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
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規劃,1986,<新竹科學園區初步規劃>,新竹科學城初步規劃小組委託,新竹:新竹科學園區籌備小組。
王元杰,1997,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立後寶山鄉環境變遷及居民識覺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芳筠,2003,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中公民參與機制之研析,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碩士論文。王俊秀,2000/09,通識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的連結:議題與展望,環境教育季刊(43),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p.8-17。朱琦文,1989,環境污染事件之發生對於土地利用模式轉變之影響,台南: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2003,2010年社會發展策略-環境空間研究報告。
行政院國科會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2003,永續發展科技與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何榮峰,1990,中油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對永安鄉社會影響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劍蘭,1986,居民對環境污染的識覺與調適-台北市南港內湖地區的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吳鄭重,1999,工業資本主義與永續發展:環境問題的社會根源,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中研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呂尹超,2002,由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空間文化探討全球化下的認同,台中: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
呂清松,1997,科學園區對地方發展之爭論與台灣實證-新竹科學園區個案研究,台中:中興大學都市規劃研究所。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8期,p.133-206。
李世杰,1994,污染性設施對居住品質影響之研究-以台中火力發電廠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沈道剛,2002,科學園區員工住宅需求及通勤回之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林怡瑩,2003,環境風險、環境運動與媒體:以台灣焚化爐政策爭議的媒體再現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邱鴻慶,2003,台東縣垃圾焚化廠興建過程之政策分析,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洪大用,2002,试论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学的阐释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五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紀俊傑,1998,我們沒有共同的未來:西方主流「環保」關懷的政治經濟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一期:p.141-168。
紀俊傑,1999,環境正義的三重平等關懷,看守台灣季刊合訂本,第一卷第三期,p.52。
胡富傑,2001,從老人公寓用後評估探討高齡者無障礙居住環境之建立,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徐進鈺,1990,台灣石化工業區位衝突之分析-以宜蘭反六輕運動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翁久惠,1994,嫌惡性設施對生活環境品質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內湖、木柵、士林三個垃圾焚化廠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耿天慧,1995,多元觀點決策理論之應用-以高雄縣區域焚化爐選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郭俊麟,1999,科學園區與地方發展:台南科學工業園區量產前台南地區之區域變遷,台北: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陳柳均,2000,高科技的想像:新竹科學園區與地方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慧敏,2001,解構竹科與高科技產業之環境神話,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彭國棟,1999,淺談環境正義,自然保育季刊,第28期。彭黃群,2000,以都市計畫之觀點探討學園區設置對周邊地區空間結構之影響,新竹,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楊宏志,2003,環境衝突處理之程序建構-以阿里山神木倒伏及台灣大學實驗林,台北:台灣大學森林所博士論文。楊雲龍,1980,新竹科學園區環境衝擊之研究-社會經濟地理環境之探討,台北:文化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蔡亮,1998,全球化過程中的新竹科學園區空間結構之變遷,台北:國立台灣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淑韻,2002,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對新竹地區發展的影響,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謝文祥,2000,我國生物多樣性的社會建構-環境社會學的觀點,台北: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魏瀅珊,2000,以環境正義理念作為永續台灣的社會基礎:台灣環境意識調查分析,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Difference for Environmentalism” in Environmental Politics, London, Summer, 11(2); 210.
Asopa, V.N. (1997) Management of agrichultural research: a training manual. Module 4leadership, motivation, building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ome.
Carpenter, S.L. and Kennedy, W.J.D (1988) Managing public disputes: a practical guide to handling conflict and reaching agreemen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293.
Desloges, C. and Gauthier M.(1998) Community forestry and forest resource conflict: An overview . In Conflict management series: integrating conflict management considerations into national policy framework (pp.31-52), Proceedings of a satellite meeting to the XI World Forestry Congress, Antalya, Turkey.
Graham Smith (2002)”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the New Pluralism: The Challenge of Catton, W.R.Jr. & Dunlap, R.E. (1978).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new paradigm. American Sociologist, 13, 41-49.
John. Bellamy Foster(2000),”Marx’s Ecology:Materialism and Nature”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Kearney, A.R., Bradley, G.Kaplan, R. and Kaplan, S. (1999) Stakeholder Perspectives on Appropriate Forest Management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Forest Science 45(1):62-73.
Moore, S.A.Lee, R.G. (1999) Understanding dispute resolution processes for American and Australian public Wildlands: Toe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manager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3 (4):453-465.
Michek Foucault,陳志梧 譯,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脈絡),夏鑄九、王志宏 編譯之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出版,1994。
Ole Nkako, F.M. (1998) A Kenyan perspective on conflict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tegrating conflict management into national policy framworks. In Conflict management series: integrating conflict management considerations into national policy franeworks (pp.249-265). Proceedings of a satellite meeting to the XI World Forestry Congress , Antalya, Turkey.
Pendizich, C.Thomas, G. and Wohigenant, T. (1994) Forests, Trees and people working paper 1: the role of alternative conflict management in community forestry. Rome: FAO, pp.101.
Rosenbaum, (1985) Environmental Politics and Policy, New York: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Sarin, M. (1998) Integrating gender and equity sensitive conflict management in community forestry policies. In Conflict mangement series: integrating conflict management considerations into national policy frameworks (pp.53-61). Proceedings of a satellite meeting to the XI World Forestry Congress , Antalya, Turkey.
書籍
Ali Madanipour,張俊賢、余培威 譯,1999,Design of Urban space-都市空間設計,台北:六合出版社。
丁錫鏞,2002,台灣科學工業園區之開發與管理政策,台北:嵐德出版社。
孔憲法 林豐田 黃萬翔 編著,2003,台灣城鄉發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王弘志,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俊秀,1993,環境與社會,台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俊秀,1994,環境社會學的出發-讓故鄉的風水有面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王俊秀,2001,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出版社。
台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1959,政事志、建設篇,苗栗縣志,苗栗:苗栗縣政府,p.47。
竹南鎮志編輯委員會,1993,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
林郁欽、張錦松、黃政賢,2000,環境科學概論,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洪鎌德,1977,社會科學與現代社會,台北:牧童出版社出版。
科學園區管理局,2000,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二十週年紀念專刊,新竹:中國工商傳播事業有限公司製作。
胡寶林,1998,都市生活的希望-人性都市與永續都市的未來,台北:台灣書店。
苗栗縣府,1981,苗栗文獻苗栗設官施政之沿革,卷1,期1,苗栗:苗栗縣政府。
夏鑄九,1993,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台灣社會研究
區格平,環境科學基礎知識(上)(下),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環境倫理與科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陳榮村,1992,區域工業用地整體規劃之研究-以新竹科學成工業用地為例,台北:胡氏圖書出版社。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6,新竹文獻雜誌創刊號,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蔡勇美、郭文雄,1992,都市社會學,台北:巨流出版社。
頭份鎮志編輯委員會,1980,頭份鎮志,苗栗:頭份鎮公所。
頭份鎮志編輯委員會,2002,頭份鎮志(上)(中)(下)三冊,苗栗:頭份鎮公所。
鍾起岱,2004,打造成是夢想:都市規劃與管理,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饭岛伸子,包志勇译,1999,环境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網路資料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Resource Page http://www.socialresearchmethods.net/Gallery/Neto/Envsoc1.html
Graduate Program in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http://sobek.colorado.edu/SOC/Department/envsoc.html
人與空間
http://www.nhltc.edu.tw/~ndap/end/nine2/S1.htm
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
http://www.dfun.com.tw/#00
中国社会学網站
http://www.chinasociology.com
內政部營建署法規資料http://www.cpami.gov.tw/lawdata/l1_detail.php?blano=44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http://www.sachina.edu.cn
台三線個人新聞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hakah/
台三線個人電子報
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s/h/a/hakah/
台灣環境資訊
http://e-info.org.tw/news/taiwan/special/2002/tasp2002-10.htm
竹南戶政事務所
http://www.miaoli.gov.tw/Jhunan_Household/index.asp
竹南焚化爐大事記http://www.pu.edu.tw/~ecology/taiwan/magazine/m-3all/02-4.htm
竹南鎮公所
http://www.chunan.gov.tw/
京都環境社會學會議KESC (Kyoto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Conference) http://www.bukkyo-u.ac.jp/kesc/index.html
林茂成,鄰避型設施區位選擇與處理模式之探討-以都會區捷運系統為例 (上),2001http://www.arch.net.tw/modern/month/257/257-2.htm
知識贏家
http://kmw.ctgin.com/
矽谷幽蘭-金山面http://elem.nehs.hc.edu.tw/~resource/jinshen/Chinese/main.htm
紀駿傑,<環境正義:環境社會學的規範性關懷>,1996
http://wildmic.npust.edu.tw/sasala/new_page_7.htm
胡思聰,2003,現行「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研析,國家政策論壇季刊夏季號http://www.npf.org.tw/monthly/0302/theme-101.htm苗栗縣老照片
http://lib.mlc.gov.tw/webmlh/p13b.htm
苗栗縣政府
http://www.miaoli.gov.tw/
苗栗縣政府工務旅遊課
http://pcw.miaoli.gov.tw/
苗栗縣政府苗栗縣地域發展計畫(1992版)
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miaoli/total/total-1.htm
苗栗縣政府苗栗縣綜合發展全面修訂計畫(1999版)
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miaoli_1/index.htm
崔 凤,海洋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视角与存在问题,
http://www.cpirc.org.cn/yjwx/yjwx_detail.asp?id=3567
崔凤 唐国建,个体的外部性行为与社会代价——从个体行为的视角透视环境问题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shxw/zxwz/t20050413_5657.htm
景天魁,建立具有中国时空特征的理论框架,2004
http://www.cctb.net/mks/200502240389.htm
新竹市文化科技花園城市
http://administration.hccg.gov.tw/brief/e01.htm
新竹市政府網站
http://www.hccg.gov.tw/
新竹科學園區網站
http://www.sipa.gov.tw/
新竹縣政府網站
http://www1.hchg.gov.tw/index.asp
新竹簡史
http://dragontown.tacocity.com.tw/introduction/
經濟部-技術尖兵
http://www.st-pioneer.org.tw/
頭份戶政事務所
http://www.miaoli.gov.tw/Toufen_Household/index.asp
頭份鎮公所
http://www.miaoli.gov.tw/Toufen/index.asp
聯合知識庫
http://udndata.com/library/
擴大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週邊地區特定區計畫
http://pcw.miaoli.gov.tw/urban/con2_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