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22: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虹菱
研究生(外文):Hung-Lin Huang
論文名稱:憂鬱傾向高中生核心信念之分析研究
指導教授:廖鳳池廖鳳池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8
中文關鍵詞:憂鬱核心信念認知治療研究者高中生工作者兩大類青少年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4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之目的在了解台灣本土憂鬱傾向高中生的核心信念內涵,以提供學校輔導教師及諮商工作者參考。本研究為質的研究,研究者以「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篩選出十位憂鬱傾向之高中生,運用認知治療的技巧進行4至5次的訪談,並以紮根理論之編碼與分析步驟進行資料分析,結果發現:
一、 憂鬱傾向高中生之核心信念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我不好」,另一類則為「我不討人喜歡」,在「我不好」此類別中,又可細分為「我是無能的」、「我是不好的」、「我是沒用的」、以及「我不夠好」等核心信念。而在「我不討人喜歡」此類別中,又可細分為「我是不討人喜歡的」、「我是不被在意的」、「我是不重要的」、以及「我是沒人要的」等核心信念。
二、 憂鬱傾向高中生在不同的核心信念中有不同的情緒表現方式,在「我不討人喜歡」此類別中,受訪者的情緒表現方式以「生氣─難過─失望」佔大多數,且「難過」的情緒強度大多高於其他情緒。而在「我不好」此類別中,以「生氣─難過─沮喪」的情緒表現方式佔大多數,且「難過」、「沮喪」的情緒強度大多高於其他情緒。
三、 憂鬱傾向高中生對於自我、世界、及未來充滿了負向的觀點,其認知內涵包含自動化思考及中介信念,因著不同的憂鬱核心信念,會出現不同的中介信念,進而造成個體的情緒困擾。
最後,本研究根據以上的結果與發現,提出對諮商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者若干建議。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青少年與憂鬱症……………………………………………… 7
第二節 憂鬱核心信念之內涵………………………………………… 14
第三節 核心信念之探討方法…………………………………………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 2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2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1
第四節 研究程序……………………………………………………… 34
第五節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37
第六節 資料的信度與效度…………………………………………… 40
第七節 研究倫理……………………………………………………… 4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憂鬱傾向高中生之情緒事件反應內涵……………………… 43
第二節 憂鬱傾向高中生之我不好核心信念內涵分析……………… 75
第三節 憂鬱傾向高中生之我不討人喜歡核心信念內涵分析……… 100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2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35
第二節 建議…………………………………………………………… 14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45
二、英文部分……………………………………………………………… 148
附錄
附錄一 共同研究邀請函………………………………………………… 150
附錄二 當事人參與研究同意書………………………………………… 151
附錄三 諮商師參與研究同意書………………………………………… 152
附錄四 情緒困擾檢核表………………………………………………… 153
附錄五 訪談大綱………………………………………………………… 154
附錄六 實例說明………………………………………………………… 155
附錄七 研究札記………………………………………………………… 158
一、中文部分:
孔繁鐘、孔繁錦編譯(民88)。DSM-IV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北市:合記。
內政部統計處(民88)。臺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摘要分析。網址: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內政部統計處(民93)。臺灣地區歷年自殺及自傷死亡率按年齡分。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統計處(民88)。臺灣地區十大死因年齡結構別死亡概況。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吳芝儀、廖梅花譯(民90)。紮根理論研究方法概論。台北市:濤石。
李昭慶(民89)。憂鬱症與運動。大專體育,50,82-88。
李培聞(民85)。認識憂鬱症及其處理。學生輔導,46,56-61。
李淑珺、江暖譯(民89)。快樂的十日課─從憂鬱到快樂的十個步驟(上)(下) 。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李開敏譯(民92)。征服心中的野獸。台北市:董氏基金會。
汪美偉(民80)。社會工作案例研究:以認知與行為取向對憂鬱症診治暨評估。實踐學報,22,93-166。
阮美蘭(民84)。憂鬱症認知治療處理。輔導季刊,31,47-51。
邱鈺茹(民88)。青少年之生活事件與憂鬱症狀。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顯宗譯(民91)。不再憂鬱,從改變想法開始─認知行為治療。台北市:董氏基金會。
姜忠信、洪福建譯(民89)。認知治療的實務手冊─以處理憂鬱與焦慮為例。台北市:揚智。
柯慧貞、陸汝斌(民91)。認識憂鬱症。學生輔導,80,16-27。
柯慧貞(民91)。憂鬱症的心理因素。學生輔導,80,38-51。
柯慧貞(民91)。憂鬱症的認知心理治療理論與技巧。學生輔導,80,68-75。
洪美連(民88)。校園憂鬱症問題的探討。諮商與輔導,165,12-15。
胡幼慧(主編)(民91)。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嘉琪(民89)。女性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憂鬱經驗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高強華(民89)。青少年的價值選擇與價值教育。學生輔導,70,14-25。
孫秀惠譯(民90)。走出藍色幽谷─告別憂鬱症。台北市:天下生活。
徐世杰(民91)。青少年憂鬱與社會畏懼、雙親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徐世杰(民92)。論親職功能與青少年憂鬱。諮商與輔導,211,33-37。
徐世琛(民84)。老人的憂鬱症—談現象、成因及治療。測驗與輔導,129,50-53。
徐宗國譯(民91)。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市:巨流。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民92)。憂鬱傾向學生之辨識與處遇研討會手冊。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酒雄、蘇素美、陳聰興、林秋燕(民92)。大專學生憂鬱症問題之研究分析與因應策略之探討。教育部專案研究計畫,未出版。
陳柏齡(民88)。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映雪(民77)。青少年的憂鬱與自殺。諮商與輔導,28,2-6。
陳清泉(民79)。大學生生活壓力、認知型態與憂鬱傾向相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陸汝斌(民91)。憂鬱症的生物病因。學生輔導,80,28-37。
黃心怡(民92)。生命幽谷中的孤獨旅人─該如何面對憂鬱症青少年。張老師月刊,53,100-103。
董氏基金會(民91)。青少年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網址:http://www.jtf.org.tw/psyche/examine/survey.asp?This=48&Page=1
董淑鈴(民89)。成年女性藥物濫用者復發歷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大和、饒怡君譯(民92)。短期認知行為治療。台北市:心理。
楊明仁(民90)。我們的校園快樂嗎?--漫談校園憂鬱症之篩選結果。成醫元氣報,2,1-2。
楊浩然(民91)。青少年憂鬱疾患及憂鬱症狀之追蹤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順南(民85)。憂鬱理論的整合研究─認知取向。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庸一(民89)。輕型精神疾病之治療(2)憂鬱症之診斷。當代醫學,6,52-54。
葉在庭(民90)。青少年情緒調適、焦慮、社會支持及生活事件與自殺意念的關係。中國輔導學報,10,151-178。
趙芳玫(民91)。高中職學生的焦慮與憂鬱傾向之探討。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黎士鳴等譯(民92)。認知治療法概論。台北市:弘智。
劉明倫、陳美如、劉光中(民83)。憂鬱症的認知治療。國防醫學,19(1),19-21。
劉惠華譯(民90)。為什麼得不到我想要的。台北市:濤石。
廖鳳池(民79)。認知治療理論與技術。台北市:天馬文化。
蔡嘉慧(民86)。國中生的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二、英文部分:
Basten, C. J., Marosszeky, J. E., & Martin, I. (2003). The role of automatic thoughts in adjustment to physical disability.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5, 165-169.
Beck, A. T. (1976).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Beck, A. T. (1979). Cognitive therapy of depression. New York: Guilford.
Beck, J. S. (1995). Cognitive therapy: basics and beyond. New York: Guilford.
Benedikte, T., & Caroline, B. (2004).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in remitted depress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ehaviour Research & Therapy, 42(4), 423-437.
Cahill, J., Barkham, M., Hardy, G., Rees, A., Shapiro, D. A., Stiles, W.B., & Macaskill, N. (2003). Outcomes of patients completing and not completing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2, 133-144.
Cash, R. E. (2003). When depression brings teens down. Education Digest, 69, 35-42 .
Cooper, M., & Jenny, H. (1998). Core beliefs and underlying assumptions in bulimia nervosa and depression.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6(9), 895-898.
Eaves, G., & Rush, A. J. (1984). Cognitive patterns in symptomatic and remitted unipolar major depress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3, 31-40.
Hedlund, S., & Rude S. S. (1995). Evidence of latent depressive schemas in formerly depressed individual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4, 517-525.
Kashani, J. H., Rosenberg, T. K., & Reid, J. C. (1989).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 community sampl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6, 871-875.
McMullin, R. E. (1986). Handbook of cognitive therapy techniques. New York: Norton.
Miguel, D., Christopher, S., & Tiffany, F. (2001). Adolescent depression and risk factors. Adolescence, 36, 491-498.
Merrill, K. A., Tolbert, V. E., & Wade, W. A. (2003).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in a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 a Benchmarking study. Journal of consulting & clinical psychology, 71, 404-410.
Parker, G., & Roy, K. (2001). Adolescent depression: a review.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35, 572-580.
Piper, W. E. (1996). Time-limited day treatment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a group program.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ushton, J. L., Forcier, M., & Schectman, R. M. (2002). Epidemiology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41, 199-205.
Weissman A. T., & Beck A.T. (197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Dysfunctional Attitude Scale: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Toronto, Canada.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