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丁亞雯(2000)。推動學校日面面觀。教師天地,108,26-30。方德隆(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2),1~24。
四一0 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台北:四一0 辦
公室。
王文科(1980)。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7)。台灣省各級學校家長會設置辦法。台中: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1996 )。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行政院
教育改革委員會。
任秀媚(1983)。家長參與幼兒學校學習活動對幼兒社會行為的影響。
載於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新竹師專學報,12,125~180。
李雅菁(2000)。班親會的組織運作與親師間的溝通合作。教育研究,
76,67-71。
李錫津(2000)。家長參與學校日。國教新知,47(2),1-3。阮惠華(2002)。國民小學親師溝通之行動研究-以一個班級為例。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
版)。
吳清山(1997)。新世紀班級經營的挑戰與因應。教師天地,89,11~16。吳清山(1999)。教育基本法的基本精神與重要內涵。學校行政,2,28~41。
吳清山(2001)。家長與教改同步成長。輯於林文虎著:教育的後花
園-一貫九年?。台北:三之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璧如(1998)。教育歷程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載於台灣省
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國教學報,10,1~36。
何瑞珠 (1998)。家長參與子女的教育:文化資本與社會之本的闡釋。
教育學報,26(2), 233-261。
李奉儒(民90)。教育基本法理念的解析。教育研究月刊,86,28~43。李惠琪(2001)。國小教師從事「教育行動研究」之研究。國立中正
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
林明地(1996)。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
林明地 (1998)。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台灣省公私立國民小學校
長的看法分析。教育政策論壇,第一卷2期,155-187。
林惠真(1997)。敞開溝通大門三贏校務合議時代的來臨一讓教師會、
家長會、學校行政共創三贏局面。教師天地,86期,頁39-41。
周煥臣(民83)。增進親師關係芻議。教師之友,33(5)﹐61-64。
周淑惠(民88)。親師合作之個案研究---以北巿某國小五年甲班為例。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淑榕(民87)。班級親師協會參與學校教育之個案研究:以一個國
小三年級班級親師協會為例。國立台北師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
周耀昌(1996)。搭起學校家長溝通的橋樑一談親師合作的實施。輯於
鄧運林編:開放教育親師合作,51-76。高雄:復文。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
遠流出版社。
高敬文(民85)。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師苑有限公司。
陳伯璋(民7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台北:南宏圖書有限公司。
秦麗花(2001)。教師行動研究快易通。台北:翰林出版公司。
秦秀蘭(2002)。九年一貫「親師合作」學校本位課程規劃之研究。
台北縣學校行政論壇論文輯第三集(0:3)。
翁開誠(2004)。行動研究:大家做、大家談。台北:五南。
許淑貞(2002)。班親會運作的理念與實踐。台北縣學校行政論壇論
文輯第三集(0:3)。
張杏合(2003)。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方案-一位偏遠小學教導主任
的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碩士學位班論文(未
出版)。
張秋鶯(民84)。從社區資源的整合與應用談開放教育中「親師協
會」的籌組與推動。輯於鄧運林主編:開放教育,親師合作,
77~96。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張德銳(民89)。新世紀我國中小學學校經營的方向。學校行政,5,12~22。
郭耀隆(民88)。國民小學親師合作之個案研究---一個班級之個案研
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常仁(民83)。親師關係之經營。國教之聲,27(3),8~17。陳丁魁(2003)。家長參與課程實施之調查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為
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碩士學位班論文。
陳靜音(2002)。班親會在一所國小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碩士學位班論文。
陳明勇(2002)。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班親會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
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
崔宇華(民89)。教育的合夥人---國小班親會之成立與運作。師友,
402,90-91。
曾志朗(2001)。陪孩子一起成長。教育部。
單小琳(1999)。學校、家長、社區合作教學。台北:聯經。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台北:五南。
黃正傑(199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歐用生(1999)。提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研究資訊。11卷。2期。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賴秀英(2001)。國民小學親師生互動之個案研究-以一個『小班教
學精神』班級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碩士學位班論
文。
盧焜煌(2002)。國民小學班級家長參與的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
學院進修暨推廣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論文。
謝鴻隆(2003)。國民小學親師互動之個案研究-以彰化縣一所國民
小學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
政碩士學位班論文。
二、英文部分
Cotton,K.& Wikelund,K.R.(2001).Parent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 Retrieved April 19,2001,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wrel.org/scpd/sirs/3/cu6.html
Henderson,A.(1987). The Evidence continues to grow:Parent involvement improves student achievement-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Abstract].
Columbia,MD:National Committee for Citizens in Education. Retrieved April 19,2001,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wrel.org/scpd/sirs/3/cu6.html
Swick, K.(1997) . Los Pactos entre Padres y Mastros (Teacher –Parent Partnerships).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ED),Washington,DC(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8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