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25.16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0 01: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俊福(釋天福)
研究生(外文):Jyun-fu Huang
論文名稱:老年佛教徒的生死觀之研究—以彌陀淨土信仰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Viewpoint of Life-and-Death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Based on the Faith in the Pure Land of Amitabha Buddha
指導教授:釋慧開釋慧開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ei-kai Sh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生死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人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8
中文關鍵詞:信仰老年佛教徒阿彌陀佛
外文關鍵詞:FaithAmitabha BuddhaElderly Buddhis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佛教徒,信仰淨土法門與其生死觀的關係。研究目的有三個層面。一、探討老年佛教徒信仰淨土法門與其生死觀的關係。二、探討老年佛教徒在現代社會中如何實踐其淨土法門的信仰。三、從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來對照探討老年佛教徒信仰淨土法門的生死觀。
 
  研究對象有6位個案,3位出家法師及3位在家居士,以質性深度訪談作為資料的蒐集方法,以主題分析法作為資料的分析。經過主題分析法的資料分析,以「老年佛教徒信仰淨土法門的因緣與觀念」、「老年佛教徒對淨土法門的實踐」、「老年佛教徒對娑婆世界與西方淨土的觀念」、「老年佛教徒面對死亡的觀念」、及「老年佛教徒來世乘願再來娑婆世界的憧憬」等五個主題命名,依此五個主題於第四章分成五節,討論與分析老年佛教徒信仰淨土法門,與其生死觀的關係。
 
  本文的研究結論可歸納為六個層面。一、以阿彌陀佛作為信仰中心,雖然老年佛教徒信仰淨土法門,無論觀念或實踐方面皆以阿彌陀佛為中心,但是不同的老年佛教徒在觀念上或實踐上仍然有程度深淺的差異。二、面對死亡以往生西方淨土作為死後生命的歸宿,老年佛教徒現世生活在娑婆世界,面對死亡的問題,可歸納為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死亡及面對死亡的心靈寄託。三、往生西方淨土成就道業後乘願再來娑婆世界的生命規劃,這不僅是現世死後往生的目標,進一步對來世生命提出相關的規劃,來世回來娑婆世界度眾生的原動力,是來自利益眾生的觀念,自己離苦得樂,也希望眾生離苦得樂。四、內在心靈的淨化,老年佛教徒現世實踐淨土法門,未往生西方淨土之前,經過淨土法門的熏習,內心的煩惱漸漸降伏,也就是內在心靈漸漸的在淨化。五、增進人際關係的和諧,老年佛教徒實踐淨土法門對人際關係有和諧的力量。六、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對於老年佛教徒生死觀的探討結果。
  This essa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ith in the Pure-Land practice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and their viewpoint of life-and-death.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goal: In the first aspec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ith in the Pure-Land School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and their viewpoint of life-and-death. In the 2nd aspect, to explore how to practice the faith in the Pure-Land School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in the modern society. In the third aspect, to explore and compare the viewpoint of life-and-death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with the Erikson''s psychosocial theory of development.
 
  In-depth interview was used as the qualitative method for data collec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six research subjects, including 3 monastic and 3 lay Buddhists. Interview transcripts provided the data for thematic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were categorized into five themes: (1) The causal conditions and notion of the faith in the Pure-Land School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2) The practice of the Pure-Land School in the elderly Buddhists. (3) The notion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toward the Saha world and the Western Pure Land. (4) The notion of facing death in the elderly Buddhists. (5) The notion of returning to the Saha world by their own will.
  
  There are six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listing as below:
1.The center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faith in the Pure-Land School is Amitaabha Buddha---although the notion or pactice of the Pure-Land School are Amitaabha Buddha''s  Pure Land, there are still some variant degree in their notion or practice.
 
2.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future life after death is going to be reborn in the Western Pure Land --- While facing the problem of death in the Saha world, they can face death with positive attitude and peaceful mind and spirituality.
 
3.The plan of elderly Buddhist''s life is composed of 2 parts: (1) going to the Western Pure Land after death for  the accomplishment of Buddhist practice, and (2) returning to the Saha world for the advantage of the people by relieving their suffering.
 
4.The elderly Buddhists can diminish the annoyance of mind (Klea) and purify the mind gradually thru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of the Pure-Land School in the present life.
 
5.The practice of the Pure-Land School can enhance the harmony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6.To exemplify the comparative result of the elderly Buddhist''s viewpoint of life-and-death with the Erikson''s psychosocial theory of developm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界定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佛教的生死觀點 7
第二節 淨土法門信仰概述 13
第三節 信仰淨土法門的實踐 18
第四節 死亡的準備、往生助念、喪葬方式及薦亡佛事 22
第五節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與佛教理論的探討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的設計與實施 36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6
第二節 資料蒐集的方法 38
第三節 研究者的角色 39
第四節 資料蒐集的過程 40
第五節 研究資料的分析 43
第六節 研究的嚴謹性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47
第一節 老年佛教徒信仰淨土法門的因緣與觀念 47
第二節 老年佛教徒對淨土法門的實踐 54
第三節 老年佛教徒對娑婆世界與西方淨土的觀念 67
第四節 老年佛教徒老人面對死亡的觀念 74
第五節 老年佛教徒來世乘願再來娑婆世界的憧憬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6
第一節 結論 86
第二節 建議 91
第三節 研究限制 92
 
參考文獻 94
 
附錄(一)訪談大綱 98
附錄(二)訪談同意書 100
附錄(三)逐字稿內容及編碼 101
附錄(四)編碼的群聚 102
附錄(五)意義單元命名 103
附錄(六)主題命名與譯碼群聚1 104
附錄(七)主題命名與譯碼群聚2 105
附錄(八)主題命名與譯碼群聚3 106
附錄(九)主題命名與譯碼群聚4 107
附錄(十)主題命名與譯碼群聚5 10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佛教《大正藏》
 
《華嚴經》,T9。
 
《大般涅槃經》,T12。
 
《佛說無量壽經》T12。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T12。
 
《佛說阿彌陀經》,T12。
 
《維摩詰所說經》,T14。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T19。
 
《十住毘婆沙論》,T26。
 
《妙法蓮華經玄義》,T32。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T37。
 
《觀無量壽佛經疏》,T37。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T40。
 
《觀心論疏》,T46。
 
《淨土十疑論》,T47。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T47。
 
《樂邦文類》,T47。
 
《宗鏡錄》,T47。
 
(二)專書、期刊論文
 
王興煥,《佛典語言的詮釋學問題:以觀詮教的建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安京植,《唐代淨土宗眾生教化之教育意義》,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李森珪,《生命盡頭的駐足回首—從社會建構過程探討台灣當代老年之生命意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長安靜美譯,梯 圓實等著,《從容自在老與死》,台北:東大股份有限公司,1997。
 
胡幼慧主編,胡幼慧、姚美華著,〈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高雄:復文出版社,2001。
 
高淑清,《質性資料分析方法-主題分析法實務》,嘉義:中正大學清江終身學習中心,2005。
 
潘素卿,《佛教徒的死亡觀念與生命意義之關係研究及其在諮商上的應用》,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蔡侑霖,《台中地區喪葬禮俗初探—從城鄉差異看喪葬改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陳兵,《生死的超越:佛教對生死輪迴的詮釋》,台北:圓明出版社,1995。
 
陳佳禧,《老人統整與絕望之研究—以苗栗地區老人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峰瑛,《獨居老人的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探究—以高雄都會區的獨居老人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2003。
 
張媚總校閱、葉莉莉等著,《人類發展之概念與實務》,台北:華杏出版公司,2004。
 
張運華,《中國傳統佛教儀軌》,台北:立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張澄基,《淨土今說》,台北:慧炬出版社,1982。
 
黃富順,《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師大書苑公司,1995。
 
黃富順、陳如山、黃慈,《成人發展與適應》,台北:空中大學,1999。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
 
詹火生編、葉金鳳等著,《迎接高齡社會的挑戰》,台北市:厚生基金會,1998。
 
蔡明昌,《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魏磊,《淨土信仰的緣起與西方極樂世界》,新店:圓明出版社,1997。
 
謝路軍等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中國佛教學術論典》(9),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
 
釋印順,《佛在人間》,台北:正聞出版社,1989。
 
釋聖嚴,《學佛群疑》,台北:東初出版社,1989。
 
釋聖嚴,《佛教入門》,台北:東初出版社,1996。
 
釋聖嚴,《慈雲懺主淨土文》,台北:法鼓文化股份事業公司,1999。
 
釋聖嚴,《歡喜看生死》,台北: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釋慧開,〈佛教教學對現代教育的啟悟之探索〉,《普門學報》(三),台北:普門學報社,2001。
 
釋慧開,〈孔子生死觀初探〉,《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2001。
 
釋慧開,〈談生論死—從避諱生死到探究生死〉,《生死學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2003。
 
釋慧開,〈現代人的生死與醫療情境之反思〉,《生死學通訊》,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2003。
 
釋慧開,《儒佛生死學與哲學論文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釋慧嚴,《從人間性看淨土思想》,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釋廣定編、釋印光著,《印光大師全集》(第四冊),台北:佛教出版社,1991。
 
Carbtree, B. F., & Miler, W. L.著,黃惠雯、童婉芬、粱文蓁、
 
林兆衛譯,《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Erikson, E. H., Erikson, J. M., & Kivnick, H. Q.著、周怜利譯,《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人生八大階段》,台北:張老師文化公司,2000。
 
Judd, C. M., Smith, E. R., & Kidder L. H.著、黃銘惇譯,《社會科學研究法》(上),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
 
Sogyal Rinpoche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三)網站資料
 
內政部社會司,〈為什麼會有國際老人年?其主要目的是什麼?〉,2004。
 
http://volnet.moi.gov.tw/sowf/04/15/15_1.htm
 
內政部社會司,1999國際老人年:〈老人的相關議題有哪些?〉,2004。
 
http://volnet.moi.gov.tw/sowf/04/15/15_3.htm
 
內政部社會司,〈近年我國老年人口數一覽表〉,2004。
 
http://volnet.moi.gov.tw/sowf/04/07近年我國老人人口數一覽表.xls
 
內政部社會司,〈老人福利法〉,2004。
 
http://volnet.moi.gov.tw/sowf/04/02/02_1.htm
 
內政部社會司,〈老人福利與政策〉,2004。
 
http:// volnet.moi.gov.tw/sowf/04/01.htm
 
內政部統計處,〈老年人口主要指標分析〉,2004。
 
http://www.moi.gov.tw/W3/stat/topic/topic136.htm
 
二、英文專書
 
Erikson, E. H.,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 New York:
 
Norton, 1982.
 
Erikson, E. H., Childhood and Society , New York: Norton, 1950.
 
Erikson, E. H.,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Norton, 1980.
 
Erikson, E. H., Erikson, J. M., & Kivnick, H. Q., Vital Involvenment in Old Age, New York: Norton, 1986.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