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料
(一)專書類
(宋)范曄,《後漢書》,《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台北:台灣商務,1986。
《左傳》,《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1980。
小泉又一(日),景耀月等譯,《教育史》,東京:古今圖書局,1906。
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洋務運動》第一冊,上海:上海人民,1961。
王國維,《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之四,台灣:台灣商務,1976。
王國維,《王國維全集—書信》,台北:華世,1985。
王寶平主編,《晚清中國人日本考察記集成—教育考察記》上,浙江:杭州大學,1999。
加納友市、上田仲之助,《實用教育學》,出版處佚:出版社佚,1902。
多賀秋五郎編,《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民國編),台北:文海,1911/1976。
多賀秋五郎編,《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清末編),台北:文海,1976。
朱有瓛、戚明琇、錢曼倩、霍益萍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教育行政機構及教育團體》,上海:上海教育,1993。
吳相湘、劉紹唐主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戊編》,台北:傳記文學,1971。
吳馨等修,《上海縣續志》,台北:成文,1970。
李其龍、孫祖復選編,《聯邦德國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1991。
房兆楹輯,《清末民初洋學學生題名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2。
後藤嘉之、美島近一郎(日),《教育學解剖圖說》,東京:合資會社六館盟,大正2年第12版。
柳曾符,柳佳編,《劬堂學記》,上海:上海書店,2002。
柳詒徵,《柳詒徵說文化》,上海:上海古籍,1999。
狩野良知(日),《支那教學史略》,上海:商務,1902。
夏之蓮主編,《外國教育發展史料選粹》(上),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1。
孫中山,《孫中山選集》上冊,北京:人民,1894/1956。
孫星衍註,《尚書今古文注疏》,台北:廣文,1975。
孫常緯編,《蔡元培先生全集》,台北:台灣商務,1968。
孫常緯編,《蔡元培先生全集》續編,台北:臺灣商務,1991。
孫常緯編著,《蔡元培先生年譜傳記》上,台北:國史館,1985。
高時良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洋務運動時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1992。
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台北:文海,1967。
張之洞(清),《勸學篇》,上海:上海書店,2002。
張百熙(清),《欽定學堂章程》,台北:文海,1986。
張百熙、榮慶、張之洞,《奏定學堂章程》,台北:台聯國風,1904/1970。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台北:台灣中華,1983。
梁啟超,《飲冰室全集》,台北:文化,1967。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 ,《清史稿校註》,台北縣,國史館,1986。
郭秉文,《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上海:上海書店,1991。(商務印書館1922年版)。
陳學恂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冊,北京:人民教育,1987。
章炳麟,《章氏叢書》,台北:世界,1958。
渡邊幾治著(日),侯鴻鑑編,《教育史述》,江蘇:無錫速成師範學校,1909。
舒新城編,《臨時教育會議日記》,收於《中國近代教育史料》上,人民教育,1979。
黃紹箕起草,柳詒徵補輯,《中國教育史》卷一,出版社佚:出版地佚,出版時間佚。
黃遵憲(清),《日本國志》,續修四庫全書編輯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745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葉惟善輯講(清),《兩淮師範學堂教育史講義》手稿本。
葉惟善輯講(清),《兩淮師範學堂教育學講義》手稿本。現藏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
葉惟善輯講(清),《續教育史講稿》手稿本。現藏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
熊谷五郎編(日),《社會的教育學》,東京:金港堂,1902。
熊谷五郎編(日),《教育學》,東京:博文館,1909。
劉勰(梁),《文心雕龍》,《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台灣:台灣商務,1983。
增戶鶴吉講,江蘇師範生編,《教育史》第二編,江蘇:江蘇甯屬、蘇屬學務處。光緒三十二年本。
鄭玄(漢),《禮記鄭注》,台北:學海,1981。
鄭振鐸編,《晚清文選》卷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
翦伯贊等編,《戊戌變法》卷二,上海:上海人民,2000。
學部總務司編,《第一次教育統計圖表》,台北:文海,1986。
戴克敦編,《教育史講義》,上海:商務,1915。
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 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1991。
(二)期刊論文類
〈教育總長蔡元培參議院宣示政見之演說〉,《教育雜誌》,第四卷,第三號,1912,頁總3825-3826。
〈教育雜誌簡章〉,《教育雜誌》,第一年,第一期,1909,頁總5-10。
〈紹介批評〉,《教育雜誌》,第一年,第五期,1909,頁總433-434。
〈新出東方雜誌簡要章程〉,《東方雜誌》,第一卷,第一期,1904,頁總31。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三年,第十期,1912,頁總3918-3321。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三年,第十一期,1912,頁總3394-3395。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三年,第十二期,1912,頁總3471。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四號,1913,頁總5272。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號,1914,頁總5962。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號,1914,頁總5960。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一號,1914,頁總6098。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四號,1914,頁總6852。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四號,1914,頁總6856。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六卷,第五號,1914,頁總6990。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六號,1912,頁總4121。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六號,1912,頁總4146。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六卷,第九號,1914,頁總7542。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六卷,第九號,1914,頁總7543-7544。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二號,1915,頁總8260。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三號,1915,頁總8394。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九號,1915,頁總9224-9225。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三號,1916,頁總10100。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八卷,第四號,1916,頁總10210。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八卷,第四號,1916,頁總10212。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八卷,第八號,1916,頁總10789-10790。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一號,1917,頁總11488。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一號,1917,頁總11881。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七號,1917,頁總12276。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九卷,第十號,1917,頁總12682。
〈學事一束〉,《教育雜誌》,第十一卷,第二號,1919,頁總14824。
《師範教育規程》,《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十二期,1912,頁總4737-4745。
《師範學校擬章》,羅振玉主編,《教育世界.文篇》,卷二十七,1902,頁總704-705。
《教科書編纂綱要審查會規程令》,《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四號,1914,頁總6844-6845。
《教授要目編纂會規程令》,《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四號,1914,頁總6845-6846。
《論語》,《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1980。
八木光貫(日),譯者佚,〈國家主義教育〉,《新民叢報》,第四年,第二十二號,1906,頁總75-83。
八木光貫(日),譯者佚,〈個人主義教育〉,《新民叢報》,第四年,第二十二號,1906,頁總85-91。
上海蘇報館編,《蘇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79。
大瀨甚太郎(日),楊彥潔譯,〈實用教育學〉,《學部官報》第一冊,第6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06/1980,頁143-144。
大瀨甚太郎(日),楊彥潔譯,〈實用教育學〉,《學部官報》第一冊,第8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06/1980,頁184-185。
大瀨甚太郎(日),楊彥潔譯,〈實用教育學〉,《學部官報》第一冊,第11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06/1980,頁243-244。
大瀨甚太郎(日),楊彥潔譯,〈實用教育學〉,《學部官報》第一冊,第14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06/1980,頁304-305。
大瀨甚太郎(日),楊彥潔譯,〈實用教育學〉,《學部官報》第一冊,第17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06/1980,頁368-396。
大瀨甚太郎(日),楊彥潔譯,〈實用教育學〉,《學部官報》第一冊,第19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06/1980,頁404-406。
不著撰人(英),天民譯,〈戰爭與國民教育-英國教育者之言〉,《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一號,1916,頁總9829-9835。不著撰人,〈中國當重國民教育〉,《湖北學生界》教育篇,第二期,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輯委員會,1903/1968,頁總197-206。
不著撰人,〈日本明治三十四年教育小史〉,羅振玉主編,《教育世界.譯篇卷十九》,北京:學部,1902,頁總550-563。
不著撰人,〈日本編定中小學教科書沿革〉,《教育世界.文譯編》第二十二卷,北京:學部,1902,頁總606-609。
不著撰人,〈民族主義之教育〉,《遊學譯編》教育篇,第十期,台北:國際,1904/1968,頁965-973。
不著撰人,〈民族主義論〉,《浙江潮》論說篇,第1-2期,頁1-8。
不著撰人,〈西洋二十四教育家略傳〉,《教育雜誌》,第一年,第六期,1909,頁總467-474。
不著撰人,〈西洋二十四教育家略傳〉(續),《教育雜誌》,第一年,第七期,1909,頁總579-586。
不著撰人,〈各省教育總會聯合會議決案〉,《教育雜誌》,第三年,第六期,1911, 頁總2987-2998。
不著撰人,〈教育通論〉,《江蘇》教育,第三期,台北:國際,1968,頁總457-470。
不著撰人,〈教育通論〉,《江蘇》教育,第六期,台北:國際,1968,頁總1015-1025。
不著撰人,〈教育通論〉,《江蘇》教育,第四期,台北:國際, 1968,頁總639-649。
不著撰人,〈教育通論〉,《江蘇》教育,第九、十合期,台北:國際,1968,頁總1585-1881。
不著撰人,〈教育論〉,《遊學譯編》,第一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03/1968年,頁總29-37。
不著撰人,〈教育關係國家之存立說〉,《湖北教育界》教育,第一期,1903,頁總33-40。
不著撰人,〈論中國古代教育之秩序〉,《東方雜誌》,第一卷,第五期,1904,頁總1127-1130。
不著撰人,〈論教育與國家之關係〉,《東方雜誌》,第三卷,第三期,1906,頁總6135-6140。
不著撰人,不著譯者,〈美國國立師範學校略記〉(譯自美國國立師範學校略記),《學務官報》,第三十期,1907,頁總622-624。
不著撰人,不著譯者,〈美國國立師範學校略記〉(譯自美國國立師範學校略記),《學務官報》,第三十六期,1907,頁72-77。
不著撰人,不著譯者,〈美國國立師範學校略記〉(譯自美國國立師範學校略記),《學務官報》,第四十一期,1907,頁173-175。
不著撰人,不戁子譯,〈教育論〉,《浙江潮》—教育篇,第二期,台北:國際,1903/1968,頁總49-56。
不著撰人,不戁子譯,〈教育論〉,《浙江潮》—教育篇,第三期,台北:國際,1903/1968,頁總59-64。
不著撰人,不戁子譯,〈教育論〉,《浙江潮》—教育篇,第六期,台北:國際,1903/1968,頁總15-19。
不著撰人,蛻庵輯譯,〈泰西教育學沿革小史〉,《新民叢報》,第三十三號,1903,頁總23-47。
不著撰人,蛻庵輯譯,〈泰西教育學沿革小史〉,《新民叢報》,第三十五號,1903,頁總53-64。
不著撰人,魏易譯,〈教育史〉,《學部官報》,第六期,頁144-145。
不著撰人,魏易譯,〈教育史〉,《學部官報》,第八期,頁183-184。
不著撰人,魏易譯,〈教育史〉,《學部官報》,第十期,頁218-219。
不著撰人,魏易譯,〈教育史〉,《學部官報》,第十四期,頁302-304。
中國之新民,〈論教育當定宗旨〉,《新民叢報》第一號,光緒二十八年二月八日,頁總61-68。
中華民國元年九月初二日部令第二號,《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令》,《教育雜誌》,第四卷,第七期,1912,頁總4207-4208。
天民,〈各國實驗教育學之現狀〉,《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十期,1913,頁總4518-4522。太玄,〈美國大教育家依略脫傳〉,《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十號,1914,頁總7647-7656。太玄,〈美國大教育家依略脫傳〉(續),《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十一號,1914,頁總7805-7810。太玄,〈美國大教育家依略脫傳〉(續),《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十二號,1914,頁總7931-7937。太玄,〈動的教育學之建設〉,《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一號,1916,頁總9749-9763。太玄,〈教育學與社會學〉,《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一號,1917,頁總11437-11464。太玄,〈教育學與社會學〉,《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二號,1917,頁總11557-11562。朱元善,〈整理師範課程〉,《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三號,1915,頁總8301-8304。朱元善,〈今後之教育方針-實施公民教育〉,《教育雜誌》,第八年,第四期,1916,頁總10135-10136。江口辰太郎講(日),〈教育學泛論〉,《新民叢報》,第三年,第十號,1904,頁總51-71。
江口辰太郎講(日),〈教育學泛論〉,《新民叢報》,第三年,第十二號,1905,頁總43-50。
百里,〈軍國民之教育〉,《新民叢報》,第二十二號,1902,頁總33-52。
余箴,〈學術與教育〉,《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十一號,1913,頁總4579-4585。志厚,〈司丹烈霍爾之教育學說〉,《教育雜誌》,第五卷,第七號,1913,頁5565-5574。志厚,〈司丹烈霍爾之教育學說〉,《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八號,1913,頁5681-5687。志厚,〈凱善西台奈之教育說〉,《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號,1914,頁總5901-5914。志厚,〈凱善西台奈之教育說〉(再續),《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一號,1914,頁總6039-6050。志厚,〈凱善西台奈之教育說〉(再續),《教育雜誌》,第五卷,第十二號,1914,頁總6165-6179。志厚,〈兒童研究〉,《教育雜誌》,第六卷,第一號,1914,頁總6337-6348。志厚,〈教育學與各科學之關係〉,《教育雜誌》,第六卷,第十二號,1914,頁總7897-7906。志厚,〈現代教育思潮〉,《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一號,1915,頁總8055-8066。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二號,1915,頁總8195-8202。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三號,1915,頁總8031-8342。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五號,1915,頁總8611-8620。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七號,1915,頁總8891-8901。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九號,1915,頁總9163-9256。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十號,1915,頁總9309-9317。志厚,〈現代教育思潮〉(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十一號,1915,頁總9449-9454。志厚,〈近世教育與哲學之關係〉,《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三號,1916,頁總10025-10037。志厚,〈近世教育與哲學之關係〉(續),《教育雜誌》,第八卷,第四號,1916,頁總10171-10179。我一,〈臨時教育會議日記〉,《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六期,1912,頁總4121-4136。季新益,〈泰西教育界之開幕者阿里士多德之學說〉,《江蘇》,第一期,台北:國際,1968,頁總249-260。
知白,〈中國教育問題之根本研究〉,《新民叢報》,第四年,第二十一號,1906,頁總1-20。
金嶸軒,〈現代日本教育思想的變遷和派別〉,《教育雜誌》,第二十二卷,第七號1920,頁108-116。侯鴻鑑,〈天津教育演講錄續-第四章 師範學校及中學校〉(續),《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三期,1916,頁總10017-10023。後藤嘉之、美島近一郎共編(日),祖武譯,〈教育學剖解圖說〉,《新民叢報》,第四年,第五號,頁總81-89。
後藤嘉之、美島近一郎共編(日),祖武譯,〈教育學剖解圖說〉,《新民叢報》,第四年,第六號,頁總55-67。
後藤嘉之、美島近一郎共編(日),祖武譯,〈教育學剖解圖說〉,《新民叢報》,第四年,第八號,頁總71-90。
孫增大,〈中國教育政策〉,《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二號,1915,頁總8163-8174。記者,〈全國省教育會第一次聯合會記〉,《教育雜誌》,第七卷,第六號,1915,頁總8817-8822。高志中,〈敬告民國教育家〉,《教育雜誌》,第三年,第十二期,1912,頁總3449-3452。高材世雄(經譯者增益)(日),不著譯者,〈民族主義之教育〉,《遊學編譯》,第十期,1903,頁總965-973。
張世鎏,〈聽美國瑟婁博士講演中國教育記〉,《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三號,1916,頁總10100-10106。張謇,〈通州師範學校始建記〉,《教育雜誌》,第一年,第十二期,1909,頁總1049-1050。莊俞,〈元年教育之回顧〉,《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十號,1913,頁總4471-4481。莊俞,〈我之教育〉,《教育雜誌》,第十卷,第七期,1918,頁總13829-13834。莊俞、劉永齡,〈述印度教育家薩格碩氏之言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十二號,1915,頁總9609-9616。陳容,〈現今我國思想應趨之正軌〉,《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一號,1915,頁總8034-8041。陸費逵,〈論各國教科書制度〉,《教育雜誌》,第二年,第六期,1910,頁總1765-1775。巽吾譯,〈藝術教育之原理〉,《教育雜誌》,第四卷,第一號,1912,頁總3587-3609。
巽吾譯,〈藝術教育之原理〉,《教育雜誌》,第四卷,第二號,1912,頁總3689-3709。
巽吾譯,〈藝術教育之原理〉,《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六號,1912,頁總4079-4106。
巽吾,〈康菩爾博士傳〉,《教育雜誌》,第六卷,第二號,1914,頁總6541-6546。黃炎培,〈採用實用主義〉,《教育雜誌》,第五卷,第七號,1913,頁總5537-5545。
黃炎培,〈學校採用實用主義之商榷〉,《教育雜誌》,第五卷,第七號,1913,頁總5639-5666。黃炎培,〈實用主義產出之第一年〉,《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一號,1915,頁總8022-8026。黃陂、陳毅譯,《師範學校學科及程度》(明治二十五年七月文部省令第八號),羅振玉主編,《教育世界.文譯篇卷五》,北京:學部,1901,頁123-140。
黃國康譯述,〈教育學說之變遷〉,《新民叢報》,第四年,第二十四號,1907,頁總91-106。
賈豐臻譯,〈師範學校論〉,《教育雜誌》,第五卷,第二號,1913,頁總4973-4990。
賈豐臻,〈吾國教育思想不振之原因〉,《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三號,1916,頁總9998-10004。賈豐臻,〈教育慨言〉,《教育雜誌》,第九卷,第六號,1917,頁總12061-12065。熊谷五郎演述(日),黃國康譯述,〈教育之目的〉,《新民叢報》,第四年,第十九期,1906,頁總91-114。
毅巨,〈盎格魯索遜人種之教育并中國教育之方針〉,《浙江潮》學術,第一期,1903,頁1-7。
毅巨,〈盎格魯索遜人種之教育并中國教育之方針〉,《浙江潮》教育,第四期,1903,頁9-16。
蔣夢麟,〈蔣君夢麟與波蘭諸君論中國教育〉,《教育雜誌》,第二年,第五期,1910,頁總1676。
蔣夢麟譯論,〈戰後之教育〉(續),《教育雜誌》,第十卷,第十二號,1918,頁總14485-14503。蔣維喬,〈近世興學三偉人〉,《教育雜誌》,第一年,第七期,1909,頁總587-589。蔣維喬,〈李鳳林傳〉,《教育雜誌》,第二年,第十一期,1910,頁總2247-2248。蔣維喬,〈徐念慈傳〉,《教育雜誌》,第三年,第一期,1911,頁總2479-2482。蔣維喬,〈致袁次長觀瀾論修改女子師範學校課程書〉,《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七號,1917,頁總12289-12290。蔣維喬,〈莊苕甫先生傳〉,《教育雜誌》,第二年,第一期,1910,頁總51293-1294。蔡元培,〈新教育意見〉,《教育雜誌》,第三年,第十一期,1912,頁總3364-3373。錢智修,〈蒙台梭利女史小傳〉,《教育雜誌》,第六卷,第三號,1914,頁總6687-6694。錢智修,〈德國大哲學家郁根傳〉,《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二號,1915,頁總8227-8238。錢智修,〈德國大哲學家郁根傳〉,《教育雜誌》,第七卷,第六號,1915,頁總8773-8779。錢智修,〈法國大哲學家布格遜傳〉,《教育雜誌》,第八卷,第一號,1916,頁總9791-9796。錫盦,〈教育家對於國家社會之責任〉,《教育雜誌》,第七卷,第七號,1915,頁總9142-9151。霖倉,〈鐵血主義之教育〉,《浙江潮》教育,第十期,1903,頁總63-69。
繆文功,〈中國當采之教育方針〉,《教育雜誌》,第三年,第一期,1911,頁總2445-2449。羅白氏(英),天一譯,〈實驗教育學〉,《教育雜誌》,第四卷,第四號,1912,頁總3873-3882。羅振玉主編,〈卷一至卷四十二總目錄〉,《教育世界.文譯篇》,北京:學部,1901。
嚴復,〈論教育與國家之關係〉,《東方雜誌》,第三期,1906,頁總6135-6140。
二、近人論著
丁建宏、李霞,《普魯士的精神和文化》,台北:淑馨,1996。
三民書局學典編纂委員會,《學典》,台北:三民,2002。
尹達主編,《中國史學發展史》,河南:中州古籍,1987。
毛祖桓,《以方法論看教育學的發展》,重慶:重慶,1990。
王希堯,《人本教育學》,成都:四川教育,1999。
王坤慶,《20世紀西方教育學科的發展與反思》,上海:上海教育,2002。
王坤慶,《教育學史論綱》,武漢:湖北教育,2000。
王林,《西學與變法:《萬國公報》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王軍譯,Fulbrook, M.原著。《妳在哪裡,德意志:-一個找不到自我的國家》(A Concise History of Germany),台北縣:左岸文化,2002。
王書林,《普通教育學》,香港:孟氏教育基金會,1959。
王雲五,《商務印書與新教育年譜》,臺北:台灣商務,1973。
王爾敏,〈清季學會與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收於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1982。
王鳳喈主編,《教育學》,台北:正中,1960。
王德滋主編,《南京大學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學,2002。
北京師範大學校史編寫組織,《北京師範大學校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4。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中文教育書目編輯組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解放前中文教育書目》,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9。
田培林主編,《教育學新論》,台北:學生,1969。
朱斐主編,《東南大學史-1902-1949第一卷》,南京:東南大學,1991年。
朱諶,《民族主義的背景與學說》,台北:國立編譯館,1990年。
吳智和,《明代的儒學教官》,台北:臺灣學生,1991年。
李其龍譯,J. F. Herbart原著,《教育學講授綱要》(Umriss Pdagogischer Vorlesungen),台北:五南,1991年。
李國祁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台北:時報文化,1982年。
杜成憲、崔運武、王倫信,《中國教育史學九十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8。
沈殿成主編,《中國人留學日本百年史》上冊,瀋陽:遼寧教育,1997。
沈適函主編,《實用教育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2。
汪懋祖,《教育學》,台北:正中,1960。
周文欽、周愚文,〈歷史研究〉,收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1988年,頁1-34。
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廣東,廣東教育,1996年。
周洪宇,劉居富主編,《邁向21世紀的中國教育科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1998。
周愚文,〈百年來教育史在我國師資培育課程中地位的演變〉,收於林玉体編,《跨世紀的教育演變》,台北:文景,1998年。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台北縣:正中,2001。
孟湘砥、胡若愚譯,Connell, W. F.原著。《近代教育史》(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orld),台北:五南,1993。
尚仲衣譯,J. F. Herbart原著,《普通教育學》(Allgemeine Pdagogik),台北:臺灣商務,1966。
林玉体,《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三民,1995。
林清江、林清山、黃昆輝、鄭重信,《教育學的發展趨勢》,台北:幼獅文化,1976。
林毓生,《五四時代的激烈反傳統思想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台北,聯經,1983年。
金林祥主編,《20世紀中國教育學科的發展與反思》,上海:上海教育,2000。
姜琦,《教育學新論》,台北:中央宣傳部三民主義叢書編纂委員會,1946。
胡逢祥、張文建,《中國近代史學思潮與流派》,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1。
孫邦正,《國父思想與教育學》,台北:正中,1965。
孫振,《教育學講義》,上海:商務,1961。
徐宗林譯,Ulich, R.原著。《西洋三千年教育文獻精華》(Three thousand years of educational wisdom),台北:幼獅文化,1982。
桑兵,《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活動》,北京:三聯,1995。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台北:揚智文化,1999。
張之洞(清),李鳳仙評注,《勸學篇》,北京:華夏,2002。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修訂版,臺北:聯經,2001。
張偉平,《教育會社與中國教育近代化》,杭州:浙江大學,2002。
張連科,《王國維與羅振玉》,天津:天津人民,2002。
張學君,《實業之夢—張謇傳》,成都,四川人民,1995。
張靜蘆輯註,《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上海:聯,1954。
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文海,1986。
教育部編,《中華民國教育法規彙編》,台北:文海,1986。
教育部編,《教育部行政紀要》,台北縣:文海,1986。
梁福鎮,《普通教育學》,台北:師苑,1999。
郭為藩、高強華,《教育學新論》,台北:正中,1988。
陳元暉,《中國教育學史遺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1。
陳元暉,鄭金洲、瞿葆奎,《中國教育學百年》,北京:教育科學,2002。
陳伯璋,《意識形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1988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1984。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台北:麥田,2002。
費正清編,張玉法主譯,《劍橋中國史‧晚清篇1800—1911》下冊,台北:南天,1987。
楊亮功,《教育學研究》,台北:台灣商務,1968。
楊亮功譯,Cubberley, E. P.原著,《西洋教育史》下,台北:協志,1965。
楊深坑,《科學理論與教育學發展》,台北:心理,2002。
葉上雄編,《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1991。
董操、楊麗娟、宋尚桂、郝鐵柱主編,《新編教育學》,北京:教育科學,1998。
董寶臣,《中國教育史綱》(近代之部),北京:人民教育,1990。
詹棟樑,〈德國教育思想的主流〉,收於黃昆輝、賈銳主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所編著,《教育學研究》,台北:偉文,1978,頁175-210。
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學方法論》,台北:五南,1993。
雷國鼎編,《教育學》,台北:華岡,1974。
雷國鼎譯,Kilpatrick, W. H.原著,《教育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台北:華岡,1967。
臧廣恩譯,Fichte, F. G.原著。《告德意志國民書》(Reden an die deutsche nation),台北:中華文化,1955。
蓋瑞忠,《教育學》,台北:長春,1967。
趙永良主編,《無錫名人辭典》,南京:南京大學,1989。
趙榮昌、單中惠主編,《外國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1。
劉健芝等編譯,Keith W. Hoskin.原著。〈教育與學科規訓制度的緣起:意想不到的逆轉〉(Education and the Genesis of Disciplinarity: The Unexpected Reversal, Knowledge: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Studies in Disciplinarity),收入華勒斯坦(I. Wallerstein)等著,《學科•知識•權力》,北京:三聯,1999,頁43-83。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台北:遠流,2002。
歐陽教,〈教育學概說〉,收於歐陽教、陳奎、楊思偉主編,《教育學入門》,台北:商鼎文化,1999,頁1-10。
芮逸夫,〈中華國族解〉,《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上冊,台北:藝文,1972。
瞿立鶴,《清末民初民族主義教育思潮》,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
譚汝謙主編,《中國譯日本書綜合目錄》,香港:中文大學,1980。
蘇雲峰,《三兩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的前身1903-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蘇雲峰,《張之洞與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
三、期刊論文
方維規,〈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與「中國」〉,《二十一世紀》,第七十號,2002,頁33-43。王晴佳,〈中國二十世紀史學與西方―論現代歷史意識的產生〉,《新史學》,第九卷,第一期,1998,頁55-83。王鵬令,〈中國民族主義的源流―兼論從革命的民族主義轉向建設的民族主義〉,《當代中國研究》,第57期,1997,頁101-127。伍振鷟,黃士嘉,〈我國師範教育的回顧〉,《教育資料集刊》,第22輯,1997,頁1-26。杜成憲,〈關於中國第一部《中國教育史》著作的幾個問題〉,《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1期,1996,頁1-11。
沈松橋,〈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3期,2002,頁41-119。
金林祥、張蓉,〈《教育世界》與西方教育的傳入〉,《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二卷,第4期,2000,頁30-36。
金觀濤、劉青峰,〈近代中國「權利」觀念的意義演變-從晚清到《新青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99,頁209-260。洪謙德,〈民族主義的緣起、議題和理論-最近有關民族主義的英文文獻之簡介〉,《淡江人文社會學科》,第15期,2003,頁117-154。
高明士,〈東亞教育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發表於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東亞教育史研究的近況與方法」研討會,2003年11月17日,頁1-17。
張朋園,〈廣智書局—維新派文化事業機構之一〉,《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期,頁397-415。
梁福鎮,〈普通教育學歷史探究(上)〉,《中等教育》,第53卷,第1期,2002,頁70-87。
彭英明,〈關於我國民族概念歷史的初步考察-兼談對斯大林民族定義的辯證理解〉,《民族研究》,第二期,1985,頁5-11。
馮朝霖,〈德國教育哲史科目教學與研究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學報》,16期,1993,頁145-174。黃克武,〈自由主義與二十世紀中國〉,《國史館館刊》,復刊第30期,2001,頁1-16。黃坤錦,〈從南洋公學「師範院」到交通大學「教育學程」〉,《台灣教育》,第571期,1998,頁25-28。
黃書光,〈蔡元培的教育哲學〉,《中國文化月刊》,第253期,2001,頁14-32。
黃進興,〈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六期,1997,頁263-285。賈馥茗,〈教育學的方法論〉,《教育研究所集刊》,第十二輯,1970,頁總13-37。
路新生,〈論「體」「用」概念在中國近代的「錯位」—「中體西用」觀的一種解析〉,《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八卷,第九期,2001,頁800-816。蔣永青,〈中國文化的危機問題—王國維境界說對中國文化「疾病」的反省〉,《中國文化》,第十九、二十期,頁314-322。
蔡振生,〈中國教育史研究的歷史回顧與反思〉,《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988,頁36-42。
韓錦春、李毅夫,〈漢文『民族』一詞的出現及其初期使用情況〉,《民族研究》,,第二期,1984,頁36-43。
四、學位論文
黃春木,《近代以來中國國民教育之發展1904-1940-「國家認同」的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1995。曹常仁,《陶行知師範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1998。韓仁熙,《甲午戰爭以後一八九四-一九一一中國民族主義運動》,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1987。五、英文論著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5th ed. London: Verso, 1983.
Frederick M. Binder, Edu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Selected Readings. N. Y.: MacMillan, 1972.
John S. Brubacher,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66.
G. Compayr (translated by W. H. Payne), The History of Pedagogy, London: Scholarly Press.
Prasenjit Duara, De-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Natio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30 (July 1993). pp.1-26.
R. Edward., & R. Usher, Globalisation and Pedagogy-Space, Place and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2000.
P. Freire (translated by Myra Bergman Ramos),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1967/1970.
P. Freire (translated by D. Macedo. & A. Oliveira.), Pedagogy of the Heart. New York: The Continuum, 1997/2000.
P. Gorden, The Study of Education –A Collection of Inaugural Lectures. Vol. 1, London: The Woburn Press, 1980.
P. H. Hirst, Educational theory,by J. W. Tibble(Ed.). The Study of Education, New York: The Humanities Press, 1966.
Eric Hobsbawm,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1st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Locde, John, Working Schools for Chidren, In H. R. Fox Bourne(1991),The Life of John Locke(p.385). Vol. II. Henry S. Kingand Co: London.
Edward H. Riesner, Nationalism and Education Since 1789—A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Modern Education. New York:The Macmillan, 1923.
J. W. Tibble. (ed.). The Study of Education. New York: The Humanities Press, 1966.
James Townsend .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27 (January 1992). pp.9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