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7 18: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文信
研究生(外文):Wen_hsin LIN
論文名稱:漁港多功能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基隆地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Multifunc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Fishing Ports―A Case Study of the Keelung Area
指導教授:黃文吉黃文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n-Chih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河海工程學系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河海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7
中文關鍵詞:漁港轉型第三波漁港功能指標研擬發展策略
外文關鍵詞:fishing port redevelopmentThe Third Wavefishing port functioncriteriadevelopment strateg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9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近年來由於漁業資源及漁獲減少、政府實施減船措施,漁港使用率逐漸降低,迫使漁港之使用形態必需朝多功能發展。然而,漁港多功能發展應該是朝哪些功能類型去發展?類此問題因應而生,況且由於各漁港之自然及社經條件不同、建港規模不同,因此各港應有其區域性之適合發展類型。
過去談論漁港轉型之文獻多偏重於個別漁港之發展策略,也較缺乏整體動態性之考量。本研究導入「第三波」之概念,提出漁港發展功能三階段八類型之理論架構,並就各階段類型:第一階段(勞動及運輸加值)傳統捕撈養殖型、水產物流儲運型;第二階段(產業加值)初級加工型、深層加工型;第三階段(服務加值)漁市漁食型、觀光遊覽型、文化教育型、休閒體驗型等八種類型進行發展行成之指標研擬,並採用簡單關聯分析法(SARS)探討其指標權重,再結合各港發展各類型之量化與質化績效值來建構評估模式,作為區域性漁港功能定位之依據。
此外,本研究運用前述評估模式以基隆地區六個漁港為例,評選各港最適合發展之功能類型,研究結果顯示:大武崙漁港較適合發展觀光遊覽型及休閒體驗型,外木山漁港較適合發展傳統捕撈型及文化教育型,正濱漁港較適合發展傳統捕撈型及文化教育型,八斗子(碧砂)漁港各類型均適合發展,長潭里漁港適合發展觀光遊覽型、文化教育型及休閒體驗型,望海巷漁港在各功能類型表現均不佳。最後,透過評估結果,研擬各港之短、中、長期發展策略,包括海洋科學及休閒園區、海洋生態體驗園區之構想,以供政府相關部門研擬施政之參考。
關鍵詞:漁港轉型、第三波、漁港功能、指標研擬、發展策略
ABSTRACT

Due to recent decreasing fishery resources, there is reduction in the catch, and the government has ordered to cut the number of fishing boats. As a result, fishing ports are not fully utilized, and are forced to redevelop towards multifunctional uses. But what exactly are these multifunctional uses? This question will depend on the fishing port’s specific conditions and the natural and socioeconomic environments in which it is affected.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redevelopment of fishing ports has focused o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lacks grander consideration. This research builds on the concept of “The Third Wave” and puts forward the framework of “three-stage and eight-category” of development of fishing ports. The first stage is labor and transportation value-added, including the traditional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category and the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category. The second stage is production value-added, including simple and complex reprocessing categories. The third stage is service value-added, including the fish market category, the recreation and tourism category, the education and culture category, and the experience category. The eight categories are represented on criteria, whose weights are found using Simple Analysis of Relational Systems (SARS).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erformances of criteria of fishing ports are evaluated so that each fishing port can be seen to have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redevelopment under the inspection.

In addition, the evaluation model uses six fishing ports in Keelung area. The result shows that Dawulun 大武崙 fishing port is suitable for tourism and experience category; Waimushan 外木山 and Chengbin正濱fishing ports are both suitable for traditional fisheries and educational/cultural purposes categories; Badouzih/Bisha 八斗子/碧砂 fishing port is suitable for all multifunctional uses; Jhangtanli長潭里 fishing port is suitable for educational/recreational/experience purposes; WanghaiSiang 望海巷 fishing port is not suitable for any categories. In the last,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outcome, near/mid/long-term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six fishing ports are formulized, in which ideas of Marine Technology and Recreation Park and Marine Ecological Experience Park in the local are suggested.
第一章 緒論 1-1
1.1 研究背景 1-1
1.2 研究動機 1-5
1.3 研究目的與內容 1-6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1-7
1.5 研究流程 1-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2.1 多功能漁港相關文獻回顧 2-1
2.1.1漁港定義、類型及發展過程 2-1
2.1.2水產物流儲運之定義及發展 2-7
2.1.3水產加工之定義與發展 2-7
2.1.4休閒漁業之定義與類型 2-8
2.2 多功能漁港相關文獻 2-11
2.2.1 多功能漁港之定義 2-11
2.2.2 多功能漁港文獻回顧 2-11
2.2.3 評估指標相關文獻 2-12
2.3指標擷取方法相關文獻 2-13
2.4 策略規劃相關文獻 2-20
第三章 漁港發展功能類型及評估指標研擬 3-1
3.1 台灣地區漁港發展之問題 3-1
3.2 漁港發展之目標 3-9
3.3 漁港發展功能類型說明 3-12
3.4 漁港發展功能類型指標研擬 3-17
3.5 研究方法 3-46
3.6 評估指標權重決定與問卷設計 3-47
3.7 各功能類型指標權重分析結果 3-51
第四章 基隆地區漁港發展功能環境分析 4-1
4.1基隆地區環境分析 4-1
4.2基隆地區各漁港環境資源分析 4-6
4.3各港使用效益、總船泊覆蓋面積分析 4-35
4.4各指標之現況分析 4-37
4.5 基隆地區各漁港功能類型績效值分析 4-48
4.6 各功能類型評估結果分析 4-64
4.7 各港之功能類型評估排序結果分析 4-81
第五章 基隆地區漁港多功能發展策略 5-1
5.1 基隆地區漁港功能發展整體性策略 5-1
5.2 基隆地區各漁港功能發展策略 5-3
5.2.1 基隆地區各漁港發展基本原則 5-3
5.2.2 基隆地區各漁港多功能適合發展類型 5-4
5.2.3 各港發展策略 5-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6.1 結論 6-1
6.2 建議 6-4
一、中英文文獻
1.王義勇(1997),物流中心區位選擇之研究,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
所碩士論文。
2.史雅芬(2000),物流中心外部績效評估之研究―模糊理論之應用,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台灣省漁業局(1996),「休閒漁業手冊」台灣省漁業局編印。
4.台灣省漁業局(1996),「漁鄉之旅休閒手冊」台灣省漁業局編印。
5.王榮祖(2001),運輸產業營運績效評估架構建立及其應用之研究―
以公路客運與國內線航空運輸為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論文。
6.王鈞平(2004),休閒旅館發展潛力評估模式之建立,南華大學旅遊
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王益昌(2005),外木山與大武崙漁港多功能利用及鄰近海岸休閒發
展之研究,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8.江榮吉(1999),「休閒體驗農漁業的發展」,漁友雜誌,257期,
P26-28。
9.朱建偉(2003),臺灣娛樂漁船營運與政府管理措施之研究,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10.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1985-2004),「中華民國台閩地區漁業
統計年報」。
11.李裔武 (1998),台灣資訊服務業經營策略與組織系統流程,政治
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2.李欽明(1996) ,都市旅館區位選擇關鍵因素之研究-以台中市為
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13.李建錡(2000),以場所的連接探討多功能親海漁港規劃策略─以
八斗子漁港為例,海洋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4.呂怡豔(2003),生態旅程指標之初探,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
15.邱文彥(2000),海岸管理,五南圖書。
16.林家麟(2004),企業價值創造之系統動態研究-以中小企業為例,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林玉婷(2002),社區營造永續觀光評估模式之研究,南華大學旅
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林美金(2001),彰化縣休閒漁業發展之分析研究,海洋大學漁業
科學系碩士論文
19.林裕強(2002),永續觀光發展指標之建立-從認知觀點,中國文化
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20.吳恪元、劉聰衡(1996),「台灣發展觀光漁港與休閒漁業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3卷第4期,頁187-215。
21.吳天祥(1997),「娛樂漁業之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漁業推廣月刊,第130期,頁13-17。
22.胡正欣 (1997),台灣地區觀光魚市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系碩士論文。
23.胡興華(1997),發展台灣休閒漁業,漁業推廣月刊,113(5),90-101。
24.胡清六,「中興新村公有宿舍更新改建評估指標建立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25.約瑟夫派恩(2003),「體驗經濟時代」,經濟新潮社。
26.徐瑋宏(2003),我國漁港功能多元性規劃與經營管理之研究,海
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27.莊慶達、歐慶賢、吳宗瓊(1999),台北縣發展觀光休閒漁業之
研究,台北縣政府委託研究計畫。
28.柴俊林(1995),國內物流中心區位選擇關鍵因素之研究,中山大
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9.陳青玉(2003),運籌管理體系競爭指標之研究,海洋大學河海工
程學系碩士論文。
30.陳清春,(1997),台灣地區休閒漁業發展之現況與課題,近岸海域遊憩活動發展研討會,(頁13-33),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31.陳清春(1999),體驗漁業的主題塑造與空間規畫,休閒體驗漁業
研討會,台灣海洋大學。
32.陳清春(2000),我國漁港功能調適與管理改進之研究,農委會漁
業署委託計畫報告。
33.陳清春(2002),建構漁產品產地有效運銷的基本認識與作法,因
應加入WTO漁產品產銷體系調整研討會,(頁9-18),基隆,台灣
海洋大學。
34.陳清春、岳景雲(2002),漁港多元性規劃評估準則之研究,農委會漁業署委託計畫報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35.陳篆嘉(2002),台灣地區財團法人文教基金會績效指標建構之研
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36.陳詩璋(2000),碧砂漁港發展多功能利用之經濟效益評估,海洋
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37.陳台安(2005),商、軍、漁共構港埠之使用與管理研究—以蘇澳
港為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8.陳文標(1996),日本社區總體營造100選,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39.黃文吉(2005),基隆水岸開發之發展困境與願景,基隆水岸開發
座談會,(頁1-10)。
40.黃文吉等(2001),興達漁港漁產品物流中心規劃(第4、5章),漁業署。
41.黃文吉,黃敏捷,吳勝傑(2000),「台灣地區港埠整體規劃理念與發展策略之研究」,2000兩岸港口及海岸開發研討會論文集。
42.黃文吉,吳明洋,黃偉源(2001),「台灣地區港埠再開發系統規劃之研究」,第十一屆環境管理與都會發展研討會。
43.黃文吉,林文信(2005),由漁港發展歷程論漁村振興轉型與再造,2005年漁業發展與漁港開發論壇,(頁1-24)。
44.黃文吉、林文信、陳光昱(2006),台灣地區漁港再造與漁村振興之研究,2006第三屆台灣鄉鎮地方產業觀光發展與前瞻研討會(頁503-526),景文技術學院。
45.黃文吉、林文信、黃尊賢(2006),由海洋觀光遊憩論漁港發展觀
光之問題與對策,(頁225-245),真理大學。
46.黃勳秋(2004),基隆漁業環境變遷與產業調整策略之研究,海洋
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47.黃詩雅(2004),閒置漁港問題報導,聯合報,A11版。
48.黃卿爾(2005),垃圾費隨袋徵收制度優先執行縣市之評選,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49.黃世輝(2001),社區自主營造的理念與機制,黃世輝研究論文集。
50.基隆市文化局(2005),94年度社區營造成果輯,基隆市政府。
51.夏力生(1998),港務管理與棧埠經營,翠柏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52.游伯龍,(1985),行為與決策:知己知彼的基礎與應用,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53.湯麟武(2004),港灣及海域工程,中華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54.賀天俊(2001),深澳漁港之娛樂漁業經營與遊憩效益分析,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55.蔡秀惠(2003),台南市地方經濟發展指標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地方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6.張益誠(2001),應用因子分析方法為臺灣地區建構永續發展趨勢評估指標系統,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57.張美蓮(1995),我國大學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58.張耿輔(2000),影響淡水鎮各類型觀光遊憩資源對遊客吸引力的因素研究,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9.張紹勳(2003),研究方法,倉海。
60.張鈿富(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指標發展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61.張瑞欣(2002),漁港更新策略,土木水利,28(3),53-59。
62.許登基(1995),台灣地區漁港建設現況與展望,兩岸水產加工與流通經貿研討會專輯,9-44頁。
63.許萬昌(2002) ,地方政府公共建設計畫評估決策模式建立之研究─以澎湖縣漁港轉型再造計畫為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
64.許文富、陳清春(1996),我國觀光休閒漁業發展規劃之研究,台灣省漁業局委託研究計畫報告書。
65.許澤群(1996),高雄市鄰里公園、小型綠地及兒童遊戲場開闢優先順序評估指標之建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66.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暨研究所(2000),基隆市綜合發展計畫,基隆市政府出版。
67.靳惠如(2001),糢糊多準則應用於台灣國際商港港區物流中心區位評選之研究―以基隆港為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68.曾明義(2003),吳郭魚出口加工產業現況分析,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
69.焦元輝(2004),國際連鎖速食餐廳區位選擇與空間擴散之研究─以台北市麥當勞速食店為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70.焦正清(1999),「推動漁港功能多元化建設」,中國水產月刊,第563期53-54頁。
71.鄧美華(1995),餐廳區位選擇之多評準決策-以寶山日本四季懷石料理餐廳為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
72.蔡丁義(2003),兩岸現狀與WTO架構下之高雄港競爭與發展策略─促進港埠營運策略之探討,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3.廖聖惠(1994),臺灣水產加工業的經濟與技術評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74.歐慶賢、蔡麗君(1999),休閒體驗漁業經營與管理。產業經營與管理研討會,1-33
75.簡文杰(2005),漁港功能多元化規劃與未來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76.藍照鼎,「以灰色關聯模式分析不同層級都市市中心商業區之特性」,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77.蕭泉源(2001),尋求加工新原料-以箱網養殖海鱺為例,水產加工技術發展與產業調整研討會(pp.69-77),基隆,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編印。
78.謝玉玲(2004),文化展演設施建設需求評估指標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79.鍾溫清、王昭正、高俊雄(1999),觀光資源規劃與管理,國立空中大學。
80.闕壯狄(1996),漁港、漁村建設與觀光漁業發展,台灣發展觀光漁港可行性研究論壇會論壇文稿(pp.1-29),中國農業推廣學會。
81.瞿大維(1990),養殖與沿岸漁業的新方向―休閒漁業,中國水產,第446期,頁59-63。
82.蘇彥彰(2004)應用傳統因子分析與模糊因子分析於工作壓力源之比較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
83.松本卓也、大島肇 (2004),『水産基盤整備事業の評価手法と効果的整備の検討』,調查研究成果發表会論文集
84.B. Joseph Pine II and James H. Gilmore (2003) ,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85.Chava.F.N & David.N,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韋柏文化,2003。
86.Christensen(1976),Policy Formulation and Administo, Homewood,I11 :Richard D.Irwin,pp16-18.
87.David, F.R.(2001) “Strategic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Cases” 8th ed., Prentice Hall , New York.
88. Daniel E Lane(2000),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fisheries alet6rnate structure and impediments to change, Marine Policy Vol24,pp385-393
89.Gray and Liguori, 1994, Hotel and Motel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90. Hope,T. (1997), Competing in the 3rd wave: The ten key management issue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91.Huang,W.C,Huang,M,J.and Lee,K,L(2003) “Evaluation Indicators Selection for Container port Com-petitiveness”, “Long Range Planning”.
92. Joseph Schittone (2001),Ocean &Coastal Management , Tourism vs. commercial fishers - development and changing use of Key West and Stock Island, Florida, No44,pp15-37.
93.Keeney, R.L.and Raiffa, H., 1976, Decision with Multiple Objectives:Preference and Value Tradeoffs, New York:Wiley and Sons,.
94.MacCrimmon, K.R., 1969, Improving the System Design and Evaluation Process by the Use of Trade-off Information: An Application to Northeast Corridor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Santa Cal: The Rand Corporation.
95.Melaniphy, John C., 1992 Restaurant and Fast Food Site Selection, John Wiley & Inc.
96. Mark, Orams,Marine tourism:Development,Impacts and Management ,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97.Weihrich, H.(1982),“The SWOT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 London, Vol.15, ISS.2,pp.60.





二、相關網站
1.中國海洋大學新聞網:http://news.ouc.edu.cn/news/
2.中國海洋大學新聞網:http://news.ouc.edu.cn/news/
3.內政部營建署: http://www.cpami.gov.tw/
4.交通部觀光局:http://202.39.225.136/
5.世界農糧組織(FAO):http://www.fao.org/
6.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7.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http://www.fa.gov.tw/
8.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漁業資訊服務網http://spider.cs.ntou.edu.tw/fatmp/organization_sam/organization_11_9_2_1.php
9.行政院: http://www.ey.gov.tw/mp?mp=1
10.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http://www.cca.gov.tw/
11.葉俊榮 江淳芳 陳仲嶙(2002),公共設施政策之永續性觀察─以工業區、污水下水道與漁港建設為中心,永續台灣評量系統網頁:http://www.initiate.com.tw/
12.基隆市公共汽車管理處:http://www.klcba.gov.tw/index3.htm
13.基隆市觀光旅遊服務資訊:http://tour.klcg.gov.tw/index2.asp
14.基隆市政府交通旅遊局:http://ttb.klcg.gov.tw/
15.基隆市中正區戶政事務所:http://www.kljj-house.gov.tw/
16.基隆市中山區戶政事務所:http://www.klcs-house.gov.tw/
17.基隆市安樂區戶政事務所:http://www.anle-house.gov.tw/
18.基隆市政府主計處:http://bas.klcg.gov.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