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宏仁(1997)。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各階層的經濟活動。台灣風物,47-1,23-28。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語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4。王麗雲(2003)。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
卯靜儒(2003)。性別、族群與教學:教師生涯發展傳記史研究支初探。教育資訊研究,11(5),59-82。
江文瑜(1996)。口述歷史。載於胡幼慧主編:質的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P249-270。台北市:巨流。
何怡君(2003)。交織一片藍天~我與一位女校長投入課程改革的生命史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乃德(1997)。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1,137-167。
吳淑貞(2004)。不同教學模式對高職女學生生命教育學習成效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吳麗君(1999)。夢裡故事說不完—英倫評量的邂遘。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2〉,119-145。
李月娥(2002)。慈濟教師應用靜思語教學實施生命教育之質性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錫津(2000)。教育改革的心念。台北:心理。
阮凱利(2002)。理論與實踐的辦證—國小教師實踐知識知敘說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志昇(2003)。一位資深幼教工作者的生命故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佩璇(2004)。學校課程實踐與行動研究。台北:高等教育
林思伶(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
林泰月(2004)。蝶變~一位國小教師課程自主實際的敘說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瑞明(2002)台中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生命教育課程意見調查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邱秀娥(2001)。國民小學教室生命教育課程相關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邱惠群(2001)。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紀孟春(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生生死教育課程與教學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紀淑萍(2002)。在國小實施觀功念恩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紀潔芳(2000)。生死學課程於師範教育及成人教育教學之探討。全國大專校院生死學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彰化師大。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范信賢(2005)。敘說課程實踐的故事-一種敘事性觀看教師經驗的方式。教育研究月刊,(130),45-55。范敏雪(2003)。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國小音樂課程對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發表於輔仁大學主辦:「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2000年3月24日。台北縣:輔仁大學。
張炎獻(1995)。台灣通史運動。輯於張炎獻、陳美蓉、黎光中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2),281-329。。台北:吳連三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華、石偉平、馬慶發(2000)。課程流派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張慈莉(1999)。生命主題的敘說與理解。國立師範大學心裡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豐儒(2000)。女性代課教師的生命史。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畢恆達。(1998)。 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台北:三民.
莊明貞(2003)。性別與課程--理念與實踐。台北:高等教育。
莊明貞(2005)。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0),14-29。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12)。17-26。許淑雲(2004)。高中職健康與護理教師專業知能內涵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許雪姬(1997)。口述歷史的理論與實務。宜蘭文獻雜誌,(30),3-35。許雅涓(2001)。一位國小教師「課程實踐」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台北:師大書苑。
陳明昌(2003)。國小實施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一班六年級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陳彥良(2002)。死亡教育課程對喪親國一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以嘉義市兩國中一年級學生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陳國雄(2003)。國小生命教育課程實施現況與困境之探討---國小教師觀點。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馮朝霖、簡楚瑛(2001)。質的研究:理論與實作對話。應用心理研究,12,23-173。
黃月美〈2005〉。敘事研究—一種理解課程與教學的新途徑。教育研究月刊,(130),30-43。黃啟峰(2004)。高雄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概念、死亡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黃祥德(1998)。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輔導通訊,55,6-10。
黃祥德(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發表於輔仁大學主辦:「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2000年3月24日。台北縣:輔仁大學。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繼仁〈2003〉。課程慎思應用於教室層級課程實施之研究—以小學低年級教師的語文課程實踐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甯增湖〈2005)。Maxine Greene 意識論及其對教師課程實踐知蘊義。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甄曉蘭(1995)。從解構到重新建構:變遷社會中的課程改革。教育部八十四學年度師範校院學術論文發表會,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劉易齋(2003)。儒佛會通學術研討論文集第七屆。台北:華梵大學
劉香妏(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課程對高中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及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歐用生(2003)。快樂學習或安樂死?--體驗學習的批判教育學內涵。2003年12月7日,取自www.trd.org.tw/ouy/enjoy%20together/ 9108。
鄭貞枝(2001)。護理學校臨床指導教師對死亡教育需求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發表於輔仁大學主辦:「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研討會」,2000年3月24日。台北:輔仁大學。
錢永鎮(1999)。從倫理教育到生命教育。發表於南華大學主辦:生命教育課程規劃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6月2-3日。嘉義:南華大學。
顏淑慧(2002)。台灣地區護專學生死亡態度與生死教育需求之探討。南華大學 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羅文基(2003)。file://D:生命教育資料翰林文教雜誌網路版-第十七期.htm
羅仕然(2004)。異鄉人組曲~離鄉背井國小出任教師課程實踐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羅光(1995)。儒家的生命哲學。台北:學生書局。
嚴祥鸞(1998)。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
二、英文部分
Alford,C.F.(2000).Whistleblower narratives:Stuck in static time。Narrative,8(3),279-285。
Bruner, J.(1990). Acts of meaning.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landinin,D.J., & Connelly,F.M.(2000).Narrative inquiry: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蔡敏玲、余曉雯(譯)。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出版社。
Denzin ,N.K.(1989).Interpretive biography: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series,17.London:Sage.
Eakin,P.J.(1999).How our lives become stories--making selves.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Elliot, J.(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 change.. 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
Eisner, E.W.(1985). The education imagination: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 . New York:Macmillan .
Eisner, E.W.(1982). Cognition and curriculum:A basis for deciding what to teach. New York:Longman .
Elliot, J.〈1998〉.The Curriculum experiment: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social change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Freire, P.(1970).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Continum
Goodson, I.(1992).Studying teacher’s lives。London:Rutledge。
Goodson, I.F., & Sikes,P.(2001).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 Setting。
Grundy, S.(1987). Curriculum:Product or praxis. London, New York & Philadelphia:The Falmer Press .
Hatch, J.A., & Wisniewski,R.(1995).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s。London:The Falmer Press
Kuper, A., & Kuper, J.(Eds.).(1996). The social science encyclopedia. 2 nd edition, Routledge.
Langness, L.L., & Frank, G.(1996).Lives: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biography, 6th edition, Chandler & Sharp Publishers,Inc.
Lofland, J., & Lofland, L. H.(1984).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t. Belmont ,California:Wadsworth.
Marrais.K(2003).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ies: Learning Through Experience。Retrieved Dec .7. 2003, from:
http://www4.nau.edu/cee/ci_doc/current/resources/3_deMarrais.pdf
Michael Ignatieff(2001).Isaiah Berlin:A Life。
高毅.高煜〈譯〉。以撒˙柏林傳。台北:立緒。
Mishler,E.G .(1986). Research intervieing:Contex and narrative . Cambridge:Harrard University Press .
Pinar, W.F等著(2002/2003).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鐘啟泉、張華(主編)。理解課程。北京:教育科學出版。
Polkinghorne, D.E.(1988).Narrative n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Albab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ichardson, L.(1990). Writing Strategies:Reaching diverse audiences. Newbury park. California:Sage。
Richardson ,V.& Placier,P(2002),Teacher change.In V.Richardson,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4th .,pp.905-947).Washington,D.C.: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Riemer ,J.W.(1977).“Varieties of opportunistic research” Urban Life, 5:467 - 477。
Riessman, C.K.(1993/2003). Narrative analysis。
王智勇、鄧明宇(合譯)。敘說分析。台北:五南。
Schwab,J.(1969).The Prsctical: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School Review ,78:1-23。
Shen, D.(2001).Narrative, reality, and narrator as construct:Reflection on genette’s ‘Narrating’. Narrative, ,9(2),123-129。
Short ,EC(1991).Interduction: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In E . Short (Ed.),Forms of Curriculum inquiry(pp. .1-25).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mith, L. M.(1996). Biographical method. In N, K. Denzi & Y,S. Lincoln,(Eds), Handb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pp. 286-334).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Sage.
William, M. R.(1982/2002). Life histories and psychbiography:Exploration in theory and method.
丁興祥.張慈宜.蔡誠斌(譯),生命史與心理學傳記: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遠流。
Witherell, C., & Noddings , N.(1991).Stories lives tell:narrative and dialogue in education. New York:Teacher Collage Press.
Wolcott. H.F(1996/2001).The man in principal’s office:An ethnography.
白亦方(譯)。校長辦公室裡的那個人:一種民族誌。台北:師大書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