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部分:
Akamatsu, K. 1962. “A Historical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Ba, Alice D. 2003. “China and ASEAN: Renavigating Relations for a 21st-century Asia,” Asian Survey, Vol. 3, No. 4.
Baker, James III. 1991.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a Pacific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70 (5) (Winter 1991/92): 1-18.
Begawan, Bander Seri. 2002. “China Seeking Warmer Ties in SE Asia,” Taipei Times, July 29.
Bush, George. 1991. “Remarks to the Asia Society in New York City.” Administration of George Bush November 12, 1991.
Christoffersen, Gaye. 1998. “China’s Intentions for Russian and Central Asian Oil and Gas,” NBR Analysis, Vol.9, No.2.
Ding, See Arthur.1999. “China''s Asia-Pacific Strategic Objectives for the Next Century,” Taipei Times, November 13.
Elliot, John E 1984. ”The Institutionalist School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David Whynes, ed., What is Political Econom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Fifeld, Russell H. and G. Etzel Pearcy. 1944. Geopolitics in Principle and Practice. Ginn and Company.
Hirschman, Albert O. 1958.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Klare, Michael. 2003. “The New Geopolitics”, Monthly Review, July-August.
Kojima, K. 1973. “A Macroeconomic Approach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
Lieberthal, Kenneth. 1984. ”Domestic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in Harry Harding,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1980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in, Cheng-yi. 2002. “US Report Shows Taiwan''s Defense Weaknesses,” Taipei Times, July 27.
Lord, Winston. 1993. “U.S. Is Strengthening Ties with the New Pacific Community.” AIT EPF 508 (October 8, 1993).
Luttwak, Edward N. 1990. ” From Geopolitics to Geo-economics,” National Interest, No.20 .
Mackinder, Halford J. 1904. “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23, No.4.
Mackinder, Halford J. 1942. 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 New York.
Mcneal, Dewardric L. 2001. “China’s Relation with Central Asia States and Problems with Terrorism,”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December 17.
McNeal, Dewardric L. 2001. ”China’s Relations with Central Asian States and Problem with Terrorism.”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December 17, Received through the CRS Web.
Moore, David E. 1992. ”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Perroux, Francois. 1981. “Note on the Concept of Growth Poles,” In Ian Livingstone, ed.,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Policy Reading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Scalapino, Robert A. 2002.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 New Century, New Challenges,” Issues & Insights, No. 1-02. Pacific Forum CSIS.
Skocpol, Theda.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pykman, Nicholas John. 1944.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Taylor. Peter J. 1993. Political Geography: World-Economy, Nation-State and Locality.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Todaro, M. P. and J. R. Harris.1970.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0.
Tonnesson, Stein . 2002. “Regionalism and Security in East Asia: Stability or Calm before the Storm?” Talk at the NORASIA conference in Trondheim, 30 August .
Walsh, J. Richard. 1993. “China and the New Geopolitics of Central Asia,” Asian Survey, Vol.33, No.3.
Xing, GuangCheng. 2001. “China and Central Asia,” in Allison, Roy and Lena Jonson ed., Central Asia Security: The New International Context. Washington, D.C.: Brooking Institution Press.
中文部分:
《亞洲周刊》,1999年5月30日。
文光,2000,〈中共「西部大開發」政策的矛盾與難題〉,《中共研究》,第34卷8期。王昆義,2002,《中共的國際戰略與台灣的外交選擇》。台北:業強出版社。
王崑義與蔡裕明,2003,〈胡錦濤時代中國對東南亞的戰略擴展-兼論我國的南向政策〉,論文發表於《全球化下台灣的東南亞政策》研討會,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辦,12月6日。
王紹光、胡鞍鋼,1999,《中國:不平衡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北京:中國際化出版社。
王業立,1993,〈霸權與體制:論亞太新政經秩序〉,《成功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6期。
列寧,〈國家與革命〉,收錄於《列寧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第2版。
李文志,1990,〈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意義及影響〉,《國家政策季刊》。第7期。李文志,1994,〈美國的亞太戰略─地緣政治經濟學的觀點〉,收錄於許介鱗、蕭全政、李文志,《亞太經濟合作與美國的亞太戰略》。台北:業強出版社。
李文志,1996,〈中共的亞太戰略:海洋戰略的開展與挑戰〉,收錄於蕭全政等著,《劇變中的亞太與兩岸關係》。台北:業強出版社。
李文志,1997,《後冷戰時代美國的亞太戰略》。台北:憬藝企業有限公司。
李文志,2001,〈海陸爭霸下亞太戰略形勢發展與臺灣的安全戰略〉。發表於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2001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5月3-4日。
李文志,2003,〈台灣「南向」世界觀的建構—海陸爭霸的觀點〉。發表於中央研究院《2003年東南亞論文研討會》,4月25日至26日。
李含琳,2000,〈論當前西部民族地區大開發的宏觀環境和應對策略〉,《民族研究》,第3期。
李甫春,2001,〈廣西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理論構想〉。《民族研究》,第5期。
李紅杰,2000,〈西部大開發中需要注意的若干與民族有關的問題〉,《民族研究》,第4期。
李英,2003,〈當代國家安全觀的演變〉,《理論界》,第2期。
李嵐,2000,〈西部民族地區的發展要有新思路〉,《民族研究》,第2期。
李寶俊,1999,《當代中國外交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沈默,1967,《地緣政治》。台北:沈默。
周永生,2000,〈構築中國的戰略後方〉,《世界經濟調查研究》,第39期。
房寧、王小東與宋強等,1999,《全球化陰影下的中國之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1997,《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出版社。
林佳龍,2002,〈中共的國家戰略與對外政策:十六大後的觀察〉,發表於《展望2003年兩岸政經發展研討會》,12月1日。
邱宏輝,1997,〈中共經濟在二十一世紀亞太地區的角色〉,《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1期。邱宏輝,2000,〈西部大開發對大陸經濟整體經濟之影響〉。《中共研究》,34卷12期。邱宏輝,2001,〈對中共西部大開發戰略之研究〉。《中共研究》,35卷10期。門洪華,2005,<關於中國安全利益的一種解讀>,收錄於《教學與研究》,北京,第八期。
金正昆,1999,《現代外交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胡長順,2001,〈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構想與建議〉,《經濟地理》,第21卷第2期。
孫哲,2003,〈結構性導航:中國「和平崛起」的外交新方略〉,《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2期。
徐斯勤,2002,〈機構改革—從十五大到十六大〉,收錄於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秦亞青,2003,〈時代觀、安全觀與秩序觀—中國外交新理念的思想內涵〉,《國際政治研究》,第1期(總第87期)。
耿慶武,2001,《中國的經濟區域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金鑑,1966,〈譯序〉,收錄於比雅德著(C. A. Beard),《政治的經濟基礎》。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許介鱗等,1996,《台灣的亞太戰略》。台北:業強出版社。
許嘉,2003,《冷戰後中國周邊安全態勢》。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陳世傑,2000,《戰後美日安保之政治經濟分析》。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浩華,2000,《21世紀中國外交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
陳運輝,2000,〈西部大開發的主體性及民族性:利益關係與社會穩定〉,《民族研究》,第3期。
陳耀,2000,《西部開發大戰略與新思路》。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
博富爾(Andre Beaufre)著、鈕先鍾譯,2000,《戰略緒論》。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程厚思,2001〈雲南在國家西部大開發中的戰略地位〉,《雲南社會科學》,第2期。
童振源,2002,〈中共十六大前後經濟局勢評估〉。發表於《展望2003年兩岸政經發展研討會》,12月1日。
黃仁國,2002,〈新世紀初中國的睦鄰外交政策述評〉,《郴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6期。
費孝通,2000,《西部開發與區域經濟》。北京:群言出版社。
楚樹龍,1999,〈中國的國家利益、國家力量和國家戰略〉,《戰略與管理》,第4期。
楊順利,2002,〈廿一世紀中共國家安全戰略趨勢探討〉,《中共研究》,36卷9期。賈小明,2000,〈關於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思考〉,《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21卷第2期。
劉新華、秦儀,2002,〈中國的石油安全及其戰略選擇〉,《現代國際關係》,第12期。
潘志平,2004,《2003:走出陰霾》。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潘忠岐,2003,〈國際安全秩序的變革與中國的戰略機遇期〉,《國際問題研究》,第6期。
蔡中民,2001,〈大陸區域經濟差距成因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44期第8卷。餘振,1990,〈中國對東盟安全的策略〉,收錄於鄭宇碩主編,《中國與亞洲》 香港:商務印書館。
鄭竹園,1980《中共經濟的診斷》。台北:聯經出版社。
蕭全政等,1994,《亞太經濟合作與台灣角色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蕭煥輝,2000,〈孔雀東飛怎回巢—評中國大陸開發大西部的人才問題〉。《中共研究》,34卷2期。聯合報,2003,〈胡錦濤下令建構和平崛起理論〉,《聯合報》,12月16日,版13。
謝昌生,1999,〈從經濟戰略觀點再論兩岸三地經貿整合〉,《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5期。樊永明,1992,《中國的工業化與外國的直接投資》,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