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16: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瑞振
論文名稱:主題式教學對低學業成就學生學習態度之影響
指導教授:陳文典陳文典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物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學門:自然科學學門
學類:物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9
中文關鍵詞:主題式教學學習態度
外文關鍵詞:Thematic TeachingLearning Attitud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1
  • 點閱點閱:6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主題式教學」是以STS為教育理念,「主題」為學生切身關切的問題,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來設計。本研究主要在把主題式教學融入國中的教學環境中,希望藉由主題式教學的特質與功能,使低學業成就學生的學習態度能夠有所改善;透過行動研究的過程,幫助教師藉由反省式的探究去釐清實際教學的需要,進而改善教學品質並增進學生之學習態度。研究的目的有 1. 探討主題式教學對低學業成就學生學習態度之影響。 2. 了解低學業成就學生對主題式教學的接受度。本研究以國中三年級學業成就較差的一個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將學習態度界定為「對學習內容的態度」、「對教師的態度」、「對同儕的態度」、「對學校的態度」、「對自我的態度」 五方面,研究歷經一年完成;利用教學中的觀察、教師反省日誌、學生學習資料、學習感受問卷和訪談得知,運用主題式教學法可改善低學業成就學生的學習態度,且低學業成就學生對主題式教學活動的接受度也相當高。由此可知,主題式教學是個值得推薦的教學方式。
“Thematic Teaching” was the educational idea of STS. “Theme” is the issue that students concern personally, and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designed as the principle of students. The substanc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melt thematic teaching into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attitude of low study achievements students by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function of thematic teaching. The process of the action research help the teacher to understand the need in practice, and then improved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1. To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of the thematic teaching on the learning attitude of low study achievements students. 2. To understand the degree of acceptancy of low study achievements student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students on third grade in junior high school whose study achievements were low. This research defined learning attitude as: “the attitude of learning contents”, “the attitude toward the teacher”, “the attitude toward school”, “the attitude toward selfhood”. The research last one year by observing in teaching, using teacher’s self-examination, students’ learning papers, learning feeling questionary, and interview. The result were that thematic teaching improved the learning attitude of low study achievements students, and the degree of acceptancy of those students was high. Thus it can be seen, thematic teaching is a recommended teaching mod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STS教育理念------------------------------ 5
第二節 主題式教學------------------------------ 22
第三節 學習態度-------------------------------- 36
第四節 行動研究--------------------------------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對象-------------------------------- 45
第二節 研究情境-------------------------------- 47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8
第四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5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2
第一節 主題式教學活動的實施-------------------- 52
第二節 學生對主題式教學的感受------------------ 70
第三節 研究者本身的成長與收穫------------------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9
第二節 建議------------------------------------ 81
參考文獻------------------------------------------------ 83

附錄一 晤談學生大綱----------------------------------------- 94
附錄二 小組分工合作表--------------------------------------- 95
附錄三 小組學習單------------------------------------------- 96
附錄四 自評互評表------------------------------------------- 97
附錄五 態度觀察表------------------------------------------- 98
附錄六 學習感受問卷----------------------------------------- 99

表次

表2-1 STS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比較-------------------------------- 10
表2-2 現行的教學模式與STS教學模式教材的編組方式比較表-------- 14
表2-3 現行教學模式與STS理念下教學模式,其教學策略之比較表---- 15
表2-4 現行教學模式與STS理念下教學模式,學生問題解決方式之比較表--18
表2-5 現行教學模式與STS理念下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情形之比較表-- 19
表2-6 傳統教學與主題式教學之比較表--------------------------- 23
表3-1 研究班級特殊學生一覽表--------------------------------- 45
表4-1 情境與問題分析----------------------------------------- 54
表4-2 「對學習內容態度」的改變情形--------------------------- 66
表4-3 「對教師態度」的改變情形-------------------------------- 67
表4-4 「對同儕態度」的改變情形-------------------------------- 68
表4-5 「對學校態度」的改變情形-------------------------------- 69
表4-6 「對自我態度」的改變情形-------------------------------- 69





圖次

圖2-1 科學、技學與社會與學生學習的互動示意圖----------------- 8
圖3-1 研究流程圖-------------------------------------------- 48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正和(1979)。五年制工專學生學業成就與職業興趣、學習習慣和態度、理工性向之相關分析。高雄:復文。
王玉屏(1981)。國中低收入學生行為困擾、學習態度、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克先(1995)。學習心理學。台北:桂冠。
王秀槐(1984)。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環境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珮玲(1988)。淺談學習。台北:測驗與輔導。
王澄霞(1995a)。STS活動中之「學」與「教」。科學教育學刊,3(1),115-137。
王澄霞(1995b)。從「科學與社會互動之學習」探究數理教育問題。科學發展月刊,23,433-455。
王澄霞、陳國華(1993)。結合科學、技術與環境之學習成就評量。環境教育,18,45-50。
余民寧(1987)。考試焦慮、成就動機、學習習慣與學業成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兵介任(1989)。如何有效學習。台北:桂冠。
吳武典(1971)。從心理動力學的觀點談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教育文摘,16(5),5-11。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李美枝(1994)。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美慧(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家平(2003)。STS模式教學對學生批判思考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惠玲(2002)。國二數學科因式分解單元實踐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官淑如(1997)。綜合高中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人龍(1997)。行動的開始-主題式「生活科技」學習活動設計。中學工藝教育,30(3),8-14。
林文惠(2002)。主題式教學中的合作學習行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顯輝(1991)。科學、技學和社會三者結合的科學教育新理念 。 國教天地 ,7,24-30。
邵瑞珍、皮連生(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邱秀玲(1998)。以STS教育實踐「生活科技課程」。台灣教育,575,45-51。
邱佳椿(2003)。高職電機電子群學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路徑模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清文(1992)。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信華(2001)。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璽惠(1988)。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態度師生互動親子關係、英語科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之關係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高翠霞(1998)。主題式教學的理念-國小實施課程統整的可行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25,9-11。
高翠霞(1999)。教學名詞釋義-主題式教學。國教新知,46(1),86-87。
張世璿(2001)。國小STS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志銨(2002)。高職新課程實施後汽車科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9)。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東華。
張秋明(1997)。台北市試辦學年學分制高職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添洲(2001)。技術職業教育發展。台北:五南。
張淑君(2000)。國中生物教師進行STS教學活動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新仁(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瑞(1986)。台北市國民中學三級學生次級文化與違規犯過行為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賴妙理(1998)。科學教師自我評鑑的概念與方法。科學教育月刊,213,2-13。
莊奇勳、王嘉田(1997)。國小自然科STS教學模組之探討。國民教育研究學報,3,75-98。
許榮富(1991)。從科學、技學與社會的整合談科學教育的未來發展。教師天地,52,24-31。
陳文典(1997a)。STS理念下之教學策略。物理教育,1(2),85-95。
陳文典(1997b)。STS理念下教學策略。1997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30。
陳文典(2000)。由國民中小學課程目標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教學與教材。科學教育月刊,231,40-42。
陳文典(2003)。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主題式教學活動設計。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陳柏羽(1999)。以STS為導向的噪音實驗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娥(1996)。國小學習遲緩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聖謨(2003)。主題式統整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教師之友,44(1),44-58。
陳麗娟(1994)。我國國民補習班班級氣氛、與成人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青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世君(1990)。主題式教學活動設計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玉玲(1993)。台北市高智商低成就國中學生學習信念與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雄、簡茂發(1998)。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振裕(1994)。STS教學策略融入國中生活科技課程之研究-以「運輸科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順(1974)。影響國中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6,383-486。
黃朝凱(2003)。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鴻博﹙1998﹚。在國民小學實施STS教育之合作行動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鴻博(1998)。國民小學實施STS課程發展之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1,443-469。
黃鴻博(2000)。STS教育理念之緣起與發展。載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主編。STS教育理念與自然科教學研習會研習手冊(4-19)。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廖啟男(2002)。不同學習型態學童在STS模式教學中的創造表現。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趙居蓮譯(1995)。學習與教學。台北: 心理。
簡茂發(1978)。國中新生適用「學科成就測驗」之編製。測驗年刊,25,64-74。
藍瑞霓(1990)。空軍軍官學校與屏東師範學院對學校態度問卷調查研究。測驗與輔導,6,88-98。
魏明通(1994)。各國STS課程教材評介-英國SATIS課程。科學教育,169,12-20。
蘇宏仁(1996)。科教課程模式-科學、技學、社會(STS)之探討研究。科學教育月刊,190,2-12。
鐘敏綺(2004)。應用STS教學於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ikenhead, G.(1992). ”The Integration of STS Into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Opportunities, Theory into Practices. P.27-35. Ohio: Ohio States University Columbus.
Alewerger, B. & Folores, B. (1991). The theme cycle : An overview. In K. S. Goodman, L. B. Bird, & Y. M. Goodman (Eds.) : The whole language catalog, p.295. New York : American School Publishers.
Atkinson, R. I., Hilgard, E. R., & Atkinson, R. C. (1983).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New York : Harcocert Brace Jovanovicn.
Brown, A. L, Campione, J. C., & Day, J. D. (1981). Learning to learn: on training students to learn from texts. Educational Research,10, 14 -20.
Campbell, D. T. (1967). The indirect assessment of social attitude. In M. Fishbein (Ed.),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New York : Wiley.
Cheek, D. W. (1994). Students and learning: student concept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Workshop on STS approach in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Teachers University.
Cutliffe, S.H.(1989). The emergence of STS as an academic program. 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9, 287-301.
Elliott, J. (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Enteistle, N. J., Nisbet, J., Entwistle, D.,&Cowell, M. D.(1971).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student.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Psychology, 41, 258-267.
Fishbein, M., &Ajzen, I.(1972). Attitudes and normative beliefs as factors influencing behavioral inten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 21, 1-9.
Gordon, D. G.(2001). Classroom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solutions.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88(2), p. 17.
Heath, P. A. (1992). Organizing for S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doing of STS. Theory into Practice, 16, p52-58.
Kelmen, H. C.(1961). Processes of opinion chang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5, 57-75.
Kemp, J. E.(1985).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New York: Harper & Row.
Kimble, G. A.(1967). Foundations of condition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Appleon.
Mager, R. F.(1968). Developing Attitude toward Learning. California: Fearon.
Makiya, H. & Rogers, M.(1992).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 the primary school. London: Routledge.
Marzano, R. J.(1992). A different kind of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dimensions of learning,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cGuire, W. J.(1985). The vicissitudes of attitudes and similar representational constructs in twentieth century psych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6. 89-130.
Mckernan, J. (1991).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London: Kogan Page.
McLellan, H.(1993). Evaluation in a situ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3(3), 39-45.
Meinback, A., Rothlein, L. & Fredrick, A.(1995). 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matic Units : Creating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Norwood Mass: Christopher-Gordon.
Miles, M. B. & Huberman, A. M.(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NSTA(1990).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 New Effort for Providing Appropriate Science for All. http://www.nsta.org/handbook/sts.htm.
Pintrich, P. R. & Schunk, D. H., 1996.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oby, K. R.(1981). Origi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Movement.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27(2), 37-43.
Rokeach, M.(1968). Beliefs, attitudes, and values. San-Francisco: Jossey-Bass.
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mith, F. (Ed.) (1973). Psycholinguistics and reading.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Towel, M.(1982). Learning how to be a student when you have a learning disability.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y, 15, 90-93.
Triandis, H. C. (1971). Attitude and attitude change. New York : Wiley.
Walmsley, S. A. & Walp, T. P.(1996). Integrating Literature and composing into the language arts curriculum :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0(3), 251-274.
Weinstein, R. S.(1982). Student perceptions of school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21553).
Yager, R. E. & Roy, R.(1994). STS:Most pervasive and most radical of reform approaches to “Science” education. In R. E. Yager (Ed.), What research says to science teacher, 7, 7-13. Washington, DC :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Yager, R. E.(1990). The science / technology / society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ts origin, evolution, and rationale. Social Education, April/ May, 198-201.
Yager, R. E.(1992). The STS approach parallels constructivist practices.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l, 3(2), 18-20.
Yager, R. E.(1996).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s Reform in Science Educ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陳文典(1997a)。STS理念下之教學策略。物理教育,1(2),85-95。
2. 許榮富(1991)。從科學、技學與社會的整合談科學教育的未來發展。教師天地,52,24-31。
3. 張賴妙理(1998)。科學教師自我評鑑的概念與方法。科學教育月刊,213,2-13。
4. 高翠霞(1998)。主題式教學的理念-國小實施課程統整的可行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25,9-11。
5. [37] 鄭富書、黃燦輝、林銘郎 (2000),台灣隧道工程老問題之新探討-軟岩之力學特性,地工技術,第79期,第81-90頁
6. [35] 鄭富書、黃國品 (1998),有限元素分析應用於大地問題之安全性衡量,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十卷第二期,第279-289頁。
7. [25] 陳培源 (1998) 台灣新生界砂岩--岩象學之剖析。 地質, 十八卷, 一期, 第17-41頁。
8. 蘇宏仁(1996)。科教課程模式-科學、技學、社會(STS)之探討研究。科學教育月刊,190,2-12。
9. 魏明通(1994)。各國STS課程教材評介-英國SATIS課程。科學教育,169,12-20。
10. 陳聖謨(2003)。主題式統整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教師之友,44(1),44-58。
11. 陳文典(2000)。由國民中小學課程目標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教學與教材。科學教育月刊,231,40-42。
12. 陳文典(1997b)。STS理念下教學策略。1997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30。
13. 林顯輝(1991)。科學、技學和社會三者結合的科學教育新理念 。 國教天地 ,7,24-30。
14. 吳武典(1971)。從心理動力學的觀點談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教育文摘,16(5),5-11。
15. 王澄霞(1995b)。從「科學與社會互動之學習」探究數理教育問題。科學發展月刊,23,43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