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 MARTYN OLIVER,《哲學的歷史》,王宏印譯,台北市:究竟,2005。
• 王友俊,《王友俊繪畫歷程/黃澥撮奇特展》,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
• 王受之,《世界現代美術發展》,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1。
• 高宣揚,《後現代論》,台北市:五南圖書,2000。
• 高實珩,〈現代版畫藝術的發展與多元風貌〉,《美育》114期,2000.3/4。• 章光和,《複製真實》,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2000。
•葉朗,《中國美學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 師大美術研究所,《廿一世紀視覺藝術新展望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 劉思量,《藝術心理學》,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8。
• 呂清夫,《後現代的造形思考》,高雄市:傑出文化,1996。
• 《巨匠美術週刊‧劉國松》。101期。台北:錦繡出版事業,1996。
• 林昌德,《寫生造境-林昌德水墨寫生創作解析》,台中市:印刷,1995。
• 郭繼生編選,《台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5。
• 佟景韓、易英編,《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 造形藝術美學卷》,台北市:洪葉文化,1994。
• RUDOLF ARNHEIM,《藝術心理學新論》,郭小平、翟燦譯,台北市:台灣商務,1992。
• EDDIE WOLFRAM,《拼貼藝術之歷史》,傅嘉琿譯,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2。
•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
• 劉其偉,《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台北市:雄獅圖書,1991。
• SUSANNE K. LANGER ,《Feeling and Form》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台北市:商鼎文化,1991。
• ARNOLCL HAUSER,《西洋社會藝術進化史》,邱彰譯,台北市:雄獅圖書,1987。
• VIRGIL C. ALDRICH,《藝術哲學》,周浩中譯,台北市:水牛圖書,1987。
• STEVEN HENNY MADOFF,《繪畫中的後現代主義》,羅青譯。台北市:徐氏基金會,1987。
• HERBERT READ,《現代藝術哲學》,孫旗譯,台北市:雄獅圖書,1986。
• PIERRE CABANNE,《杜象訪談錄》,張心龍譯,台北市:雄獅圖書,1986。
• PIERRE CABANNE,《杜象訪談錄》,張心龍譯,台北市:雄獅圖書,1986。
• 劉文潭,《現代美學》,台北市:台灣商務,1984
• 陳英德,《在巴黎看新寫實畫》,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84。
• 廖修平,《版畫藝術》,台北市:雄獅圖書,1983。
• RUDOLF ARNHEIM,《藝術與視覺心理學》,李長俊譯,台北市:雄獅圖書,1982。
• 王秀雄等編譯,《西洋美術辭典》,台北市:雄獅圖書,1982。
•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市:台灣開明,1980。
• BATES LOWRY,《視覺經驗》,杜若洲譯,台北市:雄獅圖書,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