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 I. (1991). Desperately Seeking the Audience. London:Routledge.
Ang, I. (1996). New technologies, audience measurement and the tactics of television consumption. Living-room wars. London:Routledge.
Armes, R. (1988). On Video. London:Routledge.
Altheide, D. L. & Johnson, J. M. (1994). Criteria for assessing interpretive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 A.: Sage Publications.
Bausinger, H(1984). Media, Technology and Everyday Life.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6(4).
Belk, R. W., Wallendorf, Melanie, Sherry, John, F., and Holbrook, Morris,B. (1991). Collecting in a Consumer Culture, in Highways and Buyways, U.T.: Associatopn for Consumer Research.
Boyd, D.A., Straubhaar, J. D. and Lent, J. A. (1989). The Historical,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VCRs. Videocassette Recorders in the Third World. NY: Longman.
Benjamin, W. (1969).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Illumination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217-51.
Bourdieu, P. (1983). The field of culture production.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6).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Routledge.
Canby, V.(1990, January 5). VCRs are Calling the Shots in the Movie Business. Register-Guard, 10D.
Cubitt, S. (1990). Timeshift: on the video culture. London:Routledge.
de Certeau, M.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avis & Yeh, Y.(2003). Compact Generation: VCD markets in Asia.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23(2).
Davis, D. & Yeh, Y.(2004). VCD as Programmatic Technology: Japanese Television Drama in Hong Kong, in Koichi Iwabuchi (ed). Feeling Asian Modernities: Transnational Consumption of Japanese TV Drama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27-247.
Dobrow, J. (1990).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VCR Us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Donohue, T. & Henke, L. (1985). The impact of videocassette recorders on traditional television and cable viewing habits and preference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
Economist(2003, July 10). This movie will self-destruct. Retrieved July 10, 2003, from http:// www.economist.com/science.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Methuen.
Gray, A. (1992). Video Playtime: The Gendering of a Leisure Technology. London: Routledge.
Hellman, H. (1996). A toy for the boys only—Reconsider the gender effects of video techn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1, 5-32.
Hobson, D. (1980). Housewives and the Mass Media,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and P. Willi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London: Hutchinson.
Hu, K. (2004). Chinese Re-makings of Pirated VCDs of Japanese TV Dramas, in Koichi Iwabuchi (ed). Feeling Asian Modernities: Transnational Consumption of Japanese TV Drama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5-226.
Hu, K. (2005). The Power of circulational: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the online Chinese fans of Japanese TV drama.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6(2), 171-186.
Krugman, D.M & Johnson, K. F.(1991). Differences in Consumption of Traditional Broadcast and VCR Movie Rental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35(2), 213-232.
Livingstone, S. (1992). The meaning of technologies, in R. Silverstone and E. Hirsch (eds).Consuming Technologies. London:Routledge, 113-130.
Lin, C.A. (1994). Leisure Reallocation In a Video Culture.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21)1/2 , 114-125.
Lindlof, T. R. & Taylor, B. C. (Eds.), (2002).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2nd ed.)Thousand Oaks: Sage.
Lindlof, T. R. & Taylor, B. C. (Eds.), (2002). Asking, Listening, and Telling.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2nd ed.)Thousand Oaks: Sage.
Lull, J. (1988). The Family and Television in World Cultures, in J. Lull (ed). World Families Watching Television. U.S.A.:Sage.
Lull, J. (1990). Inside Family Viewing. Ethnographic Research on Television’s Audience. London: Comedia.
Machin, D. (2002). Ethnographic Research for Media Studies. London: Arnold.
Morley, D. (1986). Family Television. London: Comedia.
Morley, D.(2000).At home with the media. Home Territories Media, Mobility and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Spigel , L. (1992). Make Room for TV: Television and the Family Ideal in Postwar American. London an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ilverstone, R. (1990).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Towards an Anthropology of the Television Audience, in M. Ferguson (ed.) Public Communic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London:Routledge.
Silverstone,R. ,Hirsch, E. and Morley, D.(1992).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household, in Roger Silverstone and Eric Hirsch(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London:Routledge, 5-31.
Silverstone, R.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Routledge.
Siapera, E. (2004). From couch potatoes to cybernauts? The expanding notion of the audience on TV channels’ websites. New Media & Society. 6(2).London: Sage, 155-172.
Sundaram, R. (1999). Recycling Modernity: pirate electronic cultures in India, Third Text. 47, 60-68.
Tobin, J.(1998). An American Otaku(or, a Boy’s Virtual Life on the Net). Digital Diversions: Young Culture in the Age of Multimedia. London: UCL Press.
Williams, R. (1980).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in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Problems in Materialism and Culture: Selected Essays. London: Verso and NLB, 31-49.
Baudrillard, J.(1968)林志明譯(1997).The system of objects.《物體系》。台北:時報文化。
Lull, J. (2000). 陳芸芸譯(2002).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媒介、傳播與文化》。台北:韋伯文化。
McQuail, D. (2000). 陳芸芸譯(2001).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Miller, T., Govil, N., McMurria, J.and Maxwell, R. (2001). 馮建三譯(2003). Global Hollywood. 《全球好萊塢》。台北:巨流出版。
Morley, D. (1992). 馮建三譯(1995). Television, Audiences & Cultural Studies.《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出版。
Nayak, P. R. & Ketteringham, J. M. 譚家瑜譯. (1995). Breakthroughs.《創意成真: 十四種成功商品的故事》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Williams, R. (1974). 馮建三譯(1994).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Fontana. 《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出版。
Wasko, J.(1994)魏玓譯(1999). Hollywood in the Information Age.《超越大銀幕》。台北:遠流出版。
Wolf, M.J. ( 1999). 汪睿祥譯(2000). The entertainment economy: how megamedia forces are transforming our lives. 《無所不在—娛樂經濟大未來》。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Silverstone, R. (1999) 陳玉葴譯(2003). Why study the media .《媒介概念十六講》 台北:韋伯文化。
Straubbaar & LaRose, (1996). 涂瑞華譯. Communications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傳播媒介與資訊社會》。台北:亞太出版。
Stam, R. (2000).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出版。
Storey, J.(2001)張君玫譯(2002).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圖書。
Taylor, L. & Williams, A. (2001). 簡妙如、管中祥、林婉蓉、張貝雯、林智惟譯 (2002). Text,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小端 (1987年3月17日) 。<卡式錄影帶把電影帶進家庭>,《聯合報》,第9版。
《中華民國年鑑》。民國75年度(1986)。台北:正中書局。
《中華民國年鑑》。民國82年度(1993)。台北:正中書局。
《中華民國年鑑》。民國86年度(1998)。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丁萬鳴(2001年3月6日)。<光碟管理法草案月底制訂>,《聯合報》,第9版。
王家英 (1997年1月22日) 。<家用錄影帶拓展現代化通路>,《經濟日報》,第27版。
王建勝 (1995)。<新興市場、無限潛力—國內光碟軟體市場現況>,《光碟購買指南》,第2期,頁20-24。
王愉淵、林秀芬 (1997年10月) 。<錄影帶業的麥當勞強力登台>,《卓越雜誌》,第158期,頁154-158。王義勇 (1987年4月4日) 。<錄影帶風雲>,《聯合報》,第9版。
王維菁 (1999)。<著作權與臺灣影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愷鈞 (1994年8月17日)。<影音光碟特點增多商機無限>,《經濟日報》,第12版。
立人 (1985年3月) 。<電子剪輯—家用錄影帶的編輯>,《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41期,頁133-135。
石振弘 (2004年2月) 。<女人,用科技上妝>,《CHEERS雜誌》,第41期。
池宗憲 (1982年) 。<台灣社會的新流行:錄影帶的戰爭>,《聯合月刊》,第17期,頁23-31。江麗伽 (2003年6月6日) 。<盜版營利改公訴罪>,《中時晚報》,第6版。
汪琪、鍾蔚文 (1998)。《第二代媒介—傳播革命之後》第二版。台北:東華書局。
李有德 (1995年4月21日) 。<光碟租售戰火一觸即發>,《經濟日報》,第15版。
李國彥(2002年7月11日)。<IFPI促我加強查緝CD-R盜錄>,《經濟日報》,第34版。
李肅 (1996a年4月) 。<認識影音光碟—全動畫光碟的昨日與今日>,《新電子科技雜誌》,第121期,頁173-178。李肅 (1996b年9月) 。<數位式影音光碟的發展現況>,《新電子科技雜誌》,第126期,頁230-233。杜凱如 (2002年7月15日) 。<從KTV進軍Game、唱片業—好樂迪佈局娛樂大未來>,《數位時代》,第38期。呂理牲譯(2004年11月22日)。<電腦化資料 長期保存不易>,《聯合報》,第B6版,譯自United Daily News。
汪玉盆(2000)。<由經驗主義探討收藏行為對消費價值、社會體系及延伸現象的影響—以台中地區石頭收藏者為例>,台中:東海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宋漢崴(2004年8月)。<電影,膽顫心驚>,《遠見雜誌》,第218期,頁92 -94。
金景吾 (1980年5月) 。<錄影機問題知多少>,《綜合月刊》,第138期,頁89 -92。吳仁麟 (1995年5月2日) 。<光碟先租後買>,《聯合晚報》,第11版。
吳在 (1996)。<家庭中的權力遊戲:以已婚婦女的電視消費行為為例>,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生譯 (1981年4月) 。<錄影機在英國>,《音樂與音響雜誌》,第94期,頁175-179。
吳明生 (1982年2月) 。<世界影碟機爭奪戰>,《音樂與音響雜誌》,第92期,頁176-177。
吳和熹 (1982年6月) 。<錄影機的新發展>,《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08期,頁153-159。
吳婉芳(2003年4月9日)。<消費品的價值>,《經濟日報》,第40版。
吳國卿 (1996年1月28日) 。<數位影碟 明日巨星架式十足>,《經濟日報》,第18版。
林玄 (1980年3月) 。<影碟機的發展現況與趨勢>,《音樂與音響雜誌》,第81期,頁29-35。林宜淳 (1998年2月) 。<DVD,下一個台灣第一?>,《天下雜誌》,第211期,頁106-109。
林玲妃 (2004年6月3日) 。<未來數位家庭 內容勝於設備>,《中國時報》,第B3版。
林維娟(1998年8月25日)。<家用錄影帶業加碼促銷—市場規模達15億 每年成場超過一成 造勢經費節節升高>,《經濟日報》,第37版。
林維娟 ( 1999a年1月9日)。<連鎖影帶出租店 熱炒買氣>,《經濟日報》,第25版。
林維娟 (1999b年2月27日)。<影帶出租連鎖店 吹起加盟風>,《經濟日報》,第25版。
林欣若(2004年10月14日)。<防非法有新招 片商防盜版 新片美台同步放映>,《聯合報》,第A12版。
周兆良 (1996年11月11日) 。 <世界四大廠下月來台推廣VCD>,《經濟日報》,第22版。
范醴 (1982年10月) 。<如何購買錄影系統>,《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12期,頁194-195。
范方志 (2002年4月5日)。<消音息影 反盜錄的深層省思>,《中國時報》,第A3版。
亭人 (1981年12月) 。<細說家用錄影機之一>,《音樂與音響雜誌》,第90期,頁40-45。亭人 (1982a年1月) 。<細說家用錄影機之二>,《音樂與音響雜誌》,第91期,頁185-189。亭人 (1982b年3月) 。<細說家用錄影機之四>,《音樂與音響雜誌》,第93期,頁171-176。洪敏祥 (2002年7月19日) 。<錄影帶龍頭不敵盜版>,《星報》,第2版。
洪伯昌(2005年1月14日)。<BT小檔案 上傳下載共享電影音樂>,《聯合晚報》,第2版。
洪錦魁研究室 (1999)。《電腦DIY—光碟燒錄製作》,台北:文魁資訊。
邱秀貴 (1984)。<台北市民使用錄影機的行為與動機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范寶厚 (1991)。<台北地區錄影機出租業經營問題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胡綺珍 (2003a年7月),張秀敏譯。<VCD世代或失落世代?香港VCD現象的矛盾性>,《傳播與管理研究》,第3卷第1期,頁1 -13。胡綺珍 (2003b年11月),張瑄純譯。<全球化的亞洲面貌—香港與大陸之間科技/翻版現代性的交流>。2003數位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
施威銘工作室(2004)。《P2P全能下載王》。台北:旗標出版。
高啟堂、蕭敦耀 (2002)。《最新燒錄必殺技2》,台北:電腦人文化事業。
高崇瑋 (2004)。<網路盜版行為研究>,台北:世新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梁旭明 (2002年3月),邱誌勇、陳家瑜譯。<日常生活中的日本假期 日劇長假的在地香港消費>,《媒介擬想》,第1期,頁68 -87。
梁良(2004)。《看不到的電影—百年禁片大觀》。台北:時報文化。
孫曼蘋 (1997a年1月)。<青少年新電視使用與其家庭人際關係之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4期,頁211-235。孫曼蘋 (1997b年) 。<青少年家用電腦使用之研究—質化研究法初探>,第一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許明煌(2002年9月21日)。<非法下載軟體 又見新招>,《民生報》,第A10版。
許峻彬(2002年5月5日)。<重建新五四 學生反反盜版>,《聯合報》,第6版。
曹明正(2003年1月27日)。<地下漫畫你看了嗎?>,《星報》,第9版。
張忠惠 (1994年2月) 。<45%國中生看過色情錄影帶>,《教育心》,創刊號,頁16-17。
張育寧 (2000)。<FTP檔案交換社群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漢宜 (2003年4月) 。<億人上癮,影音產業玩完了?>,《e天下雜誌》,第40期。
黃惠娟 (2003年9月22日) 。<看電視 不必再苦苦等候>,《商業週刊》,第826期,頁72 -73。
黃嘉裕、李國彥(2002年10月9日)。<得利蜘蛛人VCD只賣299元>,《經濟日報》,第38版。
黃欣怡(2004年6月13日)。<我CD、DVD光碟產量 傲視全球>,《經濟日報》,第21版。
黃蕙萍、王惠民 (1995年12月14日) 。<娛樂業紛紛投入影音光碟製作節目>,《經濟日報》,第14版。
曾銘深 (2001年6月) 。<後PC時代與我國資訊家電產業的未來>,《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7卷1期。陳芝宇、于欣巧(2002年3月12日)。<eDonkey cope 熱片來就補>,《星報》,第7版。
陳香蘭(2002年5月4日)。<反反盜版、反美帝 台大發起新五四>,《聯合晚報》,第3版。
陳清海 (1995年2月) 。<影音光碟機的現況與發展>,《新電子科技雜誌》,第107期,頁169-175。
陳修賢 (1991年2月) 。<你所不知道的台灣第一>,《天下雜誌》,第117期。
庸碌 (1981a年8月) 。<以錄影節目變更電視節目>,《音樂與音響雜誌》,第98期,頁174-176。
庸錄 (1981b年12月) 。<錄影機裡的小小乾坤>,《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02期,頁190-195。
畢恆達 (2000)。<家的意義專題>,《應用心理研究》,第8期,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02年7月15日)。<燒錄機狂吃市場 CD銷售瀉肚子>,《聯合晚報》,第3版。
傅尚裕 (1997a年4月) 。<DVD面面觀>,《光碟購買指南》,第12期,頁28-35。傅尚裕 (1997b年1月) 。<Video CD絕地大反攻>,《光碟購買指南》,第9期,頁142-146。傅尚裕 (1997c年3月) 。<解讀大補帖文化>,《光碟購買指南》,第11期,頁20-25。傅尚裕 (2001年11月) 。<DVD影碟紅片半邊天>,《吾愛吾家月刊》,第275期。
葉龍彥 (2002年4月) 。<錄影時帶的來臨>,《竹塹文獻》,第23期,頁62-76。
馮景青 (2004年5月11日) 。<家用DVD錄放影機紅起來>,《中國時報》,第E2版。
《著作權法》(2003年7月9日公布施行)。
《著作權法部分條文修正案》(2004年9月1日公布施行)。
葛大維 (2002年7月19日) 。<美商八大相繼脫離 喪失競爭力 營運出現赤字 香港嘉禾集團不再金援>,《聯合報》,第12版。
楊孟瑜 (1989年3月15日) 。<錄影帶關掉電視>,《遠見雜誌》,第134期,頁96-100。楊佩雯 (1990) 。<錄影帶的製造王國 中環公司進軍海外市場>,《統領雜誌》,第56期,頁105 -111。楊婷婷(2003年4月9日)。<英雄VCD上市 超低價149元饗影迷>,《民生報》,第B7版。
黎怡蘭 (1995年) 。<關於影音光碟的二三事—Video CD、Mpeg現況報導>,《光碟購買指南》,第2期,頁42-44。管中維 (1997)。<從文化消費的觀點探索電視新聞收視行為>,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幸佑 (1992)。<台灣錄影節目帶與媒介帝國主義之關聯性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蔡秀玲(2000)。<無線電視台八點檔連續劇行銷研究--以「台灣廖添丁」「還珠格格二」「土地公傳奇」「狀元親家」為研究對象>,台北:政大廣告所碩士論文。蔡宏明 (1997年11月) 。<發展台灣成為科技的策略與挑戰>,《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3卷3期。蔡繼光(2002年3月1日)。<Morpheus掀起網路影音典藏風>,《聯合報》,第39版。
鳶魚 (1982年11月) 。<音響與錄影的結合>,《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13期,頁147 -148。
鳶魚 (1983年1月) 。<錄影機的新發展>,《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15期,頁146-150。
鳶魚 (1984年11月) 。<錄影機發展的回顧>,《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37期,頁131-134。
鳶魚 (1985年1月) 。<我愛露西案外案 Betamax影帶租售在美國的版權之爭>,《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39期,頁130-132。
聯合報 (1982年7月28日)。<錄影帶送審檢查辦法 官署與業者協商決定>,第9版。
鄭致韶 (2001)。<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之實證研究—以影音租售業為例>,台北: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潘家慶、王石蕃、謝瀛春等 (1990)。<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1989>,《新聞學研究》,第43期,頁55-84。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至強 (1998)。<家庭權力與兒童電視收視行為-以傅柯的權力分析觀點探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其筠 ( 1989年2月17日)。<智慧財產權301案黑名單 美商要求把我列入>,《經濟日報》,第2版。
劉惠臨、龍益雲 (1990年7月23日) 。<智慧財產權觀念與覺醒座談會,錄影帶產業未來的競爭與發展>,《經濟日報》,第18版。
薛荷玉 (2003年12月4日)。<廢光碟 明年中將強制回收>,《民生報》,第A4版。
鍾起惠 (1995年7月)。<從新傳播科技本土化衍生歷程看研究論述的知識生產意涵:以錄放影機、有線電視與衛星為例>,《新聞學研究》,第2卷第2期,頁75-109。
歐士德(1997年3月18日)。<光碟燒錄機 便宜了>,《聯合晚報》,第17版。
盧怡玫 (1994)。<家庭電視的社會性使用>,新竹: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謝鵬雄 (1985年9月12日) 。<正視錄影帶的氾濫>,《聯合報》,第9版。
戴純眉 (1984年9月26日) 。<日本節目席捲台灣>,《聯合報》,第12版。
藍祖蔚、王保憲 (1991年9月21日)。<五千人 演出理性溫和 影業影帶業抗議第四台>,《聯合報》,第6版。
網站部分
BT論壇
1.貪婪大陸 http://www.bt.greedland.net/index.php, 29 March 2005
2.BT@china聯盟(下載頻道-P2P中國)http://www.search3.btchina.net, 29 March 2005
3.TLF http://www.eastgame.net, 29 March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