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引書目
中日文部份
一、 檔案史料
1、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2、 《公文纂》、《密大日記》、《外務省記》、《陸軍省大日記》、《海軍省公文備考》、《樞密院會議文書》(以上資料來自史資料)
3、 《後藤新平文書》(東京:雄松堂,1980.2)。
4、 《府報》
5、 《台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
6、 《台灣總督府職員錄》
7、 《南支那及南洋調查書》
二、 報紙雜誌
1、 《台灣日日新報》
2、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3、 《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
4、 《福岡日日新聞》(資料來源:戰前期新聞經濟記事文庫)
5、 《東京人類學會雜誌》
6、 《地學雜誌》
7、 《臺灣經濟雜誌》
8、 《台灣慣習記事》
9、 《台灣教育會雜誌》
10、 《統計學雜誌》
11、 《台灣時報》
12、 《台法月報》
13、 《臺灣統計協會雜誌》
14、 《京都法學會雜誌》
15、 《東洋》
16、 《實業之台灣》
17、 《南支南洋研究》
18、 《糖業》
19、 《台灣建築會誌》
20、 《南方土俗》
21、 《南邦經濟》
22、 《民俗台灣》
23、 《國語台灣》
24、 《東亞》
25、 《新亞細亞》
26、 《聯合報》(資料來自:聯合知識庫)
27、 《中央日報》
三、 時人著作
1、 國民新聞社,《帝國政策台灣》(東京:民友社,1905.1)。
2、 伊能嘉矩,《領台十年史》(台北:新高堂書店,1905.6)。
3、 高野岩三郎,〈臨時戶口調查對所感〉,《臺灣統計協會雜誌》第22號(1907.3)。
4、 高野岩三郎,〈本邦人口平均婚姻年齡〉,《和田垣教授在職二十五年記念經濟論叢》(東京:有斐閣,1914.11)。
5、 高野岩三郎,〈本邦統計書雜觀〉,《國家學會雜誌》第30卷(東京:國家學會事務所,1916)。
6、 高野岩三郎,〈歐洲於統計事業本邦殊臺灣於統計事業〉,《臺灣教育》第188號(臺北:臺灣教育會,1918.2)。
7、 高野岩三郎,〈最近本邦社會統計資料〉,《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第16冊(東京:大原社會問題研究所,1924.8)。
8、 高野岩三郎,〈本邦社會統計資料解說〉,《本邦社會統計論》(東京:改造社,1933.5)
9、 持地六三郎,《台灣殖民政策》(東京:富山房,1912.8)。
10、 東鄉實,《比律賓農業銀行》(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13.10)。
11、 《臺灣列紳傳》(1916)
12、 內田銀藏,〈略傳〉,《經濟論叢》第2卷5號(京都:京都大學經濟學會,1916.5)。
13、 內田銀藏,〈臺灣旅行談〉,《史林》第1卷4號(京都:京都帝國大學文科大學內史學研究會,1916.10)。
14、 內田銀藏,〈三百年前日本臺灣經濟的關係就〉,《史林》第2卷2號(1917.4)。
15、 內田銀藏,《日本經濟史研究》(東京:同文館,1921.6)。
16、 片山秀太郎,〈台灣事情〉,《最近移植民研究》(東京:日本移民協會,1917.11)。
17、 鎌田正威,《比律賓視察所感》(:,)。
18、 粟野秀穗,〈台灣人口理蕃事業〉,《歷史地理》第2卷3號(1918.9)。
19、 西田直二郎,〈內田先生〉,《藝文》(京都:京都文學會,1919.10)。
20、 古川浩,《南支那研究誌》(大阪:大阪經濟新聞社,1920.8)。
21、 池田常吉(草擬),《臺灣經濟施設要項》。
22、 杉山靖憲,《臺灣歷代總督之治績》(東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22.5)。
23、 板澤武雄,〈台灣見聞記〉,《歷史地理》第43卷4號(:日本歷史地理學會,1924.4)。
24、 堀口昌雄,《南洋協會十年史》(東京:南洋協會,1925.2)。
25、 今村義夫,〈臺灣人口產業問題〉,《臺灣產業問題管見》(臺南:作者發行,1924.5)。
26、 今村義夫,《今村義夫遺稿集》(台南:今村義夫遺稿集刊行會,1926.)。
27、 白面人,〈寄手一方旗頭 中村啟次郎君〉,《》(東京:,1926)。
28、 宮川次郎(編),《台灣‧南支‧南洋》(24)、(29)(台北:拓殖通信社支社,1926)。
29、 宮川次郎,〈認識〉,《台灣放言》(台北:台灣實業界社,1937.2)。
30、 飯田吉英,〈台灣養豚〉,《大日本農會報》第552號(東京:大日本農會事務所,1926.11)。
31、 飯田吉英,〈有利副業養豚〉,《富民叢書》第3集(大阪:財團法人富民協會,1932.4)。
32、 木村匡,《木村匡君口演集》(台北:小林清藏發行,1927.10)。
33、 台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台北:台灣時報發行所,1928.3)。
34、 橋本白水,《筆戰十五年》(台北:南國圖書刊行會,1928.5)。
35、 宮川次郎,《糖業禮讚》(台北:台灣糖業研究會,1928.6)。
36、 田中一二,《台灣新人舊人》(台北:台灣通信社,1928.7)。
37、 前田稔靖,《植民經濟》(東京:積文館書店,1929)。
38、 林進發,《台灣人物評》(台北:赤陽社,1929.8)。
39、 東鄉實,〈我植民地經營後藤伯〉,《吾等知後藤新平伯》()。
40、 《田代安定翁》(台灣大學圖書館藏,1930)。
41、 劉克明,《台灣今古談》(台北:新高堂,1930.11)。
42、 隈川八郎,〈比律賓「」在留邦人保健對注意〉,《移民情報》第2卷8號(:外務省通商局,1931)。
43、 板倉貞男(譯),〈本書出版由來〉,《佛軍台灣遠征史》(台北:台灣時報發行所,1932.2)。
44、 高木復亨,〈克行員養成〉,《柳生先生憶》(□:□,1932.3)。
45、 全國經濟調查機關聯合會,《全國經濟調查機關聯合會趣旨、規約、細則、會員名簿》(台北:台灣大學圖書館藏,1932.4)。
46、 安藤元節(編),《台灣大觀》(東京:日本合同通信社,1932.12)。
47、 林進發,《台灣官紳年鑑》(台北:民眾公論社,1933.)。
48、 宋明哲,〈臺灣社會經濟史研究現況〉,《歷史科學》第3卷第號(白揚社,1934.8)。
49、 平山勳,《台灣社會經濟史全集(4)》(台北:台灣經濟史學會,1935.8)。
50、 中西利八(編),《新日本人物大系》(東京:東方經濟學會出版部,1936.5)。
51、 佐佐波外七(發行),《鐮田正威先生追想》第一輯(台北:臺灣維新社,1936.8)。
52、 原幹洲(編),《南進日本之第一線起-新台灣之人物》(臺北:勤勞□富源社、拓務評論社臺灣支社,1936.)。
53、 永田城大,《臺灣發展 功勞者 足跡》(台北:實業之臺灣社,1936.9)。
54、 櫻井芳次郎,〈台灣罐詰事業創業〉,《熱帶園藝》6/3(台北:,1936.9)。
55、 東鄉實,〈新渡戶先生憶〉,《新渡戶博士追憶集》(東京:故新渡戶博士記念事業實行委員,1936.11)。
56、 樺山愛輔,〈台灣夢中父〉,《西鄉都督樺山總督》(台北:西鄉都督樺山總督記念事業出版委員會,1936.12)。
57、 北山富久二郎,〈台灣中心我南方政策回顧檢討〉,《台北帝國大學記念講演集》第5輯(台北:該校,1936.12)。
58、 後藤貞治,《本邦統計資料解說》(東京:叢文閣,1936)。
59、 住屋圖南,《台灣人士之批判記》(台北:南邦公論社,1937.4)。
60、 東亞經濟研究所調查部,〈全國經濟調查機關聯合會組織其事業〉,《山口商學雜誌》第8卷2號(:山口高等商業學校商學會,1937.6)。
61、 青木繁,〈熱帶植產學概論〉,《臺灣山林》第136號(:,1937.8)。
62、 鶴見祐輔,《後藤新平》第4卷(東京:後藤新平伯傳記編纂會,1938.7)。
63、 黑谷了太郎(編),《宮尾舜治傳》(:吉岡荒造發行,1939.4)。
64、 片山秀太郎,〈偉大足跡〉,《辜顯榮翁傳》(臺北:辜顯榮翁傳記編纂會,1939.6)。
65、 市河三喜,〈台灣旅〉,《昆蟲•言葉•國民性》(東京:研究社,1939.9)。
66、 高橋三七,《事業鄉人》(京城:實業社、大陸研究社,1939.11)。
67、 太田肥洲,《新台灣支配人物產業史》(台北:臺灣評論社,1940)
68、 田澤震五,《海南島椰子》(台北:田澤化學工業研究所,1940.□)。
69、 田澤震五,《非常時局下食料問題解決案》(台北:田澤化學工業研究所,1941.)。
70、 清原貞雄,〈三浦內田兩先生憶出斷片〉,《史學研究》第11卷3‧4號(東京:廣島史學研究會,1940.3)。
71、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調查課,〈本島人南洋移民事情〉,《台拓情報》(:該課,1940.6)。
72、 長里清,《九州文化大觀》(東京:日本文化研究會,1940.12)。
73、 永井潛,〈學術使命〉,《台北帝國大學紀念講演集》第七輯(台北:台北帝國大學,1941.1)。
74、 秋守常太郎,《臺灣旅行》(發行地不詳,1941.7)。
75、 越原久明,〈台灣住民及朝鮮住民生命表關計算〉,《》(東京:矢野恒太君保險關係五十年記念會,1941.10)。
76、 荒川秀俊,《日本氣象學史》(東京:河出書房,1941.12)。
77、 東亞研究所(編),《東亞關係人士要覽》第1輯(:該所,1942.2)。
78、 東火田精一,〈植民學大觀〉,《東京帝國大學學術大觀 法學部、經濟學部》(東京:東京帝國大學,1942.4),頁639~655。
79、 中村哲,〈南支那□研究□臺灣〉,《臺灣公論》(:,)。
80、 牧野□,〈台灣社會事業史〉,《社會學》第8輯(東京:岩波書店,1941.8)。
81、 植松正,〈台灣犯罪現象概觀〉,《民俗台灣》第2卷12號(1942.12)。
82、 陳逢源,《雨窗墨滴》(台北:臺灣藝術社,1942.8),頁131~133。
83、 佐多長春,〈林業•林產上見南方調查課題〉,《臺灣山林》第201號(台北:社團法人台灣山林會,1943.1)。
84、 臺灣總督府外事部,《南方共榮圈建設上於臺灣地位就》(台北:臺灣總督府外事部,1943.4)。
85、 佐藤源治,《台灣教育進展》(臺北:台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1943.7)。
86、 興南新聞社(編),《台灣人士鑑》昭和18年刊本(東京:湘南堂,1986.6)。
87、 西田直二郎,〈內田銀藏先生小傳〉,《日本經濟史研究(上)》(東京:河出書房,1944.3)
88、 堀內次雄,〈醫事創設史〉,《始政五十年台灣草創史》(台北:台灣平定記念會編纂部,1944.12)。
89、 小松吉久,〈後藤棲霞伯〉,《始政五十年臺灣草創史》(台北:台灣平定記念會編纂部,1944.12)。
90、 伊藤金次郎,《新領土開拓後藤新平》(:昭和書房,19.)。
91、 力丸慈圓,〈臺灣於氣候作業能率關係並內台灣人比較〉,《臺灣文化論叢》(台北:清水書店,1945.2)。
92、 章子惠,《台灣時人誌》,(台北:國光出版社,1947.3)。
93、 濱田耕作,〈青陵台灣遊記〉、〈台灣旅-亡父思出-〉,《青陵隨筆》(東京:座右寶刊行會,1947.11)。
94、 東亞同文會(編),《對支回顧錄(下)》(東京:原書房,1981.6)。
95、 小田俊郎,〈永井潛私〉,《東寧會40年-台北帝大醫學部後-》(東京:東寧會,1978.3)。
96、 小田俊郎,〈再•永井潛先生葉書〉,《小田俊郎先生追悼文集》(大阪:大阪市立大學醫學部第一內科同窗會,1990.2)。
97、 大日本百科辭書編輯所(編),《經濟大辭書》第4卷(東京:日本圖書,1998.6)。
98、 《國立台灣大學收購故移川子之藏教授私人藏書目錄》(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藏,1951.12)。
99、 阿部薰(編),《朝鮮人名資料事典》(東京:日本圖書,2002.11)。
100、 殖產局商工課,《自大正四年南支南洋邦人助成事業總攬》(台北:該課,.)。
101、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台灣於畜產關資料論文集》(出版時地不祥,台灣分館所藏)。
102、 德富蘇峰,〈日本比律賓群島〉,《台灣遊記》(:,)。
四、 近人著作
1、 大內兵衛,〈高野岩三郎〉,《統計學辭典》(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1959.3)。
2、 馬淵東一,〈故小川先生語研究〉,《馬淵東一著作集》第3卷(東京:社會思想社,1974.9)。
3、 長谷川武治,〈中澤亮治先生逝去悼〉,《日本農藝化學會誌》第49卷2號(東京:日本農藝化學會,1975.2)。
4、 林開煥,《生命統計學》(台北:中華書局,1975.3)。
5、 成松俊男,〈先生斷想〉,《榕畔》(東京:榕畔會校史編集委員會,1978)。
6、 石萬壽(譯註),〈國姓爺的登陸台灣〉,《台北文獻》第44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78.6),頁111~121。
7、 佐多則昭,〈台灣南方調查回顧〉,《日本植民地史3 台灣•南洋》(東京:每日新聞社,1978.10)。
8、 金子文夫,〈東鄉實年譜著作〉,《臺灣近現代史研究》創刊號(東京:龍溪書舍,1978.4),頁127~128。
9、 金子文夫,〈日本於植民地研究成立事情〉,《日本帝國主義東》(:經濟研究所,1979.3)。
10、 金子文夫,〈持地六三郎生涯著作〉,《臺灣近現代史研究》第2號(東京:龍溪書舍,1979.8)。
11、 金子文夫,〈井出季和太日本南進政策〉,《臺灣近現代史研究》第3號(1981.1)。
12、 松永正義,〈台灣領有論系譜—一八七四(明治七)年台灣出兵中心—〉,《台灣近現代史研究》創刊號(1978.4)。
13、 春山明哲,〈台灣舊慣調查立法構想—岡松參太郎調查立案中心―〉,《台灣近現代史研究》□(.)。
14、 中村孝志,〈大正南進期台灣〉,《南方文化》第8輯(:天理大學南方研究會,1981.11)。
15、 中村孝志,〈臺灣「南支‧南洋」〉,《日本南方關與臺灣》(奈良:天理教道友社,1988.2)。
16、 黃昭堂,《臺灣總督府》(東京:教育社,1983.10)。
17、 原覺天,《研究學者覺天交遊錄》(東京:勁草書房,1985.10)。
18、 原覺天,《滿鐵調查部》(東京:世界書院,1986.7)。
19、 後藤乾一,《原口竹次郎生涯:南方調查先驅》(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87)。
20、 後藤乾一(李季樺譯),〈臺灣與東南亞(1930~1945)〉,《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12)。
21、 長岡新治,〈南方施策台灣總督府外事部〉,《鎖國日本國際交流》下卷(東京:吉川弘文館,1988.2),頁621~644。
22、 杜聰明,《回憶錄(上)》(台北:龍文,1989.6)。
23、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前衛,1989.11)。
24、 中國統計學社(編),《中國統計學社創立六十週年紀念集》(台北:中國統計學社,1990.5)。
25、 吳文星,〈日據初期(1895-1910)西人的台灣觀〉,《台灣風物》第40卷第1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90.3)。
26、 吳文星,〈民友社與台灣〉,《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所,1994.6)。
27、 吳文星,〈日本據台前對台灣之調查與研究〉,《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5.4)。
28、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1995.4)。
29、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糖業改革之序幕〉,《高雄歷史與文化》第三輯(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1996.10)。
30、 吳文星,〈東京帝國大學與台灣「學術探檢」之展開〉,《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12)。
31、 吳文星,〈日治初期日人對台灣史研究之展開〉,《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第2冊(台北:國史館,1998.12)。
32、 吳文星,〈東京帝國大學臺灣於學術調查臺灣總督府植民地政策〉,《東京大學史紀要》第17號(1999.3)。
33、 吳文星,〈札幌農學校台灣近代農學展開-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中心-〉,《日本統治下台灣支配展開》(名古屋: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2004.3)。
34、 清水元,〈戰間期日本•經濟的「南進」思想的背景—大正期「南進論」形成〉,《戰間期經濟摩擦》(東京:同文館,1990.8)。
35、 片岡千賀之,《南洋日本人漁業》(東京:同文館,1991.9)。
36、 早瀨晉三,〈植民地開發陸上交通網-統治期住民影響-〉,《東南世界歷史的位相》(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2.6)。
37、 江上波夫(編),《東洋學□系譜》(東京:大修館,1993.3)。
38、 矢野暢,《「南進」系譜》(東京:中央公論社,1993.10)。
39、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4)。
40、 石村義典、石村櫻,〈「水科七三郎」(覺書)-北海道山岳高層氣象觀測,氣象觀測行政統計教育,台灣戶口調查中心-〉,《拓殖大學論集》人文•自然科學2-3(:,1994.12),頁143~195。
41、 林滿紅(編),《臺灣所藏中華民國經濟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10)。
42、 溫振華,〈清代台灣漢人的企業精神〉,《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社,1997.9)。
43、 陳文添,〈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設立經過〉,《臺灣文獻》第49卷2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6),頁135~145。44、 梅溪昇,《火》(大阪:株式會社,1998.7)。
45、 鍾淑敏,〈台灣總督府「南支南洋」政策之研究─以情報體系為中心─〉,《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7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3)。
46、 鍾淑敏,〈殖民與再殖民--日治時期台灣與海南島關係之研究〉,《台大歷史學報》第31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2003.6)。
47、 鍾淑敏,〈台灣總督府的「南支南洋」政策-以事業補助為中心〉,《台大歷史學報》第34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2004.12)。
48、 團藤重光,〈植松正博士逝去悼〉,《犯罪學雜誌》第65卷2號(東京:日本犯罪學會,1999.4)
49、 許進發,〈台北帝國大學的南方研究(1937-1945年)〉,《台灣風物》第49卷3期(1999.9),頁19~59。
50、 許進發,〈移川子之藏與臺灣人類學的奠基〉,《20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2.12)。
51、 近藤正己,〈臺灣勞務動員〉,《近代日本歷史的位相—國家‧民族‧文化—》(:刀水書房,1999.11)。
52、 鄭麗玲,〈台北帝國大學與海南島—以海南島的學術調查為中心〉,《台灣風物》第49卷4期(1999.12),頁19~59。
53、 小葉田淳,〈臺大時代思出〉,《思出道 引揚經驗一歷史家足跡》(京都:作者發行,1999.12)。
54、 北岡伸一,《後藤新平》(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0.4)。
55、 檜山幸夫,〈後藤新平•新渡戶稻造歐美漫遊公文書〉,《台灣總督府文書目錄》第七卷(東京:書房,2000.10)。
56、 翁佳音,〈日治時代平埔族的調查研究史〉,《異論台灣史》(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2)。
57、 姚人多,〈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2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1.6)。
58、 若林正丈,〈一九二三年東宮台灣行啟「內地延長主義」〉,《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東京:研文,2001.6)。
59、 吳文星(等),《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上)》(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7)。
60、 王泰升,〈「鬱卒」的第一代台灣法律人:林呈祿〉,《月旦法學雜誌》第78期(台北:月旦法學雜誌社,2001.11)。61、 張寶三,〈任教台北帝國大學時期的神田喜一郎之研究〉,《日本漢學研究初探》(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3)。
62、 林佩欣,《日治前期台灣總督府對舊慣宗教之調查與理解(1895-1919)》(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63、 黑崎淳一,《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與南支南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2)。64、 張隆志,〈後藤新平—生物學政治與台灣殖民現代性的構築(1898-1906)〉,《20世紀台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2.12)。
65、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台北:允晨,2003.2)。
66、 橫井香織,〈南洋協會台灣支部台灣總督府〉,《東洋史訪》(兵庫:兵庫教育大學東洋史研究會,2004.3)。
67、 高橋益代,〈『台灣統計協會雜誌』總目次 解題〉(東京:一橋大學,2005.5)。
68、 鄭政誠,《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台北:博陽文化,2005.6)
西文部份
1、E. Patricia Tsurumi,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 1895-1945(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