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散文作品
林海音,〈四分之一世紀—純文學版《冬青樹》重排前言〉,收於《冬青樹》(台北:遊目族文化,2000)。
----------〈重光版後記〉,收於《冬青樹》(台北:遊目族文化,2000),頁203-204。
----------〈初版後記〉,收於《城南舊事》(台北:遊目族,2000),頁179-186。
----------〈童心愚騃—回憶寫《城南舊事》〉,收於《城南舊事》(台北:遊目族,2000),頁195-198。
----------〈宋媽沒有來〉,收於《城南舊事》(台北:遊目族,2000),頁187-194。
----------〈沒有組織的組織〉,收於《剪影話文壇》(台北:遊目族,2002),頁65-67。
----------〈看《立報》,憶故人〉,收於,《春聲已遠》(台北:遊目族,2002),頁84-88。
----------〈我的採訪學及其他〉,收於,《我的京味回憶錄》(台北:遊目族,2002),頁178-186。
----------〈一生的老師〉,收於《春聲已遠》(台北:遊目族,2000),頁75-83。
---------〈武月卿╱當年一「抗議」〉,收於《剪影話文壇》(台北:遊目族,2000),頁15-17。
----------〈為時代女性裁衣—我的寫作歷程〉,收於《寫在風中》(台北:遊目族,2000),頁204-209。
----------〈難忘的姨娘〉,收於《我的京味兒回憶錄》(台北:遊目族文化,2000),頁167-177。
----------〈舊時三女子〉,收於《英子的鄉戀》(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頁136-148。
----------〈文華閣剪髮記〉,收於《兩地》(台北:三民書局,1966),頁26-37。
----------〈天橋上當記〉,收於《兩地》(台北:三民書局,1966),頁38-46。
----------〈虎坊橋〉,收於《兩地》(台北:三民書局,1966),頁68-74。
專 書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1987。
古繼堂,《台灣愛情文學論》。福州巿:海峽文藝,199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九歌文化,199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
維吉尼亞•吳爾芙著、瞿世鏡譯,《論小說與小說家》。台北:聯經,1990。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巿:北京大學,1992。
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1993。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研究》,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出版社,1994。
羅思瑪莉. 佟恩著(Rosemarie Tong)著、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台北巿:時報文化,1996。
莫以(Moi, Toril)著,陳潔詩譯,《性別/ 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駱駝,1995。
格林(Gayle Greene), 庫恩(Coppelia Kahn)合編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板橋:駱駝,1995。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閱讀記》,台北:麥田,1995。
李仕芬,《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1996。
任一鳴,《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1997。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灣文學五十年》,台北:九歌文化,1998。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 文化研究/》。台北:聯合文學,1998。
何寄彭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
許俊雅,《島嶼容顏/臺灣文學評論集》。板橋市:臺北縣文化局,2000。
江寶釵,范銘如主編,《島嶼妏聲/臺灣女性小說讀本》。台北:巨流,2000。
邱貴芬,《日據以來台灣女性作家小說選讀》。台北:女書文化,2001。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2003。
呂正惠,《殖民地的傷痕/臺灣文學問題》。台北:人間,2002。
范銘如,《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2。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2000。
夏祖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台北:天下文化,2000。
鍾麗慧,《織錦的手》。台北:九歌出版社,1987。
封德屏編,《聯珠綴玉—十一位女作家的筆耕生涯》。台北巿:文訊出版社,1988。
劉寧元主編,《中國女性史類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9。
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
李瑞騰主編,《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3。
賴光臨,《七十年中國報業史》。台北:中央日報,1981。
王麗美,《報人王惕吾---聯合報的故事》。台北:天下文化,1994。
單篇評論
劉心皇,<中國文學六十年>,選自《六十年散文選(第一集)》(台北:中正書局,1972),頁1-23。
葉石濤,〈林海音論〉(1967),收於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2002),頁65-84。
楊照,〈文學的神話、神化的文學—論五0、六0年代的台灣文學〉,《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頁111-122。楊照,〈末世情緒下的多重時間—再論五0、六0年代的台灣文學〉,《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頁123-134。鄭明娳,〈當代台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頁13-68。
齊邦媛,〈超越悲歡的童年〉,收於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2002),頁85-90。
----------〈閨怨之外〉,收於《千年之淚》(台北:爾雅,1990),頁109-148。
丁樹南,〈《綠藻與鹹蛋》的寫作技巧〉。《文星》,9卷5期,1962年3月,頁72-73。鍾麗慧,〈文壇的「冬青樹」—林海音〉,收於《織錦的手》(台北:九歌出版社,1987),頁47-59。
應鳳凰,〈《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十年代台灣文學史〉,收於《文學台灣》26,1998年4月,頁236-269。
-----------〈林海音與六十年代台灣文壇〉,「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大學中文系承辦。
王德威,〈一種逝去的文學?----反共小說新論〉,《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1998),頁67-84。
邱貴芬,〈台灣「女性」小說史學方法初探〉,收於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2003),頁19-47。
-----------〈從戰後初期女作家的創作談台灣文學史的敘述〉,《中外文學》第29卷第2期,2000年7月,頁313-335。
-----------〈導論〉,收於《日據以來台灣女性作家小說選讀》(台北:女書文化,2001),頁1-51。
張誦聖,〈台灣女作家與當代主導文化〉,收於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1999),頁113-134。
鄭清文,〈作家•主編•出版人〉收於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頁217-220。
高陽〈雲霞出海曙〉,收於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頁99-111。
蘇偉貞,〈書寫生活的原形---林海音「家的文學」光譜〉,收於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頁139-144。
彭小妍,〈一座文學的橋—銜接世代的林海音〉,收於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頁163-168。
----------〈巧婦童心—承先啟後的林海音〉,收於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頁113-118。
范銘如,2000,〈台灣新故鄉---五0年代女性小說〉,收於《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2),頁13-48。
----------〈序論—紫嫣紅開遍〉,收於江寶釵、范銘如主編《島嶼妏聲—台灣女性小說讀本》(台北:巨流,2000),頁1-6。
---------〈燭芯導讀〉收於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頁119-122。
---------〈如何收編林海音〉,收於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2),頁163-168。
---------〈京派•首航•吳爾芙〉發表於2002年中央大學中文系承辦之「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
梅家玲,〈導言:性別論述與戰後台灣小說發展〉,收於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2000),頁13-29。
許俊雅,〈論林海音在《文學雜誌》上的創作〉,發表於2002年中央大學中文系承辦之「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
江寶釵,〈林海音小說中的作者研究—童女的旅途〉,發表於2002年中央大學中文系承辦之「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
張瑞芬,〈文學兩「鍾」書—徐鍾珮與鍾梅音的散文的再評價〉,發表於2002年中央大學中文系承辦之「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
莊宜文,〈林海音與張愛玲對照記〉,發表於2002年中央大學中文系承辦之「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頁1-48。
呂正惠,〈五0年代的林海音〉。此會議論文收於2003年東海大學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楊明,〈張漱菡《意難忘》—五0年代青年最喜愛閱讀的小說〉,《文訊》,第146期,1997,頁28-29 。
丁文玲,〈遠逝的四十、五十年代女作家〉,《中國時報》2001年12月9日。
期 刊
汪淑珍,〈林海音作品目錄〉,收於《國家圖書館館刊》第一期,1998年6月。彭燕彬,〈落紅不是無情物---林海音與他作品中的女性意識〉。《河南電大》,第一期,1995。
汪淑珍,〈林海音小說中敘事觀點探討〉。《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3期,1999。賴亭融、陳雪芳,〈林海音《城南舊事》的寫作技巧探討〉。《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8期,1999。汪淑珍,〈「女性哭歌」林海音三角婚姻情節模式分析〉。《中國文化月刊》,第229期,1999。張瑞芬,〈被邊緣化的台灣當代女性散文研究〉,《文訊》,205期。2002年11月,頁55-57。史書美,〈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女性自白小說〉,《當代》,第3期,1994,頁108-127。呂芳上,〈娜拉出走以後--五四到北伐青年婦女的活動〉,《近代中國》,第92期,1992,頁103-128。邱貴芬,〈想我(自我)放逐的(兄弟)姊妹們:閱讀第二代「外省」(女)作家朱天心,《中外文學》,第22卷第3期,1993年8月。----------〈從戰後初期女作家的創作談台灣文學史的敘述〉,《中外文學》,第29卷第2期,2000年7月。
周慧玲,〈女演員、寫實主義、「新女性」論述—晚期中國現代劇場中的性別表演〉,《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期,1996,頁87-138。俞彥娟,〈從婦女史和性別史的爭議談美國史研究之發展〉,《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9期,2001,頁207-234。彭小妍,〈「新女性」與上海都市文化--新感覺派研究〉,《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3期,1997,頁317-355。
----------〈五四的「新性道德」--女性情慾論述與建構民族國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頁77-96。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試論中國現代女性文學中的同性情誼與書寫〉,《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5期,1997,頁137-154。游鑑明,〈千山我獨行:二十世紀前半期中國有關女性獨身的言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九期2002,頁121-187。梅家玲,〈性別v.s家國:五0年代的台灣小說—以《文藝創作》與文獎會得獎小說為例〉,《台大文史哲學報》,第55期,2001,頁31-76。
李中行、張軍,〈志在報國的人生軌跡---記成舍我先生〉,《黨史縱橫》,171期,2000,頁31-34。
陸 堅,〈泰山北斗 新聞巨人--敬悼老報人成舍我先生〉,第5期,1991,頁55-56。
碩博士論文
范碧玲,《解析台灣婦女體制/現階段婦女運動的性格之研究》,清華大學社人所,1990。李麗玲,《五0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蔡玫姿,《發現女學生-五四時期通行文本女學生角色之呈現》,清華大學碩士論文,1998。張毓芬,《女人與國家---台灣婦運史的再思考》。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汪淑珍,《林海音敘事技巧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鄭雅文,《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0。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初期大陸來台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初探》。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朱嘉雯,《亂離中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2。施英美,《副刊時期(1953-1963)的林海音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
學所碩士論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