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03: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建南
論文名稱:探討蔬菜教材園教學體驗活動對國小學生之影響
指導教授:王順美王順美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3
中文關鍵詞:蔬菜教材園教學體驗活動土地倫理勞動教育生命教育
外文關鍵詞:vegetablegardening teachingland ethicslabor educationlife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6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以土地倫理、勞動教育、生命教育論點設計並評量探討實施蔬菜教材園教學體驗活動對國小學生知識、態度、行為意向的影響,研究設計採實驗組、控制組前後測不等距之準實驗研究,以桃園縣內定國民小學五年級四個班級共11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55人、控制組55人),教學體驗活動進行十一週共計十三節課,對照組則教授一般課程並未觸及與種植蔬菜之相關活動。研究者自行設計有關土地倫理、勞動教育及生命教育的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量表以蒐集學生量化資料,再配合描述性資料收集,例如學生學習心得、訪談記錄、省思札記等,以瞭解學生對體驗活動的感受。

量化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在體驗活動之後在土地倫理的知識與態度量表及生命教育的知識量表分數明顯優於前測,但是其他分量表則均未呈現顯著差異;而與控制組相較,實驗組在土地倫理的知識與態度及生命教育的知識顯著優於控制組。在描述性資料分析顯示,學生在土地倫理、生命教育二方面均有極高比例的正面感受,勞動教育方面表現則較為持平。此外研究結果亦發現,曾經幫忙過家人一起種植蔬菜的實驗組學生,在勞動教育分量表的態度與行為意向均達顯著差異,另在生命教育分量表的行為意向亦有顯著進步。

研究者綜合教學體驗活動後請教農夫及導師的看法,對於實驗組學生後測表現未如預期,可能原因為體驗活動過於真實且沈重、學生排斥寫學習心得、蔬菜受氣候與土壤等因素而成長遲緩,故提出四項研究建議,首先需考慮蔬菜種植的季節,儘量以春季、秋季較佳;而體驗活動的份量不要讓學生感到負擔過重,體驗活動的時間儘量控制在一個月左右,以保持學生高度的學習熱度;另外因為體驗活動的樂趣來自於親自動手操作,所以不一定要學生寫學習心得;而對體驗活動中學生出現的負面情緒,教師應該適時給予輔導。
This research is to test the effect of the gardening teaching module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intention. The research method is quasi-experiment design wit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hich only got the regular curriculum. The stud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gardening teaching modules which emphasize land ethics, labor education, and life education and consist of eleven sections, thirteen hours gardening activities to teach how to plant the vegetables. The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groups answered questionnaire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gram and answered working sheets at the end of the certain sections.

The result shows the students’ score of knowledge of and attitude toward land ethics and knowledge of labor education increased with significant level after gardening teaching program.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knowledge of and attitude toward land ethics and knowledge of life education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attitude toward the labor educat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ased on the teachers’ observation and students’ description on working sheets, three reasons can explain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program. These are labor intension activities and too many worksheets for students as well as poor productivity of the vegetable in the garden during the program reduced students’ motivation.

The research found the students who had planted vegetable before have significantly high attitude and intention toward this module.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 suggests the gardening teaching module should be adjusted to reduce the labor work and teachers should usually encourage students during the program to overcome students’ tiredness.
中文摘要 --------------------------------------------------------------------------------------- Ⅰ
英文摘要 --------------------------------------------------------------------------------------- Ⅱ
目次 --------------------------------------------------------------------------------------- Ⅲ
表目次 --------------------------------------------------------------------------------------- Ⅳ
圖目次 --------------------------------------------------------------------------------------- Ⅴ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名詞定義--------------------------------------------------------------------------- 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蔬菜教材園------------------------------------------------------------------------ 9
第二節 土地倫理--------------------------------------------------------------------------- 13
第三節 勞動教育--------------------- ----------------------------------------------------- 17
第四節 生命教育--------------------------------------------------------------------------- 20
第五節 重要生命經驗---------------------------------------------------------------------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設計與實施程序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1
第三節 研究假設--------------------------------------------------------------------------- 32
第四節 內在效度處理--------------------------------------------------------------------- 33
第五節 研究工具--------------------------------------------------------------------------- 3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土地倫理向度研究結果-------------------------------------------------------- 40
第二節 勞動教育向度研究結果-------------------------------------------------------- 50
第三節 生命教育向度研究結果-------------------------------------------------------- 62
第四節 學生背景因素之影響----------------------------------------------------------- 74
第五節 反思與檢討------------------------------------------------------------------------ 79
第五章
第一節 結論----------------------------------------------------------------------------------- 81
第二節 建議----------------------------------------------------------------------------------- 84
參考文獻 ----------------------------------------------------------------------------------- 87





附錄一:專家名單與審核意見表---------------------------------------------------------------- 92
附錄二:預試量表處理結果----------------------------------------------------------------------- 104
附錄三:正式問卷------------------------------------------------------------------------------------ 107
附錄四:體驗活動教學設計與學習心得------------------------------------------------------- 115
附錄五:各量表之逐題成對樣本 t 檢定統計結果----------------------------------------- 132
附錄六:二位導師的教學省思札記及研究者觀察札記------------------------------------ 138
附錄七:教師與農友之教學體驗活動前訪談紀錄------------------------------------------ 155
附錄八:教師與農友之教學體驗活動後訪談紀錄------------------------------------------ 157
附錄九:教學活動結束之後之訪談學生之錄音紀錄--------------------------------------- 162
附錄十:歷次教學體驗活動照片----------------------------------------------------------------- 170

表目次
表3-1 研究樣本統計表---------------------------------------------------------------------- 26
表3-2 蔬菜教材園教學體驗活動設計教學內涵分析表---------------------------- 27
表3-3 知識量表各題與土地倫理、生命教育之內涵符應表---------------------- 35
表3-4 態度量表各題與土地倫理、勞動教育與生命教育之內涵符應表------ 36
表3-5 行為意向量表各題與土地倫理、勞動教育與生命教育之內涵符應表 36
表4-1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土地倫理知識之前測及後測比較---------------------- 40
表4-2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土地倫理態度之前測及後測比較---------------------- 41
表4-3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土地倫理行為意向之前測及後測比較---------------- 42
表4-4 實驗組在接受教學體驗活動之前後測土地倫理各量表比較------------- 42
表4-5 學生認為讓蔬菜長得好的條件(活動三第三題)----------------------------- 43
表4-6 學生知道再次施用堆肥原因(活動三~一第一題)----------------------- 44
表4-7 學生瞭解土壤對蔬菜的作用(活動三~一第四題)------------------------ 45
表4-8 學生用手抓泥土的感覺(活動一第一題)----------------------------------- 46
表4-9 學生赤腳踏泥土的感覺(活動一第二題)----------------------------------- 46
表4-10 學生雙手捧泥土的感覺(活動三~一第二題)------------------------------ 47
表4-11 學生寫出對蔬菜園這塊土地的感覺(總結活動學習心得第二題)----- 48
表4-12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勞動教育態度之前測及後測比較---------------------- 50
表4-13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勞動教育行為意向之前測及後測比較---------------- 51
表4-14 實驗組在接受教學體驗活動之前後測勞動教育各量表比較------------- 51
表4-15 學生知道蔬菜的合適澆水時間(活動二第四題)-------------------------- 52
表4-16 學生對校園保留土地來種菜的看法(活動一第四題)-------------------- 53
表4-17 學生對負責澆水與除草的感覺(活動二第一題)----------------------------- 54
表4-18 學生與同學合作的感覺(活動二第二題)-------------------------------------- 55
表4-19 學生對收成蔬菜的工作之感想(活動四第一題)-------------------------- 55
表4-20 學生吃到自己種的蔬菜的感覺(活動四第二題)----------------------------- 56
表4-21 學生印象最深的活動(總結活動學習心得第一題)------------------------ 57
表4-21-1 學生寫出上題的原因(總結活動學習心得第一題)----------------------- 58
表4-22 學生對自己種蔬菜的感受(總結活動學習心得第三題) 59
表4-23 學生認為每個國小都規劃蔬菜教材園給學生體驗的想法(總結活動學習心得第五題)-------------------------------------------------------------------- 59
表4-24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生命教育知識之前測及後測比較---------------------- 62
表4-25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生命教育態度之前測及後測比較---------------------- 63
表4-26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生命教育行為意向之前測及後測比較---------------- 64
表4-27 實驗組在接受教學體驗活動之前後測生命教育各量表比較------------- 65
表4-28 學生認為蔬菜長不好的原因(活動二第五題)-------------------------------- 66
表4-29 學生對菜蟲的處理方式(活動三第一題)------------------------------------ 66
表4-30 學生認為疏苗的目的(活動三~一第三題)---------------------------------- 67
表4-31 學生對種下蔬菜的期待(活動一第五題)------------------------------------ 68
表4-32 學生對蔬菜成長變化的感覺(活動二第三題)------------------------------ 69
表4-33 學生對菜蟲也是生命的想法(活動三第二題)------------------------------ 69
表4-34 學生面對蔬菜裡有蟲的想法(活動四第三題)------------------------------ 70
表4-35 學生想對種菜農夫說的話(活動四第四題)----------------------------------- 71
表4-36 學生認為農夫對大家的貢獻(總結活動學習心得第四題)-------------- 72
表4-37 實驗組各班目前家裡是否有農地正在種植蔬菜之人數統計------------- 74
表4-38 實驗組學生家中是否有農地正在種植蔬菜在各分量表之組間差異--- 74
表4-39 實驗組學生家裡是否有農地正在種植蔬菜之前後測差異---------------- 76
表4-40 實驗組各班是否曾經幫忙過家人一起種植蔬菜之人數統計------------- 76
表4-41 實驗組學生是否曾經幫忙過家人一起種植蔬菜在各分量表之組間差異----------------------------------------------------------------------------------------- 77
表4-42 實驗組學生是否曾經幫忙過家人一起種植蔬菜之前後測差異--------- 78


圖目次
圖3-1 研究設計-------------------------------------------------------------------------------- 25
圖3-2 研究架構圖---------------------------------------------------------------------------- 25
圖3-3 研究流程圖---------------------------------------------------------------------------- 31
中文部分:
小林宏己(2002)有機農耕法的學習。中小學校必備指導手冊17~校內環境教育,156-165。台北:稻田。

小島 宏(2002)道德教育與環境教育。中小學校必備指導手冊17~校內環境教育,50-59。台北:稻田。

山下 宏文(2002)環境教育的教材開發與觀點。中小學校必備指導手冊17~校內環境教育,72-80。台北:稻田。

王文科(199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 鑫(1999)鄉土教學概論。環境教育季刊,40,2-6。

王順美(2002)綠色學校與環境教育。桃園縣九十一學年度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研習手冊,59-68。

王順美(2003)釐清與帶動環境教育。桃園縣九十二學年度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研習手冊,34-40。

王順美(2004)台灣綠色學校夥伴及非夥伴的環境教育比較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28,69-80。

王順美(2005)綠色學校計畫的回顧與展望。綠色學校伙伴網路研討會-回顧與前瞻,1-17。

王佩蓮(2001)在自然科和環境議題教學中落實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務。教育資料期刊,26,185-214。

行政院(2002)永續台灣簡訊,第四卷,第四期,50-60頁。

江千綺譯(1999)永續栽培設計。Bill Mollison & Reny Mia Slay原著。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江哲銘(2004)永續校園中的永續環境教育契機。教育研究月刊,128,43-54。

汪俊良(2003)正宗愛台灣的10個遊戲。台北:正中。
何晨瑛(2004)台灣綠色小學校園生態環境現況解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永展(1995)環境態度與環保行為–理論與實證。台北:胡氏圖書出版社。

李崑山(1999)落實國民小學環境教育之策略與方法。環境教育季刊,40,63-70。

李永展(2000)永續發展。台北:巨流。

吳明清(1995)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吳美真譯(1998)沙郡年紀。Aldo Leopold原著。台北:天下出版社。

但昭偉(2001)生命教育的生命。教育資料集刊,26,113~130。

林惠真(1995)愛是教育的森林。台北:小暢書房。

林淑貞譯(1997)探索大地之心。約瑟夫・柯內爾、麥可・德蘭嘉原著。台北。張老師文化。

林水源、石明卿(2002)生態教材園實施探討—以一所都會小學為例。2002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暨環境教育學會年會新世紀海峽兩岸全民環境永續發展論文集,444- 452。

林原宏(2004)測驗與評量。秦夢群主編~教育概論。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亞榮隆・撒可努(2002)走風的人・我的獵人父親。台北。思想生活屋。

金嵐、王振堂、朱秀麗、張月娥、盛連喜(1997)環境生態學。台北:科技出版社。

金恆鑣(2001)台灣的綠色保險絲。台北:天培出版社。

周儒、呂建政譯(2003)戶外教學。Teaching in the outdoors. Donald R. Hammerman &William M. Hammerman & Elizabeth L. Hammerman原著。台北:五南。

邱茂林、黃建興編(2004)小學、設計、教育。台北:田園城市。

郭生玉(1998)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郭實渝(1999)以生態文化教育的觀點看環境教育。環境教育季刊,40,15-23。

康軒文教事業(2004)國小社會課本第十二冊。

黃昌誠(1989)馬卡連柯教育思想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慧真譯(1992)發展心理學。Sally W. Olds & Diane E. Papalia 原著。台北:桂冠圖書。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義良(1999)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

教育部(2002)綠校園推廣改造獎勵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陳素晴(2000)探討台北地區市民農園環境教育功能的現況與未來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浙雲(2001)學習,從生命開始。教育資料集刊-生命教育專輯,26,237~263。

陳進福(2004)自然保育永續校園―樓頂蔬菜園的經營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

梁永安、高志仁譯(2004)農莊生活。Helen & Scott Nearing原著。台北:立緒出版社。

張至璋譯(1996)自求簡樸。Duane Elgin原著。台北:立緒出版社。

張子超(2003a)永續校園的理念與推廣。桃園縣九十二學年度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研習手冊,21-25。

張子超(2003b)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與環境教育融入。桃園縣九十二學年度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研習手冊,61-67。

曾文宗(1995)從全人發展角度看生命教育的意義與內涵。輔導通訊,44,12-16。

葉柏孜(2001)影響市民農園承租者承租滿意度因素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冠政(1989)環境教育概述(上)。環境教育季刊,1,6-7。

葛樹人(1991)心理測驗學。台北:桂冠。

鄭文安(2001)生命教育融入國小自然科課程與教學之研究。以「種植」和「養殖」主題為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柏瑩、郭乃文(2002)以本土有機農業做為環境教育資源之芻議:-以池上鄉萬安社區為例。2002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暨環境教育學會年會新世紀海峽兩岸全民環境永續發展論文集,727-733。

盧嘉明(2004)簡樸生活就是環保的開始。民94年2月11日。擷取自http://www.gracechurch.org.hk/articles/home/home.php?19991008

謝美蓉(2001)情意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自然科統整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元駿(2004)以體驗學習為本之戶外教育活動對個人生活效能的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西文部分:
Colwell, T.(1997)The nature-culture distinction and the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8, 4, 4~9。

Katherine, E. M.(1997)Percep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while exploring the outdoors: A case study in Beliz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3, 3, 327~344。

Loughland ,T. & Reid, A. & Walker, K. & Petocz, P. (2003) Factors influencing young people’s conceptions of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9, 1, 3~20。

Malone, K. & Tranter, P. J. (2003) School grounds as sites for learning : making the most of environmental opportunit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9, 3, 283~303。

Margarete, R. H.(1989)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experiences with vegetation on school ground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 2, 9~15。

Maxwell, J. K. (2002)Community Gardens: Marigolds of the Inner City. 民93年12月11日. 擷取自http://www.wsu.edu/~honors/thesis/complete_thesis/fall_2002/Jody_Maxwell.pdf

Palmer, J.A. & Suggate, P.D. (1996)Influences and experiences Affecting the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 of educator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2(1), 109~122。

Wilson, G. A. (1997)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er participa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s schem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50, 67~9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