘇文斌、劉惠怡,2004,我國保險糾紛件數之統計分析,壽險管理頁58-62。
6.
12..唐松章,1974,”由意外保險的成長看台灣壽險的新趨向”,壽險季刊,第13期,頁3-5。
7.
9.吳榮清,1997,“人身保險複保險判決案之探討”,保險專刊,第48輯,頁28-46。
8.
7.白明昭,1997,民國八十三觀察年度個人傷害保險經驗損失率探討 (上),壽險季刊,105期,頁50-82。
9.
6.王正偉,1999,”我國保險法之複保險規範與道德危險之控制-以傷害保險為範圍”,保險專刊,第55輯,頁108-136。
10.
5.王正偉,1998,“傷害保險意外傷害事故意義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6期,頁283-301。
1.
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
2.
當芒花搖曳―一位國小教師哀傷與憤怒生命探究的歷程
3.
面面俱到?處處保留?~一個國小男性教師的自我敘說
4.
尋找生命的位子:一位國小男性教師生命敘說之探究
5.
我和左腳躲貓貓~一個老師自我成長的探究
6.
七色花的故事:一個女性教師生命角色轉換之處境探究
7.
解開「生氣」的鎖鍊--一個小學女老師的探索、實踐之路
8.
WhyMe?-一位女性幼稚園教師生命敘說的過程
9.
必也「正名」乎─一位國中女教師追尋生命位置的敘說探究
10.
邁向喜悅自在--一位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的敘說探究
11.
傾聽我們的聲音--三位國小教師的自我生涯歷程敘說分析
12.
傾聽眼淚的聲音-一趟療癒童年傷慟的敘說之旅
13.
一位漂流者的自我發現與成為教師之旅─一個行動敘說探究
14.
我的變與辯:一位國小女性代課老師追尋教師專業認同的生命敘說
15.
自己的路,勇敢的走:一位男性幼教師的自我敘說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