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18: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於知慶
研究生(外文):Yu Chin-Ching
論文名稱:論客戶資料在金融控股公司於共同行銷時應有之保護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the Field of the Co-Marketing of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指導教授:陳春山陳春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un-Sh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法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2
中文關鍵詞:金融控股公司共同行銷個人資料保護金融服務業現代化法自律規範選擇退出選擇加入
外文關鍵詞: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co-marketingself-regulationpersonal data protectionGLBAopt-outopt-i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1
  • 點閱點閱:131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我國允許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以共同行銷之方式達成跨業經營的目的,然而金融服務業本身是一個資訊駕御的企業,能掌握並善加利用客戶資訊的程度往往決定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經營績效,但若未在客戶同意下使用其個人資料,往往成為侵犯客戶的主要來源。然個人對其個人資料享有資訊自主權,在金融控股公司共同行銷時,客戶對其個人資訊之同意,究係採選擇退出或是選擇加入模式較為妥當,誠有探討之必要。本文第二章先介紹共同行銷的基本概念,包含共同行銷的意義、主體及內容,並說明客戶資訊對共同行銷的重要性。第三章是係美國與歐洲二大經濟體為例,探討個人資料保護的基本原則及不同的管制模式。第四章簡介美國金融服務業現代化法第五篇有關客戶金融隱私保護之規定,及該規定在美國所引起的爭議。第五章係就我國金融控股公司於共同行銷使用客戶資料所牽涉到的相關法規及業者之自律規範,作一比較整理,以架構出我國此部分的保護法規體系,再以美國金融服務業現代法及個人資料法制之基本原則檢視我國現行法制是否妥適。第六章是以「資訊自主權」及「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綜效」兩觀點,來探討「選擇退出」及「選擇加入」模式,何者較能在保護個人之資訊自主權及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綜效的天平上,取得一個較佳的平衡點。 最後,本文認為金融控股公司在共同行銷時,仍應優先適用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定,在不違背該法的前提下,則可適用自律規範的相關規定,而現行法制對非金融控股公司之金融機構於合作推廣商品時毋庸為保密措施之揭露,顯屬立法上之疏漏,應予修法規範。最後,在客戶同意模式上,應採「選擇加入」模式,此不但較能保護消費者之資訊自主權,亦能使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不致濫用客戶資訊,且不致於對金融控股公司造成不合理的成本負擔。故雖我國業者認為此將會拑制共同行銷的功能,仍不應將客戶同意修正為「選擇退出」模式,此舉無益是以客戶之隱私交換金融控股公司之商業利益,實屬不當。
In Taiwan, a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and its affiliates are authorized to engage in securities underwriting and dealing activities; banking activities; and insurance underwriting, brokerage and agency activities, which is called co-marketing. For the purpose of co-marketing, a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is also permitted to share customers’ information among its affiliates with customers’ consent. Consent of customers includes opt-out and opt-in. Opt-out means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is prohibited from shar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with affiliates unless the customer is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opt out. On the contrary, opt-in requires affirmative consent before information may be shared. Which one is better for us?
Chapter Ⅱ discusses the conception of co-marketing and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to co-marketing. Chapter Ⅲ analyzes the framework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the information cultures, and the dilemmas of Enforcement of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apter Ⅳ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of Title V provisions of GLBA in greater detail and consider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onsumer opt-out default provision. The Title V opt-out structure is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to an alternative opt-in regime. Chapterv analyzes the framework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 the field of co-marketing of a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in Taiwan. The framework is compared to GLBA and the EU Data Protection Directive. Chapter Ⅵ discusses opt-out or opt-in could offer greater privacy protection to consumers and impose lesser cost 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inally, chapter Ⅶ offers a few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about the co-marketing of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Opt-in regime could offer greater privacy protection to consumers, and avoid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abusing customers'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4
第一項 研究範圍 4
第二項 研究方法 5
第三節 本文結構 6
第二章 金融控股公司共同行銷之基本概念 8
第一節 金融機構跨業經營模式 8
第一項 直接結合模式 8
第二項 間接結合模式 9
第一款 轉投資子公司模式 9
第二款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9
第三項 各種結合模式優缺點分析 10
第一款 直接結合模式之優劣 10
第二款 轉投資子公司模式之優劣 10
第三款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之優劣 11
第四項 我國所採取之模式 11
第二節 金融控股公司之定義與種類 12
第一項 定義 12
第一款 美國金融控股公司之法律內涵 12
第二款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法之規定 13
第二項 種類 15
第一款 純粹控股公司與事業控股公司 15
第二款 單一金融控股公司與複數金融控股公司 15
第三節 共同行銷之基本概念 16
第一項 共同行銷的意義 16
第一款 行銷的意義 16
第二款 共同行銷的意義 17
第二項 金融控股公司共同行銷之政策背景 18
第一款 金融機構之跨業經營 18
第一目 銀行業之跨業經營 18
第二目 證券業之跨業經營 19
第三目 保險業之跨業經營 19
第二款 金融促進政策與效率 20
第三項 共同行銷之法律規範 20
第一款 金融控股公司第43條第1項的法律性質 20
第一目 防火牆的意義 21
第二目 我國現行法關於中國牆的規範 22
壹、場所共用的限制 22
貳、人員不當兼職之禁止 22
參、資訊不當流用禁止 23
第三目 小結 23
第二款 共同業務推廣行為 24
第三款 共用營業場所、設備及人員 25
第一目 共用營業場所及設備 25
第二目 共用人員 26
第四款 資訊交互運用 27
第四項 共同行銷之主體態樣 28
第一款 非金融控股公司之金融機構可否為共同行銷 29
第二款 金控子公司與非子公司之第三人可否為共同行銷 31
第五項 共同行銷之規範模式 33
第一款 共同行銷應經主管機關核准 33
第二款 共同行銷行為之規範模式 33
第四節 小結 34
第三章 個人資料保護之概念、發展及影響 37
第一節 美國法上個人資料保護法制的發展 37
第一項 隱私權之概念 37
第一款 由Warren與Brandeis的隱私權論文談起 37
第二款 美國侵權行為法對隱私權之保護 38
第三款 美國聯邦法對隱私權之保護 39
第四款 合理資訊使用原則(Fair Information Practices Principle)確立 41
第一目 通知/明瞭 42
第二目 選擇/同意 42
第三目 接近/參與 43
第四目 真確/安全 43
第五目 執行/救濟 43
第二項 美國關於隱私權概念之發展 44
第二節 歐洲關於個人資料保護法制的發展 45
第一項 個人資料保護概念與發展 45
第一款 個人資料保護規範的發展 45
第二款 資訊自主權概念的提出 47
第二項 OECD「隱私保護暨個人資料跨境流通指導綱領」 48
第三項 歐盟1995年個人資料保護指令 50
第一款 概論 50
第二款 立法目的與適用範圍 50
第三款 資料處理的基本原則 51
第一目 資料品質原則(Principle Relating to Data Quality) 51
第二目 資料處理之合法原則(Criteria for Making Data Processing Legitimate) 52
第三目 高敏感度資料禁止處理原則(Restricted Processing of Special Categories of Data) 52
第四款 資料當事人的權利 53
第一目 受告知權(Notice to the Data Subject) 53
第二目 查詢請求權(Right of Access) 53
第三目 修改權(Right to Correct Inaccurate Information) 54
第四目 異議權(Right to Object) 54
第五目 拒絕自動化個別決定(Right Not to Be Subject to Certain Automated Decisions) 54
第五款 監督機制 55
第三節 歐盟指令對美國個人資料保護法制的影響─安全港架構 55
第一項 概論 55
第二項 安全港原則之基本原則 56
第三項 安全港原則之影響 57
第四節 個人資料保護的規範模式 58
第一項 個人資料保護背景文化的介紹 58
第二項 自律規範(Self─Regulation)被倡議之原因 59
第一款 純粹市場模式(Pure Market Model) 59
第一目 純粹市場模式之意義 59
第二目 純粹市場模式之不足─市場失靈 60
第二款 純粹政府管制模式(Pure Enforcement Model) 60
第一目 純粹政府管制模式之意義 60
第二目 純粹政府管制模式之不足 60
第三項 自律規範的意義及優點 61
第一款 自律規範的意義 61
第二款 自律規範優點 62
第四項 自律規範所遭受的批評 62
第五項 主管機關對採自律規範模式的建議─以FTC為例 63
第五節 小結 64
第四章 美國法對個人財務資料保護之規定 66
第一節 GLB法通過前對個人財務資料相關規定 66
第一項 公平信用報告法(The 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 of 1970) 66
第二項 銀行祕密法(the Bank Secrecy Act ) 67
第三項 1974年隱私權法(Privacy Act of 1974) 67
第四項 財務隱私權法(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ct of 1978) 68
第二節 金融服務業現代化法對客戶個人資訊的保護 69
第一項 金融服務業現代化法之立法簡介 69
第一款 立法背景 69
第二款 GLB法中個人資料保護條款制定背景 70
第二項 GLB法關於客戶個人資料保護規範的介紹 71
第一款 規範對象與適用範圍 71
第一目 金融機構(Financial Institution) 71
第二目 消費者與客戶(”Consumers” and “Customers” ) 72
笫三目 非聯屬機構之第三人(nonaffiliated third party) 73
第四目 非公開的個人資訊(Nonpublic Personal Information) 73
壹、非公開個人資訊(Nonpublic Personal Information) 73
貳、足資識別的個人金融資訊(Personally Identifiable Financial Information) 74
參、公開可取得的資訊 74
第二款 金融機構的通知義務 75
第一目 隱私政策通知 76
壹、初始通知 76
貳、年度通知 76
參、簡略內容的初始通知(short form initial notice) 77
肆、通知的內容 77
第二目 選擇退出權通知(opt out) 78
第三款 二手資訊再使用之規範 78
第四款 非公開個人資訊揭露之禁止和例外 79
第一目 基於行銷目的揭露的禁止 79
第二目 非公開個人資訊揭露的例外 79
壹、毋須為選擇退出通知即可揭露: 79
貳、毋須為選擇退出及隱私權政策通知即可揭露: 79
第五款 執行監理機關─功能性監理機制 80
第六款 違反時之處罰規定 82
第三節 美國各界對GLB法隱私權相關條款之爭議 83
第一項 對通知義務之爭議 83
第一款 金融機構對通知義務的批評 83
第二款 隱私權保護團體對通知義務的批評 84
第二項 消費者同意模式─選墿退出或選擇加入爭議 85
第一款 概論 85
第二款 支持選擇退出模式的論點 86
第三款 支持選擇加入模式的論點 86
第四款 選擇退出與選擇加入─GLB法的選擇 87
第三項 聯屬機構間的資訊揭露無法選擇退出之爭議 88
第四節 美國對財務隱私保護的修法方向 89
第一項 聯邦立法的趨勢 89
第一款 財務隱私權保障法草案(Financial Information Privacy Act) 89
第二款 消費行為免於分析法草案(Freedom from Behavioral Profiling Act of 2000) 90
第三款 消費者金融隱私權法草案(The Consumer’s 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ct) 90
第二項 美國各州州法的立法趨勢 91
第五節 小結 91
第五章 我國對金融控股公司共同行銷時使用客戶資料之相關規範 93
第一節 我國對金融控股公司於共同行銷時對客戶資料保護之相關規範介紹 93
第一項 我國對隱私權保護的概念形成與發展 93
第二項 銀行之保密義務 95
第一款 保密義務之規範基礎 95
第一目 德國學界之見解 95
第二目 日本學界之見解 96
第三目 美國學界之見解 96
第四目 我國銀行保密義務的性質 97
第二款 保密義務之範圍 97
第三款 銀行保密義務之例外 98
第四款 小結─兼論金融控股公司法第42條第1項 99
第三項 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 101
第一款 立法源起 101
第二款 規範內容 101
第一目 適用主體 101
第二目 個人資料的範圍 102
第三目 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利用與傳遞 102
壹、資料使用的基本態樣 102
貳、資料使用基本原則 103
第四目 資料主體權 104
第五目 資料之公開 104
第六目 損害賠償與救濟 104
第三款 小結 105
第四項 主管機關函令及自律規範對於共同使用客戶資料之相關規定 106
第一款 概論 106
第二款 得共同使用客戶資料之主體 107
第三款 得共同使用客戶資料之範圍 107
第四款 客戶對其資料使用的同意模式 108
第五款 揭露保密措施之方式 109
第六款 內控安全措施 110
第二節 對我國共同行銷時對客戶資訊使用保護相關法令之檢視 110
第一項 相關法規的適用順序 110
第一款 金控法第43條第1項與個資法的適用順序 110
第二款 自律規範、相關函令與個資法的適用順序 111
第二項 規範對象及範圍 112
第一款 受規範之主體 112
第二款「客戶」之概念 113
第三款 受保護個人資料 114
第一目 個人資料的範圍 114
第二目 公開可取得之個人資料是否仍限制使用 115
第三目 二手資料可否再使用 116
第三項 客戶同意的模式 116
第一款 我國現行規範下客戶同意之模式 116
第二款 是否因共用客戶資訊係非子公司之第三人而有所不同 118
第三款 與美國GLB法之比較 118
第四項 隱私權政策揭露 119
第五項 違反時的法律責任 120
第一款 行政責任 120
第二款 刑事責任 120
第三款 民事責任 121
第三節 對我國金融控股公司法就客戶資訊保護採自律規範模式的檢討 122
第一項 金融控股公司法採自律規範之立法理由 122
第一款 以中國牆角度詮釋自律規範 122
第二款 以個人資料保護角度詮釋自律規範 122
第二項 自律規範於我國落實之情形 123
第一款 自律規範頒布前金融控股公司對客戶個料保護的情形 123
第二款 自律規範頒布之後各金控公司之保密政策 124
第三項 尋求一個較有效的管制模式 125
第四節 小結 126
第六章 金融控股公司法對客戶同意應採取之模式─「選擇退出」或「選擇加入」之論爭 130
第一節 概論 130
第二節 由資訊自主權之觀點論客戶同意模式 131
第一項 選擇退出模式無法落實隱私控制理論的原因 132
第一款 選擇退出造成了資訊不對稱 132
第二款 選擇退出權提高了交易成本 133
第三款 消費者本身怠於行使選擇退出權 134
第二項 選擇加入模式解決選擇退出所造成的缺點 135
第一款 選擇加入模式消除了資訊不對稱的情形 135
第二款 選擇加入模式對策略行為成本的影響 135
第三節 由金融服務綜合化的觀點論客戶同意模式 135
第一項 反對選擇加入模式的論點 135
第二項 對選擇加入模式批評的回應 136
第一款 選擇加入模式是否增加交易成本 136
第二款 選擇加入模式可將外部成本內部化(Internalizing Externalities) 137
第四節 混合模式(Hybrid Model)的可行性 139
第一項 以個人資訊種類的不同加以區分 139
第二項 以是否為聯屬機構加以區分 139
第五節 小結 141
第七章 結論 142
參考文獻 145
壹、中文部分:
一、中文書籍:
王文宇,「控股公司與金融控股公司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2月初版)。
王泰銓,「歐洲共同體法總論」,三民書局(1997年)。
李鴻禧,「資訊、憲法、隱私權─資訊化社會與人權問題之探討」,收錄於氏著,「憲法與人權」(1985年9月)。
林國全,「證券市場自律機構功能之探討」,收錄於氏著「證券交易法之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9月)。
高希均、林祖嘉、李誠、周行一合著,「經濟學的新世界」,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
夏 斌,「金融控股公司之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陳春山,「證券交易法論」,五南出版社(1999年8月4版)。
許文義,「個人資料保護法論」,三民書局(2001年)。
黃俊英,「行銷學的世界」,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2003年3月2版)。
蕭長瑞,「銀行法令實務」,華泰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5月3版)。
二、學位論文:
江俊彥,「從『資訊不對稱觀點』論公司併購消息之規範─附論公司法上合併資訊之公開」,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李曜崇,「從比較法的觀點探討我國資訊防火牆(中國牆)的法律佈局」,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李宗龍,「信用卡使用特性對消費性貸款行為之預測」,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吳 昊,「由醫療資訊隱私權之觀點論全民健保IC卡政策」,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吳建輝,「從歐州法院與會員國法院的互動看法院在區域統合的角色」,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林建中,「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1月)。
施峰達,「我國『金融檢查』與『財務隱私權』法制關連性之探討─以銀行業之監理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碩士論文(2002年1月)。
紀懿珊,「金融整合服務概念下的個人資料保護」,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洪榮彬,「資訊時代之資料處理與資料保護──以德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許紋瑛,「金融控股公司之法制建構─以美日比較法觀點評析我國相關立法」,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1月)。
陳宏達,「個人資料保護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7月)。
郭育成,「銀行業採客戶關係管理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張馥羽,「金融控股公司法制問題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張家溢,「日本獨占禁止法對控股公司之規範」,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月)。
詹文凱著,「隱私權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7月)。
熊愛卿,「網際網路個人資料保護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7月)。
蔡嘉益,「金融控股模式下共同行銷之研究─以證券經紀業務通路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鄧博文,「產壽險業策略聯盟之研究─以泰安產物保險與ING安泰人壽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碩士論文(2004年6月)。
藍培青,「隱私權在美國演進歷程之研究」,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5月)。
三、中文期刊:
王志誠,「論銀行之保密義務─兼評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二九三號解釋」,法律評論第61卷第3、4期合刊(84年4月),頁10至18。
「金融商品共同行銷與公平競爭」,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8、59期(2004年5、6月),頁3至19(頁17至34)。
王文宇,「我國銀行兼營證券業務法制之研究」,經社法制論叢,第24期(1999年7月),頁127至160。
王郁琦,「網路上的隱私權問題」,資訊法務透析(1996年10月)頁37至45。
沈中華,「邁向綜合銀行之路」,臺北銀行月刊,第28卷第4期(1998年4月),頁63至79。
李婉萍、鄭婉瓊,「金融服務百貨化與消費者個人資料之保護─法律與經濟分析的觀點」,法令月刊,第54卷第10期(2003年10月),頁60至76。
李震山,「『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回顧與前瞻」,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4卷,(2004年1月)頁35至82。
李科逸,「網路時代我國隱私相關法制因應建議及新興科技對隱私之威脅」,資訊法務透析(1999年4月),頁44至58。
呂啟元,「論個人資料於共同行銷時之保護─台新銀行個案為例」,國家政策論壇春季號(2003年1月)available at:http://www.npf.org.tw/monthly/0301/theme-196.htm#_ftn1
林江峰、蔡明錩,「美國『金融服務業現代化法』有關個人隱私權保障之規範─對我國之啟示」,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7卷9期(2001年9月),頁1至10。
林建中,「隱私權概念初探─從美國法觀點切入」,憲政時代第23卷第1期(1997年7月),頁53至78。
邱祥榮,「美國網路個人資訊隱私保護型態轉變之初探」,全國律師,第5卷第12期(2001年12月),頁80至91。
周慧蓮,「資訊隱私保護爭議之國際化」,月旦法學,第104期(2004年1月),頁113至132。
施敏雄,「美國銀行業與證券業務分離的制度及防火牆基本概念」,臺北市銀月刊,第23卷第6期(1992年6月),頁8至16。
施景心,「從金融控股公司看整合行銷傳播」,華銀月刊第11期(2003年11月),頁5至9。
陳美如、梁懷信,「『金融控股公司法』下有關個人資訊隱私權保護之探討」,月旦法學,第91期(2002年12月),頁271至279。
葉得昌,「資料庫行庫」,中國商銀月刊,第13卷2期(1994年2月),頁34至38。
鄭正忠,「淺論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之保密義務」,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6卷第9期(2000年9月),頁62至65。
「銀行對客戶祕密之保護(一)」,司法周刊第623期(1993年5月26日)。
張宏賓,「金融控股公司共同行銷法令之探討」,集保,第10期第1卷(2003年1月),頁3至16。
張 瓏,「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制定經過」,立法院院聞,24卷8期(1996年8月),頁83至92。
黃三榮,「個人資料之保護─兼評我國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資訊法務透析(1998年1月),頁38至53。
「論網際網路上之個人資料及其保護─以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而論」,資訊法務透析(1996年1月),頁30至44。
鄭素卿,「美國財務隱私權法之探討」,今日合庫(1991年1月),頁59至77。
劉靜怡,「資訊隱私權的國際化爭議─從個人資料保護體制的規範協調到國際貿易規範的適用」,月旦法學,第86期(2002年7月),頁195至205。
「網際網路時代的資訊使用與隱私權保護規範:個人、政府與市場的拔河,資訊管理研究」,第4卷第3期(2002年11月),頁137至161。
「網路社會規範模式初探」,臺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1期(1998年10月),頁1至45。
「資訊科技與隱將權焦慮-誰有權塑造我的網路形象」,當代,第6 卷第124期(1997年12月)頁78至91。
劉佐國,「我國個人資料隱私權益之保護─論『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立法與修法過程」,律師雜誌第307期(2005年4月),頁47─50。
賴威仁、楊博文,「資料庫行銷簡介」,彰銀資料,第52卷11期(2003年11月),頁7至12。
謝易宏,「企業整合與跨業併購法律問題之研究─以『銀行業』與『證券業』間之整合為例」,律師雜誌第252期(2000年9月),
四、研討會或研究報告:
王志誠,「金融控股公司之經營規範與監理機制」,金融控股公司與跨業合併法制學術研討會(2001年2月)。
李坤儀,「歐美日金融控股公司之沿革組織與現況」,金融控股公司專題研討,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教育訓練中心(2001年4月)。
「歐美日金融控股公司之沿革組織與現況」,金融控股公司專題討論,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教育訓練中心(2002年4月)。
金融革新小組,「金融革新會議實錄」,財政部編印(1998年6月)。
司法院第一期司法業務研究會之研究問題,收錄「民事法律專題研究一」,司法院出版(1982年3月13日)。
貳、英文部分:
一、英文書籍:
1、Peter P. Swire & Robert E. Litan , None of your business : World Data Flows , Electronic Commerce , and the European Privacy Directive ,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98).
2、Daniel J. Solove & Marc Rotenberg, Information Privacy Law, Aspen Publishers(2003).
3、Alan F. Westin, Privacy and Freedom(1967).
二、英文期刊:
Anita L. Allen, Privacy-as-Data Control: Conceptual, Practical, and Moral Limits of the Paradigm, 32 Conn. L. Rev. 861(2000).
David Annecharico, NOTES & COMMENTS: V. PRIVACY AFTER GLBA: Online Transactions: Squaring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Privacy Provisions with the FTC Fair Information Practice Principle, 6 N.C. banking Inst. 637(2002).
Dean Anason, Minn., N.Y. Vow to Keep Prosecuting Privacy Cases, Am. Banker, Mar. 24, 2000.
Howard Beales et al., The Efficient Regulation of Comsumer Information, 24 J.L & Econ. 491(1981).
Elizabeth K. Brill, Privac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urrent Developments Concerning The Grann-Leach-Bliley Act of 1999, 21 Ann. Rev. Banking L. 167(2002).
Steven Bellman et al., To Opt-in or Opt-out? It Depends on the Question, COMM. OF THE ASS’N FOR COMPUTER MACH., Feb. 2001.
Fred H. Cate & Michael E. Staten, Protecting Privacy in the New Millennium : The Fallacy of “Opt-in”, DMA INTERACTIVE(2000), available at http://www.thedma.org/isec/optin.shtml..
Jolina C. Cuaresma, Business Law: Privacy: Financial Services;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17 Berkeley Tech. L.J. 497(2002).
Lawrence S. Drexler, Privacy in Financial Services: “A Hard Rain’s Gonna Fall”, 18 DEL. LAW 9(2000).
Rosario Imperiali d’Afflitto, European Union Directive on Personal Privacy Rights and Computerized Information, 41 Vill. L. Rev. 305(1996).
L. Richard Fischer, Privacy and Accuracy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3 N.C. Banking Inst. 11(1999).
L. Richard Fisher & Clark Dryden Camper, Reform Law and Privacy: A Road Map, Am. Bank, Nov. 19, 1999.
Tena Friery & Beth Givens, 2001:The GLB Odyssey─We’re Not There Yet: How Consumers Responded to Financial Notic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m, available at http://www.privacyrights.org/ar/fp-glb-ftc.htm .
Hyman Gross, The Concept of Privacy, 42 N.Y.U. L. Rev. 34(1967).
Karen L. Grandstrand, Personal Financial Privacy: Is Your Practice Subject To Grann-Leach-Bliley? 58-SEP Bench & B. Minn. 23(2001)。
Rob Garver, In Brief: Lawmakers Slam Proposed Privacy Rules, Am. Banker, Apr. 5, 2000.
Beth Givens, Financial Privacy:The shortcomings of the Federal 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2000), available at: http://www.privacyrights.org/ar/fin_privacy.htm.
Charles M. Horn & Brian W. Smith, Financial Modernization in the New Millennium: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116 Banking L.J. 689(1999).
Charles M. Horn, Financial Services Privacy at Start of the 21st Century: A Conceptual Perspective, 5 N.C. Banking Inst.104(2001).
Mark Hochhauser, Lost in the Fine Print: Readability of Financial Privacy Notices, available at: http://www.privacyrights.org/ar/GLB-Reading.htm.
Edward J. Janger & Paul M. Schwarz,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Information Privacy, and The Limits of Default Rules, 86 Minn. L. Rev. 1219(2002).
Robert M. Jaworski, Title Ⅴ of Gramm-Leach: One Small Step For Consumers, One Giant Leap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 116 Banking L.J. 770(1999).
Avery Katz, The Strategic Structure of Offer and Acceptance: Game Theory and the Law of Contract Formation, 89 Mich. L. Rev. 215(1990).
Tracie B. Loring, An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onal Privacy Protection Afforded by The European Union and United States, 37 Tex. Int’l L.J.421(2002).
Clyde Mitchell, Final Privacy Rule Under Gramm-Leach-Bliley: Changes, Reception, N.Y.L.J. 3(2000).
J. Virgil Mattingly, Keiran J. Fallon, Understanding the Issues by Financial Modernization, 2 N.C. Banking Inst. 25(1998).
Patrick J. Murray, the Adequacy Standards under Directive 95/46/EC: Does U.S. Data Protection meet this Standard? 21 Fordham Int’L L.J. 932-1017(1998).
Deidre K. Mulligan, The Limits and the Necessity of Self-regulation: The case for Both, in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Privacy and Self-Regul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June 1997), available at: http://www.ntia.doc.gov/reports/privacy/selfreg1.htm .
Eric Poggemiller, The Consumer Response to Privacy Provision in Gramm-Leach-Bliley: Much Ado about Nothing, 6 N.C. Banking Inst. 617(2002).
Neal R. Pandozzi, Beware of Banks Bearing Gifts: Gramm-Leach-Bliley and the Constitutional of Federal Financial Privacy Legislation, 55 U. Miami L. Rev.(2001).
David W. Roderer, Tentative Steps Toward Financial Privacy, 4 N.C. Banking Inst. 209(2000).
Jeff Sovern, Opting In, Opting Out, or No Options at All: the Fight for Control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74 Wash. L. Rev. 1003(1999).
Paul M. Schwartz, Internet Privacy and the State, 32 Conn. L. Rev. 815(2000).
Paul M Schwartz, Privacy and the Economics of Personal Health Care Information, 76 Tex. L. Rev. 1(1997).
Peter P. Swire, Markets, self-Regulation, and Government Enforcement i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available at http://www.ntia.gov/reports/privacy/selfreg1.htm。
Peter P. Swire, Financial Privacy and The Theory of High-Tech Government Surveillance, 77 Wash. U. L.Q. 461(1999)。
Peter P. Swire, Privacy and Self-regulation: Market for Electronic Privacy, available at http://www.ntia.gov/reports/privacy/selfreg1.htm。
Peter P. Swire, The Surprising Vitues of the New Financial Privacy Law, 86 Minn. L. Rev. 1263(2002).
Gregory Shaffer,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Protection: The Impact of EU and International Rules in the Ratcheting Up of U.S. Privacy Stacndard, 25 Yale J. Int’l L. 75(2000).
William M. Savino &Stephen J. Smirti, Jr., Bank Must Begin to Develop Forms, Policies and Practice to Comply with New Federal Privacy Regulations, 117 Banking L.J. 7(2000)。
三、美國聯邦政府及民間機構研究報告:
FTC, Privacy Online: A Report to Congress(June 1998), available at http://www.ftc.gov/reports/privacy3/index.htm .
FTC, Self-regulation and Privacy Online: A Report to Congress (June 1998), available at: http://www.ftc.gov/os/1999/07/privacy99.pdf
FTC, Privacy Online: Fair Information Practices in the Electronic Marketplace, A Report to Congress(May 2000), available at http://www.ftc.gov/reports/privacy2000/privacy .
Star System, a Concord EFS, Inc. subsidiary, Financial Privacy: Beyond Title V of Gramm-Leach-Bliley, available at: http://www.star-systems.com.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Privacy and Self-Regul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June 1997)available at: http://www.ntia.doc.gov/reports/privacy/privacy_rpt.htm
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Security of Personal Financial Information: Report on the Study Conducted to Section 508 of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of 1999, at 10(2004)avaliable at: http://www.treas.gov/offices/domestic-finance/financial-institution/cip/glba-study/glba-report-062004.pdf
參、網頁資料: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網站:http://www.boma.gov.tw/
中華民國銀行同業公會網站:http://www.ba.org.tw
美國財政部網站:http://www.ustreas.gov/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網站:http://www.ftc.gov/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施敏雄,「美國銀行業與證券業務分離的制度及防火牆基本概念」,臺北市銀月刊,第23卷第6期(1992年6月),頁8至16。
2. 謝易宏,「企業整合與跨業併購法律問題之研究─以『銀行業』與『證券業』間之整合為例」,律師雜誌第252期(2000年9月),
3. 賴威仁、楊博文,「資料庫行銷簡介」,彰銀資料,第52卷11期(2003年11月),頁7至12。
4. 劉佐國,「我國個人資料隱私權益之保護─論『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立法與修法過程」,律師雜誌第307期(2005年4月),頁47─50。
5. 劉靜怡,「資訊隱私權的國際化爭議─從個人資料保護體制的規範協調到國際貿易規範的適用」,月旦法學,第86期(2002年7月),頁195至205。
6. 鄭素卿,「美國財務隱私權法之探討」,今日合庫(1991年1月),頁59至77。
7. 黃三榮,「個人資料之保護─兼評我國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資訊法務透析(1998年1月),頁38至53。
8. 張宏賓,「金融控股公司共同行銷法令之探討」,集保,第10期第1卷(2003年1月),頁3至16。
9. 陳美如、梁懷信,「『金融控股公司法』下有關個人資訊隱私權保護之探討」,月旦法學,第91期(2002年12月),頁271至279。
10. 周慧蓮,「資訊隱私保護爭議之國際化」,月旦法學,第104期(2004年1月),頁113至132。
11. 邱祥榮,「美國網路個人資訊隱私保護型態轉變之初探」,全國律師,第5卷第12期(2001年12月),頁80至91。
12. 林建中,「隱私權概念初探─從美國法觀點切入」,憲政時代第23卷第1期(1997年7月),頁53至78。
13. 林江峰、蔡明錩,「美國『金融服務業現代化法』有關個人隱私權保障之規範─對我國之啟示」,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7卷9期(2001年9月),頁1至10。
14. 呂啟元,「論個人資料於共同行銷時之保護─台新銀行個案為例」,國家政策論壇春季號(2003年1月)available at:http://www.npf.org.tw/monthly/0301/theme-196.htm#_ftn1
15. 李科逸,「網路時代我國隱私相關法制因應建議及新興科技對隱私之威脅」,資訊法務透析(1999年4月),頁44至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