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石培欣(民89)。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朱崑中(民85)。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明隆(民92)。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治勳(民92)。青少年同儕關係的評估及其特性之探討—以憂鬱傾向及壓力壓程特性為指標。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美琦(民92)。國中學生父母管教策略、社會能力及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明、陳紅雯譯(民81)。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李佩怡(民88)。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卷,3152-3156頁。李坤崇(民72)。馬斯洛人格理論及其在諮商與測驗上的運用。輔導月刊,19卷,9期,10-15頁。李坤崇(民75)。我國大學生心理需求之評量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坤崇(民77a)。馬斯洛需求層次論及其實徵性研究之分析。臺南師院學報,21期,207-259頁。李坤崇(民77b)。馬斯洛自我實現理論及其實徵性研究之探討。輔導月刊,24卷,4、5期,15-21頁。李坤崇(民79)。馬斯洛心理需求順序與變化之探討。輔導月刊,26卷,5、6期,17-20頁。李坤崇(民85)。國小教師心理需求困擾與因應策略之關係和理論模式驗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桂蘭(民83)。幼兒生活與輔導:從馬斯洛人類需求階層論談起。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7期,15-28頁。李清茵(民93)。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滿足、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雅芬(民92)。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車文博(民90)。人本主義心理學。台北:東華。
周玉真(民81)。青少年的身體意象滿意度與其自我概念、班級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周榮范、卓妙如(民92)。運用依附概念於發展遲緩兒之親之互動。身心障礙研究,1卷,2期,13-14頁。
林世欣(民89)。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宜美、田玲瑋、許秋田、郭玲妃合譯(民92)。早期社會化。台北:五南。Cara Flanagan. (1999).Early Socialisation:Sociability and attachment.
林翠湄譯(民84)。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Shaffer D. R.(1994). Socia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邱美華(民85a)。青少年的同儕關係(上)。父母親月刊,137期,33-40頁。邱美華(民85b)。青少年的同儕關係(下)。父母親月刊,138期,31-40頁。邱皓政(民9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金惠梅(民86)。國小學童父母情緒智力、管教態度對其子女人格適應的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施頂清(民89)。馬斯洛人文主義的自我觀在教育上之涵義與應用。教師之友,41卷,4期,2-5頁。洪雅雯(民90)。學童之人格特質、同儕接納程度與班級氣氛知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胡斐斐(民75)。家庭穩定性、母親教育程度及子女性別對母親教養態度與兒童生活適應影響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孫大川審譯(民79)。人的潛能和價值。台北:結構群。Maslow, A.H. & Fromm, E.等著。
孫淑琴(民89)。學童依附關係、內在運作模式和同儕衝突處理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合著(民91)。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徐振堃(民90)。台北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綺櫻(民82)。父母管教態度與學齡兒童行為困擾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時蓉華(民85)。社會心理學。台北:東華。
涂秀文(民88)。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怡貞(民87)。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芝鳳(民89)。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春興(民84)。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廣義(民87)。淺談學校校園中的人際關係互動。教育習輔導季刊,4卷,3期,11-16頁。
梁志宏(民74)。父母管教態度對子女人格發展的影響調查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莊千慧(民83)。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興趣與人格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莊懷義、劉焜輝、曾端真、張鐸嚴(民79)。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空中大學。
莊耀嘉譯著(民71)。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台北:允晨。
許雅嵐(民91)。國中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郭生玉(民85)。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郭孟瑜(民92)。青少年的親子三角關係類型與人際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郭燕如(民77)。父母管教態度對青少年自我認同與價值取向的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一惠(民87)。父母婚姻關係、兒童性別角色與兒童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立人、鄭宇樑(民83)。國小五、六年級學童之親子關係適應、班級人際關係與自我觀念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師院學生學刊,15期,1-18頁。陳佳琪(民91)。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坤虎(民90)。青少年自我認同與父母管教態度及自尊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美璊(民88)。國中教師心理需求困擾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皎眉、鍾思嘉(民85)。人際關係。台北:幼獅。
陳喜水(民92)。原住民國中生偏差行為與家庭氣氛及父母的管教態度相關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彭文賢(民81)。人群關係的生態面。台北:幼獅。
彭運石(民90)。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貓頭鷹。
曾端真、曾玲岷譯(民85)。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Rudolph F. Verderber & Kathleen S. Verderber(1992).Inter-act : 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黃牧仁譯(民88)。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台北:五南。Erwin P.(1998). 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黃琴雅(民81)。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德祥(民83)。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楊百川(民90)。高中生心理需求困擾之評量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錦登(民88)。論述人際關係。國教輔導,38卷,3期,48-53頁。楊錦登(民89)。人際關係相關理論之探討。輔導文摘,69期,104-113頁。
雷庚玲、曾慧芸(民88)。誰說我不聽話,我聽朋友的話-談青少年社會同儕順從行為之發展現象與成因。測驗與輔導,153期,3178-3182頁。劉劭純(民91a)。依附關係與兒童人際發展之探討。師友月刊,418期,42-45頁。劉劭純(民91b)。友誼關係在人際關係教育上的意義。師友月刊,419期,48-51頁。劉玲君(民84)。國中生之家庭特質與其心理需求、偏差行為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佳芬(民88)。影響繼親家庭青少年偏差行為家庭因素之相關分析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政霖(民91)。父母管教態度與少年犯罪相關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恒翠(民93)。國中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鄭佩芬(民89)。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揚智。
鄭金謀(民83)。人際關係基本學理與實務探討。輔英學報,14期,186-217頁。謝美英(民87)。青少年同儕關係與倫理。訓育研究,37卷,3期,55-60頁。羅聿廷(民91)。影響單親青少年疏離感與生活型態之相關性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羅沁芳(民92)。台北市某國中學生同儕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羅品欣(民93)。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羅基聰(民75)。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的生活適應、父母管教態度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蘇建文(民86)。對父母及友伴的依附關係與青少年的內在運作模式及個人適應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6-2413-H-003-009-G10)。
蘇建璋(民89)。南部地區國小學生心理需求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二、西文部分
Abraham H. Maslow.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nd ed.). 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Abraham H. Maslow.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Bell N. J., Avery A. W., Jenkins D., Feld J. & Schoenrock C. J. (1985).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competence during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4, 109-119.
Berndt, T.J. (1982).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friendship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53(6), 1447-1460.
Bierman, K.L.,&Smoot, D.L. (1991). Linking family characteristics with poor peer relations :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nduct problem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9,341-356.
Bigelow, B. J., & La Gaipa, J. J. (1975). Children’s written descriptions of friendship: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1, 857-858.
Buhrmester D. (1990). Intimacy of friendship, interpersonal and adjustment during preadolescence and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61, 1101-1111.
Durkin (1995). Development Social Psychology: From Infancy to Old Ag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Erickson, M.F., Sroufe, L.A. and Egeland, B. (198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attachment and behaviour problems in preschool in a high-risk sample. Monographs for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0 (1-2), 147-166.
Gifford-Smith, M. E., & Brownell, C. A. (2003). Childhood peer relationships:Social acceptance, friendships, and peer network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1, 235-284.
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 (1996).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5th ed.).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Grossmann, K.E. and Grossmann, K. (1991).Attachment quality as an organizer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responses in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In C.M. Parkes, J. Stevenson-Hinde and P. Marris(eds),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London: Tavistock/Routledge.
Mirny, A.I. (2001). Meaning of the group: Diverging perspectives of the early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 on their peer groups. Paper presented at a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eattle, WA.
Raffaelli M. , & Duckett, E. (1989). “We were just talking……” : Conversations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8, 567-582.
Romig, C. & Bakken, L. (1992). Intimacy development in middle adolescence : Its relationship to gender and family cohesion and adaptability.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21(3), 325-338.
Shulman, S. , Elicker, J. & Sroufe, L.A. (1994). Stages in friendship growth in preadolescence as related to attachmen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1, 341-361.
Smith, T.E. (1997). Adolesce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time alone and time devoted to conversation. Adolescence, 32, 486-496.
Sroufe, L.A. & Fleeson, J. (1986). Attach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ionships. In : W.W.Hartup and Z.Rubin(eds),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ment. Hillsdale, NJ:Erlbaum.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Zimbardo, P. G.(1988). Psychology and lif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