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8 18: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徐運生
研究生(外文):Yun-Sheng Hsu
論文名稱:我國東沙群島法律地位及海洋資源開發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the Legal Status and the Marine Resources Exploitation of Pratas Islands
指導教授:陳荔彤陳荔彤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h-torng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海洋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5
中文關鍵詞:海洋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東沙群島
外文關鍵詞:Marine Protected Areabiological diversityPratas Island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107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而多樣,先民早已懂得利用海洋生物資源,並與我們相互依存。東沙島是南中國海域最大一片陸地,位於臺灣西南方海域,距離高雄約二四○浬,為我國出入南海戰略要衝,而東沙環礁海洋生態環境獨具特色,生物多樣性高;東沙群島海域非生物資源蘊藏豐富,周圍海底亦擁有豐富海洋文史資源,均深具開發價值。
我國雖稱為「海洋國家」,但長久以來均以大陸國家的思維來規劃國家制度發展,中央政府自大陸退守臺灣後長期實施戒嚴,人民親海活動受限,海洋教育未受重視,海洋政策缺乏整體規劃,沿海建設以軍事防禦為優先考量,東沙島發展受此時空環境影響與鄰國漁船非法採捕等人為因素及近年來大自然「聖嬰」現象等破壞,許多珍貴生物資源受創嚴重,亟待保護與復育。
一九八二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於海洋生物資源保育與管理、海洋環境保護與保全均有相關規定,陸地成功之生物多樣性熱點保護策略也推展到海洋生物保育,因此,保育生物多樣性及資源永續利用逐漸成為全球人類共同的概念,海洋保護區觀念被認為是維繫生物多樣性及挽救瀕臨絕種生物的重要方法。東沙島自八十九年二月起由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接管防務,逐步朝非軍事化方向規劃建設,先期改善島上生活設施與強化海域巡護,取締海域非法漁業行為,保護東沙群島海洋優質生態環境,宣示維護南海主權能力與決心。
有鑑於東沙島之整體發展需長期規劃持續執行,我國於九十三年四月完成公告成立「東沙國家公園」,現正積極籌備進行前置作業中。本文以探究東沙歷史、當前規劃方向,參酌國內外法制案例,提供東沙群島近、中、長期規劃發展建議,希望東沙豐富海洋資源生生不息。
Around by water, Taiwan abounds with various maritime resources, and the people lived on this island knew how to use those marine gifts and were interdependent with them. Not only is the biggest land in South China Sea, but also Pratas Island,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sea of Taiwan and 240 nautical miles from Kaohsiung, is the front gate for our strategic entrance. The maritime biological environment around Pratas islands is characteristic of biodiversity and full of non-biology resources. The historic marine valuables left on the seabed of this area are deserved of exploitation
Though we are so called as “Ocean Country,” the government, from the past, has been keeping the thought of mainland state to plan the progress of national system. Since central government withdrew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implemented marshal law in Taiwan, people had been kept from beaches, maritime education had been neglected, the policies concerning the ocean had been vaguely integrated planning, and fortifications erection were always the first consideration as well. In the mean time, this circumstance, illegal fisheries from neighbor states, and the influence of El Nino of mother- nature destructed the development of Pratas Islands in recent years. As many precious creatures are damaged severely, they need to be protected and restored.
In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there are regulations concerning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aritime biology resources, and the maritim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e successful strategies of hot spot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have been adopted in maritime biology conservation.

Therefore not only have the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nd the resource sustainable yield been becoming the general concept of the whole people in the world, but also the concept of maritime protection zone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important way to maintain the biodiversity and rescue the extinction breeds. In February 2000,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Executive Yuan, took over the management of Pratas Island, taking steps to demilitarize and plan the constructions, improving the facilities of the base and strengthening the maritime patrol, accusing illegal fishery to protect the high quality ecosystem around it, and declared the competence and resolution to maintain the sovereignty in South China Sea.
As the integrity development of Pratas Island needs continuously long-term plan and conduction, the government set “Pratas Island National Park” in April 2004, and was eagerly preparing the initial works. This essay, consider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aw cases, tries to research the history of Pratas Island and plan direction at now time for proposals of short, middle, and long term planning aud development, and hopes that the rich maritime resource around this island will be sustainable.
目 錄
緒 論………………………………………………………………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3
三、研究方法與範圍………………………………………………4
四、預期效果………………………………………………………6
本 論………………………………………………………………9
第一章 東沙群島基本背景概述 ………………………………9
第一節 南中國海 …………………………………………………9
第一項 地理位置………………………………………………11
第二項 南海地形………………………………………………12
第三項 南海地質………………………………………………13
第四項 南海氣候………………………………………………13
第五項 南海主權………………………………………………14
第二節 東沙群島的歷史…………………………………………20
第一項 位置與地形概述………………………………………20
第二項 沿革……………………………………………………21
第三項 歷史地位………………………………………………25
第三節 東沙群島的人文…………………………………………25
第一項 島上自然生態…………………………………………25
第二項 島上公務設施…………………………………………28
第三項 人文景觀………………………………………………32
第四節 東沙群島的軍事戰略……………………………………35
第一項 東沙指揮部……………………………………………35
第二項 空軍第四三九聯隊東沙基地勤務派遣分隊…………35
第三項 海軍東沙氣象台………………………………………37
第二章 東沙群島的法律地位…………………………………39
第一節 島嶼的定義………………………………………………39
第二節 島嶼之海域管轄權………………………………………42
第一項 島嶼之領海……………………………………………43
第二項 島嶼之鄰接區…………………………………………45
第三項 島嶼之專屬經濟區及大陸礁層………………………46
第三節 島嶼之劃界效力…………………………………………48
第一項 全效力島嶼……………………………………………49
第二項 部分效力島嶼…………………………………………49
第三項 無效力島嶼……………………………………………51
第四項 全圍區或半圍區之處理………………………………51
第四節 群島理論的緣起…………………………………………52
第五節 群島的定義………………………………………………54
第六節 南海領土主權爭議………………………………………55
第一項 領土主權爭議的原因…………………………………57
第二項 近代南海軍事衝突……………………………………57
第三項 南海島礁占領現況……………………………………59
第四項 南海中洲礁事件………………………………………63
第五項 各國處理南海問題的原則……………………………65
第七節 領土主權歸屬中華民國…………………………………75
第一項 傳統國際法探討………………………………………76
第二項 占有東沙群島主權……………………………………79
第三項 國內立法………………………………………………80
第八節 結語………………………………………………………84
第三章 我國東沙群島海洋資源開發…………………………87
第一節 海洋資源的意義…………………………………………87
第二節 海洋資源的重要性………………………………………88
第三節 東沙海洋資源開發分類…………………………………89
第一項 海洋生物資源…………………………………………89
第二項 海洋非生物資源………………………………………104
第四節 非法採捕東沙群島水產動植物防制作為………………110
第一項 高雄市政府……………………………………………111
第二項 國防部…………………………………………………112
第三項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112
第五節 南海中東沙非生物資源共同開發之可行性……………119
第一項 南海背景分析…………………………………………119
第二項 南海各國對共同開發之態度…………………………119
第三項 南海共同開發之現況及困難…………………………123
第六節 海洋文化資源……………………………………………124
第一項 東沙群島海洋考古資源………………………………125
第二項 東沙島陸地考古調查…………………………………125
第三項 有關水下文化遺產國際法制之探討…………………126
第四項 我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之規範………………………127
第五項 中國大陸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之規範…………………129
第七節 結語………………………………………………………131
第四章 我國東沙設立第一座海洋保護區 …………………133
第一節 海洋保護區之沿革………………………………………133
第二節 海洋保護區之相關規定…………………………………135
第一項 海洋保護區之重要性…………………………………135
第二項 海洋保護區之分類……………………………………136
第三項 海洋保護區之功能……………………………………137
第三節 海洋保護區之國際公約…………………………………139
第一項 一九八二年聯合國國際海洋法公約…………………140
第二項 拉姆薩爾公約…………………………………………141
第三項 生物多樣性公約………………………………………142
第四項 國際法上其他規定……………………………………145
第四節 海洋保護區成功典範澳洲………………………………147
第五節 東沙海洋保護區…………………………………………149
第一項 東沙海洋保護區之重要性……………………………149
第二項 東沙海洋保護區適用法令……………………………151
第三項 東沙國家公園設立之探究……………………………152
第四項 東沙國家公園劃設範圍………………………………155
第五項 東沙國家公園航行限制………………………………159
第六節 結語………………………………………………………161
第五章 我國BOT方式開發東沙群島之可行性……………165
第一節 BOT 簡介…………………………………………………165
第一項 BOT沿革 ………………………………………………165
第二項 BOT的概念 ……………………………………………166
第三項 BOT的特徵 ……………………………………………167
第二節 國內BOT實踐案例………………………………………168
第一項 臺灣高鐵………………………………………………169
第二項 海洋生物博物館………………………………………170
第三節 東沙群島整體開發構想…………………………………172
第一項 第一期發展目標………………………………………173
第二項 第二期發展目標………………………………………173
第三項 第三期發展目標………………………………………174
第四節 東沙群島以BOT方式開發之可行性……………………175
第一項 推動BOT開發的前置作為……………………………175
第二項 BOT開發之項目………………………………………178
結論與建議 ……………………………………………………18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81
第二節 建議 ……………………………………………………184
參考文獻及書目………………………………………………i~ix
參考文獻及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1、丘宏達,現代國際法基本文件,三民書局,民國83年1月。
2、王志文,海域油氣探勘之法律觀,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75年。
3、邱文彥,海岸管理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社,民國92年。
4、沈克勤,國際法,學生書局,民國73年11月。
5、杜蘅之,國際法大綱,上冊,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9月初版。
6、符駿,南海四沙群島,三民書局,民國70年1月初版。
7、姜皇池,國際海洋法總論,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90年。
8、胡興華,台灣的漁業,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92年1 月。
9、陳荔彤,海洋法論,元照出版公司,民國91年7月。
10、陳荔彤,臺灣主體論,元照出版公司,民國91年4月。
11、陳鴻瑜,南海諸島主權與國際衝突,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6年3月版。
12、陳治世,國際法,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10月初版。
13、袁古洁,國際海洋劃界的理論與實踐,法律出版社,民國90年4月。
14、許慶學、李明竣,現代國際法入門,月旦出版社,民國82年。
15、黃異,國際海洋法,國立編譯館主編,渤海堂文化公司印行,民國90年4月。
16、姚嘉文,南海十國春秋,大村文化出版,民國84年。
17、鹿守本,海洋管理通論,海洋出版社,北京,1997年。
18、傅崑成,南海主權與礦藏—歷史與法律,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0年2月初版。
19、楊作洲,南海風雲-海域相關問題的探討,正中書局,民國82年9月增訂版。
20、劉海山,國際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10月。
21、蔡錦玲,海洋資源產業與研發,收錄于海洋與臺灣過去現在未來系列叢書-海洋產業發展,胡氏圖書出版社,民國92年6月。
21、蔡鵬鴻,爭議海域共同開發的管理模式比較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7月。
22、國際法講義,北京:法律出版社,1989年6月。

(二)期刊:
1、王冠雄,公海生物資源永續利用,我國遠洋漁業之法政探討(I),中國文化大學,民國90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文件,“中國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主權無可爭辯”,載於1982年中國國際法年刊。
3、吳健平,漁業管理與資源保育,漁友月刊,第六卷十月號,民國82年。
4、李國添,摘譯自1993年10月21日水產經濟新聞,華盛頓大學教授批評聯合國公海流網禁止措施,國際漁業資訊第13期,1993年12月。
5、陳荔彤,國際漁業法律制度之研究,中興法學第四十三期,民國86年12月。
6、陳仲玉、湯宗達,近百年間東沙島自然生態環境與人文景觀的變遷,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刊第三卷第四期,民國87年12月。
7、徐熙光,新海洋法之群島與海峽制度(上),軍法專刊,民國72年。
8、鄭明修,東沙環礁海洋生態的美麗與哀愁,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巡雙月刊第五期,民國92年10月。
9、東沙群島背景資料簡報,高雄市政府建設局漁業處編印,民國84年7月20日。

(三)研究報告:
1、王冠雄,南海海域共同開發之策略研究,外交部委託研究期中報告,民國88年。
2、邱文彥、郭寶麗、宋雅琳、王祖輝,群島策略-東沙島,行政院南海政策綱領南海生態環境調查研究報告書,民國83年。
3、邱文彥,海洋保護區規劃與管理制度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民國87年。
4、吳金河,論現行漁業巡護工作之法律地位,中央警察大學第九屆水上警察學術論文集,民國91年5月。
5、姜皇池,論國家海域管轄權,第七屆水上警察學術研討會,民國89年5月。
6、陳正平、邵廣昭、林介屏,東沙島海域珊瑚礁魚類,南海生態環境調查研究報告書,委託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民國83年9月。
7、孫國祥,重新構建南海議題:權力與國際法下民族主義、兩岸與區域之互動,南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民國92年3月。
8、陳建安 陳益惠 韓僑權 方力行,東沙島海域底棲生物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南海生態環境調查研究報告書,民國83年9月。
9、黃異、黃明和,漁業巡護,中央警察大學水上警察學術論文集,民國90年6月。
10、張文仁,南海諸島主權問題之研究,外交部85年度研究報告。
11、張萬福、陳加盛、鄧伯齡、楊吉壽,南沙太平島與東沙島鳥類資源調查,行政院南海政策綱領南海生態環境調查研究報告書,民國83年。
12、魏靜芬、陳宗吉,有關南海諸島主權主張之中日法律證據之蒐集及評估,86年度內政部獎助南海問題專案研究計畫,民國86年6月30日。
13、內政部,東沙海洋國家公園可行性評估及範圍劃設說明書,民國92年12月。
14、高雄市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民國92年7月。

(四)論文:
1、李應冠,我國海洋保護區設立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6月。
2、洪期榮,從國際法觀點論南海諸群島領土主權之爭議,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3、徐克銘,論國際法上刑事管轄權之基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4、陳欣榮,建立我國海洋保護區體系之初步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5、黃和村,海洋礦物資源之法制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6月。
6、閔志偉,台灣海洋環境的永續管理-以墾丁國家公園建構海洋保護區為例,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
7、詹文中,論我國公海漁業資源養護管理法制與實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6月。
8、潘保齡,海洋資源共同開發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五)報章雜誌:
1、自由時報,民國80年7月17日,第1版。
2、自由時報,東沙島-我劃設海洋國家公園,民國93年2月3日,第10版。
3、聯合報,民國81年7月23日,第19版。
4、聯合報,民國81年11月10日,第4版。
5、聯合報,世界七大奇景--大堡礁,民國89年01月07日。
6、中國時報,民國80年6月22日,第2版。
7、中國時報,民國82年4月9日,第4版。
8、中國時報,澎湖海底發現疑似古沉城,民國91年11月26日。
9、南洋星洲聯合早報,1989年8月21日,第26版。
10、南洋星洲聯合早報,1990年5月24日,第10版。
11、中國人民日報,1992年9月4日,第6版。
12、東森新聞報,瀏覽日期民國93年4月20日,網址:http://www.ettoday.com/2002/04/24/91-1294451.htm。
13、亞洲周刊,經濟中國化解東協政治聯防,2002年11月17日。

二、外文部分

(一)Clive Ralph Symmons, The Maritime Zones of Islands in International Law, The Hague,1979。
(二)Derek W Bowett, The Legal Regime of Islands in International Law, Netherlands, 1978, p.73~113。
(三)C.R.S Ymmous, The Maritime Zones of Islands in International Law, Netherlands: M. Nijhoff, 1979。
(四)Whitemans Digest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4, p.280。
(五)Kenneth R. Simmonds, ed., Cases on the Law of the Sea, Vol. I, Dobbs Ferry, N.Y. :Oceania Publications, 1976。
(六)Ayewardene, Hiran W., The Regime of Islands in International Law, Netherlands: M. Nijhoff, 1910。
(七)See G.Francalanci and T.Scovazzi, ed.,《Lines Ln the
Sea》, Netherlands: M. Nijhoff, 1994 。
(八)Brierly, The Law of Nations, 167~171, Oxford:Clarendon Press, 6thed Waldock, 1963。
(九)D.J.Harris, Cases and Materials on International Law, 2nd ed。
(十)David Jenkins, Trouble over oil and Waters,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Vol.113, No.33, August 7th, 1981。
(十一)Charles Gfenwick, International Law, Meredith Publishing Co.1965。
(十二)Continental Shel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law, Vol.3, No.1,1988。
(十三)Pengiran Osman Bin Pengiran Haji Patra, Managing Potential Conflic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ion al Mechanisms for Cooperation, in the Workshop on Managing Potential Conflic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andung Indonesia, 15-18 July 1991。
(十四)Tran Cong Truc, For a Peaceful Sea, in the Third Workshop on Managing Potential Conflic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Yogyakarta Indonesia, 29 July 1992。
(十五)Nayan Chanda and Tai Ming Cheug, China Seeks Asian Support for Spratly-Reef Knots, FAS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30 August 1990。
(十六)小田滋,註解國聯海洋法條約,上卷,東京,有斐閣,1985年。
(十七)聯合國大會第56屆會議文件,U.N.Doc .A/56/58。
(十八)聯合國大會第57屆會議文件,U.N.Doc .A/57/57。
(十九)聯合國大會第58屆會議文件,U.N.Doc .A/58/65。

三、網站

(一)總統府,網址:http://www.president.gov.tw
(二)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網址:http://www.fa.gov.tw
(三)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網址:http://www.cga.gov.tw
(四)行政院文建會網站,網址:http://www.cca.gov.tw
(五)海洋科普網,http://scj.wenzhou.gov.cn
(六)中華民國財團法人對外漁業發展協會網站:http://www.ofdc.org.tw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網址:http://www.ccnt.gov.cn
(八)中國海洋資訊網http://www.coi.gov.cn/
(九)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網址:http://www.gmgs.com.cn
(十)聯合國網站:http://www.un.org
(十一)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網站:http://www.fao.org

四、相關法規

(一)國內
1、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2、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3、中華民國刑法
4、海岸巡防法
5、漁業法及漁業法施行細則
6、海洋污染防治法
7、野生動物保育法
8、文化資產保存法
9、國家公園法
10、水污染防治法
11、發展觀光條例
12、九十三年我國一百噸以上延繩釣漁船及漁獲物運搬船赴太平洋
海域應行遵守及注意事項
13、九十三年赴大西洋從事捕撈鮪旗魚類漁船及漁獲物運搬船作業
應行遵守及注意事項
14、九十三年我國漁船赴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等三大洋海域從
事南方黑鮪作業應行注意事項
15、一百噸以上延繩釣漁船及漁獲物運搬船赴印度洋從事捕撈鮪旗
類作業應行遵守及注意事項
(二)國外
1、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982年)
2、公海公約(1958年)
3、生物多樣性公約
4、國際海事組織相關規定
5、一九九三年「促進公海漁船遵守國際保育與管理協定」(Agreement to Promote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by Fishing Vessels on the High Seas)
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辨法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