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專書
Alexy, Robert(阿列克西),舒國瀅譯《法律論證理論-作為法律證立理論的理性論辯理論》,北京市:中國法制,2002。
Alexy, Robert,舒國瀅譯《法律論證理論-作為法律證立理論的理性論辯理論》,北京市:中國法制,2002。
Aristotle(亞里斯多德),顏一、秦典華譯《政治學》,臺北縣:知書房,2001。
Bayles, Michael D.(貝勒斯),張文顯等譯,《法律的原則—一個規範的分析》﹙Principles of Law A Normative Analysis﹚,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1。
Becker, Gary S.:《人類行爲的經濟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Bernard Schwartz,王軍等譯,《美國法律史》,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年版。
Bodenheimer, Edgar(博登海默),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12。
Brest, Paul. Sanford Levinson, Balkin, J.M, Amar, Akhil Reed,張千帆等譯,《憲法決策的過程(上)》,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Burton, Steven J.,張志銘、解興權譯《法律和法律推理導論》,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Cardozo, Benjamin N.(班傑明卡多佐),蘇力譯,《司法過程的性質》(The Nature of The Judicial Process),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第2版。
Coase, Ronald H.(寇斯),陳坤銘、李華夏譯,《廠商、巿場與法律》,臺北:遠流出版社,1995。
Dewey, J.,《哲學的改造》,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Dewey, J.,《經驗與自然》,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Dworkin, Ronald,李常青譯《法律帝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Dworkin, Ronald,劉麗君譯《自由的法:對美國憲法的道德解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9。
Friedman, David D.(傅利曼),徐源豐譯,《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臺北:先覺出版社,2002。
James, William(詹姆士),陳羽綸、孫瑞禾譯,《實用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10第四版。
James, William,陳羽綸、孫瑞禾譯,《實用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Kaufmann, Arther, 鄭永流譯,《當代法哲學和法律理論導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0。
Kelsen, Hans(凱爾森),沈宗靈譯《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General Theory of Law and State﹚,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7。
Larenz, Karl(拉倫茲),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12。
Levi, Edward H.,莊重譯《法律推理引論》,北京市 中國政治大學出版社,2002。
Posner, Richard A.,徐昕、徐昀譯《證據法的經濟分析》,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Posner, Richard A.,蔣兆康譯,《法律的經濟分析》(上)(下)﹙Economics Analysis of Law ﹚,北京市 : 中國大百科全書,1997。
Posner, Richard A.,蘇力譯,《道德與法律理論的疑問》﹙The problematics of moral and legal theory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11。
Posner, Richard A.,蘇力譯《法理學問題》﹙The Problems of Jurisprudence﹚,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7。
Posner, Richard A.,蘇力譯《超越法律》﹙Overcoming Law﹚,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7。
Posner, Richard A.:李國慶譯,《法律與文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Pound, Roscoe,唐前宏等譯,《普通法的精神》,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Rene, David,漆竹生譯,《當代主要法律體系》,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
Rorty, R.,《後哲學文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
Rorty, R.,《哲學與自然之鏡》北京: 三聯書店,1982。
Tocquevile, C. A.,董果良 譯, 《論美國的民主(下)》,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8。
Tocquevile, C. A.,董果良 譯,《論美國的民主》(上),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3年9月第一版。
宋功德,《行政法哲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0。
沈宗靈,《現代西方法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6。
沈敏榮,《法律的不確定性—反壟斷法規則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1。
林 立,《波斯納與法律經濟分析 一個批判性的探究 》,臺北:學林文化,2004。
林 立,《法學方法論與德沃金》,臺北:學林文化,2000。
密爾松,李顯冬等譯,《普通法的歷史基礎》,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版。
張志銘,《法律解釋操作分析》,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張保生,《法律推理的理論與方法》,北京市:中國政法大學,2000。
梁治平﹙編﹚《法律解釋問題》,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5。
黃建輝,《法律闡釋論》,臺北:學林文化,2000。
董 皞,《司法解釋論》,北京:神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8。
潘維大、劉文琦編著,《英美法導讀》,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0,頁24-30。
期刊
Dworkin, Ronald,高中譯,〈波斯納的指責:我的立場究竟是什麽〉,《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http://www.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6323,94/07/17。
Rorty, R.,張金言譯,〈實用主義: 過去與現在〉,《國外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
丘周剛 〈美國公共部門團體協商之法律政策分析〉《問題與研究》民88.06 頁95-113。
成 凡,〈紛爭與共識—實用主義法學的系譜解釋之一〉,《政法學刊》,2003.10,第20卷第5期。
吳家慶,〈概念法學方法論之檢討〉,《警學叢刊》,民87.07 頁261-289。吳從周,當代德國法學上具體化之理念及其方法(下),萬國法律,民90.08,頁99-108。吳從周,當代德國法學上具體化之理念及其方法(上),萬國法律,民90.06, 頁119-126。呂世倫、高中著,〈撥開當代美國法律解釋學的迷霧-激進與保守之間〉,《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Vol.33,No.2,pp5-13。
李建良,〈戲謔與嚴肅之間〉,《月旦法學》,第七十五期,2001.8。
李雪琴,〈我們究竟如何解釋法律—波斯納法律解釋理論重述〉,《湖北社會科學》,2003.2。
沈清松,〈倫理學理論與專業倫理教育〉,《通識教育季刊》,第三卷第二期,1996年6月。網址:http://www.ncu.edu.tw/~cage/quarterl/0302/030203.htm。沈榮欽,〈法律與經濟學的方法論爭議〉,《月旦法學》,民85.8,15期。周育國,〈實用主義真理觀的合理性辨析〉,《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Vol 24, No3。
季衛東,〈法律解釋的真諦--探索實用法學的第三道路〉,《法理學與比較法學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1。
林 雅,〈法律解釋的真諦—波斯納法律解釋理論梳理〉,《法律適用月刊》,2004.4,第217期。
林植堅,〈美國法律工具主義及其審判理論〉,《東吳法律學報》,民92.02,頁321-392。俞懿嫻,〈詹姆士實用主義試探〉,《中國文化月刊》,民81.09,頁60-73。
胡明華,〈論法官在法律適用中的法律推理形式〉,《雲南法學》,1999,第1期。
徐利英,法律解釋的正當性與確定性,渤海大學學報,第26卷第2期,2 0 0 4年3月,頁56。
時顯群,〈波斯納法律經濟學思想及其可借鑒性〉,《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3.9,第3卷第3期。
袁保新,〈美國實用主義與歐洲思潮〉,《鵝湖》,民69.02,頁32-38。
張之滄,〈後現代主義的「實在論」態度〉,《哲學雜誌》,民87.05 頁206-225。張保生,〈法律推理活動和學說的歷史考察〉,《煙台大學學報》,1992年2期。
盛寧,〈傳統與現狀:對美國實用主義的再審視〉,《美國研究》1995年第4期。
郭 燕,〈大陸法與英美法的融合及對我國法治的影響〉,《蘭州學刊》,2004年第5期。
陳 鋒,〈Rorty新實用主義真理觀評析〉,《內蒙古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1年11月,第33 卷第6期
陳 鋒,〈Rorty新實用主義真理觀評析〉,《內蒙古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11月,第33 卷第6期。
陳弘毅,〈當代西方法律解釋學初探〉,《中國法學》,1997第3期,收入梁治平(編)《法律解釋問題》,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5。
陳金和,〈試論美國新實用主義產生的原因〉,《社會科學研究》,1995. 5,頁62。
陳起行,〈美國法理學發展概述1870-1970〉,《政大法學評論》,民91.03,頁1-27。陳朝建,〈談臺灣新公法學派之建構--以法律政策的憲法論證為例〉,《政策研究學報》民93.05 頁81-104陳櫻琴,〈論經濟法之法律解釋方法--以公平交易法為例〉,《中原財經法學》,民86.06,頁231-246。陳顯武,〈論條件式規範之邏輯特性--由法學的觀點出發〉,《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民,93.01,頁49-91。彭智慶,〈胡塞爾現象學義涵及其對教育之啟示〉,《教育研究(高師)》,民93.06,頁255-264。
曾志,〈真理的意義探究-實用主義真理觀的意義視界〉,《天津社會科學》,1999年第6期。
黃先雄,〈波斯納眼中的法律客觀性〉,《中南大學學報》,2003.10,第9卷第5期。
黃春興、劉瑞華,〈法之自行-德我肯理直原則的經濟學解釋〉,「法與經濟分析」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時間:89年5月。
楊日然,〈美國實用主義法學的哲學基礎及其檢討(二):Oliver W. Holmes, Jr.的法律思想〉,《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民65.12,頁3-49。楊日然,〈美國實用主義法學的哲學基礎及其檢討(上)〉,《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民63.04,頁245-280。熊秉元,〈法律的經濟分析:方法論上的幾點考慮〉,《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民88.10,29:1,頁215-238。熊秉元講,遊青豪摘錄整理〈法律經濟學的探討〉,《競爭政策通訊》,民88.09,3:5,頁7-10。
劉 星,〈法律解釋中的大衆話語和精英話語:法律現代性引出的一個問題〉,《比較法研究》第12卷、第一期,收入梁治平(編)《法律解釋問題》,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5。
劉 星,〈疑難案件中法律適用的理論與實踐〉,《比較法研究》1994年第3、4期。
劉紹樑,〈從寇斯﹝Ronald H. Coase﹞ 看經濟分析法學〉,《經濟前瞻》,民81.01。謝鴻飛,〈疑難案件如何獲得合法性〉,《刑事法評論》第3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顏厥安,〈論證、客觀性與融貫性--由幾篇文獻檢討法律論證的基本問題〉,《月旦法學》,民89.09,頁33-47。蘇 力,〈解釋的難題:對幾種法律文本解釋方法的追問〉,《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第4期。
蘇永欽,〈結果取向的憲法解釋〉,《結果取向的憲法解釋》,1997年第4期。
論文
侯水深,《論合憲性法之法律解釋與補充》,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郭銘禮,《性、法律與經濟分析-從Posner的性經濟理論檢討臺灣之性管制問題》,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張鈺光,《法律解釋客觀性之論證-從科學方法論出發》,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西文部份
專書
Bernstein, Richard J.: American Pragmatism: The Conflict of Narratives, in Rorty and Pragmatism, ed. by H. J. Saatkamp, Jr. , 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1995.
Bernstein, Richard J.: The New Constellation: The Ethical-Political Horizons of Modernity / Post Modernity(The MIT Press), 1991.
Cardozo, Benjamin N.: The Nature Of The Judicial Proces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21.
Cotter, Thomas F.: Legal Pragmatism and the Law and Economics Movement, 84 Geo. L.J.1996, pp2073.
Dworkin, Ronald: A Matter of Principl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Dworkin, Ronald: Law’s Empir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Dworkin, Ronald: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Fish, Stanley :Doing What Comes Naturally: Change, Rhetoric, and the Practice of Theory in Literary and Legal Studies, (1989).
Friedman, Lawrence M.: A History of American Law, Simon & Schuster, 2nd ed. 1985.
Gadamer, H.G.: Truth and Method, Crossroad New York, 1975.
Golding, Martin: Jurisprudence and Legal Philosophy in 20 Century American, 36J. (1986) Legal Education.
Grey, Thomas C.: Holmes and Pragmatism, 41 Stanford Law Review, pp.810.
Hart, H. L. A.: The Concept of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Holmes, Oliver Wendell Jr., The Common Law, from Project Gutenberg, http://www.gutenberg.org/etext/2373.
Holmes, Oliver Wendell Jr.: The Path of the Law, in Collected Legal Papers, ed. Mark de Wolfe Howe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10).
Holmes, Oliver Wendell: The Common Law, edited by Mark DeWolfe Howe, Boston: Little, Brown, 1963.
Mercuro, Nicholas and Medema, Steven G.: Economics and the law: from Posner to post-modern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Merryman, John Henry, The Civil Law Tradi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osner, Richard A.: An Affair of State: The Investigation, Impeachment, and Trial of President Clin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osner, Richard A.: Frontiers of Legal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osner, Richard A.: Overcoming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osner, Richard A.: The Problematics of Morl and Legal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osner, Richard A.: The Problems of Jurisprudence,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ound, Roscoe: Law and Morals,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26.
Rawls, John: A Theory of Justic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Wahlgren, P.: Automation of Legal Reasoning: A Study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 Deventer Boston 1992.
期刊
Coase, Ronald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Law,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Dworkin, Ronald: Law as Interpretation and My Peply to Stanley Fish, The politics of Interpre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Dworkin, Ronald: Philosophy & Monica Lewinsky,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March 9, 2000.
Dworkin, Ronald: Posner’s Charges: What I Actually Said,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March 9, 2000.
Ferguson, Robert A.: The Rhetorics of the Judicial Opinion: The Judicial Opinion as Literary Genre, 2 Yale J. L. & Human . 201, 213(1990).
George, Robert P.: One Hundred Years of Legal Philosophy, Notre Dame L. Rev. 1533, June, 1999.
Holmes, Oliver W.: The Path of the Law, 1897,Reprinted in Harvard Law Review, Volume 110, March 1997.
Posner, Richard A.: The Path of the Law after One Hundred Years: The Path Away from the Law, Harvard Law Review, 1997.
Posner, Richard A.: Cardozo: A Study in Repu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Rubinson, Robert: The Polyphonic Courtroom: Expanding The Possibilities of Judicial Discourse, 101 Dick. L. Rev. 3 (1996).
Sinclair, Kent: Legal Reasoning: in Search of an Adequate Theory of Argument, California Law Review, 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