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9 04: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怡蓉
論文名稱:分離派風格運用於連續圖案之創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secession style for art work of usccessive pattern
指導教授:周賢彬周賢彬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綜合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8
中文關鍵詞:分離派鑲嵌藝術連續圖案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4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綜觀二十世紀之平面設計史,「新藝術」風格於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發展出個別的獨特風格,法國的慕夏、奧地利「分離派」的克林姆或西班牙高第的建築作品等,皆可看出日本浮世繪及拜占庭鑲嵌藝術的影響。本研究文獻探討在於將「新藝術運動」的發展歷史做一概括式論述,賞析「分離派」大師克林姆的代表性作品,引用拜占庭鑲嵌藝術之拼貼效果,並探討中國傳統圖案設計之連續性法則。
透過對大自然之觀察,擷取花卉造形,以便利快捷的數位工具輔助設計,分別以四大主題:薔薇、水仙、菊花及牽牛花為主軸,以研究者整理出之線狀與網狀連續法則設計連續圖案,並填入分割的畫面中,局部加上拜占庭鑲嵌藝術的馬賽克效果,創作融合傳統典雅風格與現代感的平面作品。
傳統圖案設計中的構成法則變化多端,相當具有趣味性,但其設計方式已以不敷時代需求,數位工具的便利,使連續化的圖案設計更加容易創作,本研究整理分析不同學者之理論,將其簡化後導入數位技術,整理出數位連續圖案之創作方法,可提供有志於圖案設計者參考之依據。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4
一、研究方法 4
二、研究架構與流程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新藝術運動」的平面設計發展 7
一、新藝術運動的背景 8
二、法國的「新藝術運動」 10
三、比利時的「新藝術運動」與亨利‧凡德‧威爾德 17
四、蘇格蘭的「新藝術運動」與格拉斯哥四人 20
五、西班牙的「新藝術運動」與安東尼‧高第 22
六、奧地利「分離派運動」 26
第二節 鑲嵌藝術 43
一、馬賽克與鑲嵌藝術 43
二、馬賽克的發展過程 44
第三節 圖案設計 48
一、圖案單位形設計 48
二、單獨圖案的構成 51
三、連續圖案的構成 54
第三章 創作流程與理念 66
第一節 創意參考來源分析 66
第二節 創作流程 68
第三節 作品說明及創作理念 79
第四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 83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後續研究與創作 85
參考文獻 86
圖目錄
圖2-1-1左:日本浮世繪畫家安藤廣重作品「大橋驟雨」 9
圖2-1-2右:歌川國芳作品「青樓美人」,日本浮世繪是引發「新藝術運動」的因素之一,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9
圖2-1-3 早期新藝術風格作品,謝列特設計的海報「林中的鹿」,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11
圖2-1-4左:謝列特「冥府裡的奧菲爾」1879年 12
圖2-1-5右:謝列特「假面舞會」1896年,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12
圖2-1-6左:格拉謝特作品「阿芒四個兒子的歷史」封面 13
圖2-1-7右:「阿芒四個兒子的歷史」扉頁,是此一設計運動代表作之一 13
圖2-1-8左:格拉謝特設計的展覽海報,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13
圖2-1-9右:哈蒂為「穿高綁腿靴子的少女」歌舞演出設計的海報 13
圖2-1-10左:羅特列克於1892年為演員布魯安演出所設計的海報 14
圖2-1-11右:羅特列克設計的海報,直接在石版上作畫,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14
圖2-1-12 慕夏設計的海報,網路資料:http:// www.yuntech.edu.tw/~yangyf/ff/gra027.html 15
圖2-1-13左:比亞茲萊所設計的「亞瑟之死」書中插圖 16
圖2-1-14右:比亞茲萊所設計的「沙樂美」插圖,是新藝術運動的典型代表作,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16
圖2-1-15左:美國新藝術設計家布萊迪設計的「內陸印刷家」雜誌封面 17
圖2-1-16中:布萊迪(Bradley)設計「美國朋友的書」雜誌封面 17
圖2-1-17 右:布萊迪1898年設計「自己的書」,成功混和使用英國「美術工藝運動」與「新藝術風格」,,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17
圖2-1-18左:威爾德1899年設計的書籍封面「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18
圖2-1-19右:威爾德1899年設計的特魯朋公司海報,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18
圖2-1-20左:克里斯提安森1899設計的「青年雜誌」封面 19
圖2-1-21右:艾克曼1896設計的「青年雜誌封面」,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19
圖2-1-22左:貝倫斯(Behrens)1898年設計的插圖「吻」,德國青年派著名作品之一 20
圖2-1-23右:貝倫斯設計的青年雜誌版面,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20
圖2-1-24左:格拉斯哥四人設計的格拉斯哥藝術學院海報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21
圖2-1-25右:麥金塔設計「蘇格蘭音樂回顧」海報,典型的格拉斯哥派風格 21
圖2-1-26左:維森斯之家的鑄鐵窗,資料來源:徐芬蘭,2001年 23
圖2-1-27右:科米亞隨性屋一座阿拉伯式伊斯蘭建築的小屋 23
圖2-1-28 貝列斯瓜之家外觀全景,資料來源:徐芬蘭,2001年 24
圖2-1-29左上:奎爾公園守衛室外觀細部 25
圖2-1-30左下:巴特由之家後面一景 25
圖2-1-31右:米勒之家屋頂平台一景,資料來源:徐芬蘭,2001年 25
圖2-1-32 聖家堂各堂上尖塔造型,資料來源:徐芬蘭,2001年 25
圖2-1-33左:莫塞1899設計的「神聖的春天」封面 26
圖2-1-34右:莫塞1901年為詩集「早春」設計之版面,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26
圖2-1-35左:羅勒設計第六屆「分離派」展覽海報,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27
圖2-1-36中:莫塞設計第十三屆「分離派」展覽海報 27
圖2-1-37右:羅勒設計第六屆「分離派」展覽海報,與新藝術風格開始分離 27
圖2-1-38 霍夫曼設計「維也納工作室」展覽海報,資料來源:王受之,2002年 28
圖2-1-39哲學(Philosophy) 30
圖2-1-40醫學(Medicine) 31
圖2-1-41法律(Jurisprudence) 31
圖2-1-42貝多芬牆角裝飾左壁 32
圖2-1-43貝多芬牆角裝飾畫 33
圖2-1-44貝多芬牆角裝飾畫 33
圖2-1-45貝多芬牆角裝飾畫 34
圖2-1-46貝多芬牆角裝飾畫 34
圖2-1-47貝多芬牆角裝飾畫 35
圖2-1-48實現(Fulfilment) 36
圖2-1-49期待(Expectation)(局部) 36
圖2-1-50吻(The Kiss) 37
圖2-1-51艾蜜莉‧芙露吉(Emilie Floge) 39
圖2-1-52芙麗莎‧瑞德勒(Fritaa Riedler) 40
圖2-1-53雅德勒‧布蘿奇─波兒 41
圖2-1-54芙麗德里克‧瑪利亞‧貝兒 42
圖2-2-1羅馬帝國時期的馬賽克鑲嵌作品,資料來源:http://www.chimei.com.tw/museum/ant/Roman.htm 43
圖2-2-2最初馬賽克--烏爾王朝俘虜與士兵的奉獻板,資料來源:http://140.111.115.25/wwwlib/lib2/nrc87/19/003.html 44
圖2-2-5拜占庭馬賽克查士丁尼及侍者,資料來源:http://140.111.115.25/wwwlib/lib2/nrc87/19/003.html 45
圖2-3-1 花紋形式的單獨圖案,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52
圖2-3-2 適合形式的單獨圖案,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52
圖2-3-3 點狀形式的單獨圖案,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53
圖2-3-4隅角形式的單獨圖案,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53
圖2-3-5邊緣形式的單獨圖案,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54
圖2-3-6並列式連續圖案,資料來源:黃啟龍,1988年 55
圖2-3-7顛倒式連續圖案,資料來源:黃啟龍,1988年 56
圖2-3-8交互式連續圖案,資料來源:黃啟龍,1988年 56
圖2-3-9波浪式連續圖案,資料來源:黃啟龍,1988年 57
圖2-3-10編織式連續圖案,資料來源:黃啟龍,1988年 57
圖2-3-11網狀骨骼之四方連續圖案,資料來源:梁蔭本,1991年 58
圖2-3-12散點骨骼示意圖一,資料來源:梁蔭本,1991年 59
圖2-3-13散點骨骼示意圖二,資料來源:梁蔭本,1991年 59
圖2-3-14一個散點骨骼,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60
圖2-3-15二個散點骨骼,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61
圖2-3-16三個散點骨骼,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61
圖2-3-17四個散點骨骼,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62
圖2-3-18五個散點骨骼,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62
圖2-3-19方形聯綴方式,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63
圖2-3-20圓形聯綴方式,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63
圖2-3-21菱形聯綴方式,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64
圖2-3-21波形聯綴方式,資料來源:李景凱,1990年 64
圖3-2-1菊花 69
圖3-2-2粉紅色薔薇 69
圖3-2-3粉紅色薔薇 69
圖3-2-4黃色薔薇 69
圖3-2-5紫色菊花 70
圖3-2-6單純化的花神造形,資料來源:盧延光,1992 70
圖3-2-7配置人物位置,並安排相關元素 76
圖3-2-8將色票填入人物分割區域,並將作為襯托的花卉填上不同明度的灰色 76
圖3-2-9利用相關線條分割整體畫面背景,將設定好之色票填入分割之色塊 78
書籍:
1.王受之(民91)。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2.王川文(民63)。圖案辭典。台南:東南出版社。
3.王秀雄(民80)。美術心理學。台北:北市美術館。
4.呂清夫(民73)。造形原理。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5.林品章(民88)。造形原理。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6.曾長生(民92)。克林姆。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7.李景凱(民79)。裝飾文樣構成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8.李玉龍,張建成(民91)。新設計史。台北:六合出版社。
9.沈計華(民74)。印染圖案設計。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10.梁蔭本(民80)。圖案設計畫法。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11.徐芬蘭(民90)。瞭解高第。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12.黃啟龍(民70)。印染之美。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13.設計概論(民90)。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14.蘇盟淑,蔡麗香(民82)。圖案設計與應用。台北:視傳文化出版社。
15.劉思量(民78)。藝術與創造-藝術創作與欣賞之理論與實際。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16.劉奇偉(民80)。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17.盧延光(民81)。百女圖。台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
18.計應燧(民83)。實用花卉點綴圖案。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會議論文:
林宏銘,呂永富(民90)。植物形態視覺化之研究-以植物之花、葉部分為對象。發表於基礎造形展暨視覺設計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學術論文:
1.李小惠(民93):PIXEL ART在馬賽克圖形應用創作之研究以中國傳統吉祥圖案轉化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童麗淑(民93):裝飾性風格在人像插畫之應用創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3.余祖芳(民93):以超現實手法呈現夢想插畫之創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資源:
1.楊富裕設計教學網。上網日期:94.3.18,
網址:http://www.yuntech.edu.tw/~yangyf/ff/gra027.html
2.古斯塔夫.克林姆。上網日期:94.6.9
網址:http://www.aerc.nhctc.edu.tw:10804/4-0/art/s28/index.html
3.古文物。上網日期:94.8.13
網址:http://www.chimei.com.tw/museum/ant/Roman.htm
4.拼湊我的心《『鑲嵌藝術---馬賽克』讀後感》。上網日期:94.8.13
網址:http://140.111.115.25/wwwlib/lib2/nrc87/19/003.html
5.Pink Art。上網日期:94.8.16
網址:http://www.pinkart.com.hk/reart/Alphonse%20Mucha.htm
6.慕夏與新藝術運動 Art Nouveau。上網日期:94.8.16
網址:http://vovo2000.com/who/master6/mucha.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