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4), 地政法令彙編,台北:內政部。
王春熙(2003),台灣休閒農業經營發展之研究,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王鑫(1984),國家公園的價值,大自然季刊第三期,92-93,台北。
司法院(2004),最高行政法院92年判字第918號行政判決,台北。
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市鄉規劃局委託邱榖工程顧問有限公司(1999),台灣東部區域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適宜性分析,台北。
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市鄉規劃局委託邱榖工程顧問有限公司,(1999),台灣東部區域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適宜性分析,台北。
台灣省農會(2001),休閒農業相關法規增修條文彙編,台中。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6),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台北。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3),農業統計年報,台北。
吳和融(1999),國家公園法及其修訂之我見,玉山國家簡訊,第四十期,http://www.ysnp.gov.tw/chinese/cnewsho40/c40-5.htm。
吳慶烜(1997),台灣地區古蹟空間幾個問題探討一以權利與公平觀點,都
市與計畫,24(2):129-151。
李思屏、林晏州(2001),遊客對生態旅遊環境態度與行為關係之研究-以關渡自然公園為例,戶外遊憇研究14(3):15-36。
李素馨(1996),觀光新紀元一永續發展的選擇,戶外遊憇 研究,9(4),1-17。
李鴻毅(1996),土地政策論,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
兩關係文教基金會,(1994),大陸文化資產文物維護之行政體制及相閞法令之調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卓佳慧(2000),從財產權觀點探討限制發展地區損失補償之問題,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紀東(1994),行政法,台北:三民書局。
林國慶(1992),農業區劃分與財產損失賠償之分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29(2):21-36。
林曜松(1985),野生動物的價值,自然文化景觀保育論文集。
段兆麟(2003),休閒農企業,屏東科技大學研究所上課講義,屏東。
徐國士、黃文卿、游登良(1997),國家公園概論,台北:明文書局。
翁岳生,(2000),行政法,台北:翰蘆。
張石角(1997),國土綜合開發計畫限制發展地區之劃設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張石角、江丙坤、黃南潚(1998),全國國土及水資源會議,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家洋(2002),行政法,台北:三民。
張泰煌(1998),從美國法律徵收論財產權之保障,東吳大學法律學報,11(1):113-157。
陳水源(1989),遊憇體驗理論與實證研究專論選集(二):理論基礎與實證研究之探討,台北:淑馨出版社。
陳明燦(1999),財產權保障、土地使用限制與損失補償專題研究,台北:輸蘆。
陳松造,(1997),公共建設土地取得與補償機制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俊龍(1990),私有財產權與外部性問題一以寇斯定理.為中心,台北:茂昌。
陳昭明、蘇源傑、胡強道,(1989),風景區遊客容納量之調查與研究。
陳國勝(1999),警察權的行使與損失補償,律師雜誌,234:25-35。陳章波(1998),濕地白皮書摘要,第四層海洋濕地生態及保育研討會論文集,387-395,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陳新民(1992b),論憲法人民基本權利的限制(中續),律師通訊,156:43-55。陳新民,(1992a),論憲法人民基本權利的限制(上),律師通訊,154:21-38。陳筱珮(1981),行政上損失補償制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研究所碩士論文。曾沛晴(2002),美國、日本、台灣國家公園經營管理制度之分析研究,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雄中全球資訊網,台灣地區重要保護區之類型譯義,http://www.kshs.kh.edu.tw/教材資/book/organism/psl.htm。
黃宗煌(1980),台灣地區國家公園之保育效益的評估,台灣銀行季刊,41(3):306-325。
黃南淵(1998),國土再造與域鄉環境-全國國土及水資源會議,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黃書禮(1993),台灣地區都市生態系統之比較分析與永續性都市策略擬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書禮、詹士傑、馮君君(2000),建立限制發展地區救助補貼、補償、回饋制度與辦法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案,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
黃默夫(1999),行政法-新體系與問題研析,行政法法制系列菱書(二)。
楊正寬(2003),觀光行政與法規(三版),台北。
楊松齡(1992),財產權保障與公用徵收補償之研究,經社法制論叢,9:259-278。楊冠政(1992),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類別與組織,環境教育,15,10-14。
楊重信(1998),國土整體規劃及發展構想-全國國土及水資源會議報告一,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葉智魁(1994),「逍遙」與「Schole」:莊子與Aristotle之休閒觀,戶外遊憇研究7(3),79-89。
葉智魁(2004),Aristotle的休閒觀之探析-兼論善、幸福、與休閒的關係,戶外遊憇研究。
諸葛陽(1989),生態平衡與自然保護,台北:淑馨。
蕭芸殷、歐聖榮(1998),生態旅遊遊客特質之研究,戶外遊憇研究,11(3),35-58 。
魏千峰(1999),財產權之基本理論研究一以國家與人民之關係為限,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邊泰明(1997),限制發展之補償策略與財產權配置,土地經濟年刊,8:153-168。二、英文部分
Bulter,R.W.(1991) ,Tourism,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18(3),201-209。
Boo.E(1990) ,Ecotourism:The Poenteials and Pitfalls, Washington B.C:World Wildlife Fund Report。
Blamey,R.K.(1997) ,Ecotourism:the search for an operation definition 。
Cater,E.and Lowman,G.(1994),Ecotourisom:a sustainable option?New York:Wiley。
Carlton S.Van Doren、George B.Priddle、John E.Lewis(1979),「Land&Leisure」Maaroufa Press,Inc。
Clark,R.N. ,and G.H.Stankey .(1979) ,The 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A Framework for Planning,Management,and Resesrch,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 PNW-98。
Dunlap,R.E.and Van Liere,K.D.(1978) ,The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tion,9,10-19。
Demsetz,H. , (1967) ,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347-359。
Echeverria,J.D.(1995) ,The Taking Issue,in:Let the People Judge,edited by J.D.Echeverria and R.B.Eby,Island Press,Washington,D.C.。
Farrell,B.H.and D.Runyan(1991) ,Ecology Tourism.Annals of Research (18):26-40。
Hamilton,N.D. ,1995,The Value of Land,in:Let the people Judge,edited by J.D.Echeverrig and R.B.Eby,Isiand Press,Washington,D.C.。
Jacobson,S.K.and R.Robles(1992) ,Ecotourism,Sustaniaable devlolpment,and conservation eduction:Program in Tortuguero,Costa Rica,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6):701-713。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5(2) ,109-130。
Kelly,J.R. , (1982),Leisure,London:Prentice-Hall。
Kelly,J.R. , (1987) ,Freedom to be Anew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Macmillan。
Pieper,J.(1963) ,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Richard, J.B.and Schettino,A.P.(1979) ,De 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0(4) ,35-39。
Roddewig,R.J.and C.J.Duerksem(1989) ,Responding to the Takings Challenge:A Guide for Officials and Planners。
Sirakaya,E. ,Sasidharan,V.and Sonmez,S.(1999) ,Redefining ecotourism:The meed for a supply-side view,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38(2) ,167-182。
Tisdell,C.(1996) ,Ecotourism,economics,and the environment:observations from China.Journal of Travel Rerearch, Spring,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