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4 07:0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釗雯
研究生(外文):Chau-wen Wang
論文名稱:台南市宮廟小法團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the Xiao-Fa-Tuan of temples in Tainan city
指導教授:丁煌丁煌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化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05
中文關鍵詞:法教法師小法小法團儀式法派傳播
外文關鍵詞:Fa-JiaoFashiXiao-FaXiao-Fa-Tuanritualexpansion of Fa-Pei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46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藉由整理臺灣清代、日治、戰後歷來文獻中對「法師(法官)」的名稱、形象、施行儀式範疇、分類定義,發現歷來文獻雖已試著將法師與道士、乩童區分別類,但仍有混雜不清的情形。
� 法師的分派與定義,實應分別針對各地法派深入瞭解才能加以定義分類。因此本文除了釐清文獻中道法「黑頭」、「紅頭」的論述,並藉由比較台南市宮廟小法團五大法脈體系的師傳法脈歷史、基本儀式操作、神明係譜、科儀類型範疇、服飾、法器、樂器、儀式音樂曲調等,來釐清臺南市法團「紅頭法」、「黑頭法」、「黃頭法」之法派分類名稱其所指內涵為何及彼此之差異。
宮廟小法團除了需參與宮廟所舉行之祭典儀式活動外,平日仍需應地方信徒要求,提供相關法術之服務,因此臺南市宮廟小法團對於整個台南民間信仰之發展與延續,具有相當重要的功能與意義。宮廟公眾性儀式與境眾個人性儀式,常是互相影響也相輔相成,並共同形塑出屬於台南一個地方社會人群共有的集體記憶、社會情感、儀式傳統與地方風俗。
� 小法團協助聯境組織或交誼關係廟宇的小法儀式,除了建構在台南既有「等值回禮」的交陪廟網絡,常也間接的影響了法脈的傳播與擴展,而隨著法脈傳播,法主神信仰及神尊雕奉也隨之傳播,這些都是在台南法教伴隨交陪網絡、神明分靈信仰下拓展法脈的特色。
從法教神譜內涵、行法之形象、儀式操作及與乩童的密切關係、法師養成過程「人神盟約」、「人神共授」與積極追求感通神靈和彼界的結合,形構其巫者的原貌。
本論文初步的整理台南市宮廟小法團外在的法脈師傳歷史、儀式作法、組織運作、法派傳播,並兼論及法師內在屬巫者本質的靈通行法部分,以期透過全面性的綜合研究,建構屬於台南市宮廟小法團的地方性特色。
Depending on collation of the documents in Taiwan about the name, image, ritual range and classification of Fashi法師(Fa Guan法官)」, we can discover that Master is differentiate with Taoist and Ji-Tong(乩童,shaman)). But they also confused.
It should be directed against factions everywhere to go deep into recogniz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efinition of Fashi. This paper is to distinguish 「Black-Head(黑頭)」from「Red-Head(紅頭)」in documents. Compare the history of the lineage of teaching Fa-su(法術), the performance and ranges of rituals, the pedigree of Gods, furnishings, Fa-Gi(法器,musical and other instruments used in Buddhist or Taoist services)of the five main factions of temples in Tainan. Through this way, we can know the fraction of Fa-Jiao(法教)-「Red-Head(紅頭)」,「Black-Head(黑頭)」 and 「Yellow-Head(黃頭)」. There ar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and rituals of different factions.
The groups of Xiao-Fa(小法)in temples have to participate in every religious activity and rite held by Village Temples; they also have to provide Fa-su services to local disciples. Therefore, The groups of Xiao-Fa in Tainan city temples have significant function and mean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folk religion of Tainan.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rituals of temples and personal rituals in local to mold the memory of the group, socials fellings, traditional rituals and customs in Tainan region.
The groups of Xiao-Fa help united organizations or friendship relation of temples perform Xiao-Fa rituals. The expansion of Fa-Jiao, friendship-net range not only influence each other, but also Fen-Ling(分靈,division of numinous power)by this way.
The pedigree of Gods of Fa-Jiao, the furnishings, looks and Fa-Gi of Fashi, the character of rituals, the closed relationship between Fashi and Ji-Tong, the cultivate of Fashi which includes oaths to Gods, learning Fa-su from the Gods and former fashis, actively connecting and combining with the spirits of Gods.
The topics of the paper are to collate the outside characters of the groups of Xiao-Fa in Tainan temples which includes the history of the lineage of teaching Fa-su, the process of rituals, the operations of Xiao-Fa organization, the expansion of the fraction of Fa-Jiao. The topics of the paper are also to collate the inside characters of Fashi which includes the connection of spirit to Gods, and characters of shaman. I combine the outside and inside characters of the groups of Xiao-Fa in Tainan temples by overall and synthetic research.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文獻回顧……………………………………………………… 2
第三節研究目的與方法……………………………………………… 6
第貳章台南市法教之發展……………………………………………9
第一節台灣文獻有關巫覡、道士、法官(法師)之分類與職稱…9
一、清代及日治初台灣方志文獻中的相關記載……………………9
(一)客仔師、紅頭師(司)
(二)僧、道、菜堂(齋教)、客師、乩童、紅姨之分類與職稱
二、日治時期有關巫覡、道士、法官(法師)之分類與職稱……16
三、戰後有關巫覡、道士、法官(法師)之分類與職稱…………26
四、道法中紅頭與黑頭之論述………………………………………36
(一)紅頭司公、黑頭司公的討論
(二)有關紅頭司公與紅頭法師名稱的混淆
(三)台南法教紅頭、黑頭、黃頭之分
第二節� 法教相關研究…………………………………………… 51
一、法教之定義與內涵………………………………………………51
(一)臺灣法教的分類
(二)有關「法教」名稱定義
(三)法教的內涵-試以今台南法教「法壇神將」神譜簡述
二、閭山教主-徐甲真人……………………………………………61
(一)關於閭山法主-閭山九郎所指何人?
(二)有關徐甲真人的文獻記載
(三)閭山教主徐甲真人在法教中的事蹟及形象展現
三、普庵派-普庵祖師………………………………………………74
(一)史料文獻中的普庵禪師
(二)普庵祖師在法教上的展現
四、清水祖師在台南法教上的展現…………………………………91
(一)文獻中普庵與清水祖師信仰群之關係
(二)澎湖普庵派中的清水祖師信仰
(三)台南法教清水祖師地位及神咒運用情形
第三節� 台南宮廟小法團之師傳法脈…………………………… 98
一、李風法師、開山王廟系統法脈…………………………………98
二、金安宮法脈………………………………………………………108
三、連吉成法師所傳法脈……………………………………………112
四、崑明殿、開帝殿、赤樊桃宮法脈………………………………118
五、南廠保安宮法脈…………………………………………………121
第參章台南市宮廟小法團之儀式展演…………………………… 134
第一節宮廟小法團年中例行性儀式…………………………………134
一、台南法團行法人員配置及使用的法器、樂器…………………140
二、迎神、送神………………………………………………………152
三、安外營、過火……………………………………………………154
四、造橋過限…………………………………………………………160
五、進錢補運…………………………………………………………167
第二節� 宮廟非例行性小法儀式………………………………… 172
一、謝土………………………………………………………………172
二、醮科中的小法儀式…………………………………………… 181
三、登刀梯奏職………………………………………………………186
第三節個人性小法儀式…………………………………………… 188
一、祭解補運……………………………………………………… 188
二、打城儀式…………………………………………………… …200
三、關落陰兼談牽亡陣的演變…………………………………… 207
第肆章台南市宮廟小法帣梒暑P法脈傳播
第一節台南市宮廟小法團組織與運作………………………………212
一、小法團的幹部組織、神明會制度與洶銦K……………………212
二、小法團結合轎班會、家將團、五營陣等組織…………………217
三、宮廟法團因義務與職業形成的不同特質………………………218
第二節�台南法教與交陪廟宇小法儀式的協助與互動……………219
一、宮廟小法團協助交陪廟小法儀式模式…………………………219
二、小法轎後誦…………………………………………………… 236
第三節 法脈傳播與神明信仰的傳播……………………………… 245
一、法脈傳播與交陪關係……………………………………………245
二、法脈傳播與法主神尊分靈………………………………………250
第伍章巫者形塑與煉靈成神的追求
第一節小法團人員基本資料分析……………………………………256
一、歷來針對童乩、通譯的基本資料研究…………………………256
二、台南小法團名冊…………………………………………………257
三、小法團人員基本資料分析………………………………………269
第二節法師的養成-人神盟約-神人共授…………………………273
一、學法的動機、選取與神明的關係………………………………273
二、開館拜師-人神共授:拜神亦拜人師…………………………275
三、學成後平時行法與神明的關係…………………………………279
四、法師受禁-入巫儀式……………………………………………281
第三節 法師與乩童的關係………………………………………286
一、法壇神咒中有關「扶童」者………………………………… 286
二、取乩、訓乩中,法師與乩童(神明)的關係……………… 288
三、法師與乩童所共同型構的信仰世界………………………… 292
四、公廟與私壇中法師與乩童不同的互動關係…………………293
第四節法師煉靈成神的追求………………………………………294
一、法師的自我修行……………………………………………… 294
二、「巫成神」的追求…………………………………………… 296
第陸章 結論…………………………………………………………301
一、中�文
史料、志書:
《周禮》台灣開明書店,1984年(臺六版)。
《禮記》台灣開明書店,1984年(臺六版)。
漢,劉向《說苑》盧元駿註譯,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修訂二版)。
漢,班固《新校本漢書》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台北:鼎文書局,1986年。
漢,劉安《淮南子》台灣中華書局,1981年。
晉,葛洪《神仙傳》,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梁,沈約撰《新校本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長春真人《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1975年。
宋,張君房纂輯,蔣力生等校注《雲笈七籤》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宋,李時等編《太平廣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5月再版。
宋,李昉等奉敕編《太平御覽》,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影印。
宋,洪邁撰《夷堅志》,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謝顯道編:《海瓊白真人語錄》卷一,《道藏》三十三冊。
宋,黃巖孫纂:《仙溪志》,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
元,脫脫等撰《新校本宋史》,台北:鼎文,1978年。
元,脫脫等撰《新校本金史》,台北:鼎文,1976年。
元,秦子晉撰《新編連相搜神廣記》王秋桂、李豐楙主編,學生書局出版,1989。
明,施耐庵、羅貫中著《水滸全傳》台北:貫雅文化,1991年初版。
明,海北遊人無根子《新刻全向顯法降蛇海遊記傳》,建邑書林忠正堂刊。
明,陳循《寰宇通志》明景泰年間修,台北:廣文,1968年。
明,柴鑣《永春縣志》(明嘉靖五年),台北:永春文獻社出版,1967年。
明,林有年《安溪縣志》(明嘉靖三十一年),台北:漢微片,1990年。
明,陽思謙《泉州府志》(明萬曆四十年),台北:學生,1987年。
明,宋濂等撰《元史》台灣商務出版,1988年。
明,何喬遠《閩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明,謝肇淛《五雜俎》上海市:中央,1936初版。
明,瞿汝稷《指月錄》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修,水月齋本,台北:老古文化,1985。
明,不見撰者《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西天竺藏七卷本,王秋桂、李豐楙主編,學生書局出版,1989年。
明,不見撰者《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大全》三山富春堂本,王秋桂、李豐楙主編,學生書局出版,1989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83年第一版。
清,顧嗣立編《元詩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黃之雋《江南通志》,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本,台北:華文書局,1967。
清,趙之謙《江西通志》,清光緒七年(1881年),台北:華文書局,1967年
清,段玉裁注(許慎撰)《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洪業文化,1998年。
清,陳壽祺等撰《福建通志》華文書局,1968年。
連橫《臺灣通史》,台北:大通書局,1984年。
《閩清縣志》(1921年版)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19),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李紹章《澎湖縣志》澎湖縣政府,1960年。
許神會《白沙鄉志》澎湖縣白沙鄉公所,1977年。
《德化文史資料》第五輯。福建:德化縣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94年。
《大正新脩大藏經》,新文豐出版,1983年。。
《佛學大辭典》,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台灣寺廟誌》台灣寺廟誌編撰委員會編,台北:清流出版社,1986年。
《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1988年。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 年。
《台灣地名辭書—卷廿一 台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9年。
《台灣地名辭書•台南縣》台灣省文獻會出版,2002年。
《台灣地名辭書•彰化縣》台灣省文獻會出版,2003年。
《呂逢元通書便覽》聚福堂,2003年版。
《全國寺廟名冊》(第二版)內政部民政司編,2004年11月。
台灣文獻叢刊 (以下簡稱「台文叢」):
1662年(永曆16年、康熙元年)盧若騰《島噫詩》,台文叢第245種。
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周鐘瑄《諸羅縣志》,台文叢第141種。
1740年(乾隆5年)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文叢第74種。
1747年(乾隆12年)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台文叢第66種。
1752年(乾隆17年)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台文叢第113種。
1760年(乾隆2年5)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台文叢第121種。
1771(乾隆36年)胡建偉《澎湖記略》,台文叢第109種。
1830年(道光10年)周璽編《彰化縣志》,台文叢第156種。
1837年(道光17年)柯培元《噶瑪蘭志略》,台文叢第92種。
1852年(咸豐2年)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台文叢第160種。
1871年(同治十年)陳培桂編《淡水廳志》,台文叢第172種。
1873年(同治12年)丁紹儀《東瀛識略》,台文叢第2種。
1881年(光緒7年)何瀓《臺陽雜詠》,收入於《臺彎雜詠合刻》台文叢第28種。
1882(光緒8年)林焜熿《金門志》,台文叢第80種。
約1893~1894年(光緒19~20年)沈茂蔭《苗栗縣志》,台文叢第159種。
1894年(光緒20年)林豪,《澎湖廳志》,台文叢第164種。
1894年(光緒20年)倪贊元《雲林縣採訪冊》,台文叢第37種。
日治初期,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台文叢第52種。
1897年(�治30年)鄭鵬云、曾逢辰著《新竹縣志初稿》,台文叢第61種。
1897年(明治30年)蔡振豐修輯《苑�塈荂n,台文叢第48種。
約1897~1901年(明治30~34年)(不知名)《嘉義管內採訪冊》,台文叢第58種。
1898年(明治31年)林百川、林學源編輯《樹杞林志》,台文叢第63種。
1918年(大正7年)連橫《台灣通史》,台文叢第128種。(又再刊於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一輯,大通書局,1984年10月初版)
近人撰書:
1955
何聯奎,〈巫覡與術士〉,《台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禮俗篇〉第十三節,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5年。
1957
江家錦《台南縣志稿•卷二人民志宗教篇》,台南縣文獻委員會編,1957年。
1959
江家錦《台南市志稿•卷二住民志宗教篇》,台市縣文獻委員會編,1959年。
1963
陳仁德、黃文祥等編《臺灣省台南縣市寺廟大觀》,高雄:興台文化出版社,1963年。
1966
許地山《扶箕迷信的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67
劉枝萬《台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臺灣祈安醮祭習俗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十四,1967年。
《普菴印肅禪師語錄》,收藏於《卍續藏經》第120冊,中國佛教學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7年。
1972
廖和桐主編《台灣寺宇誌》,雲林縣虎尾:道德文化出版社,1972年初版,初版原書名:《台灣省寺廟宮堂史鑑》,1976年5月增訂再版。
1974
劉枝萬,《中國民間信仰論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二十二,1974年。
1975
董芳苑《臺灣民間宗教信仰》臺北:長青文化,1975年7月初版,1984年7月增訂版。
蘇海涵(Michael Saso)輯編《莊林續道藏》台北:成文,1975年。
1976
廖和桐主編《台灣寺宇誌》(初版名:《台灣省寺廟宮堂史鑑》),道德文化出版社,1976年增定再版。
1977
小靈醫《童乩桌頭之研究》,台南:人光,1977年。
1979
仇德哉《台灣廟神傳》仇德哉(著作兼發行人),1979年初版。
沈平山《中國神明概論》,新文豐出版社,1979年初版。
1980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1980年。
1982
阮昌銳《莊嚴的世界》(上),台北:文開出版事業,1982年。
程靈凡《符咒研究》,臺北:龍吟,1982年。
1983
劉枝萬《台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1983年。
劉枝萬〈台灣的道教〉,朱越利、徐遠和、馮佐哲譯《道教》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1992年(共三冊1990-1992年)。(譯自:福井康順等監修《道教》東京都:平河(出版)。(昭和58)1983年。)
仇德哉《臺灣之寺廟與神明》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
1985
石萬壽《臺南府城防務的研究-台南都市發展史論之一》臺北:友寧,1985年。
1988
王灝《台灣人的生命之禮》,台原,1998年。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台北:稻鄉,1988年。
沈武義《太上道祖傳》高雄道德院出版,1988年。
1989
黃文博《台灣信仰傳奇》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一版一刷)。
張珣《疾病與文化》,稻鄉,1989年。
劉坤貞《清水巖誌》,泉州寺文物管理委員會,1989年。
藍吉富主編《禪宗全書•語錄部(九)》,台北:文殊,1989年。
王徵士、周勳男主編《普庵禪師全集》,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
1991
黃文博《當鑼鼓響起:臺灣藝陣傳奇》,台北:台原,1991年。
傅璇琮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1992
王見川《從摩尼教到明教》,臺北市:新文豐,1992年。
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鄉,1992年。
黃文博《臺灣冥魂傳奇》台北;台原出版,1992年。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下)》,台北:允晨,1992年。
黃有興《澎湖的民間信仰》,台原出版社,1992年。
陳正之等著《神壇與神棍》,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2年。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台灣宗教政策》,台北:自立晚報,1992年。
1993
林麗寬、楊天厚《金門的民間慶典》臺原,1993年。
泉州市區道教文化研究會編:《泉州道教》,鷺江出版社,第53∼54頁,1993年。
1994
宋光宇編《台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台北:三民書局,1994 年。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台灣的厲鬼信仰》,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劉還月《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靈媒卷)》臺北:臺原,1994 年。
劉還月《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祀神卷)》臺北:臺原,1994 年。
宋錦秀《傀儡、除煞與象徵》台北:稻香,1994年。
劉還月《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廟祀卷)》臺北:臺原,1994年。
1995
高賢治《臺灣宗教》,眾文,1995年。
閔智亭、李養正等編《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
克里木凱特著,林悟殊翻譯增訂《古代摩尼教藝術》,臺北市:淑馨,1995年。
張開基《台灣首席靈媒與牽亡術》,台北:學英,1995年。
1996
張懿仁《金銀紙藝術》苗栗:苗栗縣政府,1996年。
鄭志明主編《文化台灣•卷一》,台灣宗教文化工作室編輯,台北:大道文化,1996年。
莊吉發《薩滿研究的歷史考察》,台北:文史哲,1996年。
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市: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1997
容世誠,《戲曲人類學初探》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林悟殊《摩尼教及其東漸 -Monichaeism and its eastward expansion》,
臺北市:淑馨,1997年。
康豹《台灣的王爺信仰》台北:商鼎文化,1997年(一版一刷)。
黃文博《台灣民間信仰與儀式》臺北:常民文化,1997年。
林美容《台灣民間信仰書目》,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年增訂版。
李豐楙、朱榮貴主編,《性別、神格、與台灣宗教論述》,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7。
1998
李豐楙〈道、法信仰習俗與臺灣傳統建築〉,收於郭肇立主編《聚落與社會》,臺北:田園城市文化,頁107~129,1998年。
王灝《台灣人的生命之禮》,台原,1998年。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版一刷),1998年。
高怡萍《澎湖群島的聚落、村廟與犒軍儀式》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1999
黃有興編撰《澎湖馬公城隍廟志(上冊)》,澎湖:財團法人澎湖馬公城隍廟,1999年。
胡天成《民間祭禮與儀式戲劇》,貴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
李亦園《宇宙觀、信仰與民間文化》台北:稻鄉,1999年。
黃有興、甘村吉《澎湖的避邪祈福塔》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曾光棣《澎湖的五營---以空間的角度來看》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鄭志明《台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縣大林鎮: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2000
黃文博《臺灣藝陣傳奇》,2000年。
閻云翔著,李放春、劉瑜譯《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葉明生校注《海遊記》,民俗曲藝叢書,台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2000年。
林富士《小歷史-歷史的邊陲》,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
2001
李豐楙、謝聰輝合著《台灣齋醮》,台北: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
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台灣宗教論集》頁69,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吳永猛〈民間信仰宮廟小法的功能〉《台灣民間信仰》,空中大學。
張珣、江燦騰 合編《當代台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台北:南天書局。
蔡相輝、吳永猛《台灣民間信仰》空中大學,2001年。
2002
李世偉主編《臺彎宗教閱覽》台北:博揚,2002年。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2002年。
2003
黃有興、甘村吉《澎湖民間祭典儀式與應用文書》,澎湖縣文化局。
《儺韻---貴州德江儺堂戲》貴州省德江縣民族宗教事務局編,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一版一刷)。
2004
徐曉望《閩南史》,福州:海風出版社,2004年。
中文期刊:
1959
吳瀛濤〈台灣的降神術—關於觀乩童的迷信〉,《台灣風物》9:5/6(1959),頁25-26。
國�敏〈台灣的女巫〉,《台灣風物》5:5/6(1959),頁27。
1962
吳醒周〈台灣的女巫-紅姨〉,《民間知識》229(1962),頁28。
1966
施博爾(Kristofer. M. Schipper)〈道教與臺灣〉《台南文化》8卷2期,1966年6月,台南市文獻委員會。
1975
王興耀〈乩童的形成〉,《南杏》22(1975),頁69-70。
王溢嘉〈神諭與童乩〉,《健康世界》5(1976),頁42-45。
鄭信雄〈從精神醫學論乩童及個案報告〉,《南杏》22(1975),頁70-73。
1976
宋�和〈童乩是什麼〉,《健康世界》5(1976),頁35-41。
1977
宋�和〈土著醫療人員—童乩—是否可以成功的醫治他的病人〉,《人類與文化》9(1977),頁64-67。
李亦園〈是真是假話乩童〉,原載《中國論壇》3:12(1977),頁25- 29;收入氏著,《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1978,頁101-115。
1978
劉枝萬〈臺灣研究研討會第七次集會記錄-主題:臺灣的靈媒-童乩〉《臺灣風物》31(1):104~115。(演講時間1978年7月23日)
蔡懋棠〈牽亡歌與牽亡歌團〉《臺彎風物》28:2,頁135,1978年。
1981
陳金田、馮作民譯《台灣風俗誌》,台北:j腄A1981年。
瞿海源〈我國宗教變遷的社會學分析〉,收入於朱岑樓主編,《我國的社會變遷》,台北:三民,1981,頁357-395。
1982
文榮光〈要神也要人:精神疾病與民俗醫療〉,《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東海大學社會系,1982,頁102-115。
1983
宋龍飛〈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假託神意替神說話的童乩〉,原載於《藝術家》93(1983),頁218-225、94(1983),頁232-237;收入氏著,《民俗藝術探源》,台北:藝術家,1985,頁218-225。
何翠萍〈從象徵出發的人類學研究—論Victor Turner教授的過程性象徵分析〉,《人類與文化》19(1983),頁56-64。
石萬壽〈營兵和台灣府城的防務〉《成大歷史學報》10,1983年。
1984
石萬壽〈營兵和台南府城的防務(下)—台南都市發展史論之一(下)〉《成大歷史學報》11,1984年。
李亦園〈宗教問題的再剖析〉,收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1984,頁385-412。
梅陰生著、王世慶譯〈乩童之由來〉(1901)《台灣慣習記事》(中譯本)1:7,頁36;台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譯,1984重刊。
1985
余光弘〈A. van Gennep生命儀禮理論的重新評價〉,《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0(1985),頁229-257。
李亦園〈現代化過程中的傳統儀式〉,原載於《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研討會論文集》(1985),收入氏著,《文化的圖像(下冊)》,台北:允晨,1992,頁95-115。
1986
張恭啟〈多重宇宙觀的分辨與運用:竹北某乩壇問乩過程的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1986),頁81-103。
謝世忠 〈試論中國民俗宗教中之「通神者」與「通鬼者」的性別優勢〉《思與言》23:5,頁51~58,1986年1月。
1987
周榮杰〈閒談童乩之巫術與其民俗治療〉,《高雄文獻》30、31合刊(1987),頁69-112。
黃有興〈澎湖的法師與乩童〉《台灣文獻》,38:3,1987年,頁133-146。
1988
鄭 龍〈台灣民間「收驚」習俗探討〉《南瀛文獻》,第33卷合刊,1988年6月。
黃文博〈西方見佛祖--牽亡歌陣的口白實錄〉《南瀛文獻》33,1988年6月。
宋文里、李亦園〈個人宗教性:台灣地區宗教信仰的另一種觀察〉《清華學報》18:1,頁113~139,1988年6月。
李亦園〈台灣民間宗教信仰的現代趨勢〉,原載於《考古歷史與文化論文集》(1988);收入氏著,《文化的圖像(下冊)》,台北:允晨,1992,頁117-137。
陳麗宇〈童乩:神明代言人、民俗醫療師〉,原載《民俗週刊》48號(1988);收入王秋桂主編《神話、信仰與儀式》,台北:稻鄉,1996。
1989
李豐楙〈鎮瀾宮建醮科儀之探討〉《民俗曲藝》55期,1989年3月。
鈴木清一郎,馮作民譯,《增訂台灣舊慣習俗信仰》,眾文,1989年。
張 珣〈民俗醫生—童乩〉,原載於《民俗曲藝》10(1981),頁55- 62;收入氏著,《疾病與文化》,台北:稻鄉,1989。
張 珣〈台灣民俗醫療研究〉,《綠杏》37(1983),頁75-83;收入氏著《疾病與文化》,台北:稻鄉,1989。
張 珣〈誰說乩童不是醫〉,原載《民俗週刊》48號(1989);收入王秋桂主編,《神話、信仰與儀式》,台北:稻鄉,1996。
1990
丁�煌〈台南世業道士陳、曾二家初探─以其家世、傳衍及文物散佚為主題略論〉,《道教學探索》3,1990年3月。
丁�煌〈漢末三國道教發展與江南地緣關係初探─以張陵天師出生地傳說、江南巫俗及孫吳政權與道教關係為中心之一般考察〉《道教文化》5:1,1990.9,同文亦發表於《成大歷史學報》13,1987年。
丁�煌〈漢末三國道教發展與江南地緣關係初探─以張陵天師出生地傳說、江南巫俗及孫吳政權與道教關係為中心之一般考察(續)〉,《道教文化》5:2,1990年12月。
吉元昭治,陳昱審定《台灣寺廟藥籤研究》,武陵A1990年。
呂理政〈台南東嶽殿的打城法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1990),頁1-48;收錄氏著,《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鄉,1990。
1991
李豐楙〈臺彎儀式戲劇中的諧噱性-以道教、法教為主考察〉《民俗曲藝》71,1991.5。
李豐楙〈道教文化與民俗文物-台中市民俗文物館所藏宗教禮俗文物之內容及其特色〉《民俗曲藝》74,1991年。
林美容 〈台灣區域性宗教組織的社會文化基礎〉《東方宗教研究》2,頁343~363,1991年10月。
1992
丁荷生、鄭振滿〈閩台道教與民間諸神崇拜〉中研院民族所集刊 第73期,頁33~52,1992年春季。
1993
王海燕〈普庵咒琴歌彈奏與吟誦的綜合研究〉,《藝術學》,第九期,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3年。
勞格文、呂錘寬合撰 〈浙江省蒼南地區的道教文化〉《東方宗教研究》3,頁171~199,1993年10月。
杜正勝 〈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人觀、意義與社會》,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頁27~88,1993年。
林富士〈台灣童乩〉,原載於《北縣文化》36(1993),頁46-51;收入氏著,《小歷史—歷史的邊陲》,台北:三民,2000,頁26-39。
林富士〈「童乩研究」的歷史回顧〉,原載《北縣文化》37(1993),頁36-42;收入氏著,《小歷史—歷史的邊陲》,台北:三民,2000,頁40-60。
庹修明〈薩滿文化與儺文化的比較〉《民俗曲藝》82(1993),頁145-178。
勞格文撰、呂錘寬整理〈福建省南部現存道教初探〉《東方宗教研究》3,頁147~169,1993年10月。
鍾幼蘭,〈金門查某佛的初步研究〉,收入於余光弘、魏捷茲編,《金門暑期人類學田野工作教室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頁129-162。
張 珣〈台灣漢人收驚儀式與靈魂觀〉《人觀、意義與社會》,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頁207~231,1993年。
1994
呂理政〈鬼的信仰及其相關儀式〉,《民俗曲藝》90(1994),頁147- 192。
李豐楙〈台灣中部「客仔師」與客家移民社會:一個宗教民俗史的考察〉,收於宋光宇編,《台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台北:三民,1994 年,頁121~158。
李豐楙〈台灣中部「客仔師」與客家社會:一種社會變遷中信仰習俗的起伏與消失〉,收於徐正光, 彭欽清, 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 年,頁217~242。
李豐楙〈行瘟與送瘟---道教與民眾瘟疫觀的交流與分歧〉,《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冊),1994年。
李豐楙〈臺灣民間禮俗中的生死關懷:一個中國式結構意義的考察〉《哲學雜誌》,8,1994年4月,頁32-53。
李豐楙〈金門閭山派奠安儀式及其功能-以金湖鎮復國墩關氏家廟為例〉《民俗曲藝》91期,1994年9月,頁395-464。
李豐楙 〈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臺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第4期,1994年10月,頁183~207。
吳永猛〈澎湖宮廟小法的普庵祖師之探原〉《東方宗教研究》,4,1994年10月,頁165-181。後又發表於《硓石古石》,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季刊,16期,1999年9月,頁57-70。
陳信雄〈從廟宇的發展窺視澎湖的開拓史〉《成大歷史學報》20,1994年。
陳梅卿〈西羅殿廣澤尊王遶境活動〉《成大歷史學報》20,1994年。
鄭 龍〈台灣民間「收驚」習俗探討〉《南瀛文獻》,第33卷合刊,1988年6月。
黃文博〈西方見佛祖--牽亡歌陣的口白實錄〉《南瀛文獻》33,1988年6月。
葉明生〈福建道教閭山派現狀與發展之探討〉《福建省宗教研究會論文集》1994年。
林富士〈巫覡、道士與僧尼〉,《孤魂與鬼雄的世界》第八章,台北:北縣文化,1994,� � �頁152-172。
許麗玲〈「周氏冥通記」初探〉《東方宗教研究》,4,1994年10月,頁149-164。
莊吉發〈從北亞草原族群薩滿信仰的變遷看佛道思想的普及化〉,《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冊),頁353∼372,1994年。
鍾幼蘭,〈金門查某佛的簡介-以官澳聚落為例〉,《中國民族學通訊n31,頁40-50,1994。
高怡萍〈民間宗教中兵馬儀式的地區性差異—以金門與澎湖的鎮符儀式為例〉《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1994年。
1995
大形徹〈披髮考〉《東方宗教》86,1995年。
宋光宇〈神壇的形成—高雄市神壇調查資料的初步分析〉,收於文建會主辦、漢學研究中心編輯,《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5,頁97-127。
李豐楙〈複合與變革:臺灣道教拔度儀中的目連戲〉《民俗曲藝》,94/91,1995年5月,� � �頁83-116。
吳永猛〈普菴禪師與民間信仰〉《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中輯》,1995年7月出版,頁485-497。
葉明生〈閩西南道教閭山派傳渡中心永福探密〉《民俗曲藝》,94/95 期,頁165-206,1995年5月。
劉枝萬〈台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收入於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台灣史和台灣史料(二)》,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5。
1996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996),頁147-184。
心�發〈薩滿信仰與民俗醫療〉,《歷史月刊》96(1996),頁55-59。
李士傑〈坐上板凳,神明降駕在我身一乩童的遇與心事〉,《張老師月刊》227(1996), 頁82-87。
吳永猛〈澎湖宮廟普庵禪師信仰的探討〉《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12 出版, 頁11~25。
林富士〈巫覡與樂舞〉,《歷史月刊》98(1996),頁80-84。
吳寧遠〈後現代社會的宗教現象〉《東方宗教研究》第5-7期,頁257~269,1996年10月。
董芳苑〈「鬼附身」與巫術醫療〉,《台灣神學論刊》18(1996),頁19-33。
張 珣〈民俗醫療與文化症候群〉,《歷史月刊》96(1996),頁50- 54。
鄭志明 〈民間的養生術與民俗療法〉《歷史月刊》,頁60~64,1996年1月號。
1997
杜正勝 〈醫療、社會與文化--另類醫療史的思考〉《新史學》八卷四期,頁143~167,1997年12月。
林國平〈閩越人的原始神話與巫術〉《歷史月刊》110,1997年3月,頁66-69。
許麗玲〈臺灣北部紅頭法師法場補運儀式〉《民俗曲藝》,第105期,1997年1月。
瞿海源〈術數、巫術與宗教行為的變遷與變異〉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彙刊3(2)。
另發表於《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頁95~135,臺北市:桂冠圖書,1997年。
1998
李豐楙〈臺灣中部紅頭司與客屬部落的醮儀形式〉《民俗曲藝》116,1998年11月,頁 143-173。
吳永猛〈澎湖小法呂山派現況的探討〉《空大人文學報》7期,1998年6月,頁287-310。(後又發表於《硓石古石》,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季刊,2002年9月)
顏章炮〈晚唐至宋福建地區的造神高潮〉《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1998年。
1999
余光弘〈台灣區神媒的不同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1999),頁91-105。
李豐楙〈煞:一個非常的宇宙現象〉《歷史月刊》132,1999年1月, 頁36-41。
吳永猛〈密宗曼荼羅與台灣民間小法道壇的比較〉《空大人文學報》8 期,1999年6月,頁211-238。
吳福蓮〈台灣民間的交感巫術信仰〉,《歷史月刊》:132,1999年1月。
林富士〈中國六朝時期的巫覡與醫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1(1999),頁1-48。
林國平 〈福建傳統社會的民俗療法與寺廟藥籤〉《宜蘭文獻雜誌》第37期,頁47~89,1999年1月。
許麗玲〈台灣民間信仰的補春運儀式--以北部正一派道士所行的法事儀式為例〉,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13期,1999年1月。
葉明生〈魂歸閭山--建陽閭山教功德道場儀式中靈魂信仰之探討〉《民俗曲藝》,118期,頁41-78,1999年3月。
葉明生〈試論「瑜珈教」之衍變及其世俗化事象〉《佛學研究》8,1999年。
瞿海源〈術數流行與社會變遷〉《台灣社會學刊》第22期,1999年10月,頁1~45。
2000
徐宏圖、薛成火〈浙江蒼南道教閭山派度關儀式〉《民俗曲藝》125:1~98,2000。
2001
王貞月〈台灣薩滿信仰現狀及其民俗醫療作用—以問卷調查結果為中心〉,《輔仁國文學報》17(2001),頁281-325。
李豐楙〈道教喪葬禮俗複合的魂魄觀〉《泉南文化》4,2001年7月,頁50-65。
李豐楙〈鹿港施姓道壇與泉籍聚落〉《台灣文獻》,52:2,2001年6月,頁11-28。
吳永猛〈民間信仰的道法二門之探討〉《空大學訊》274,
2001.08.06-09.09 頁67-69。
胡紅波〈古本「臨水平妖傳」--乾隆十八年木刻「全像顯法降蛇海遊記傳」〉《臺灣源流》24期,頁88-105,2001年12月。
葉明生〈道教閭山派之研究(一)〉《道韻-淨明閭山派與養生哲學》台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8月。
戴文鋒〈台灣民間五營的民俗與信仰〉《漢家雜誌》68。2001年
徐宏圖、薛成火〈浙江省蒼南縣道教閭山派皇君落場科儀〉《民俗曲藝》132:137~164,2001。
吳先化編〈閭山正派法師職務〉《中華道教學院 南台分院學報》2:167~182,2001。
2002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戰後臺灣火居道教的兩個宗教面向--以臺灣中部的道壇道士為例〉《台灣宗教研究》,2:1,2002年12月,頁109-144。
李豐楙、劉苑如〈「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導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2:4=48,2002年12月,頁203-218。
吳永猛〈南瀛地區小法團的探索〉《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2002年,
胡紅波〈乾隆刻本「全像顯法降蛇海遊記傳」的發現〉《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2期,頁31-51,2002年12月。
俞黎媛〈試論莆田的張聖君信仰〉《台灣宗教研究》4,2002年10月。
葉明生〈張聖君信仰發祥地與盤谷方壺寺祭儀述略〉《民俗曲藝》,138期,頁147-197,2002年12月。
陳進國〈福建買地券與武夷君信仰〉《台灣宗教研究》3,2002年4月。
張 珣〈本土女性療者-收驚婆〉《質性研究》巨流,頁327~335,2002年10月。
2003
李豐楙〈五營信仰與中壇元帥:其原始及衍變〉《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市:中山大學清代學術中心出版;台北市:新文豐發行,2003年。
劉枝萬〈台灣之Shamanism〉《台灣文獻》54:2,2003年6月,譯於劉枝萬〈台灣のシヤマニズム〉,原載於櫻井德太郎編《シヤ-マニズムの世界》,東京:春秋社,1978年。再錄於劉枝萬《台灣ソ道教シ民間信仰》,東京:風響社,1994年。
周惠安、楊石明〈澎湖人與澎湖分廟-台南市崑明殿、屏東市扶風宮〉《石老石古石》第33期,2003年12月。
許麗玲〈疾病與厄運的轉移:台灣北部紅頭法師大補運儀式分析〉,《信仰、儀式與社會》,頁359~360,2003年。
余德慧、彭榮邦〈從巫現象考察牽亡的社會情懷〉,刊於《情、欲與文化》余安邦主編,頁109-150,2003年12月。
李憲彰〈臺灣道壇常見之施咒場合〉《東方人文學誌》,3:1,2003年3月,頁215-229。
許嘉勇〈鹿港許厝埔十二庄鎮符的儀式與意義〉《台灣文獻》,54:4,2003年12月,頁205-239。
2004
林富士〈清代台灣的童乩:以《台灣文獻叢刊》為主要材料的初步探討(初稿)〉,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93年度第八次講論會,2004.5.3。
徐曉望〈宋代閭山派巫法與早期媽祖信仰〉《2004大甲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編印,2004年
李佩佳〈牽亡歌陣儀式音樂之宗教與社會功能〉,真理大學舉辦第二屆宗教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4年7月6、7日。
鄭志明〈陳靖姑信仰與法派的宗教形態〉《新世紀宗教研究》,2:3,2004年3月,頁62-97。

學位論文:
1981
張珣《社會變遷中仰止鄉的醫療行為 一項醫療人類學之探討》台大人類所碩論,1981年。
1989
周雪惠《台灣民間信仰的宗教儀式行為之探討》東海社會所碩論,1989年。
1992
梅慧玉 《承繼、創造與實踐:綠島社會的乩童研究》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1993
林渭洲《台灣地區清水祖師信仰研究:以台北、台南地區為中心》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1996
丁念慈《民間神壇「辦事」服務的社會與文化意涵-以北投永明宮為例》清大人類所碩論,1996年。
吳鴻森《清末臺南府城城市空間結構之研究:以聯境守城時期城市空間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論,1996年。
馬上雲《犒軍儀式之音樂研究-以台灣西南沿海地區為主的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1997
范李彬《〈普庵咒〉音樂研究》國立藝術學院音樂所碩論,1997年。
1998
戴文鋒《日治晚期的民俗議題與台灣民俗學-以《民俗台灣》為分析場域》,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詹碧珠《尪姨與其儀式表演:當代台灣女性靈媒的民族誌調查》,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1999
蔡佩如《穿梭天人之際的女人:女童乩的身體特質與身體意涵》,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2000
高雅寧《廣西靖西縣壯人農村社會中魔婆的養成過程與儀式表演》清華大學人類所碩論,2000年。
黃進仕《台灣民間「普渡」儀式研究》南華哲學所碩論,2000年。
陳信聰《幽冥得度:儀式的戲劇觀點 台南市東獄殿打城法事分析》清華大學人類所碩論,2000年。
2001
賴孟玲《臺灣西南沿海地區的「五營」研究 》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論文,2001。
2002
郎莉娟《台南地區傳統「糊紙」文化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論,2002年。
黃郁雅《不孕症婦女民俗醫療經驗與求醫行為之研究》南華生死學碩士論文,2002年。
張譽薰《道教「午夜」拔度儀式之研究-以高雄縣大寮鄉西公厝道士團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2003
陳藝勻《台灣童乩的社會形象與自我認同》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芳伶《陳靖姑信仰的內容、教派及儀式活動》台南師院鄉土文化研究碩士論文,2003。
蔡志華《彌陀慈惠堂乩示活動之研究》台南師院鄉土文化研究碩論,2003年。
林承毅《澎湖宮廟小法操營結界儀式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2004
汪明怡《臺南寺廟聯境組織變遷之研究》台南師院鄉土文化研究碩士論文,2004年。
科儀本:
黃福全 編著 《道教科儀集成》(1)~(8),逸群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Michael Saso(蘇海涵)編輯 《莊林續道藏》(22)(23)(25)成文出版社,1975年。
鄭煌濱編《正宗澎湖普唵正法》(1)~(2),(《妙法寶筏》),高雄濟安堂藏本,台中:如意堂出版,2001年。
林聰(三壇法師)《法壇神咒》鹿港照法堂,1995年。
《廣聖殿咒簿》曾根旺法師 抄錄,澎湖縣湖西鄉沙港村
《威靈殿普庵咒》澎湖縣馬公市重光里
《溫王殿呂法主咒語本》澎湖縣馬公市風櫃里
《妙法寶筏》林石頭法師重校,澎湖縣馬公鎮文澳,民國戊戍年陽月。
《金安宮 咒簿》(清壇、請神、召兵、造橋過限、犒賞)
《南廠 保安宮 咒簿》(清壇、請神、召兵、格文武界、造橋過關渡限、犒賞、天庭路關� 咒、地府路關咒、祭星改厄咒、點七星燈咒、祭五湖夫人咒、梗花路關咒、犒賞王船水手咒)
《菱洲宮法咒簿》(清壇、請神、召兵、造橋過限、犒賞)
《普濟殿 法咒簿》(清壇、請神、召兵、造橋過限、犒賞、祭煞、點燈、改補運)
《台南市--忠澤堂咒簿》。
《台南市--醒心堂咒文》,法師柯天降先生存本。
《和意堂 法咒簿(總簿)》
《和玄堂 法咒簿(總簿)》歲次乙丑年辛己月癸酉日吉置。法師許銘楠先生存本,法師孫明璋先生抄本。
《三坪廣濟宮 咒簿》(與和意堂同法脈,內文相同)
《安平--西龍殿咒簿》
《安平囝仔宮社--妙壽宮小法咒簿》
《安平港子尾社--靈濟殿靈濟殿咒文》,法師陳燦傑先生提供,刊載於楊一志《從大員市鎮到台灣街子:安平舊街區的空間變遷》附錄資料,中原建築學系,2000年。
二、日�文
日文專書:
塚本善隆編纂,《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都:世界聖典刊行協會,昭和48-53(1973~1978)。
大正年間,《寺廟臺帳(台南市)》日據時期手抄本。臺南:台南縣政府。
丸井圭治郎《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 第一卷》,台北:台灣總督府,1919;後由捷幼出版社重刊,捷幼出版社,1993年9月。
相良吉哉《台南州祠廟名鑑》,臺灣日日新報社台南支局,1933年。後由台北:大通書局出版,2002年。
大淵忍爾 編《中國人の宗教儀禮--佛教 道教 民間信仰》,福武書店,1983年(昭和58年)發行。
片岡巖〈台灣ソ巫覡〉《台灣風俗誌》第十輯第一章,台北:台W日日新報社,1921。
曾景來《台灣宗教シ迷信陋習》,台北二版,南天,1939年。
古家信平《台灣漢人社會における民間信仰の研究》,東京堂,1999年9月。
加藤敬《童乩-台灣ソЁц-マニズム》,東京:平河出版社,1990。
吉元昭治,1990年,陳昱審定《台灣寺廟藥籤研究》,武陵。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中譯本)(中卷),台灣省文獻會委員會編譯,1991年6月。
松本浩一《中國の呪術》,大修館書店,2001年12月。
鈴木清一郎《台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台灣日日新報社,昭和9年(1934年)。台北:南天書局,1995年二刷。
國分直一,邱夢蕾譯,《台灣的歷史與民俗》,武陵,1992年8月初版二刷(1991年9月初版)
增田福太郎《台灣本島人の宗教》,1935年。
永田三敬、筱宮秀雄、田野兵三、國分直一合著《童乩》,台南:台南州衛生課,昭和12年(1937)3月。
增田福太郎《台灣の宗教》,1939年。
增田福太郎《民族信仰を中心として--東亞法秩序說》,東京:ダイヤモソド(鑽石)社發行,1942年初版,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二刷。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台灣宗教論集》,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國分直一〈台灣のシヤマニズム-とくに童乩の落嶽探宮をめぐつて〉《壺を祀る村》,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1981年12月,頁310~338。
劉枝萬《台灣ソ道教シ民間信仰》,東京:風響社,1994年。
日文報章期刊:
國分直一〈童乩と民眾(一)〉《臺灣日報》第12737號,昭和12年(1937)6月15日。
國分直一〈童乩と民眾(二)〉《臺灣日報》第12738號,昭和12年6月16日。
國分直一著,〈童乩ソ研究〉,《民俗台灣》1:1(1941),頁10-13、1:2,頁2-5、1:3,頁7-9;後譯於周全德譯〈童乩的研究〉《南瀛文獻》8:46~53,1962年12月25日。後又由林川夫編譯《民俗台灣》第一輯,台北:武陵,1990年,頁90~102。
石暘睢〈臺南に於ける古廟の調度品〉《民俗臺彎》第一卷,七月號,1941年7月,頁28~31。同文翻譯於〈關於台南古廟內的物品〉《民俗台灣》(第一輯)林川夫主編,武陵,1990年,頁63~64。
薩梭(Michael. R. Saso),成子日文譯稿〈道教的傳經受戒-關於正統道教型的受戒〉《東方宗教》45:15~33,日本道教學會出版,昭和五十年(1975)四月。
植野弘子〈臺彎漢民族の死靈と土地-謝土儀禮と地基主おめぐつて〉《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研究報告》第41集,日本千葉縣: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1992年。
松本浩一〈台南林法師の補運儀禮:紅頭法師の儀禮と文獻の傳統〉《圖書館情報大學研究報告》第18卷第1號,1999年,圖書館情報大學,頁11~28。
松本浩一〈台南林法師の打城儀禮:紅頭法師の儀禮と文獻の傳統(2)〉《社會文化史學》40號,1999年1 0月,社會文化史學會,頁90~108。
三、外文譯著:
Goffman, Erving著,黃愛華、馮剛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浙江:浙江人民,1989。
Goffman, Erving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1992。
廟宇資料:
梅政清撰文、王莉芬編輯、陳麗妃監製〈四聯境普濟殿簡介〉,財團法人台南市私立沈黃紫袖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不知著撰年代。
〈台南市代天府保安宮沿革〉,四安境台南市財團法人南廠保安宮董監事會,198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恭啟〈多重宇宙觀的分辨與運用:竹北某乩壇問乩過程的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1986),頁81-103。
2. 許麗玲〈「周氏冥通記」初探〉《東方宗教研究》,4,1994年10月,頁149-164。
3. 吳永猛〈澎湖宮廟小法的普庵祖師之探原〉《東方宗教研究》,4,1994年10月,頁165-181。後又發表於《硓石古石》,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季刊,16期,1999年9月,頁57-70。
4. 李豐楙 〈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臺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第4期,1994年10月,頁183~207。
5. 李豐楙〈金門閭山派奠安儀式及其功能-以金湖鎮復國墩關氏家廟為例〉《民俗曲藝》91期,1994年9月,頁395-464。
6. 李豐楙〈臺灣民間禮俗中的生死關懷:一個中國式結構意義的考察〉《哲學雜誌》,8,1994年4月,頁32-53。
7. 李豐楙〈台灣中部「客仔師」與客家社會:一種社會變遷中信仰習俗的起伏與消失〉,收於徐正光, 彭欽清, 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 年,頁217~242。
8. 呂理政〈鬼的信仰及其相關儀式〉,《民俗曲藝》90(1994),頁147- 192。
9. 庹修明〈薩滿文化與儺文化的比較〉《民俗曲藝》82(1993),頁145-178。
10. 王海燕〈普庵咒琴歌彈奏與吟誦的綜合研究〉,《藝術學》,第九期,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3年。
11. 林美容 〈台灣區域性宗教組織的社會文化基礎〉《東方宗教研究》2,頁343~363,1991年10月。
12. 李豐楙〈臺彎儀式戲劇中的諧噱性-以道教、法教為主考察〉《民俗曲藝》71,1991.5。
13. 呂理政〈台南東嶽殿的打城法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1990),頁1-48;收錄氏著,《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鄉,1990。
14. 李豐楙〈鎮瀾宮建醮科儀之探討〉《民俗曲藝》55期,1989年3月。
15. 宋文里、李亦園〈個人宗教性:台灣地區宗教信仰的另一種觀察〉《清華學報》18:1,頁113~139,198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