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08: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青華
研究生(外文):Ching-Hua Chen
論文名稱:宜蘭白米木屐博物館國小學童教育活動之研究─以〈親職創意生活傳奇〉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Educational Program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t The Bai-Mi Clog Museum - A Case Study of Creative Legend Family Activity
指導教授:李靜芳李靜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g-Fang Le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4
中文關鍵詞:社區博物館國小學童教育活動社區文化學習經驗
外文關鍵詞:community museums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educational activitiescommunity culturelearning experi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34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6
近幾年來,社區博物館資源隨著多元教學的推動和本土意識的抬頭下,漸漸受到各級中小學校的重視與運用,然而學童在參與社區博物館的教育活動與傳統博物館相比,是有顯著的不同,而這些不同一般博物館的教育活動特質引發了研究者進行本研究之動機。本研究是針對士敏國小第五十七屆三十三位學生參與親職創意生活傳奇活動進行探討,主要目的是欲了解士敏國小和白米木屐博物館間的關係,以及士敏國小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體驗情形。研究以個案研究法為主,並輔以觀察、問卷、訪談、照片、繪本等作為個案描述和文件分析之來源。
研究者在宜蘭白米木屐博物館觀察發現該館的教育活動特色是將學校、家庭和社區三者結合並且共同參與分享,和一般由教師帶領學生到博物館進行參觀教學活動有很大的不同;此外,某些家長還以多重身分積極參與教育活動,為白米木屐館教育活動之有趣特色。而針對士敏國小學生參與教育活動之學習經驗,本研究有幾點發現:1.讓學生對社區環境和文化有進一步認識、2.提升學生們邏輯思考和合作的能力、3.把生活經驗融入多元學習中、4.增進親子溝通和學習的機會、5.促使學校、家庭、社區間的關係更緊密。研究者也發現學生在參與社區博物館的教育活動也面臨了一些問題和挑戰,值得我們來思考,分別為1.升學主義掛帥的學習環境,容易抹煞了學生的學習機會;2.教育活動項目多以學校課程為優先考量;3.社區博物館未來的發展導向可能會影響學校的資源運用。
The resource of community museums has gradually come to the attention and deployment of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promotion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and the rise of local ideology. However, school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of community museums is remarkably different from the experience with traditional museum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which differ from general museums have motivated the researcher to conduct this study. The study focused specially on 33 students of the 57th cohort of Cement Elementary School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family creativity life activities, with a main aim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ement Elementary School and the Bai-Mi Clog Museum, and the experience of Cement Elementary School pupils in joining the activities. The research mainly takes the form of case study, supplemented with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photographs, drawings, etc. as the sources of case descrip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e researcher made observation at the Bai-Mi Clog Museum in I-Lan and foun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here is to integrate the school, the family and the community for common participation and sharing, which was very much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model of teachers bringing pupils to museums for visit and observation. In addition, some parents had taken a multi-hatted rol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is represents an interesting characteristic of Bai-Mi Clog Museum’s educational activities. Concerning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Cement Elementary School pupils’ participation in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e study has made several findings: 1. Allow pupils to gras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unity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2. enhance pupils’ logical thinking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3. integrate life experiences into diversified learning; 4. promote parent-children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5. promote a closer relation between schoo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The researcher also found that pupils faced som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when participating in the community museum’s educational activities, which worth our further consideration. These are: 1. a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emphasizes credentialism would easily kill off pupils’ learning opportunities; 2. school curriculum usually prevails when considering educational activities; 3.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museums may affect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schools.
目 錄
緣起………………………………………………………………………………………1
第一章、緒論……………………………………………………………………………5
第一節、研究動機………………………………………………………………………5
第二節、研究目的………………………………………………………………………7
第三節、研究問題………………………………………………………………………8
第四節、研究限制………………………………………………………………………8
第五節、名詞釋義………………………………………………………………………10
第二章、相關文獻探討…………………………………………………………………11
第一節、社區與社區博物館之概說……………………………………………………11
壹、社區的概念…………………………………………………………………………11
貳、社區文化的意義……………………………………………………………………12
參、社區博物館之發展與其特色………………………………………………………14
第二節、社區博物館與學校互動的關係………………………………………………17
壹、博物館與學校的合作………………………………………………………………17
貳、博物館是建構知識的資料庫………………………………………………………20
參、宜蘭縣社區博物館教育活動之類型………………………………………………22
第三節、學習理論與博物館教育………………………………………………………25
壹、Piaget認知發展理論………………………………………………………………26
貳、Albert Bandura之觀察學習論……………………………………………………29
參、從多元智慧理論談觀眾在博物館中的學習…………………………………………30
肆、Vygotsky的合作與認知發展說………………………………………………………32
伍、Bernice McCarthy的學習風格典範………………………………………………33
陸、從遊戲中學習…………………………………………………………………………35
第三章、研究方法…………………………………………………………………………39
第一節、研究設計…………………………………………………………………………39
壹、研究對象………………………………………………………………………………39
貳、研究場域………………………………………………………………………………44
參、研究步驟與資料分析流程圖…………………………………………………………54
肆、研究進度甘梯圖………………………………………………………………………56
第二節、個案研究法………………………………………………………………………57
第三節、漸漸融入的參與觀察……………………………………………………………60
第四節、透過紙筆問卷展現自我想法……………………………………………………64
第五節、從訪談中傾聽互動的聲音.………………………………………………………66
第四章、白米木屐博物館與士敏國小合作互動……………………………………………69
第一節、白米木屐博物館的背景與特色……………………………………………………69
壹、白米的社區故事─白米甕傳奇簡介……………………………………………………69
貳、白米木屐博物館的社區文化角色………………………………………………………71
參、白米木屐博物館教育活動的特色………………………………………………………75
肆、白米木屐博物館與學校合作之因緣……………………………………………………76
第二節、白米木屐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前導觀察……………………………………………77
第三節、士敏國小第57屆33位學童參與親職創意生活傳奇活動學習經驗………………88
第四節、白米木屐博物館與學校合作的模式和特色………………………………………102
第五章、學習經驗分析與討論………………………………………………………………105
第一節、走入白米甕傳奇……………………………………………………………………105
第二節、對白米木屐博物館與社區文化之認識……………………………………………107
第六章、省思與建議…………………………………………………………………………143
第一節、個案研究總結………………………………………………………………………144
第二節、學校利用社區博物館資源豐富學生學習面臨的挑戰和建議……………………148
第三節、研究省思和未來研究………………………………………………………………150
參考文獻………………………………………………………………………………………161
附錄一:白米甕傳奇1997年版劇本…………………………………………………………161
附錄二:白米甕傳奇十一人版劇本……………………………………………………………163
附錄三:白米甕傳奇四十人版劇本……………………………………………………………166
附錄四:問卷……………………………………………………………………………………171
參考資料
王文科 (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文科、王智弘 譯 (2002)。《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B. R. Hergenhahn& Matthew H. Olson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of Learning, 6nd ed.
王文科 (1991)。《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應用》。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佳煌、潘中道等 譯 (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W. Lawrence Neuman (2000).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中國教育學會 主編 (2000)。《跨世紀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白米社區發展協會 編著 (2004)。《繽紛花絮話白米:白米木屐的沿革與發展》。宜蘭縣:白米木屐村。
白米社區發展協會 編著 (1999)。《響屐村采風行》。宜蘭縣:白米木屐村。
朱堯麟 (2003)。〈宜蘭縣中小學實施博物館教育現況〉。《蘭陽博物》,第10期,頁20-33。
伍振鷟、高強華 (1999)。《新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江麗莉等 譯 (1997)。《兒童遊戲與遊戲環境》。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Joe L. Frost (1992).Play and playscapes.
仰山文教基金會 編著 (1997)。《1997全國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紀事》。宜蘭市:宜蘭文化。
呂理政 (2002)。《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李靜芳 (2004)。〈美術館與社區文化的形塑─由對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其所在社區的觀察談起〉。《藝術教育與文化理解:InSEA(國際藝術教育學會)北京2004亞洲地區會議論文集》,頁195-201。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李平 譯 (2003)。《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台北市:遠流。Thomas Armstrong (2000).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 2nd ed.
李心瑩 譯 (2000)。《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台北市:遠流。Howard Gardner (1999).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 2nd ed.
谷瑞勉 譯 (2001)。《教室中的維高斯基:仲介讀寫教學與評量》。台北市: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Lisbeth Dixon-Krauss (2000).Vygotsky in the classroom: mediated literacy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谷瑞勉 譯 (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台北市: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Laura E. Berk, Adam Winsler (1995).Scaffolding children’s learning: Vygotsk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余振明 譯 (1997)。《教育的藝術:世界性的華德福教育》。台北縣:光佑文化。Roy Wilkinson (1975).Commonsense schooling :based on the indications of Rudolf Steiner.
林潔盈等 譯 (2001)。《博物館經驗》。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John H. Falk& Lynn D. Dierking (1992).The museum experience.
林振春、王淑宜 (2004)。《社區營造與傳播》。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林振春 (1999a)。《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林振春 (1999b)。《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林振春 (1998)。〈社教機構在社區總體營造中的角色〉。《社教資料雜誌》,期241,頁1-4。
林振春 (1997)。〈博物館如何推動社區之終生學習〉。《博物館學季刊》,卷11,期4,頁17-26。
林佩璇 (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郎長芳等 編 (2005)。《FUN事書‧放肆書:生活點滴親職創作成果》。宜蘭縣:宜蘭縣家庭教育中心。
施良方 (1996)。《學習理論》。高雄市:麗文文化。
吳幸宜 譯 (1994)。《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市:心理。Margaret E. Gredler (1991).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 theory into practice, 2nd ed.
吳明清 (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段慧瑩、黃馨慧 譯 (2000)。《不只是遊戲!:兒童遊戲的角色與地位》。台北市:心理。Janet R. Moyles (1989). Just playing?: the role and status of pla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袁方 主編 (2002)。《社會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馬信行 (1999)。《教育科學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徐震 (1997)。《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市:正中書局。
翁徐得、宮崎清 編著 (1996)。《人心之華―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南投縣: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高申春 (2001)。《人性輝煌之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高強華 (2000)。〈個案研究法〉。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高慧芬 編 (1998)。《博物館與學校合作實務研討會─學校利用博物館資源網路之建立》。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高新建 譯 (1997)。〈博物館的學習風格〉。《博物館學季刊》,卷11,期4,頁37-44。
郭俊賢、陳淑惠 譯 (1998)。《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市:遠流。Linda Cempbell, 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 (1996).Teaching&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郭靜晃 譯 (2000)。《兒童遊戲:兒童發展觀點的詮釋》。台北市:洪葉文化。Fergus P. Hughes (1999).Children, play, and development, 3nd ed..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琳 (2002)。〈白米木屐村的文化產業行銷〉。《蘭陽博物》,期8,頁34-38。
陳其南 (1998)。〈社區總體營造的永續發展策略〉。《社教資料雜誌》,期241,頁5-7。
陳佳利 (2004)。〈社區博物館運動:全球化的觀點〉。《博物館學季刊》,卷18,期4,頁43-57。
陳伯璋 (1987)。《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許水德 (2002)。〈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編。《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曾于珍等 譯 (2005)。《博物館學─德語系世界觀點》。台北縣:五觀。Friedrich Waidacher (1999).Handbuch der Allgemeinen Museologie.
張譽騰 (1999)。〈社區博物館的精神〉。《文化視窗》,期10,頁12-19。
張壽山 主編 (1992)。《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市: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黃光雄、王培光、曾火城 等著 (1992)。《教育概論》。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黃光雄、簡茂發 主編 (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淑芳 (1997)。《現代博物館:理念與實務》。台北市:台灣省立博物館。
馮施鈺珩等 譯 (2003)。《學習者、學習與評估》。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Patricia Murphy (1999).Learner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楊亮功 (1971)。《教育學研究》。台北市:台灣商務。
葉玉珠等著 (200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鄭谷苑、郭俊賢 譯 (2004)。《學習原理:心智、經驗與學校》。台北市:遠流。John D. Bransford (2000).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
蔡宏進 (1985)。《社區原理》。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劉婉珍 (2002)。《美術館教育理念與實務》。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劉婉珍 (1999)。〈廿一世紀美術館與中小學校的合作〉。《美育月刊》,107期,頁26-31。
劉婉珍 (1997)。〈美術館與學校的合作與互動〉。《博物館學季刊》,卷11,期3,頁11-18。
潘中道、黃瑋瑩、胡龍騰 譯 (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Ranjit Kumar (2000). Research Methodology: a step by step guide for beginners.
慕思勉 (1999)。台灣的異質地方─90年代地方或社區博物館的觀察。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欣怡 (1997)。博物館與社區發展─社區博物館之興起及其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
羅欣怡 (2002)。〈新時代地方博物館運動─從蘭陽博物館及宜蘭縣博物館家族談起〉。《博物館學季刊》,卷16,期1,頁47-52。
顧漢新 (1998)。〈談社區文化〉。西域區文化文物局編。《社區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Bandura, Albert (1997). Self- 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 W.H. Freeman and Company.
Davis,J. & Gardner H. (1999). Open windows, open doors. In The educational role of the museum. (2nd.,ed.) By Eilean Hopper-Greenhill..London: Routledge.
Hein, George, E. (1999). The constructivist museum. In The educational role of the museum. (2nd.,ed.) By Eilean Hopper-Greenhill..London: Routledge.
Hein, George, E. (1998). Educational theory. Learning in the Museum. London: Routledge.
Hopper-Greenhill, E. (2000). The rebirth of the museum. Museum and the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PP151-162.
Hopper-Greenhill, E. (1991). A new communication model for museum. Museum Language. (ed.) By Gaynor Kavanagh..Leicester: Routledge.
Kolb, Davi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Roberts, L.C. (1997). From knowledge to narrative: Educators and changing museum.Washington & London: Routledge.
Rogoff, Barbaba (1990). Apprenticeship in Think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in, Robert,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ed.).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陳其南 (1998)。〈社區總體營造的永續發展策略〉。《社教資料雜誌》,期241,頁5-7。
2. 陳琳 (2002)。〈白米木屐村的文化產業行銷〉。《蘭陽博物》,期8,頁34-38。
3. 林振春 (1997)。〈博物館如何推動社區之終生學習〉。《博物館學季刊》,卷11,期4,頁17-26。
4. 林振春 (1998)。〈社教機構在社區總體營造中的角色〉。《社教資料雜誌》,期241,頁1-4。
5. 朱堯麟 (2003)。〈宜蘭縣中小學實施博物館教育現況〉。《蘭陽博物》,第10期,頁20-33。
6. 陳佳利 (2004)。〈社區博物館運動:全球化的觀點〉。《博物館學季刊》,卷18,期4,頁43-57。
7. 張譽騰 (1999)。〈社區博物館的精神〉。《文化視窗》,期10,頁12-19。
8. 劉婉珍 (1999)。〈廿一世紀美術館與中小學校的合作〉。《美育月刊》,107期,頁26-31。
9. 劉婉珍 (1997)。〈美術館與學校的合作與互動〉。《博物館學季刊》,卷11,期3,頁11-18。
10. 羅欣怡 (2002)。〈新時代地方博物館運動─從蘭陽博物館及宜蘭縣博物館家族談起〉。《博物館學季刊》,卷16,期1,頁47-52。
11. 阮芝生,〈伯夷列傳析論〉,《大陸雜誌》第六十二卷第三期抽印本(1981年3月)
12. 周志文,〈「童心」、「初心」與「赤子之心」〉,《古典文學》第15(民國89年9月)
13. 張蓓蓓,〈中國人的人品觀〉,《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第2卷(1994年7月)
14. 莊耀郎,〈論《人物志》的英雄人物〉,《國文學報》第二十五期(民國8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