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02: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姵伶
研究生(外文):Pei-Ling Lin
論文名稱:應用高解析影像對產生DSM之精度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The Feasibility Assessment of DSM Generated from FORMOSAT-II Stereo-Pair Imageries
指導教授:張國楨張國楨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uo-Chen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地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9
中文關鍵詞: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立體像對數值地形模型數值地表模型
外文關鍵詞:FORMOSAT-IIStereo-PairDigital Surface Model (D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51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當研究者在對地表進行各種調查及研究時,可從衛星影像經正射後所產生之數值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 DTM)來做各項進一步的分析與應用,如:地形分析、土木工程設計、水土保持規劃、軍事等。目前台灣現有的DTM資料除了極小部分地區利用大比例尺航空照片經正射後所產生之較高解析度的DTM外,涵蓋全台範圍之DTM解析度為40公尺;由於採用傳統航拍立測技術,現有全台灣40公尺的DTM有因飛行姿態不同而在接圖時產生不易接合,以及航照資料更新週期過長的問題。
因此,本研究將以國人第一顆自行設計、研製及整合測試的高解析遙測資源衛星─福爾摩沙二號(FORMOSAT-2)衛星所拍攝之立體影像對,經由正射(影像正射化處理(Orthorectification))後產生數值地表模型 (Digital Surface Model, DSM),期能彌補目前用航照萃取DTM之缺失;同時亦將對於萃取出之DSM(DTM)將由地形因素來探討造成誤差的原因。本研究選取坡向、坡度和地形崎嶇度三項因素以及GCP之分布來探討DSM(DTM)之誤差,其比對結果發現這三種地形因素在造成DSM(DTM)之誤差上有著相當重大的影響,且DSM(DTM)解析度之粗細亦與誤差值的大小息息相關。透過本研究的結果,希望能對日後在此領域的研究者有些許的幫助。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II
圖次------------------------------------------------------------------------------ V
表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限制-------------------------------------------------------------------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遙測資料------------------------------------------------------------------- 5
第二節 DTM資料----------------------------------------------------------------- 14
第三節 DTM之應用-------------------------------------------------------------- 24
第四節 台灣現有之DTM-------------------------------------------------------- 26
第五節 結語-------------------------------------------------------------------------28
第三章 研究材料與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材料------------------------------------------------------------------- 3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3
第一節 不同解析度之DTM在不同坡向上誤差之比較-------------------- 45
第二節 不同解析度之DTM在不同坡度上誤差之比較-------------------- 48
第三節 不同解析度之DTM在不同地形崎嶇度上誤差之比較----------- 51
第四節 GCP對DSM中誤差產生之影響-------------------------------------- 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5
第一節 結論------------------------------------------------------------------------- 55
第二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 58
參考文獻------------------------------------------------------------------------- 60
謝辭------------------------------------------------------------------------------- 64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營建署(2002):國土利用監測計劃─土地利用變遷偵測管理系統規劃建置計劃期末報告。
史天元(2004):空照及衛星影像解析度與製圖比例尺之關係,航測及遙測學刊─3(3),67-78,台北市,中華民國航空測量及遙感探測學會。
何維信 (1995):航空攝影測量學,103-129,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
周志學(2004):運用RPCs於IKONOS衛星影像幾何改正定位精度之探討,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1-70。
林奕翔(2000):高解析衛星影像之空間定位精度分析及其在淺水深度量測之應用,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125。
林俐玲、陳禮仁、陳文福(1998):玉山國家公園內陳有蘭溪上游集水區地貌變遷動態資料庫之建立之研究,水土保持學報─30(3),207-227,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暨研究所。
邵怡誠、陳良健(2004):利用二維房屋圖資及立體影像自動重建房屋外圍輪廓,航測及遙測學刊─9(3) ,1-8,台北市,中華民國航空測量及遙感探測學會。
張國楨、陳俊愷(2002):大台北都會區即時的淹水潛勢分析系統研究,ESRI User-Conference 2002成果應用論文。
張隆志(1999):地理資訊系統、遙感探測及衛星定位系統在坡地管理之應用,研考雙月刊─23(3),74-79,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陳文福(1997):陳有蘭溪集水區之地形特性與土地利用之關係,水土保持學報─29(2),137-155,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暨研究所。
陳永寬、賴晃宇(1994):數值地形模型應用於潛在崩塌地之預測,台大實驗林研究報告─8(4),47-64。
陳杰宗(1993):台灣地區數值地形圖之發展與展望,地籍測量─12,73-82,臺北市,中華民國地籍測量學會。
陳振華(1984):衛星與雷達影像之工程地質判釋,遙感探測─4,86-96,台北市,農業委員會遙感探測技術發展策劃小組。
傅俊淇(2003):多重影像中線型特徵物與物空間直線進行匹配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76。
廖學誠、詹進發(1997):數值地形模型─應用於集水區水文模式上之探討,台灣林業─23(5),27-32,台北市,臺灣林業月刊社。
劉進金(1984):航照在工程地質上之應用─崩塌調查之實例,遙感探測─4,97-123,台北市,農業委員會遙感探測技術發展策劃小組。
蔡宗勳(1994):數值高度模型之地形量度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究所碩論文,1-179。
蔡榮光、王弘祐、林金炳、陳朝圳(1999):應用衛星影像調查花蓮地區集水區崩塌地之探討,第二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316-327,花蓮市,第二屆土石流研討會籌備委員會。
賴晃宇、鄭祈全、陳永寬 (1997):數值地形模型應用於GIS之建立,台大實驗林研究報告─11(2),15-54。
謝仁馨(1985):航照判讀,70-71,台北市,和睦印刷行有限公司。

二、英文部分
Cleaves, A.G.(1961):Landslide investigation:A field handbook for use in highway location and design─Bureau of public Roads,USA,p. 67。
DigitalGlobal, 2003:QuickBird Basic Stereo Pair Product Guide, p. 4。
George Vosselman, 1998:Cartographic Feature Extraction, Course on Digital Photogrammetry, September 2, Institute for Photogrammetrie and Landesvermessungsamt NRW, Bonn, Germany, pp. 1-10。
Kamp, U., T. Bolch and J. Olsenholler, 2003:DEM Generation from ASTER Satellite Data for Geo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Cerro Sillajhuay, Chile/Bolivia, Proceedings of ASPRS 2003 Conference, Anchorage, Alaska, May 5-9, 2003.
Mayr, W. 1995:Aspects of automatic aerotriangulation. 45th Photogrammetric Week, Wichmann Verlag, Karlsruhe, pp. 225 – 234。
Philip Cheng, Thierry Toutin, Yun Zhang, 2003:Quickbird-Geometric Correction, Data Fusion, and Automatic DEM Extraction,PCI Geomatics Technical Papers。
S.Tanaka, T.Sugimura, K.Takasaki,K.Tsutsumi, 1996:Digital Terrain Model From JERS-1/OPS Stereo-Pairs and Its Verification Usting GSI Numerical Elevation Map, Adv, Space Res.Vol 17,No.1,pp(1)111-(1)114。
Thierry Toutin, 2003:DEM Extraction from High Resolution Imagery, Geospatial Today, Vol. 2, Issue 3, July-August 2003。
Thierry Toutin, Philip Cheng, 2001:Orthorictification and DEM Generation from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Data, 22nd Asian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ACRS 2001)。
Thomas M. Lillesand、Ralph W. Kiefer,1999:REMOTE SENSING AND IMAGE INTERPRETATION,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John Wiley & Sons, Inc. ,p.168。
Toutin Th., 2004:Comparison of Stereo-Extracted DTM from Different High-Resolution Sensors: SPOT-5, EROS-A, IKONOS-II, and QuickBird,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 Remote Sensing ,2004 , Vol. 42 , No 10 , pp. 2121-2129。
Toutin, Th., 2004:DTM generation from IKONOS in-track stereo images using 3D physical model,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 Remote Sensing , 2004 , Vol. 42 , No 10 , pp. 2121-2129。
Y.Suga,H.Ogawa,T.Sugimura, 2003:Generation Of Digital Terrain Model And Image Interpretation By Using EROS-A1 Stereo Pair Imagesobserved From Multiple Directions, Adv, Space Res.Vol 32, No.11, pp2247-225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黃學林、李筱菊. 2000. 植物體細胞胚胎發生. 科學農業 48:120-127.
2. 陳文福(1997):陳有蘭溪集水區之地形特性與土地利用之關係,水土保持學報─29(2),137-155,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暨研究所。
3. 林友三. 1978. 蝴蝶蘭 (Phalaenopsis) 有性繁殖之探討. 臺東師專學報 6:605-562.
4. 李哖. 1990. 蘭之胚培養. 中國園藝 36:223-244.
5. 廖學誠、詹進發(1997):數值地形模型─應用於集水區水文模式上之探討,台灣林業─23(5),27-32,台北市,臺灣林業月刊社。
6. 張隆志(1999):地理資訊系統、遙感探測及衛星定位系統在坡地管理之應用,研考雙月刊─23(3),74-79,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7. 陳杰宗(1993):台灣地區數值地形圖之發展與展望,地籍測量─12,73-82,臺北市,中華民國地籍測量學會。
8. 林俐玲、陳禮仁、陳文福(1998):玉山國家公園內陳有蘭溪上游集水區地貌變遷動態資料庫之建立之研究,水土保持學報─30(3),207-227,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暨研究所。
9. 史天元(2004):空照及衛星影像解析度與製圖比例尺之關係,航測及遙測學刊─3(3),67-78,台北市,中華民國航空測量及遙感探測學會。
10. 涂美智、李哖. 1987. 蝴蝶蘭授粉適期與果莢成熟度對種子發芽之影響. 中國園藝 33:190-200.
11. 邵怡誠、陳良健(2004):利用二維房屋圖資及立體影像自動重建房屋外圍輪廓,航測及遙測學刊─9(3) ,1-8,台北市,中華民國航空測量及遙感探測學會。
12. 黃學林、李筱菊. 2000. 植物體細胞胚胎發生. 科學農業 48:120-127.
13. 8.李永展(1997)鄰避症候群之解析。都市與計劃24(1):69-79。
14. 13.侯錦雄(1997)由居民環境態度觀點探討不寧適公共設施的環境衝突—以台中市垃圾焚化廠設置過程為例。中國園藝 43﹙3﹚:208-224。
15. 14.張春興(1988)知之歷程與教之歷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報 21: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