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本賢(2001)。工作特性模式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某國立大學職員為研究對象。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天下雜誌編輯部(2001)。美感大調查。天下雜誌,2001年教育特刊,64-69。
田光復(1999)。人文與藝術之教育探討。93年11月27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new/1/881222.html
江合建(2001)。杜威藝術經驗理念之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7,17-35。朱光潛(1987)。美學再出發。臺北市:丹青圖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白皮書(編號:1009300537)。臺北市:文建會。
余涌(2001)。道德權利研究。北京:中央編譯。
吳祖勝(2003)。館長的話。93年11月1日,取自:http://www.arte.gov.tw/big5/info/index.asp
吳清基、陳美玉、楊振昇、顏國樑(2001)。教育行政。臺北市:五南。
吳靜吉(1990)。組織中的人際關係。臺北市:遠流。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譯(2002)。Stephen P. Robbins著。組織行為學(Organizational behavior)。臺北市:華泰文化。
李雪莉(2001年11月15日)。美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天下雜誌,2001年教育特刊,112-115 。
李雄揮(1980)。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評述。屏東市:永興。
李醒塵(1996)。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市:淑馨。
何懷碩(1998)。創造的狂狷。新店市:立緒文化。
林仁傑(1999)。藝術家的多元智能-以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1564)為例。載於簡茂發(主編),發多元智能論文集(頁57-10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明助(1998)。美術鑑賞統合教學法對國小學生繪畫風格鑑賞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林逸青(2003)。國中校長權力運作策略、衝突管理策略與學校能之關係:微觀政治分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林欽榮(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樹聲(2001)。科學通識課程之設計與實施-以「現代科技爭議探討」課程為例。通識教育季刊,8(2),109-134。祁志祥(1998)。美學關懷。上海:復旦大學。
武珊珊、王慧姬譯(2003)。Jacques Maquet著。美感經驗(The Aesthetic Experience)。臺北市:雄獅。
周慧菁(2001年11月15日)。美在心光亮起時。天下雜誌,2001年教育特刊,16 。郇建立、李靜韜譯(2002)。Bauman, Z.著。後現代性及其缺憾(Postmodernity and Its Discontents)。上海:學林。
胡輝華(2000)。合理性問題。廣東:廣東人民。
洪懿妍(2001年11月15日)。世界向美走。天下雜誌,2001年教育特刊,24-30 。洪懿妍(2001年11月15日)。臺灣美不美。天下雜誌,2001年教育特刊,64-65 。
洪懿妍(2001年11月15日)。打造看不見的競爭力。天下雜誌,2001年教育特刊,48-56 。范麗娟(2004)。社會學。94年5月1日,取自http://www.ndhu.edu.tw/~ljfann/temp/social_4.doc
張一蕃(1997)。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於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期末研究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93年8月2日,取自 http://www.sinica.edu.tw/~cdp/project/01
張宏文、邱文芳(1996)。實用人際關係學。臺北市:商鼎文化。
張明輝(2003年12月)。教育人員的專業成長。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之「教育人員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1-4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政文(2001)。康德美學思想對二十世西方美學的影響。93年12月9
日,取自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18/12/class001800003/hwz95141.htm
張華芸(2001年11月15日)。用情感來激發人。天下雜誌,2001年教育
特刊,116-118 。
張福墀、安桐森(2001)。管理中的情.理.法。北京:經濟管理。
張慶勳(1999)。學校經營企業化之挑戰與展望。國教天地,132,71-76。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臺北市:師苑。
陳仁華譯(1991)。Max Scheler著。情感現象學(The Nature of Sympathy)。臺北市:遠流。
陳其南(2004)。公民美學運動在台灣。書香遠傳,15,4-5。陳淑琴、范麗娟譯(1985)。Mary Kay著。瑪麗․凱談人的管理(Mary Kay on people management)。台北市:長河出版社。
陳瓊花(1995)。藝術概論。臺北市:三民。
陳瓊花(2004)。視覺藝術教育。臺北市:三民。
陳瓊花(2004)。臺灣民眾美感素養發展與藝術教育改進。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陳瓊花(2005年4月)。當前視覺藝術教育研究的趨勢。載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處藝術學門主辦之「藝術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1-22),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郭禎祥譯(1991)。E. W. Eisner著。藝術視覺的教育(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臺北:文景。
曹俊峰(2003)。康德美學導論。臺北市:水牛。
曹衛東譯(無日期)。哈貝馬斯著。論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94年4月21日,取自http://home.kimo.com.tw/chaostory3/habermas/paper/03.htm
梁福鎮(2001)。審美教育學。臺北市:五南。
梁福鎮(2004)。改革教育學-起源、內涵與問題的探究。臺北市:五南。
馮至、范大燦譯(1989)。Robert J. Shiller著。席勒審美教育書簡。臺北市:淑馨。
溫明麗(1986)。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德育涵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溫明麗(2000)。透過解放與批判獲得智慧和德性之重建。道德教育專輯。25,213-223。
溫明麗(2000)。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頁205-236)。臺北市:師大書苑。
傅斌暉(2003)。審美知能測驗研究-以九十二學年度臺北縣國民中學美術班聯合招生甄試審美知能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楊深坑、楊忠斌(2003)。T. W. Adorno的審美政治學及其美育意涵。教育研究集刊,49(3),31-61。楊菁(2005)。公民美學的社會。文化視窗,74,4-9。
楊蕙菁(2005年3月14日)。美力時代。商業周刊,903,66-72 。
葛倫特(2001)。美帶我們進步。天下雜誌,2001年教育特刊,76-79 。劉千美(2000)。藝術與美感。台北市:臺灣書店。
劉文潭(1997)。現代美學。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劉昌元(1996)。西方美學導論。台北市:聯經。
劉佩修(2005年3月14日)。美感不是照表操課的速成補習。商業周刊,903,82-86 。
劉新圓(2003)。政府應積極推行美感教育。93年12月9 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C-092-002.htm
劉綱紀(1997)。傳統文化、哲學與美學。廣西:廣西師範大學。
漢寶德(2002)。自美感教育談青年的文化素養。93年10月1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monthly/00204/theme-065.htm
漢寶德(2003)。美感教育的有效途徑。93年12月12日,取自http://www.npf.org.tw/monthly/0302/theme-268.htm
漢寶德(2004)。只從一只茶杯開始-漢寶德談美。光華,12,78-80 。
潘慧玲(1999)。學校效能相關概念的釐析。教育研究資訊,7(5),138-153。鍾聖校(1995)。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韓震、王成兵、喬春霞、李偉、彭立群譯(2001)。Charles Taylor著。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南京:譯林。
魏希聖、謝雅萍譯(2004)。Steve Duck著。人際關係(Human Relationships)。臺北:韋伯文化。
羅美蘭(1995)。美術館觀眾特性與美術鑑賞能力關係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竇衛霖、溫建平、王越譯(2001)。Owens, Robert G.著。教育組織行為學(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中華日報電子報編輯部(2004)。北市通過育藝深遠方案藝術鑑賞納入小學課程。94年4月6 日,取自http://www.cdnnews.com.tw/20041229/news/dfzh/500000002004122819571300.htm
無作者。自我精進的自我實踐。93年11月6日取自:http://www.cc.nctu.edu.tw/~t6504/PocketBook/P9.htm
貳、英文部分
Bloome, D. (Ed.)(1989).Classrooms and literacy. Norwood, New Jersey: Ablex Publishing Coporation
Compaine, B. M.(198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change: Toward a new literacy. In B. M. Compaine(Eds.), Issues in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pp.145-178). Norwood, New Jersey: Ablex Publishing.
Csidszentmihalyi, M., & Robinson, R. E.(1990). The art of seeing. Malibu, California:The Getty Center for Education in the Arts.
Smith, R. A. (1989). The sense of art: A study in aesthetic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