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01] 工研院IEK-IT IS計劃(2003),汽、機、自行車產業現況與趨勢分析。
[02] 工研院IEK-IT IS計劃(2003),世界二輪車概況。
[03] 工研院IEK-IT IS計劃(2003),汽、機、自行車產業現況與趨勢分析。
[04] 于卓民(1998),國際企業:環境與管理,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
[05] 大前研一著,張新琦譯(2003),力用中國,天下雜誌,台北。
[06] 大前研一著,黃宏義譯(1985),企業家的智慧,長河出版社,台北。
[07] 王祿旺(2003),今日管理學,新陸出版社,台北。
[08] 方志民(2000),企業競爭優勢,前程企管出版公司,台北。
[09] 尤如瑾(2000),「產業論壇創刊專第一卷:台灣機車產業發展趨勢與策略建議」,東華書局,台北。[10] 中華經濟研究院(2001),「廿一世紀產業競爭優勢之策略與規劃」,經濟部工業局2001 年度專案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11]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02),「我國機車持有及使用特性之研究」,台北。
[12 ] 李明軒、邱如美(1999)譯,Porter(1990)著,國家競爭優勢,天下文化出版,台北。
[13] 李文瑞、陳秋宏,「策略群組、製造目標、移動障礙與經營績效之研究—台灣印刷電路板產業之實證分析」,管理學報,第16 卷,第3 期(民國八十八年九月),451- 475。[14] 林憲政(2002),「以波特〝鑽石模式〞分析兩岸醫院競爭力之比較研究─以台灣長庚紀念醫院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15] 林大侯、 吳再益(2003),「運用國家競爭力評比指標強化施政績效管理」,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究計劃)
[16] 林群盛(1996),「連鎖經營產業之營運性關鍵成功因素暨競爭優勢分析-台灣連鎖餐飲業之實證」,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17] 孟德芸(1988),「企業成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個人電腦產業為實證」,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18] 吳思華(1997),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麥田出版社,台北。
[19] 吳思華(1998),策略九說(第2 版),臉譜出版社,台北。
[20] 吳迎春(1993),「什麼是競爭力?」,1993年11月天下雜誌特刊。[21] 吳青松(1999),國際企業管理,智勝出版社,台北。
[22] 吳忠中(2000),國際企業管理國際企業,滄海出版社,台北。
[23] 吳靜儀(2003),「我國奈米科技產業關鍵成功因素及競爭策略之研究—以半導體製造業為例」,碩士論文,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學程碩士班。
[24] 吳琮藩、謝清佳(2000),資訊管理-理論與實務,智勝出版社,台北。
[25] 洪培晟(2003),「高雄市都市競爭優勢之探討—以鑽石模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26] 洪瑜敏(2000),「供應鏈之多目標產銷模式-以自行車製造廠商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管理研究所。[27] 范文偉(1994),「休閒產業經營之關鍵成功因素分析-以台灣職業棒球業為實證」,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28] 施鴻志(2000),地區競爭力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計畫報告書。
[29] 徐作聖(1999),國家創新系統與競爭力,聯經出版社,新竹。
[30] 徐聯恩譯(1998),國家競爭力--創造財富的價值體系, (Charles Hampden- Turner&Alfons Trompenaars),智庫出版社。
[31] 徐子光(1997),「WEF國家競爭力評估方法之研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0卷第4期,22-28頁。
[32] 張 承(2004),管理實務與個案分析(二版),鼎文出版社,台北。
[33] 張心馨(2000),全球運籌與供應鏈管理在台灣企業國際化整合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34] 張秀慧(2001),「企業引進B2B 關鍵成功因素」,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35] 張喬峰(2004),「都市競爭力指標之建構-以台北市以及上海市為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36] 張惠霖(2002),我國債券投資信託業之競爭態勢與價值鏈分析之研究,碩士論文,東華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37] 陳志昕(2002),「台商大陸創立期與成長期關鍵成功因素之比較研究-以大上海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38] 黃清雄(2000),「產業競爭力關鍵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鋼線鋼纜業為例」,碩士論文,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39] 黃雅君(2000),「資訊電子產業導入企業間電子商務之關鍵成功因素」,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40] 康傳林、游惠珍(2002),「高階管理之承諾、資訊技術與全球運籌管理系統建立之關係」,多國籍企業研究學報第二十八期。
[41] 楊士賢(2003),「台灣電影產業國際競爭力分析與全球策略化競爭情境規劃」,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42] 楊台寧、曾光榮(2002),管理學概論(三版),前程企業,台北。
[43] 葉瑞徽,潘昭賢 譯(2002),Hillier, Lieberman著,作業研究(上),第七版,pp 457。
[44] 趙應誠(2002),「海峽兩岸半導體的發展與競爭優勢分析」,碩士論文,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碩士專班。[45] 蔡煜麒(2002),「台灣鑄造產業未來競爭力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46] 藍毓仁、陳智凱(2004),企業管理概論,新陸出版社,台北。
二、英文部份
[01] Aaker, David A. (1984), 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York:John Wiley & Son, p174.
[02]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Conference Digest, Otc. 1999, Vol. 2-7.
[03] Asker D. (1989), ”Managing Assets and Skills: The Key to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04] Ashworth, G.. J. & Voogd, H.(1998). Selling the city: Marketing Approaches In Public Sector Urban Planning, 65-68.
[05] Bartlett, C.A & GhoshSal (2000), ”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 Chicago: Irwin.
[06] Begg, I. (1990) Citiess and Competitiveness. Urban Studies. 36(5-6), 791-193
[07] Boseman, G. ( 1978), Policy Formulation and Strategy Management, N.Y. : John Wiley & Sons.
[08] Chandler, Alfred D . Jr . ( 1962) , Strategyand Structure , Mass : The M. I. T.
[09] Christopher, Martin.,(1998),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10] Cool, K.O.( 1963-1982), Strategic Group Formulation and Strategic roup Shifts: A Longitudinnal Analysis of u.s Parmaceutical Industry, ph.D.
[11] Desmond Cunningham (1991), Creating Canadian Players for The Global Marketplace. ABI/INFORM Global.
[12] Dunning, John H. (1993), 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13] Feitzinger, E, & Lee, H. (1997). Mass customization at Hewlett-Packed: The power of postponem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4] Hart, B. H.( 1967), Strategy, New York: Praeger.
[15] Hatten, Kenneth J. , & Hatten, Mary L.(1987),”Strategic Groups, Asymmetrical MobilityBarriers and Contestabilit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8.
[16] Jensen-Butler, C.(1999). Cities in Competition: Equity Issues. Urban Studies. Vol. 36, 865-891.
[17] Kresl, P. K. (1995). The Determinate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A Survey, in P. K. Kresl and G. Gappert (Eds.). North American Citi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45-68.
[18] Kogut,B.and Kulatilaka,N.(1994), ”Operating flexibility,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the option value of multinational network”, Management Science., vol.40, pp. 123-139。
[19] Lever, W. F. & Turok, I. (1999). Competitive Cities Introduction to the Review. Urban Studies.
[20] Michael E. Porter (1990), New Global Strategie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ABI/INFORM Global.
[21] Olusoga, S. A., M. P. Mokwa, and C. H. Noble (1995), Strategic groups, mobilitybarrier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Business Research 33: 153-164.
[22] Porter, Michael E. (1990), Michael Porter’s Agenda for Britain. ABI/INFORM Global.
[23] Porter, M.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24] Po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The Free Press, Maxwell Macmillian International, New York, 1985.
[25] Robert M. Grant. (1991) Porter’s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An Assessment. ABI/INFORM Global.
[26] Risby. (1994).Marketing,Competition And The Public Sector :Key Trends and Issues. West Suffolk.
[27] Sharon M. Oster (1999), ”Modern Competitive Analys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Oxford. New York.
[28] Yim-Yu Wong. (2001), Exploring Taiwan’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Present and future. Management Research.
[29] Zehner, Andrew L. (1993), A sector-based strateg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iana Business Review.
三、網站部份
[01] APEC 通訊第九期(2000)
http://www.tier.org.tw/apecc/Newsletter/009.html
[02] 魏艾(2001),經濟全球化、集團化與兩岸經濟合作的展望,新華澳報,
http://www.future-china.org/csipf/activity/20010629/20010629-2_1.
httm,2003年12月2日。
[03]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3),經濟情勢分析及對策,
http://www.cepd.gov.tw/analysis/index.htm,2004 年4 月10 日。
[04] 經濟部主計處(2003),2003 年海峽兩岸主要經社統計資料庫,
http://www.dgbasey.gov.tw/dgbas03/bs8/index.htm,2004年4月10日。
[05] 經濟部國貿局(2003),大陸、港澳經貿統計查詢網,
http://www.trade.gov.tw/prc&hk/prc_index.htm,2004年4月10日。
[06] 重要統計指標查詢(2003),
http://kcgdg.kcg.gov.tw/work/work3/txt1/index.htm
[07] 彰化銀行(2000),產業動態報導-機車工業,
http://www.ccb.com.tw/html/what_s_new_industrial0305.html
[08] 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
http://www.ttvma.org.tw/chineseintroduction.htm
[09] ITIS 產業資訊服務網,http://www.iti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