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0 09: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簡炳輝
研究生(外文):Jian bing-hui
論文名稱: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探討分析-以臺北市國中自然科教師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urvey Study of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An Example of Natural Science Teachers in Taipei City’s Junior High
指導教授:吳心楷吳心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u hsin-k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1
中文關鍵詞:資訊能力行政資源專業成長教師態度預期效能整合行為
外文關鍵詞:technology skillsadministrative resourceexperience and need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ttitudesanticipated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integrating behavi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3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探討分析--
以臺北市國中自然科教師為例
摘 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臺北市國中自然科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的現況,並進一步瞭解自然科教師的「資訊能力」、「行政資源」、「專業成
長」、「教師態度」、「預期效能」及「整合行為」間的關係。
首先,依據文獻探討上述變項各階層的理論架構、基本概念及學者專
家、相關論文研究,以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為了能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SPSS 10.0 統計軟體在153 份有效問卷
中,整理及統計分析,將研究結果歸納成以下結論,列述如下:
一、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成效得到多數自然科教師的肯定。
二、自然科教師資訊能力雖高,但仍有提升空間。
三、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研習雖多,但內容應以實例及現場觀摩為主。
四、「資訊科技」的行政資源豐富,但融入時的效能不彰。
五、自然科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態度雖高,但教學的「整合
行為」未能多元化。
六、個人背景變項中的「任教科目」、「不同年資」、「是否曾經融入教
學」及「不同學校類型」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教師態度」有
顯著性差異存在。
七、自然科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資訊能力」越高者,將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的「教師態度」、「教學的預期效能」及「教學整合行
為」越佳。
八、自然科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教師態度」越高者,其「教
學的預期效能」及「教學整合行為」越佳。
九、自然科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整合行為」以融入教學時的
「預期效能」影響最大。
II
最後,依據結論提出本研究的建議,以供相關單位作為推動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的參考。
關鍵字:資訊能力、專業成長、教師態度、教學的預期效能、教學整
合行為。
A Survey Study of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An Example of Natural Science Teachers in Taipei City’s Junior
High Schools
Abstract
This survey study was designe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how Taipei
City’s natural science teachers integ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ir
teaching. Using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 158 science teachers in Taipei City,
I employed several analytical techniques(e.g.,factor analysis,one-way ANOVA
and correlation)to study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factors stated below— their
“technology skills,” “administrative resource,” “experience and need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ttitudes,” “the anticipated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and “integrating behavior.”
I used spss10.0 statistical software to analyze 153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and reached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 Most of the science teachers agree that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could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2. Despite the excellence of the teachers’technology skills, 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3. The teachers suggest that the workshop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hould focus on practical examples and demonstrations.
4. Despite the abundance of administrative resourc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mplementation in education is not as effective as might be
expected.
5. Although the teachers are highly motivated, they have not yet developed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to integrate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6. “Teachers’ attitude” and personal background differ greatly.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includes “teaching subjects,” “seniority,” “the experience of
application,” and “difference in school types.”
7. The higher the “technology skills” are, the better “teaching attitude,”
“anticipated effectiveness,” “integrating behavior”.
8. The better “teaching attitude” is, the better “anticipated effectiveness,” and
“integrating behavior”.
9. The most influential predictor of “integrating behavior” is “anticipated
effectiveness.”
IV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o enhance teachers’intergrating of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Key Words: technology skills, experience and need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teaching attitude, anticipated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integrating behavior of teaching
目 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內文目次………………………………………………………………………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四節 名詞解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資訊融入教學背景發展........................................10
第二節 影響融入教學的相關因素................................... 14
第三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42
第二節 研究假說................................................................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52
第四節 研究工具................................................................53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62
第一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分析............................62
第二節 自然科教師專業背景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資訊能
VI
力」、「行政資源」、「專業成長」、「教師態度」、「預期
效能」及「整合行為」上的差異性比較分析………….....80
第三節 探討融入教學的「資訊能力」、「行政資源」、「專
業成長」、「教師態度」、「預期效能」及「整合行為」間的
關係分析............................................................................... 92
第四節 研究結果.................................................................97
第五節 討論……………………………………………..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7
第一節 結論........................................................................107
第二節 建議………………………………………………109
參考文獻…………………………………………………………………..112
附錄………………………………………………………………………..120
表次…………………………………………….…………………………..VII
圖次………………………………………………………………………….IX
VII
表 次
表3-3-1 取樣樣本資料表…………………………………………………53
表3-4-1 個人行政資源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55
表3-4-2 專業成長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56
表3-4-3 融入教學的教師態度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57
表3-4-4 融入教學的預期效能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58
表3-4-5 融入教學的整合行為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59
表3-4-6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各向度變項問卷信度分析摘要表………….60
表4-1-1 教師基本資料表………………………………………………….63
表4-1-2 背景變項和曾經嘗試資訊融入教學的經驗交叉分析摘要表….65
表4-1-3 應用資訊科技在教學上成效分析摘要表……………………….66
表4-1-4 應用資訊科技在教學上,經驗成效交叉分析摘要表………….67
表4-1-5 使用電腦的目的分析摘要表…………………………………….68
表4-1-6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所需要的技術、能力次數與百分比分配表69
表4-1-7 自然科教師具有的資訊能力次數分配表……………………….70
表4-1-8 教師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行政資源分析摘要表…………….71
表4-1-9 研習態度分析摘要表…………………………………………….72
表4-1-10 是否參加相關研習活動分析摘要表…………………………….73
表4-1-11 研習態度及參加研習者交叉分析摘要表……………………….74
表4-1-12 研習內容分析摘要表…………………………………………….75
表4-1-13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教師態度分析摘要表…………………….76
表4-1-14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的預期效能分析摘要表………………….78
表4-1-15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整合行為分析摘要表…………………….79
表4-1-16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二組整合行為摘要表.………………...….80
表4-2-1 性別在資訊能力、行政資源、專業成長、教師態度、預期效能及
整合行為上的差異比較表……………………………………….81
表4-2-2 任教科目在資訊能力、行政資源、專業成長、教師態度、預期效
能及整合行為上的差異比較表……..……………………………82
VIII
表4-2-3 背景變項和曾經嘗試資訊融入教學的經驗交叉分析摘要表......83
表4-2-4 應用資訊科技在教學上的經驗成效和是否曾經融入教學的差異
性摘要表……………………………………………….…………84
表4-2-5 研習態度及參加研習者差異性摘要表…………..………………85
表4-2-6 是否曾經融入教學和資訊能力、行政資源、專業成長、教師態度、
預期效能及整合行為的差異比較表..……………………………86
表4-2-7 不同年資的教師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資訊能力、行政資源、專
業成長、教師態度、預期效能及整合行為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7
表4-2-8 為不同學歷的自然科教師和資訊能力、專業成長、教師態度、預
期效能及整合行為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8
表4-2-9 不同類型學校環境和資訊能力、行政資源、專業成長、教師態度、
預期效能及整合行為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0
表4-3-1 變項各層面間的相關係數表…..…………………………………93
表4-3-2 融入教學的資訊能力、專業成長、教師態度、預期效能及整合行
為間的關係分析…..…………………………………………….....97
IX
圖 次
圖3-1 鏈結模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架構模式…...……………………42
圖3-2 本研究架構.…………………………………………………………44
圖3-3 研究流程.……………………………………………………………4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全世(民89a)。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80,
23-31。
王全世(民89b)。對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資訊情境的評估標準。資訊
與教育雜誌,77,36-46。
王千倖(民87)。落實資訊教育--從教育學程中的資訊教育課程教學設計
著手。視聽教育,39(4),14-19。
王千倖(民86)。落實資訊教育的首要工作教師的在職進修及職前訓練。
91,45-47。
王曉璿(民87)。網路環境與教學應用。教師之友, 39(1), 7-13。
白穗儀(民88)。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鈞元(民91)。教師教學信念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國中地理教師個案
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榮桂(民88)。教育部「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與北高兩市「資訊教
育白皮書」簡介。資訊與教育,70,02-08。
林美和(民85)。「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73 期,
7-12
林信榕(民9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民94年1月
12日,取自:網址:http://www.hsjh.hcc.edu.tw/ninefour.htm。
林煌凱(民91)。國中教師教學創新接受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注階層
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傳彰(民87)。中等學校職前教師電腦態度、電腦素養及其關係之研究。
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俊湖(民81)。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志恆(民89)。國小學童電腦焦慮之相關因素研究。花蓮師院科學教育
- 113 -
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鐵雄、梁恆正(民82)。臺灣地區中小學資訊教育現況與困難。中等教
育,44(6),6-31。
吳鐵雄(民90)。中華民國電腦運用教學與電腦輔助教學。資訊與教育雙
月刊,24,8-14。
吳明隆(民87a)。資訊社會變革中教師應有的體認與做法。研習資訊,15
(2),33-42。
吳明隆(民88)。新時代資訊科技的教學應用與行政支援。民94年1月12日,
取自:網址:http://www.iest.edu.tw/announce/9teach/11.htm。
吳美美(民85)。課程改革和資訊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4 期,32-39。
吳美美(民85)。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雙月刊,73 期,3-4。
吳美惠(民81)。在職成人的電腦態度、電腦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沂木(民88)。 淺談資訊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班級經營, 4(1), 47-52。
吳正己、邱貴發( 民85)。資訊社會國民的電腦素養教育。 社教雙月刊,
73, 13-18。
吳麗花(民91)。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專業能力關係之研
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崇儒(民8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
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倩(民87)。中小學教育人員電腦網路焦慮之研究。國科會八十七年度
「科學教育研究專題計畫」成果討論會論文摘要。
邱瓊慧(民91)。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雜誌, 88 ,
3-9 。
邱貴發(民85)。如何塑造國民中小學電腦輔助教學環境。教師天地,31,
21-24。
莊淑如(民91)。資訊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
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曉婷(民89)。國民小學教師網路教學素養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師院
- 114 -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雅君(民89)。臺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知能及相關設備利用情
形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崔夢萍(民90) 。國小教師電腦融入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
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169-194。
陳進成(民90)。資訊教育融入自然科教學反思。論文發表於逢甲大學資
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
陳桂津(民91)。國民小學教師網路教學意願與障礙因素探討。國立臺南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立祥(民88)。我國資訊教育推動現況與展望。1999 臺灣區網際研討會
論文集。
陳佳伶(民92)。探討教師電腦素養與電腦使用現況。國立嘉義大學幼兒
教育研究所研究碩士論文。
游光昭(民86)。資訊傳播時代的新素養。中學工藝教育月刊,30(2),
1。
游光昭、李大偉(民86)。教師在電腦網路教學中角色之探析。中學工藝
教育,30(11),12-16。
孫國珊(民92)。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臺中師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志成(民90)。網路科技融入國中二年級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楊叔卿(民87)。電腦網路推展至中小學之質化研究。國科會八十七年度
「科學教育研究專題計畫」成果討論會論文摘要。
楊叔卿、周倩(民88)。中小學教師與網際網路教學推行之研究。遠距教
育,10,41-45。
楊家興(民89)。航向新世紀的願景:網路上的開放教育環境。遠距教育,
15-16,75-84。
張文嘉(民92)。學校環境與教師個人背景對資訊融入教學之影響研究-
以南投縣國中
- 115 -
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湘瑜(民88)。教育部「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八十八年度執行成果。
教育部電算中心簡訊,8810,24-32。
張國恩(民88)。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72,
2-9。
張國恩(民91)。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民94年1月20
日,取自:網址:http://www.scjh.tpc.edu.tw/9year/fields.htm。
鄭建良(民85)。師範院校學生對電腦網路使用現況及態度之調查研究。
國立臺南師範學校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美蘭(民87)。電腦網路在臺灣中小學教育上之應用研究。第七屆國際
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大會論文。
教育部(民86)。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內容概要。民94年3月20日,取自:
網址:http://www.edu.tw/information/infpln/bascont.htm。
教育部(民87)。 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民94年3月20日,
取自:網址:http://www.hhps.tp.edu.tw/edu/teacher/teacher1.htm。
教育部(民88)。 國民中小學教師育資訊基本素養指標。民94年3月20日,
取自:網址:http://www.hhps.tp.edu.tw/edu/teacher/teacher1.htm。
教育部(民89)。九年一貫課程資訊教育課程綱要。民94年3月20日,取自:
網址:http://teach.eje.edu.tw/B-list/B-main-2.htm。
教育部(民90)。各級學校統計資料。民94年3月20日,取自:
網址:http://www.edu.tw/school/index_b6.htm。
教育部(民90)。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民94年3月20日,取自:
網址:http://masterplan.educities.edu.tw/conference/total.shtml。
溫嘉榮(民92)。教師如何將資訊融入學科成為教學工具。教育研究月刊,
105,75-81。
溫嘉榮、 吳明隆(民88)。 網路科技對教學的影響。 載於新時代資訊教
育的理論與實務運用。松崗,1-13。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87)。臺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民94年3月22日,取
自:網址:http://www.edunet.taipei.gov.tw/。
- 116 -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90)。臺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第二期計畫。民94年3
月22日,取自:網址:http://www.edunet.taipei.gov.tw/it/。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91a)。教育政策白皮書。民94年3月22日,取自:
網址:http://www.edunet.taipei.gov.tw/。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91b)。資訊教育現況與未來展望。民94年3月22日,
取自:網址:http://www.edunet.taipei.gov.tw/edu2/2-10/ecity/。
廖遠光(民88)。我國師範學院學生對電腦科技態度之研究。八十八年度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載於師資培育與教學科技,65-86。
蔡英姝(民91)。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專業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龍源(民89)。主題化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80 期,32-40。
謝靜慧(民89)。國民中小學教師之電腦焦慮、電腦自我效能、電腦因應
策略與電腦素養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亞平(民87)。教育改革的關心程度問卷與線上測驗之研究。國立臺南
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世雄(民89)。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資訊與教
育雜誌,78,60-66。
劉世雄(民90)。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決定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
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俊男(民89)。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韓善民(民87)。我國資訊教育基礎建設簡介。研習資訊,15(2),16-21。
簡良諭(民91)。國中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良諭(民91)。 資訊融入教學模式探討。師友月刊, 425, 76-78。
- 117 -
西文部分
ALA (1998). AASL unveils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American libraries,
29(7), 7.
Becker, H.J.,&Riel, M.M. (1999). Teacher role orientation: Classroom focus
versus Collaborative professional practice. Retrieved August 15, 2004:
http://www.crito.uci.edu/tlc/findings/snapshot3/html/left_defaultmasterbor
der.htm.
Becker, H. J. (1999). Internet use by teacher: Conditions of professional use and
teacher-directed student use. Center for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s. Retrieved August 15, 2004:
http://www.crito.uci.edu/TLC/findings/Internet-Use/startpage.htm.
Brickner, D. L. (1995). The effects of first and second order barriers to change
on the degree and nature of computer usage of secondary mathematics
teachers: A case study.(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urdu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 Indiana.
Breivik, P. S.,&Gee, E. G. (1989). Information Literacy: Revolution in the
Library.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 Company.
Breivik, P. S. (1998). Student Lea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rizona: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nd Oryx Press.
Bruce, C. (1997). The Seven Fac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delaide: Auslib
Press.
Burden, P. R. (1980)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son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RIC ED
198087)
Colley, A. M., Gale, M. T.,&Harris, T. A. (1994). Effects of gender role
identity and experience on computer attitude compon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0(2), 129-137.
Duke, D. L. (1990). Teaching An Introducation.New York: Mc Graq-Hill
Publishing Company.
Dias, L. B.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1(3), 10-13.
Doyle, C. (1992) .Outcome Measure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within the
- 118 -
National Educational Goals of 1990.
Erffmeyer, E. S.,&Martray, C. R. (1990). A quantified approach to evalua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leadership
through a goal-setting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3, 275-300.
Ertmer, P. A. (1999). Addressing first-and second order-barriers to change:
Strategies for echnology integration. Edu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7(4), 47-61.
Galin, Jeffrey. R.,&Latchaw, Joan. (1998). The Dialogic Classroom: Teachers
Integrating Computer Technology, Pedagogy, and Research. (ERIC ED
424585)
Gates, B. (1999). Using a digital nervous system. Retrieved August 15, 2004:
http://www.dgbas.gov.tw/eyimc/switch2/sw2_3/tit19401.html.
Harris, D. G. (1985). Faculty and administrative perceptions of post-secondary
occupational staff developmen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7(02), 506A.
Harris, D. G. (1999). INSET for I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lating to
Preparation for and use of IT in Schools .London : NFER.
Hadley, M., & Sheingold, K. (1993) .Commonalities and distinctive patterns
in teachers' integration of computers.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01,
261-315.
Johnson, D. (1996). ”We’re Helping Them To Be Good Teachers” : Using
electronic dialoguing to connect theory and practice iv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hildhood Education, 7(1), 3-11.
Kwon, T. H., & Zmus, R. W. (1987). Unifying Fragmented Model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Implementation. John-Wiley: Information Systems,
Series.
Levine, J.(1998) .Planning strategically for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Sarac Neil,
Jerry D, Stephanie BM, Robon B, Willis J.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Annual 1998, 293-295. Charlottesville, VA: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on Education.
Reigeluth, C. M. (1994). The imperative for system change. In Reigeluth C.M.
and Garfinkle R.J .Systematic change in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 119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Ross, Wallis. T. Jr. (1996). Technology-Based Learning: A handbook for
teacher and technology leaders. (revised edition). IL, IRI/Skylight Training
and Publishing. (ED402912)
Sivin–Kachala, J., &Bialo, E. R. (1993) .The Repor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echnology in Schools 1990–1992. Washington DC: Software Publishers
Association.
Spitzer, D. R. (1998).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context of distance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8(2), 52-56.
Sutton, R. (1991).Equality and computer in the school: A decade of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61, 475-503.
Yaghi, M. H. (1998) .Teacher computer anxiety: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3, 203-216.
Valdez, G. (1998). Learning through technology: A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guide. Retrieved August 15, 2004:
http://www.ncrel.org/tandl/homepg.htm.
Wetzel, D. R. (2001) .A model for pedagogical and curricula transformation
with technology. Retrieved August 15, 2004:
http://confreg.uoregon.edu/necc2001/program/research_pdf/Wetzel-D.pdf
Yaghi, H. (1996) .The role of the computer in the school as perceives by
computer using teacher and school administrato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5 (2), 137-155.
Willis, J. W.,&Mehlinger, H. D. (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 Sikula, J., Buttery, T. J, Guyton, E.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美美(民85)。課程改革和資訊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4 期,32-39。
2. 吳鐵雄(民90)。中華民國電腦運用教學與電腦輔助教學。資訊與教育雙
3. 吳沂木(民88)。 淺談資訊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班級經營, 4(1), 47-52。
4. 吳美美(民85)。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雙月刊,73 期,3-4。
5. 王曉璿(民87)。網路環境與教學應用。教師之友, 39(1), 7-13。
6. 王全世(民89a)。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80,
7. 吳正己、邱貴發( 民85)。資訊社會國民的電腦素養教育。 社教雙月刊,
8. 邱瓊慧(民91)。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雜誌, 88 ,
9. 游光昭(民86)。資訊傳播時代的新素養。中學工藝教育月刊,30(2),
10. 楊家興(民89)。航向新世紀的願景:網路上的開放教育環境。遠距教育,
11. 張國恩(民88)。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72,
12. 溫嘉榮(民92)。教師如何將資訊融入學科成為教學工具。教育研究月刊,
13. 韓善民(民87)。我國資訊教育基礎建設簡介。研習資訊,15(2),16-21。
14. 11. 陳昭君,龔明鑫,「產業分類的另類思考方向」,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3卷第9期,民國90年,頁47-51。
15. 14. 陳錦鈴,「由產業結構變遷看臺灣經濟發展過程」,臺灣經濟研究月刊,民國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