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0: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子菁
研究生(外文):Tzu-chin Liu
論文名稱:近代中國民族主義與教育學的發展(1897-1919)
論文名稱(外文):Nationa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Educatin in Modern China(1897-1919)
指導教授:周愚文周愚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wen Cho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2
中文關鍵詞:近代中國民族主義教育學教育學門教育史學門
外文關鍵詞:Nationalism in Modern Chinathe Study of Educationthe Discipline of Educationthe Discipline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清末民初時期,近代中國民族主義風潮,對「教育學」學門與「教育史」學門在師範教育機構與學術研究二層面發展的影響,以揭示此二學門與中國社會運動間彼此呼應的現象與意涵。研究發現如下:
一、教育學興起的歷史及社會背景:中國教育學在甲午戰後民族主義聲勢益加高漲的社會背景中逐漸興起,並於戊戌變法後開始在師範教育機構中設置教育學課程,之後受到文化的(政治的、官方的)民族主義、種族民族主義與菁英民族主義的影響。
二、教育學界的學術傳播活動:在上述不同民族主義路線中,立憲派、革命派與民間成立出版機關與教育會團體,地方人士參與教育傳播活動情形益加熱絡,晚清教育學界逐漸形成,民初在晚清教育會的基礎下發展,進一步形成由各國至中國,中央到各省之間教育事務的輸入與交流管道。
三、教育學課程的設置與性質:清末民初設置教育學課程的機構主要在初級師範學堂及優級師範學堂,其次則有大學堂、師範講習所等;民初則是師範學校高等師範學校與師範講習所,教育學課程明顯傾向政治學與實用性質。
四、「教育學」與「教育史」學門的發展特徵:晚清「教育學」學門的研究,對教育目的的討論反映出國內各種民族主義立場,並且在赫爾巴特教育學說外,引介教育學內部分支學門不同的參考架構;民初則進一步引介實驗教育學、擴大與其他學門間的關係、引進注重公民教育,與注重實用的教育思潮,這些研究方向使「教育學」更趨學術化,並有人進行教育學科學化的課程改革。在「教育史」學門的研究方面,晚清教育史譯者注重當代史、國別史與教授法沿革史等實用導向的研究成果;民國初年以後,教育史學門則嘗試經由編年體、國別史與思想史三種體例,初步奠定專史化的方向,因此,民初以後二學門的學術研究色彩益加濃厚。
總之,清末民初中國的民族主義運動,對上述二學門在課程的規劃、教學內容的安排、譯介書籍的動機、選譯範圍與學術研究的主題方面,皆產生重要影響。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qui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and the discipline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from 1897 to 1919, and by this means to reveal the relation between two disciplines and social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the following:

1.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the study of education: the study of education in China emerged after 1894 Sino-Japanese War. During this period nationalism gradually became prevalent. After the 1898 Reform the curricula on the study of education were established in normal school, and affected by cultural(political and official), ethnic and elite nationalism.
2.The academic dissemination by educational community: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sm courses the constitutional course, revolutionary course and non-governmental course established presses and associations of education. , more and more people joined associations of education to disseminate the study of education. These people gradually formed an educational community in Late Ching, which, in the Early Republic China, developed under the foundation of associations of educational in Late Ching and then served as a channel to import educational affair from other nations to China, from the capital government to provinces.
3.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curriculums of the study of education: the curricula of the study of education in Late Ching were established mainly in Primary Normal School and Senior Normal School. College and Normal Institute came into the second place. In Early Republic China the curriculums were established primarily in Normal School, Higher Normal School and Normal Institute. In both of these periods the curriculums of the study of education had political and practical character.
4.The character of the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and the discipline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the research of the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aim of education was reflected China nationalism courses. In addition to Herbart’s theory of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related disciplines of education were introduced in Late Ching. Aft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built, the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developed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four directions. First, the experimental education was introduced. Second, the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was broaden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Third, civic education was introduced. Fourth, the thoughts of practical education were introduced. Also, there was a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attempted to scientificalize the study of education. Those developments in Early Republic China improved the academic characters of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In the respect of the discipline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Late Ching the translators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focused on the practical results of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history of different nations, history of thoughts and the history of teaching method. In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 scholars on the discipline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turned to explore chronological style, national style and thought style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so as to establish the status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as a specialized (topical) history. Hence, the academic character of the two disciplines increased in Early Republic China.

In sum, the nationalism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 (1897-1919) has important effect on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and discipline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with respect to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s, motivation for translating writings and research topic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起-----------------------------------------1
第二節 研究目的、方法與步驟-----------------------------8
第三節 研究史料-----------------------------------------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界定-------------------------------10
第五節 研究限制----------------------------------------14

第二章 近代民族主義與中國「教育學」學科的出現-----------15
第一節 德意志民族主義運動與「教育學」科目的設置--------16
第二節 近代中國民族主義運動與師範理念的轉變------------25
第三節 教育學納入師範教育課程--------------------------38

第三章 晚清教育學與教育史學門的萌芽--------------------51
第一節 晚清教育學界的形成------------------------------52
第二節 晚清教育學的性質、議題與其他學門間關係----------68
第三節 從認識外國教育到整理國故―以教育史學門為中心-----93

第四章 民初教育學與教育史學門的學術追求-----------------117
第一節 官方教育政策與教育會的學術傳播-----------------117
第二節 從擴大學術領遇到「實用」建國―以教育學學門為中心132
第三節 從展望未來到求索專史―以教育學史門為中心--------143

第五章 結論---------------------------------------------151

參考書目-------------------------------------------------161
附錄-----------------------------------------------------179
附錄一 晚清葉惟善手稿《兩淮師範學堂教育學講義》書影-----179
附錄二 晚清葉惟善手稿《兩淮師範學堂教育史講義》書影-----180
附錄三 晚清葉惟善手稿《續教育史講稿》書影---------------181
附錄四 1901-1919年教育學書目分類表----------------------182
一、史料
(一)專書類
(宋)范曄,《後漢書》,《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台北:台灣商務,1986。
《左傳》,《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1980。
小泉又一(日),景耀月等譯,《教育史》,東京:古今圖書局,1906。
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洋務運動》第一冊,上海:上海人民,1961。
王國維,《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之四,台灣:台灣商務,1976。
王國維,《王國維全集—書信》,台北:華世,1985。
王寶平主編,《晚清中國人日本考察記集成—教育考察記》上,浙江:杭州大學,1999。
加納友市、上田仲之助,《實用教育學》,出版處佚:出版社佚,1902。
多賀秋五郎編,《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民國編),台北:文海,1911/1976。
多賀秋五郎編,《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清末編),台北:文海,1976。
朱有瓛、戚明琇、錢曼倩、霍益萍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教育行政機構及教育團體》,上海:上海教育,1993。
吳相湘、劉紹唐主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戊編》,台北:傳記文學,1971。
吳馨等修,《上海縣續志》,台北:成文,1970。
李其龍、孫祖復選編,《聯邦德國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1991。
房兆楹輯,《清末民初洋學學生題名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2。
後藤嘉之、美島近一郎(日),《教育學解剖圖說》,東京:合資會社六館盟,大正2年第12版。
柳曾符,柳佳編,《劬堂學記》,上海:上海書店,2002。
柳詒徵,《柳詒徵說文化》,上海:上海古籍,1999。
狩野良知(日),《支那教學史略》,上海:商務,1902。
夏之蓮主編,《外國教育發展史料選粹》(上),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1。
孫中山,《孫中山選集》上冊,北京:人民,1894/1956。
孫星衍註,《尚書今古文注疏》,台北:廣文,1975。
孫常緯編,《蔡元培先生全集》,台北:台灣商務,1968。
孫常緯編,《蔡元培先生全集》續編,台北:臺灣商務,1991。
孫常緯編著,《蔡元培先生年譜傳記》上,台北:國史館,1985。
高時良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洋務運動時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1992。
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台北:文海,1967。
張之洞(清),《勸學篇》,上海:上海書店,2002。
張百熙(清),《欽定學堂章程》,台北:文海,1986。
張百熙、榮慶、張之洞,《奏定學堂章程》,台北:台聯國風,1904/1970。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台北:台灣中華,1983。
梁啟超,《飲冰室全集》,台北:文化,1967。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 ,《清史稿校註》,台北縣,國史館,1986。
郭秉文,《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上海:上海書店,1991。(商務印書館1922年版)。
陳學恂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冊,北京:人民教育,1987。
章炳麟,《章氏叢書》,台北:世界,1958。
渡邊幾治著(日),侯鴻鑑編,《教育史述》,江蘇:無錫速成師範學校,1909。
舒新城編,《臨時教育會議日記》,收於《中國近代教育史料》上,人民教育,1979。
黃紹箕起草,柳詒徵補輯,《中國教育史》卷一,出版社佚:出版地佚,出版時間佚。
黃遵憲(清),《日本國志》,續修四庫全書編輯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745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葉惟善輯講(清),《兩淮師範學堂教育史講義》手稿本。
葉惟善輯講(清),《兩淮師範學堂教育學講義》手稿本。現藏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
葉惟善輯講(清),《續教育史講稿》手稿本。現藏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
熊谷五郎編(日),《社會的教育學》,東京:金港堂,1902。
熊谷五郎編(日),《教育學》,東京:博文館,1909。
劉勰(梁),《文心雕龍》,《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台灣:台灣商務,1983。
增戶鶴吉講,江蘇師範生編,《教育史》第二編,江蘇:江蘇甯屬、蘇屬學務處。光緒三十二年本。
鄭玄(漢),《禮記鄭注》,台北:學海,1981。
鄭振鐸編,《晚清文選》卷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
翦伯贊等編,《戊戌變法》卷二,上海:上海人民,2000。
學部總務司編,《第一次教育統計圖表》,台北:文海,1986。
戴克敦編,《教育史講義》,上海:商務,1915。
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 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1991。

(二)期刊論文類
〈教育總長蔡元培參議院宣示政見之演說〉,《教育雜誌》,第四卷,第三號,1912,頁總3825-3826。
〈教育雜誌簡章〉,《教育雜誌》,第一年,第一期,1909,頁總5-10。
〈紹介批評〉,《教育雜誌》,第一年,第五期,1909,頁總433-434。
〈新出東方雜誌簡要章程〉,《東方雜誌》,第一卷,第一期,1904,頁總31。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三年,第十期,1912,頁總3918-3321。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三年,第十一期,1912,頁總3394-3395。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三年,第十二期,1912,頁總3471。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四號,1913,頁總5272。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號,1914,頁總5962。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號,1914,頁總5960。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一號,1914,頁總6098。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四號,1914,頁總6852。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四號,1914,頁總6856。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六卷,第五號,1914,頁總6990。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六號,1912,頁總4121。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六號,1912,頁總4146。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六卷,第九號,1914,頁總7542。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六卷,第九號,1914,頁總7543-7544。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二號,1915,頁總8260。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三號,1915,頁總8394。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九號,1915,頁總9224-9225。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三號,1916,頁總10100。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八卷,第四號,1916,頁總10210。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八卷,第四號,1916,頁總10212。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八卷,第八號,1916,頁總10789-10790。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一號,1917,頁總11488。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一號,1917,頁總11881。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七號,1917,頁總12276。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九卷,第十號,1917,頁總12682。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十一卷,第二號,1919,頁總14824。
《師範教育規程》,《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十二期,1912,頁總4737-4745。
《師範學校擬章》,羅振玉主編,《教育世界.文篇》,卷二十七,1902,頁總704-705。
《教科書編纂綱要審查會規程令》,《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四號,1914,頁總6844-6845。
《教授要目編纂會規程令》,《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四號,1914,頁總6845-6846。
《論語》,《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1980。
八木光貫(日),譯者佚,〈國家主義教育〉,《新民叢報》,第四年,第二十二號,1906,頁總75-83。
八木光貫(日),譯者佚,〈個人主義教育〉,《新民叢報》,第四年,第二十二號,1906,頁總85-91。
上海蘇報館編,《蘇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79。
大瀨甚太郎(日),楊彥潔譯,〈實用教育學〉,《學部官報》第一冊,第6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06/1980,頁143-144。
大瀨甚太郎(日),楊彥潔譯,〈實用教育學〉,《學部官報》第一冊,第8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06/1980,頁184-185。
大瀨甚太郎(日),楊彥潔譯,〈實用教育學〉,《學部官報》第一冊,第11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06/1980,頁243-244。
大瀨甚太郎(日),楊彥潔譯,〈實用教育學〉,《學部官報》第一冊,第14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06/1980,頁304-305。
大瀨甚太郎(日),楊彥潔譯,〈實用教育學〉,《學部官報》第一冊,第17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06/1980,頁368-396。
大瀨甚太郎(日),楊彥潔譯,〈實用教育學〉,《學部官報》第一冊,第19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06/1980,頁404-406。
不著撰人(英),天民譯,〈戰爭與國民教育-英國教育者之言〉,《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一號,1916,頁總9829-9835。
不著撰人,〈中國當重國民教育〉,《湖北學生界》教育篇,第二期,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輯委員會,1903/1968,頁總197-206。
不著撰人,〈日本明治三十四年教育小史〉,羅振玉主編,《教育世界.譯篇卷十九》,北京:學部,1902,頁總550-563。
不著撰人,〈日本編定中小學教科書沿革〉,《教育世界.文譯編》第二十二卷,北京:學部,1902,頁總606-609。
不著撰人,〈民族主義之教育〉,《遊學譯編》教育篇,第十期,台北:國際,1904/1968,頁965-973。
不著撰人,〈民族主義論〉,《浙江潮》論說篇,第1-2期,頁1-8。

不著撰人,〈西洋二十四教育家略傳〉,《教育雜誌》,第一年,第六期,1909,頁總467-474。
不著撰人,〈西洋二十四教育家略傳〉(續),《教育雜誌》,第一年,第七期,1909,頁總579-586。
不著撰人,〈各省教育總會聯合會議決案〉,《教育雜誌》,第三年,第六期,1911, 頁總2987-2998。
不著撰人,〈教育通論〉,《江蘇》教育,第三期,台北:國際,1968,頁總457-470。
不著撰人,〈教育通論〉,《江蘇》教育,第六期,台北:國際,1968,頁總1015-1025。
不著撰人,〈教育通論〉,《江蘇》教育,第四期,台北:國際, 1968,頁總639-649。
不著撰人,〈教育通論〉,《江蘇》教育,第九、十合期,台北:國際,1968,頁總1585-1881。
不著撰人,〈教育論〉,《遊學譯編》,第一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03/1968年,頁總29-37。
不著撰人,〈教育關係國家之存立說〉,《湖北教育界》教育,第一期,1903,頁總33-40。
不著撰人,〈論中國古代教育之秩序〉,《東方雜誌》,第一卷,第五期,1904,頁總1127-1130。
不著撰人,〈論教育與國家之關係〉,《東方雜誌》,第三卷,第三期,1906,頁總6135-6140。
不著撰人,不著譯者,〈美國國立師範學校略記〉(譯自美國國立師範學校略記),《學務官報》,第三十期,1907,頁總622-624。
不著撰人,不著譯者,〈美國國立師範學校略記〉(譯自美國國立師範學校略記),《學務官報》,第三十六期,1907,頁72-77。
不著撰人,不著譯者,〈美國國立師範學校略記〉(譯自美國國立師範學校略記),《學務官報》,第四十一期,1907,頁173-175。
不著撰人,不戁子譯,〈教育論〉,《浙江潮》—教育篇,第二期,台北:國際,1903/1968,頁總49-56。
不著撰人,不戁子譯,〈教育論〉,《浙江潮》—教育篇,第三期,台北:國際,1903/1968,頁總59-64。
不著撰人,不戁子譯,〈教育論〉,《浙江潮》—教育篇,第六期,台北:國際,1903/1968,頁總15-19。
不著撰人,蛻庵輯譯,〈泰西教育學沿革小史〉,《新民叢報》,第三十三號,1903,頁總23-47。
不著撰人,蛻庵輯譯,〈泰西教育學沿革小史〉,《新民叢報》,第三十五號,1903,頁總53-64。
不著撰人,魏易譯,〈教育史〉,《學部官報》,第六期,頁144-145。
不著撰人,魏易譯,〈教育史〉,《學部官報》,第八期,頁183-184。
不著撰人,魏易譯,〈教育史〉,《學部官報》,第十期,頁218-219。
不著撰人,魏易譯,〈教育史〉,《學部官報》,第十四期,頁302-304。
中國之新民,〈論教育當定宗旨〉,《新民叢報》第一號,光緒二十八年二月八日,頁總61-68。
中華民國元年九月初二日部令第二號,《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令》,《教育雜誌》,第四卷,第七期,1912,頁總4207-4208。
天民,〈各國實驗教育學之現狀〉,《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十期,1913,頁總4518-4522。
太玄,〈美國大教育家依略脫傳〉,《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十號,1914,頁總7647-7656。
太玄,〈美國大教育家依略脫傳〉(續),《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十一號,1914,頁總7805-7810。
太玄,〈美國大教育家依略脫傳〉(續),《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十二號,1914,頁總7931-7937。
太玄,〈動的教育學之建設〉,《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一號,1916,頁總9749-9763。
太玄,〈教育學與社會學〉,《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一號,1917,頁總11437-11464。
太玄,〈教育學與社會學〉,《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二號,1917,頁總11557-11562。
朱元善,〈整理師範課程〉,《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三號,1915,頁總8301-8304。
朱元善,〈今後之教育方針-實施公民教育〉,《教育雜誌》,第八年,第四期,1916,頁總10135-10136。
江口辰太郎講(日),〈教育學泛論〉,《新民叢報》,第三年,第十號,1904,頁總51-71。
江口辰太郎講(日),〈教育學泛論〉,《新民叢報》,第三年,第十二號,1905,頁總43-50。
百里,〈軍國民之教育〉,《新民叢報》,第二十二號,1902,頁總33-52。
余箴,〈學術與教育〉,《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十一號,1913,頁總4579-4585。
志厚,〈司丹烈霍爾之教育學說〉,《教育雜誌》,第五卷,第七號,1913,頁5565-5574。
志厚,〈司丹烈霍爾之教育學說〉,《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八號,1913,頁5681-5687。
志厚,〈凱善西台奈之教育說〉,《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號,1914,頁總5901-5914。
志厚,〈凱善西台奈之教育說〉(再續),《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一號,1914,頁總6039-6050。
志厚,〈凱善西台奈之教育說〉(再續),《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二號,1914,頁總6165-6179。
志厚,〈兒童研究〉,《教育雜誌》,第六卷,第一號,1914,頁總6337-6348。
志厚,〈教育學與各科學之關係〉,《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十二號,1914,頁總7897-7906。
志厚,〈現代教育思潮〉,《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一號,1915,頁總8055-8066。
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二號,1915,頁總8195-8202。
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三號,1915,頁總8031-8342。
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五號,1915,頁總8611-8620。
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七號,1915,頁總8891-8901。
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九號,1915,頁總9163-9256。
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十號,1915,頁總9309-9317。
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十一號,1915,頁總9449-9454。
志厚,〈近世教育與哲學之關係〉,《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三號,1916,頁總10025-10037。
志厚,〈近世教育與哲學之關係〉(續),《教育雜誌》,第八卷,第四號,1916,頁總10171-10179。
我一,〈臨時教育會議日記〉,《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六期,1912,頁總4121-4136。
季新益,〈泰西教育界之開幕者阿里士多德之學說〉,《江蘇》,第一期,台北:國際,1968,頁總249-260。
知白,〈中國教育問題之根本研究〉,《新民叢報》,第四年,第二十一號,1906,頁總1-20。
金嶸軒,〈現代日本教育思想的變遷和派別〉,《教育雜誌》,第二十二卷,第七號1920,頁108-116。
侯鴻鑑,〈天津教育演講錄續-第四章 師範學校及中學校〉(續),《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三期,1916,頁總10017-10023。
後藤嘉之、美島近一郎共編(日),祖武譯,〈教育學剖解圖說〉,《新民叢報》,第四年,第五號,頁總81-89。
後藤嘉之、美島近一郎共編(日),祖武譯,〈教育學剖解圖說〉,《新民叢報》,第四年,第六號,頁總55-67。
後藤嘉之、美島近一郎共編(日),祖武譯,〈教育學剖解圖說〉,《新民叢報》,第四年,第八號,頁總71-90。
孫增大,〈中國教育政策〉,《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二號,1915,頁總8163-8174。
記者,〈全國省教育會第一次聯合會記〉,《教育雜誌》,第七卷,第六號,1915,頁總8817-8822。
高志中,〈敬告民國教育家〉,《教育雜誌》,第三年,第十二期,1912,頁總3449-3452。
高材世雄(經譯者增益)(日),不著譯者,〈民族主義之教育〉,《遊學編譯》,第十期,1903,頁總965-973。
張世鎏,〈聽美國瑟婁博士講演中國教育記〉,《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三號,1916,頁總10100-10106。
張謇,〈通州師範學校始建記〉,《教育雜誌》,第一年,第十二期,1909,頁總1049-1050。
莊俞,〈元年教育之回顧〉,《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十號,1913,頁總4471-4481。
莊俞,〈我之教育〉,《教育雜誌》,第十卷,第七期,1918,頁總13829-13834。
莊俞、劉永齡,〈述印度教育家薩格碩氏之言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十二號,1915,頁總9609-9616。
陳容,〈現今我國思想應趨之正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一號,1915,頁總8034-8041。
陸費逵,〈論各國教科書制度〉,《教育雜誌》,第二年,第六期,1910,頁總1765-1775。
巽吾譯,〈藝術教育之原理〉,《教育雜誌》,第四卷,第一號,1912,頁總3587-3609。
巽吾譯,〈藝術教育之原理〉,《教育雜誌》,第四卷,第二號,1912,頁總3689-3709。
巽吾譯,〈藝術教育之原理〉,《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六號,1912,頁總4079-4106。
巽吾,〈康菩爾博士傳〉,《教育雜誌》,第六卷,第二號,1914,頁總6541-6546。
黃炎培,〈採用實用主義〉,《教育雜誌》,第五卷,第七號,1913,頁總5537-5545。
黃炎培,〈學校採用實用主義之商榷〉,《教育雜誌》,第五卷,第七號,1913,頁總5639-5666。
黃炎培,〈實用主義產出之第一年〉,《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一號,1915,頁總8022-8026。
黃陂、陳毅譯,《師範學校學科及程度》(明治二十五年七月文部省令第八號),羅振玉主編,《教育世界.文譯篇卷五》,北京:學部,1901,頁123-140。
黃國康譯述,〈教育學說之變遷〉,《新民叢報》,第四年,第二十四號,1907,頁總91-106。
賈豐臻譯,〈師範學校論〉,《教育雜誌》,第五卷,第二號,1913,頁總4973-4990。
賈豐臻,〈吾國教育思想不振之原因〉,《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三號,1916,頁總9998-10004。
賈豐臻,〈教育慨言〉,《教育雜誌》,第九卷,第六號,1917,頁總12061-12065。
熊谷五郎演述(日),黃國康譯述,〈教育之目的〉,《新民叢報》,第四年,第十九期,1906,頁總91-114。
毅巨,〈盎格魯索遜人種之教育并中國教育之方針〉,《浙江潮》學術,第一期,1903,頁1-7。
毅巨,〈盎格魯索遜人種之教育并中國教育之方針〉,《浙江潮》教育,第四期,1903,頁9-16。
蔣夢麟,〈蔣君夢麟與波蘭諸君論中國教育〉,《教育雜誌》,第二年,第五期,1910,頁總1676。
蔣夢麟譯論,〈戰後之教育〉(續),《教育雜誌》,第十卷,第十二號,1918,頁總14485-14503。
蔣維喬,〈近世興學三偉人〉,《教育雜誌》,第一年,第七期,1909,頁總587-589。
蔣維喬,〈李鳳林傳〉,《教育雜誌》,第二年,第十一期,1910,頁總2247-2248。蔣維喬,〈徐念慈傳〉,《教育雜誌》,第三年,第一期,1911,頁總2479-2482。
蔣維喬,〈致袁次長觀瀾論修改女子師範學校課程書〉,《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七號,1917,頁總12289-12290。
蔣維喬,〈莊苕甫先生傳〉,《教育雜誌》,第二年,第一期,1910,頁總51293-1294。
蔡元培,〈新教育意見〉,《教育雜誌》,第三年,第十一期,1912,頁總3364-3373。
錢智修,〈蒙台梭利女史小傳〉,《教育雜誌》,第六卷,第三號,1914,頁總6687-6694。
錢智修,〈德國大哲學家郁根傳〉,《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二號,1915,頁總8227-8238。
錢智修,〈德國大哲學家郁根傳〉,《教育雜誌》,第七卷,第六號,1915,頁總8773-8779。
錢智修,〈法國大哲學家布格遜傳〉,《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一號,1916,頁總9791-9796。
錫盦,〈教育家對於國家社會之責任〉,《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七號,1915,頁總9142-9151。
霖倉,〈鐵血主義之教育〉,《浙江潮》教育,第十期,1903,頁總63-69。
繆文功,〈中國當采之教育方針〉,《教育雜誌》,第三年,第一期,1911,頁總2445-2449。
羅白氏(英),天一譯,〈實驗教育學〉,《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四號,1912,頁總3873-3882。
羅振玉主編,〈卷一至卷四十二總目錄〉,《教育世界.文譯篇》,北京:學部,1901。
嚴復,〈論教育與國家之關係〉,《東方雜誌》,第三期,1906,頁總6135-6140。

二、近人論著
丁建宏、李霞,《普魯士的精神和文化》,台北:淑馨,1996。
三民書局學典編纂委員會,《學典》,台北:三民,2002。
尹達主編,《中國史學發展史》,河南:中州古籍,1987。
毛祖桓,《以方法論看教育學的發展》,重慶:重慶,1990。
王希堯,《人本教育學》,成都:四川教育,1999。
王坤慶,《20世紀西方教育學科的發展與反思》,上海:上海教育,2002。
王坤慶,《教育學史論綱》,武漢:湖北教育,2000。
王林,《西學與變法:《萬國公報》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王軍譯,Fulbrook, M.原著。《妳在哪裡,德意志:-一個找不到自我的國家》(A Concise History of Germany),台北縣:左岸文化,2002。
王書林,《普通教育學》,香港:孟氏教育基金會,1959。
王雲五,《商務印書與新教育年譜》,臺北:台灣商務,1973。
王爾敏,〈清季學會與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收於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1982。
王鳳喈主編,《教育學》,台北:正中,1960。
王德滋主編,《南京大學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學,2002。
北京師範大學校史編寫組織,《北京師範大學校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4。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中文教育書目編輯組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解放前中文教育書目》,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9。
田培林主編,《教育學新論》,台北:學生,1969。
朱斐主編,《東南大學史-1902-1949第一卷》,南京:東南大學,1991年。
朱諶,《民族主義的背景與學說》,台北:國立編譯館,1990年。
吳智和,《明代的儒學教官》,台北:臺灣學生,1991年。
李其龍譯,J. F. Herbart原著,《教育學講授綱要》(Umriss Pdagogischer Vorlesungen),台北:五南,1991年。
李國祁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台北:時報文化,1982年。
杜成憲、崔運武、王倫信,《中國教育史學九十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8。
沈殿成主編,《中國人留學日本百年史》上冊,瀋陽:遼寧教育,1997。
沈適函主編,《實用教育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2。
汪懋祖,《教育學》,台北:正中,1960。
周文欽、周愚文,〈歷史研究〉,收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1988年,頁1-34。
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廣東,廣東教育,1996年。
周洪宇,劉居富主編,《邁向21世紀的中國教育科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1998。
周愚文,〈百年來教育史在我國師資培育課程中地位的演變〉,收於林玉体編,《跨世紀的教育演變》,台北:文景,1998年。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台北縣:正中,2001。
孟湘砥、胡若愚譯,Connell, W. F.原著。《近代教育史》(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orld),台北:五南,1993。
尚仲衣譯,J. F. Herbart原著,《普通教育學》(Allgemeine Pdagogik),台北:臺灣商務,1966。
林玉体,《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三民,1995。
林清江、林清山、黃昆輝、鄭重信,《教育學的發展趨勢》,台北:幼獅文化,1976。
林毓生,《五四時代的激烈反傳統思想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台北,聯經,1983年。
金林祥主編,《20世紀中國教育學科的發展與反思》,上海:上海教育,2000。
姜琦,《教育學新論》,台北:中央宣傳部三民主義叢書編纂委員會,1946。
胡逢祥、張文建,《中國近代史學思潮與流派》,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1。
孫邦正,《國父思想與教育學》,台北:正中,1965。
孫振,《教育學講義》,上海:商務,1961。
徐宗林譯,Ulich, R.原著。《西洋三千年教育文獻精華》(Three thousand years of educational wisdom),台北:幼獅文化,1982。
桑兵,《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活動》,北京:三聯,1995。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台北:揚智文化,1999。
張之洞(清),李鳳仙評注,《勸學篇》,北京:華夏,2002。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修訂版,臺北:聯經,2001。
張偉平,《教育會社與中國教育近代化》,杭州:浙江大學,2002。
張連科,《王國維與羅振玉》,天津:天津人民,2002。
張學君,《實業之夢—張謇傳》,成都,四川人民,1995。
張靜蘆輯註,《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上海:聯,1954。
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文海,1986。
教育部編,《中華民國教育法規彙編》,台北:文海,1986。
教育部編,《教育部行政紀要》,台北縣:文海,1986。
梁福鎮,《普通教育學》,台北:師苑,1999。
郭為藩、高強華,《教育學新論》,台北:正中,1988。
陳元暉,《中國教育學史遺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1。
陳元暉,鄭金洲、瞿葆奎,《中國教育學百年》,北京:教育科學,2002。
陳伯璋,《意識形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1988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1984。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台北:麥田,2002。
費正清編,張玉法主譯,《劍橋中國史‧晚清篇1800—1911》下冊,台北:南天,1987。
楊亮功,《教育學研究》,台北:台灣商務,1968。
楊亮功譯,Cubberley, E. P.原著,《西洋教育史》下,台北:協志,1965。
楊深坑,《科學理論與教育學發展》,台北:心理,2002。
葉上雄編,《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1991。
董操、楊麗娟、宋尚桂、郝鐵柱主編,《新編教育學》,北京:教育科學,1998。
董寶臣,《中國教育史綱》(近代之部),北京:人民教育,1990。
詹棟樑,〈德國教育思想的主流〉,收於黃昆輝、賈銳主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所編著,《教育學研究》,台北:偉文,1978,頁175-210。
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學方法論》,台北:五南,1993。
雷國鼎編,《教育學》,台北:華岡,1974。
雷國鼎譯,Kilpatrick, W. H.原著,《教育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台北:華岡,1967。
臧廣恩譯,Fichte, F. G.原著。《告德意志國民書》(Reden an die deutsche nation),台北:中華文化,1955。
蓋瑞忠,《教育學》,台北:長春,1967。
趙永良主編,《無錫名人辭典》,南京:南京大學,1989。
趙榮昌、單中惠主編,《外國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1。
劉健芝等編譯,Keith W. Hoskin.原著。〈教育與學科規訓制度的緣起:意想不到的逆轉〉(Education and the Genesis of Disciplinarity: The Unexpected Reversal, Knowledge: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Studies in Disciplinarity),收入華勒斯坦(I. Wallerstein)等著,《學科•知識•權力》,北京:三聯,1999,頁43-83。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台北:遠流,2002。
歐陽教,〈教育學概說〉,收於歐陽教、陳奎、楊思偉主編,《教育學入門》,台北:商鼎文化,1999,頁1-10。
芮逸夫,〈中華國族解〉,《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冊,台北:藝文,1972。
瞿立鶴,《清末民初民族主義教育思潮》,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
譚汝謙主編,《中國譯日本書綜合目錄》,香港:中文大學,1980。
蘇雲峰,《三兩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的前身1903-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蘇雲峰,《張之洞與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

三、期刊論文
方維規,〈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與「中國」〉,《二十一世紀》,第七十號,2002,頁33-43。
王晴佳,〈中國二十世紀史學與西方―論現代歷史意識的產生〉,《新史學》,第九卷,第一期,1998,頁55-83。
王鵬令,〈中國民族主義的源流―兼論從革命的民族主義轉向建設的民族主義〉,《當代中國研究》,第57期,1997,頁101-127。
伍振鷟,黃士嘉,〈我國師範教育的回顧〉,《教育資料集刊》,第22輯,1997,頁1-26。
杜成憲,〈關於中國第一部《中國教育史》著作的幾個問題〉,《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1期,1996,頁1-11。
沈松橋,〈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3期,2002,頁41-119。
金林祥、張蓉,〈《教育世界》與西方教育的傳入〉,《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二卷,第4期,2000,頁30-36。
金觀濤、劉青峰,〈近代中國「權利」觀念的意義演變-從晚清到《新青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99,頁209-260。
洪謙德,〈民族主義的緣起、議題和理論-最近有關民族主義的英文文獻之簡介〉,《淡江人文社會學科》,第15期,2003,頁117-154。
高明士,〈東亞教育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發表於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東亞教育史研究的近況與方法」研討會,2003年11月17日,頁1-17。
張朋園,〈廣智書局—維新派文化事業機構之一〉,《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期,頁397-415。
梁福鎮,〈普通教育學歷史探究(上)〉,《中等教育》,第53卷,第1期,2002,頁70-87。
彭英明,〈關於我國民族概念歷史的初步考察-兼談對斯大林民族定義的辯證理解〉,《民族研究》,第二期,1985,頁5-11。
馮朝霖,〈德國教育哲史科目教學與研究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學報》,16期,1993,頁145-174。
黃克武,〈自由主義與二十世紀中國〉,《國史館館刊》,復刊第30期,2001,頁1-16。
黃坤錦,〈從南洋公學「師範院」到交通大學「教育學程」〉,《台灣教育》,第571期,1998,頁25-28。
黃書光,〈蔡元培的教育哲學〉,《中國文化月刊》,第253期,2001,頁14-32。
黃進興,〈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六期,1997,頁263-285。
賈馥茗,〈教育學的方法論〉,《教育研究所集刊》,第十二輯,1970,頁總13-37。
路新生,〈論「體」「用」概念在中國近代的「錯位」—「中體西用」觀的一種解析〉,《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八卷,第九期,2001,頁800-816。
蔣永青,〈中國文化的危機問題—王國維境界說對中國文化「疾病」的反省〉,《中國文化》,第十九、二十期,頁314-322。
蔡振生,〈中國教育史研究的歷史回顧與反思〉,《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988,頁36-42。
韓錦春、李毅夫,〈漢文『民族』一詞的出現及其初期使用情況〉,《民族研究》,,第二期,1984,頁36-43。

四、學位論文
黃春木,《近代以來中國國民教育之發展1904-1940-「國家認同」的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1995。
曹常仁,《陶行知師範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1998。
韓仁熙,《甲午戰爭以後一八九四-一九一一中國民族主義運動》,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1987。
五、英文論著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5th ed. London: Verso, 1983.
Frederick M. Binder, Edu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Selected Readings. N. Y.: MacMillan, 1972.
John S. Brubacher,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66.
G. Compayr (translated by W. H. Payne), The History of Pedagogy, London: Scholarly Press.
Prasenjit Duara, De-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Natio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30 (July 1993). pp.1-26.
R. Edward., & R. Usher, Globalisation and Pedagogy-Space, Place and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2000.
P. Freire (translated by Myra Bergman Ramos),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1967/1970.
P. Freire (translated by D. Macedo. & A. Oliveira.), Pedagogy of the Heart. New York: The Continuum, 1997/2000.
P. Gorden, The Study of Education –A Collection of Inaugural Lectures. Vol. 1, London: The Woburn Press, 1980.
P. H. Hirst, Educational theory,by J. W. Tibble(Ed.). The Study of Education, New York: The Humanities Press, 1966.
Eric Hobsbawm,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1st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Locde, John, Working Schools for Chidren, In H. R. Fox Bourne(1991),The Life of John Locke(p.385). Vol. II. Henry S. Kingand Co: London.
Edward H. Riesner, Nationalism and Education Since 1789—A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Modern Education. New York:The Macmillan, 1923.
J. W. Tibble. (ed.). The Study of Education. New York: The Humanities Press, 1966.
James Townsend .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27 (January 1992). pp.97-13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志厚,〈兒童研究〉,《教育雜誌》,第六卷,第一號,1914,頁總6337-6348。
2. 志厚,〈凱善西台奈之教育說〉(再續),《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二號,1914,頁總6165-6179。
3. 志厚,〈凱善西台奈之教育說〉(再續),《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一號,1914,頁總6039-6050。
4. 志厚,〈凱善西台奈之教育說〉,《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號,1914,頁總5901-5914。
5. 志厚,〈司丹烈霍爾之教育學說〉,《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八號,1913,頁5681-5687。
6. 志厚,〈司丹烈霍爾之教育學說〉,《教育雜誌》,第五卷,第七號,1913,頁5565-5574。
7. 余箴,〈學術與教育〉,《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十一號,1913,頁總4579-4585。
8. 朱元善,〈今後之教育方針-實施公民教育〉,《教育雜誌》,第八年,第四期,1916,頁總10135-10136。
9. 朱元善,〈整理師範課程〉,《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三號,1915,頁總8301-8304。
10. 太玄,〈教育學與社會學〉,《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二號,1917,頁總11557-11562。
11. 太玄,〈教育學與社會學〉,《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一號,1917,頁總11437-11464。
12. 太玄,〈動的教育學之建設〉,《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一號,1916,頁總9749-9763。
13. 太玄,〈美國大教育家依略脫傳〉(續),《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十二號,1914,頁總7931-7937。
14. 太玄,〈美國大教育家依略脫傳〉(續),《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十一號,1914,頁總7805-7810。
15. 太玄,〈美國大教育家依略脫傳〉,《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十號,1914,頁總7647-7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