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05: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皇嘉
研究生(外文):Huang-Chia Chen
論文名稱:裝設橡膠支承墊於橋梁縮尺模型之試驗與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The bridge model tests with rubber bearing
指導教授:張國鎮張國鎮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6
中文關鍵詞:橋樑縮尺模型橡膠支承墊
外文關鍵詞:bridge modelrubber bear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2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合成橡膠支承墊廣泛使用於台灣的橋梁工程中,依交通部橋梁設計規範所述,橋梁設計時可以考慮以橡膠支承墊減低地震之影響,但是在橋梁工程中橡膠支承墊是屬於一般支承,並非為抗震機制,因此有關於橡膠支承墊對於橋梁在地震歷時反應中之影響為何
之相關研究並不多,因此更需要透過實驗去了解其特性。
了解橡膠支承墊對於橋梁結構的影響之前,對於橡膠支承墊的基本性質與摩擦性質必須先充分掌握,必需藉由實驗去了解橡膠支承墊的摩擦行為。現今的商業結構分析軟體已具備結構模擬與分析能力(如SAP2000、ETABS、PISA3D等),各種耐震消能元件也可經由適當的非線性元素加以模擬,但程式中元素的參數是否真能代表結構真實行為還需更多試驗結果的驗證。在本研究中建立解析模型進行分析,並將試驗結果與分析結果作比較,建立合理的數值模型。
由於台灣橋梁工程中橡膠支承墊的施工方式與國外施工方式不同,台灣橋梁工程在施工時合成橡膠支承墊上下面並沒有固定,因此,在1999年台灣集集大地震中,有些裝設橡膠支承墊的橋梁在支承的部份產生滑動破壞的現象,但卻觀察到另外一項特殊的現象,即當支承發生嚴重的滑移現象,下部橋柱的損害反而很輕微,因此說明了支承扮演保險絲角色與力量傳遞路徑的重要性。在本文中建立了一座縮尺橋梁模型,藉由震動台試驗去觀察橡膠支承墊對於橋梁於地震反應的影響,並探討是否有相同於921集集大地震中支承滑動後降低橋柱受力的現象與解析傳力的路徑。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bber bearings and their interaction behavior with shear key under seismic loading. In Taiwan, the rubber bearings systems on the bridge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U.S and Japan.To understand the force transmitted from the supper-structure system to substructure,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cluding cyclic loading tests of bearings, pseudo dynamic tests of a SDOF bridge model and shaking table tests of a scale-down simple supported bridge. In addition, a numerical model built in SAP2000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test results and to understand the friction-sliding mechanism.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rubber bearing on the concrete surface is close to 0.24 in low velocity, and the one of PTFE-rubber bearing is close to 0.1; the effect on the deformed bear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reduce nonlinear shear stiffness for better analysis. The pseudo dynamic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ce transmit from upper part to substructure is a constant as friction force when the rubber bearing slides. Most of importantly, from shaking table tests, it is evident that the strains on the column which is below the bearing with lower friction are smaller than the ones measured on another because of the two different rubber bearing style on two columns. In addition, the strain of both two bridge columns will not be a constant obviously as the pseudo dynamic test result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ap bean inertia force, but it is still obvious that the strain-PGA curve will be gradual when the rubber bearing sliding behavior happens. The shaking table tests demonstrated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minor damaged bridges in Taiwan Chi-Chi Earthquake
目錄

誌謝……………………………………………………………………一
摘要……………………………………………………………………二
Abstract………………………………………………………………三
目錄……………………………………………………………………四
表目錄…………………………………………………………………七
圖目錄…………………………………………………………………八
照片目錄……………………………………………………………十五

第一章緒論………………………………………....…………………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方法……………………………………………………3
第二章文獻回顧……………………………………………....………5
2.1 橡膠支承墊支構造與特性…………………………………5
2.2 合成橡膠支承墊之力學行為………………………………7
2.2.1垂直勁度………………………………….......……………7
2.2.2水平勁度……………………………………......…………10
2.2.3旋轉勁度……………………………………......…………12
2.2.4水平變位對垂直變位之影響……………………......……14
2.2.5穩定問題………………………………………......………15
2.3 橡膠支承墊之摩擦性質…………………....………………18
2.4 支承補助裝置的設計…………………………..……………20
第三章橡膠支承墊之設計與基本性能試驗……….....……………23
3.1 橡膠支承墊的設計理論與流程………....…………………23
3.2 剪力模數測試……....………………………………………27
3.2.1 試驗介紹…………………………………….....…………27
3.2.2 試驗程序………………………………………….....……28
3.3 壓縮勁度測試……………………………………………....29
3.3.1 試驗介紹……………………………………….....………29
3.3.2 試驗程序……………………………………….....………29
第四章橡膠支承墊之摩擦係數測定…………………...……………31
4.1 試驗目的……………………………………………………31
4.2 試驗規劃……………………………………………………31
4.3 試驗裝置……………………………………………………33
4.4 控制系統……………………………………………………36
4.5 試驗方法……………………………………………………36
4.6 試驗結果……………………………………………………37
4.7 滑動距離為變數對摩擦係數的影響………………………40
第五章 含橡膠支承墊結構之單自由度擬動態試驗………………42
5.1 擬動態試驗簡介……………………………………………42
5.2 試驗目的……………………………………………………44
5.3 試驗規劃……………………………………………………45
5.4 試驗方法……………………………………………………46
5.5 建立數值分析模型…………………………………………47
5.6 試驗結果……………………………………………………49
5.7 分析結果……………………………………………………55
第六章 縮尺橋梁模型裝設橡膠支承墊之震動台試驗……………56
6.1 試驗目的……………………………………………………56
6.2 試驗裝置……………………………………………………56
6.3 試驗規劃……………………………………………………59
6.4 試驗結果……………………………………………………61
6.4.1 白訊試驗結果…………………………………………61
6.4.2 純橡膠支承墊組試驗結果……………………………61
6.4.3 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組試驗結果……………..……63
6.4.4 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並加裝止震鋼棒試驗結果…..65
6.5分析結果與試驗結果之比較…………………...……………67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69
參考文獻………………………….………………..…………………73



表目錄

表 1.1 1999集集地震支承損壞與下部結構損壞關係……………76
表 1.2 1999年集集地震PGA有紀錄者且超過400gal之橋梁(54座)支
承與下部結構損壞關係……………………………………76
表 2.1 Lindley理論 – 橡膠硬度與彈性常數之關係…………77
表 2.2 BE 1/76 – 橡膠硬度與彈性常數之規定………………77
表 2.3 BS 5400 – 橡膠硬度與彈性常數之規定………………77
表 3.1 合成橡膠支承墊基本性能試驗試體規格………………78
表 3.2 橡膠支承墊剪力模數試驗結果…………………………78
表 3.3 橡膠支承墊壓縮勁度試驗結果…………………………79
表 4.1 摩擦試驗分組規劃及基本資料…………………………80
表 4.1(續) 摩擦試驗分組規劃及基本資料……………………81
表 4.2 混凝土摩擦基材試體抗壓強度…………………………82
表 4.3 剪力量測機制鋼片試體抗拉強度………………………82
表 4.4 滑動橡膠支承墊組各循環滑動平台中位數所計算之摩擦係
數各循環值、最小值、最大值及平均值………………83
表 4.5 純橡膠支承墊組各循環滑動平台中位數所計算之摩擦係數
各循環值、最小值、最大值及平均值…………………84
表 5.1 擬動態試驗之數值分析模型採用的摩擦係數值……84
表 6.1 原結構與縮尺模型在物理與幾何特性上的比例關係…85
表 6.2 原結構與縮尺模型的尺寸比較…………………………85
表 6.3 振動台試驗分組規劃表…………………………………86



圖目錄

圖1.1 橋梁功能性支承系統耐震性能設計與補強方法之研究……87
圖2.1 合成橡膠支承墊組成示意圖…………………………………88
圖2.2 合成橡膠支承墊具備的多項優點……………………………88
圖2.3 橡膠支承墊平面尺寸示意圖…………………………………89
圖2.4 硬度與修正因子之關係………………………………………89
圖2.5 合成橡膠支承墊之翻覆穩定性示意圖………………………90
圖2.6 在相同滑動速度的情況下三種摩擦界面的摩擦係數比較…90
圖2.7 典性橡膠摩擦試驗摩擦力隨循環數遞減之軌跡圖…………91
圖2.8 落橋防治系統及其構成要素構架圖…………………………91
圖2.9 橋樑支承補助裝置示意圖……………………………………92
圖3.1 硬度50剛板加勁型支承之壓縮應力-應變圖………………93
圖3.2 硬度60剛板加勁型支承之壓縮應力-應變圖………………93
圖3.3 合成橡膠支承墊摩擦試驗試體規格尺寸…………………94
圖3.4 剪力模數試驗示意圖………………………………………94
圖3.5 剪力模數試驗之應力與應變關係圖………………………95
圖3.6 壓縮模數試驗示意圖………………………………………95
圖3.7 橡膠支承墊壓縮勁度試驗之應力與應變關係圖………96
圖4.1 典型摩擦滑動遲滯迴圈……………………………………97
圖4.2 摩擦試驗裝置示意圖………………………………………97
圖4.3 剪力量測機制之正視圖與上視圖(單位:cm) ……………98
圖4.4 剪力量測機制之應變計分佈圖……………………………98
圖4.5 橡膠支承墊摩擦試驗系統配置示意圖………………………99
圖4.6 水平向千斤頂荷重讀數修正示意圖…………………………99
圖4.7 橡膠支承墊摩擦係數試驗流程圖……………………………100
圖4.8 滑動支承墊典型遲滯迴圈圖………………………………101
圖4.9 典型橡膠摩擦試驗歷時圖 (BS ISO 15113) ………………101
圖4.10 剪力量測機制受力後應變分布示意圖……………………102
圖4.11 水平千斤頂量測結果與剪力量測機制量測結果之比較
(位移-水平力關係圖之比較) …………………………102
圖4.12 水平千斤頂量測結果與剪力量測機制量測結果之比較
(各循環摩擦係數值之比較) ……………………………103
圖4.13 組別編號為RB1在1、3、5、15循環之滑動遲滯迴圈圖…104
圖4.14 組別編號為RB1之水平力歷時………………………………105
圖4.15 組別編號為RB1摩擦係數與試驗循環數之關係……………105
圖4.16 組別編號為RB2在1、3、5、15循環之滑動遲滯迴圈圖…106
圖4.17 組別編號為RB2之水平力歷時………………………………107
圖4.18 組別編號為RB2摩擦係數與試驗循環數之關係……………107
圖4.19 組別編號為RB3在1、3、5、15循環之滑動遲滯迴圈圖…108
圖4.20 組別編號為RB3之水平力歷時………………………………109
圖4.21 組別編號為RB3摩擦係數與試驗循環數之關係……………109
圖4.22 組別編號為PRB1在1、3、5、15循環之滑動遲滯迴圈圖…110
圖4.23 組別編號為PRB1之水平力歷時…………………………………….....111
圖4.24 組別編號為PRB1摩擦係數與試驗循環數之關係……………….....…111
圖4.25 組別編號為PRB2在1、3、5、15循環之滑動遲滯迴圈圖……...…..112
圖4.26 組別編號為PRB2之水平力歷時…………………………………….....113
圖4.27 組別編號為PRB2摩擦係數與試驗循環數之關係…………………….113
圖4.28 組別編號為PRB3在1、3、5、15循環之滑動遲滯迴圈圖…….....…114
圖4.29 組別編號為PRB3之水平力歷時………………………………….....…115
圖4.30 組別編號為PRB3摩擦係數與試驗循環數之關係……………..…...…115
圖4.31 RB各循環摩擦係數平均值與滑動距離之關係…………………..…..116
圖4.32 PRB各循環摩擦係數平均值與滑動距離之關係………………….….116
圖5.1 含橡膠支承墊單自由度橋柱以試驗構架代替示意圖……………….…117
圖5.2 擬動態試驗構架示意圖…………………………………………...…..…117
圖5.3 剪力量測機制與水平千斤頂所量得數據之差異比較圖…………….…118
圖5.4 剪力量測機制與水平千斤頂的回歸關係圖………………………….…118
圖5.5 SAP2000分析模型………………………………………..…………..…119
圖5.6 組編號為RB之支承相對位移歷時圖………………………………...…120
圖5.7 組編號為RB之剪力量測機制反算水平力歷時圖…………………...…120
圖5.8 組編號為RB之橡膠支承墊遲滯迴圈圖……………………………...…121
圖5.9 組編號為PTFE之支承相對位移歷時圖……………………………...…121
圖5.10 組編號為RB之剪力量測機制反算水平力歷時圖……………….....…122
圖5.11 組編號為RB之橡膠支承墊遲滯迴圈圖………………………...……..122
圖5.12 組編號為RB-BAR1之支承相對位移歷時圖………………………...…123
圖5.13 組編號為RB-BAR1之剪力量測機制反算水平力歷時圖…………...…123
圖5.14 組編號為RB-BAR1之水平千斤頂量測水平力歷時圖……………...…124
圖5.15 組編號為RB-BAR1之橡膠支承墊遲滯迴圈圖……………………...…124
圖5.16 組編號為RB-BAR1之水平千斤頂量測水平力與剪力量測
機制反算水平力之比較歷時…………………….…………………...…125
圖5.17 組編號為RB-BAR2之支承相對位移歷時圖………………………...…125
圖5.18 組編號為RB-BAR2之剪力量測機制反算水平力歷時圖…………...…126
圖5.19 組編號為RB-BAR2之水平千斤頂量測水平力歷時圖……………...…126
圖5.20 組編號為RB-BAR2之橡膠支承墊遲滯迴圈圖………………….…...…127
圖5.21 組編號為RB-BAR2之水平千斤頂量測水平力與剪力量測機制反……127
圖5.22 組編號為RB-BAR3之支承相對位移歷時圖………………………....…128
圖5.23 組編號為RB-BAR3之剪力量測機制反算水平力歷時圖…………....…128
圖5.24 組編號為RB-BAR3之水平千斤頂量測水平力歷時圖……………....…129
圖5.25 組編號為RB-BAR3之橡膠支承墊遲滯迴圈圖……………………....…129
圖5.26 組編號為RB-BAR3之水平千斤頂量測水平力與剪力量測機制反算
水平力之比較歷時圖……………………………………….………....…130
圖5.27 組編號為RB-BAR3之止震鋼棒撞擊力歷時圖……………………....…130
圖5.28 組編號為RB-BAR3之止震鋼棒應變值歷時圖…………………………131
圖5.29 組編號為PTFE-BAR1之支承相對位移歷時圖…………………………131
圖5.30 組編號為PTFE-BAR1之剪力量測機制反算水平力歷時圖………....…132
圖5.31 組編號為PTFE-BAR1之水平千斤頂量測水平力歷時圖…………....…132
圖5.32 組編號為PTFE-BAR1之橡膠支承墊遲滯迴圈圖…………………....…133
圖5.33 組編號為PTFE-BAR1之水平千斤頂量測水平力與剪力量測機制反
算水平力之比較歷時圖………………………………………….…....…133
圖5.34 組編號為PTFE-BAR2之支承相對位移歷時圖……………………....…134
圖5.35 組編號為PTFE-BAR2之剪力量測機制反算水平力歷時圖………....…134
圖5.36 組編號為PTFE-BAR2之水平千斤頂量測水平力歷時圖…………....…135
圖5.37 組編號為PTFE-BAR2之橡膠支承墊遲滯迴圈圖………………………135
圖5.38 組編號為PTFE-BAR2之水平千斤頂量測水平力與剪力量測機制反
算水平力之比較歷時圖……………………………………….…………136
圖5.39 組編號為PTFE-BAR2之止震鋼棒撞擊力歷時圖………………….…...136
圖5.40 組編號為PTFE-BAR2之止震鋼棒應變值歷時圖………………………137
圖5.41 組編號為PTFE-BAR3之支承相對位移歷時圖……………………....…137
圖5.42 組編號為PTFE-BAR3之水平千斤頂量測水平力歷時圖…………....…138
圖5.43 組編號為PTFE-BAR3之水平千斤頂量測水平力歷時圖………………138
圖5.44 組編號為PTFE-BAR3之橡膠支承墊遲滯迴圈圖…………………....…139
圖5.45 組編號為PTFE-BAR3之水平千斤頂量測水平力與剪力量測機制反
算水平力之比較歷時圖…………………………………………………….…139
圖5.46 組編號為PTFE-BAR3之止震鋼棒撞擊力歷時圖…………………....…140
圖5.47 組編號為PTFE-BAR3之止震鋼棒應變值歷時圖…………………....…140
圖5.48 二種支承墊之PGA與支承相對位移最大值之比較……………………141
圖5.49 二種支承墊之PGA與剪力量測機制水平力最大值之比較……………141
圖5.50 二種支承墊之PGA與千斤頂水平力最大值之比較………………....…142
圖5.51 組編號為RB之實驗值與分析值之比較……………………………..…143
圖5.52組編號為PTFE之實驗值與分析值之比較……………………...………143
圖5.53 組編號為RB-BAR1之實驗值與分析值之比較……………………....…144
圖5.54 組編號為RB-BAR2之實驗值與分析值之比較……………………....…144
圖5.55 組編號為RB-BAR3之實驗值與分析值之比較……………………....…145
圖5.56 組編號為PTFE-BAR2之實驗值與分析值之比較…………………....…145
圖5.57 組編號為PTFE-BAR3之實驗值與分析值之比較…………………….......146
圖6.1 縮尺橋樑模型之正視圖(單位:cm) …………………….....................…147
圖6.2 縮尺橋樑模型之側視圖(單位:cm) ……………………………….....…148
圖6.3 縮尺橋樑模型之支承局部示意圖(單位:cm) ……………………....….148
圖6.4 架設於橋樑縮尺模型上各種量測儀器分布示意圖…………………..…149
圖6.5 橋樑縮尺模型之白訊試驗經過傳遞函數轉換的結果……………….….149
圖6.6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橋柱底的最大應變值之關係…………………..…....149
(地震歷時:EL CENTRO,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50
圖6.7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左右支承相對位移之關係
(地震歷時:EL CENTRO,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50
圖6.8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橋柱底的最大應變值之關係
(地震歷時:KOBE,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51
圖6.9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左右支承相對位移之關係
(地震歷時:KOBE,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51
圖6.10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左右支承相對位移之關係
(地震歷時:TCU068,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52
圖6.11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橋柱底的最大應變值之關係
(地震歷時:TCU068,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52
圖6.12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橋柱底的最大應變值之關係
(地震歷時:EL CENTRO,左邊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右邊為純橡膠支承墊) ……………………............................................153
圖6.13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左右支承相對位移之關係
(地震歷時:EL CENTRO,左邊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右邊為純橡膠支承墊) ……………………………………………....…153
圖6.14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橋柱底的最大應變值之關係
(地震歷時:KOBE,左邊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右邊為純橡膠支承墊) ……………………………………………....…154
圖6.15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左右支承相對位移之關係
(地震歷時:KOBE,左邊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右邊為純橡膠支承墊) ……………………………………………....…154
圖6.16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橋柱底的最大應變值之關係
(地震歷時:TCU068,左邊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右邊為純橡膠支承墊) ……………………………………………....…155
圖6.17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左右支承相對位移之關係
(地震歷時:TCU068,左邊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右邊為純橡膠支承墊) ……………………………………………....…155
圖6.18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橋柱底的最大應變值之關係
(地震歷時:EL CENTRO,左邊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右邊為純橡膠支承墊,有設置止震鋼棒) ……………………...……156
圖6.19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橋柱底的最大應變值之關係
(地震歷時:EL CENTRO,左邊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右邊為純橡膠支承墊,有設置止震鋼棒) …………………….......…156
圖6.20 撞擊止震鋼棒與否的橋柱頻率內涵之差異
(地震歷時:EL CENTRO) ………………………………………….157
圖6.21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橋柱底的最大應變值之關係
(地震歷時:KOBE,左邊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右邊為純橡膠支承墊,有設置止震鋼棒) ………………………...…157
圖6.22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橋柱底的最大應變值之關係
(地震歷時:KOBE,左邊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右邊為純橡膠支承墊,有設置止震鋼棒) ……………………....…...158
圖6.23 撞擊止震鋼棒與否的橋柱頻率內涵之差異(地震歷時:KOBE) ……..158
圖6.24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橋柱底的最大應變值之關係
(地震歷時:TCU068,左邊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右邊為純橡膠支承墊,有設置止震鋼棒) …………………….......…159
圖6.25 最大地表加速度與橋柱底的最大應變值之關係
(地震歷時:TCU068,左邊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右邊為純橡膠支承墊,有設置止震鋼棒) ……………………...........159
圖6.26 撞擊止震鋼棒與否的橋柱頻率內涵之差異(地震歷時:TCU068) …..160
圖6.27 縮尺橋樑模型之數值分析模型………………………………….......…160
圖6.28 縮尺橋樑模型之數值分析模型(續) ……………………………...…...161
圖6.29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絕對加速度比較
(EL CENTRO X200Z50,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61
圖6.30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相對速度比較
(EL CENTRO X200Z50,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62
圖6.31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相對位移比較
(EL CENTRO X200Z50,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62
圖6.32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絕對加速度比較
(KOBE X200Z50,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63
圖6.33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相對速度比較
(KOBE X200Z50,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63
圖6.34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相對位移比較
(KOBE X200Z50,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64
圖6.35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絕對加速度比較
(TCU068 X100,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64
圖6.36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相對速度比較
(TCU068 X100,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65
圖6.37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相對位移比較
(TCU068 X100,左右支承皆為純橡膠支承墊) ……………………...165
圖6.38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絕對加速度比較
(EL CENTRO X200Z50,左支承為純橡膠支承墊,
右支承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166
圖6.39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相對速度比較
(EL CENTRO X200Z50,左支承為純橡膠支承墊,
右支承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166
圖6.40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相對位移比較
(EL CENTRO X200Z50,左支承為純橡膠支承墊,
右支承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167
圖6.41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絕對加速度比較
(KOBE X200Z50,左支承為純橡膠支承墊,
右支承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167
圖6.42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相對速度比較
(KOBE X200Z50,左支承為純橡膠支承墊,
右支承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168
圖6.43 數值模型分析結果與實驗結果之橋面板相對位移比較
(KOBE X200Z50,左支承為純橡膠支承墊,
右支承為PTFE表面橡膠支承墊) ………………………….……....…168
圖6.44 組編號為(L:RB R:RB)EL CENTRO-X500Z100之實驗值
與分析值之比較(橋面板反應) ………………………….…….…...…169
圖6.45 組編號為(L:RB R:RB)EL CENTRO-X500Z100之實驗值
與分析值之比較(左柱頂反應) ………………………….…….…...…170
圖6.46 組編號為(L:RB R:RB)EL CENTRO-X500Z100之實驗值
與分析值之比較(右柱頂反應) ………………………….………....…171
圖6.47 組編號為(L:RB R:RB)TCU068-X400Z100之實驗值與分析值
之比較(橋面板反應) ………………………….…………………....…172
圖6.48 組編號為(L:RB R:RB)TCU068-X400Z100之實驗值與分析值
之比較(左柱頂反應) ………………………………………..……...…173
圖6.49 組編號為(L:RB R:RB)TCU068-X400Z100之實驗值與分析值
之比較(右柱頂反應) ………………………….……………….…...…174
圖6.50 組編號為(L:PTFE R:RB)EL CENTRO-X700Z100之實驗值
與分析值之比較(橋面板反應) ………………………….…….…...…175
圖6.51 組編號為(L:PTFE R:RB)EL CENTRO-X700Z100之實驗值
與分析值之比較(左柱頂反應) ………………………….………....…176
圖6.52 組編號為(L:PTFE R:RB)EL CENTRO-X700Z100之實驗值
與分析值之比較(右柱頂反應) ………………………….…….…...…177
圖6.53 組編號為(L:PTFE R:RB)TCU068-X500Z100之實驗值
與分析值之比較(橋面板反應) ………………………….………....…178
圖6.54 組編號為(L:PTFE R:RB)TCU068-X500Z100之實驗值
與分析值之比較(左柱頂反應) ………………………….…….…...…179
圖6.55 組編號為(L:PTFE R:RB)TCU068-X500Z100之實驗值
與分析值之比較(右柱頂反應) ………………………….……........…180
圖6.56 組編號為(L:PTFE-BAR R:RB-BAR)EL CENTRO-X700Z100
之實驗值與分析值之比較(橋面板反應) ………………………….…181
圖6.57 組編號為(L:PTFE-BAR R:RB-BAR)EL CENTRO-X700Z100
之實驗值與分析值之比較(左柱頂反應) ……………………..…...…182
圖6.58 組編號為(L:PTFE-BAR R:RB-BAR)EL CENTRO-X700Z100
之實驗值與分析值之比較(右柱頂反應) ………………………….…183
圖6.59 組編號為(L:PTFE-BAR R:RB-BAR)TCU068-X500Z100
之實驗值與分析值之比較(橋面板反應) …………………..……...…184
圖6.60 組編號為(L:PTFE-BAR R:RB-BAR)EL CENTRO-X700Z100
之實驗值與分析值之比較(左柱頂反應) ……………………….....…185
圖6.61 組編號為(L:PTFE-BAR R:RB-BAR)TCU068-X500Z100
之實驗值與分析值之比較(右柱頂反應) ………………………….…186
1.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 Bridges.
17th Edition. Washington, D.C.: 2002.
2.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 Bridges.
17th Edition. Washington, D.C.: 2002.
3.B.N.J. Persson. “On the theory of rubber friction.”
Surface Science 401 (1998): pp. 445-454
4.BRITISH STANDARD. Rubber-Determination of frictional
properties. BS ISO 15113: 1999
5.Ernest Heymsfield, Jamie McDonald, R.Richard Avent. “Neoprene bearing pad slippage at louisiana bridges.”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January/February (2001):
pp. 30-36.
6.Masahiko Higashino et al.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Durability of Low-Friction Sliding Bearings for Base
Isolati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Seismology Volume 4, Number 1 (2003): pp. 95-105.
7.Ray W. Clough, Joseph Penzien. Dynamics of structures,
2nd. New York: McGraw-Hill, 1993.
8.EUROPEAN STANDARD prEN 1337-03. Structural bearings part
3: Elastomeric bearings .2001
9.吳秉憲,「橋梁功能性支承系統參數之研究 - 橡膠支承墊力學行
為與摩擦係數之測定」,NCREE Report (04-027),民國九十三年
6月,2004。
10.黃震興、張國鎮、蔡孟豪,「隔震橡皮墊之設計與試驗研究」,
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研究報告 CSSE 84-03A,民國八十五年
十二月,1996。
11.社团法人 日本ゴム協会 免震用積層ゴム委員会、「設計者のた
めの免震用積層ゴムハンドブック」、初版、東京都:理工图
書、2000。
12.內政部營建署,「防止橋梁落橋裝置設計與現場施工技術手
冊」,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
13.內政部營建署,「防止橋梁落橋裝置設計與現場施工技術之研擬
及手冊編撰成果報告」,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
14.交通技術標準規範公路類公路工程部,「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
範」,初版,台北市:幼獅,民國84年。
15.交通技術標準規範公路類公路工程部,「公路橋梁設計規範」,
初版,台北市:幼獅,民國90年。
16.交通部公路總局,「公路橋梁設計範例(上)(下)」,民國九十年
四月,2001。
17.王孔君,「即時擬動態試驗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1997。
18.陳冠州,「擬動態試驗積分方法與子結構擬動態試驗之研究」,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1996。
19.張國鎮、郭拱源、盧智宏、劉光晏、林哲毅,「由集集地震震害
探討公路橋梁耐震補強策略」,國立台灣大學地震工程研究中
心,報告編號CEER/R92-10,Oct. 2003.
20.張國鎮、黃震興、蘇晴茂、李森枏,「結構消能減震控制及隔震
設計」,初版,台北市:全華,民國93年。
21.郭拱源,「橋梁系統耐震補強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
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二月,2003。
22.聯邦工程顧問公司、李森枏,「SAP2000入門與工程上之應
用」,初版,台北市:科技圖書,民國91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3]林鉦棽(1996)。組織公正、信任、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社會交換之理論之觀點。管理科學學報,13(3):391~415
2. [28]許士軍(1977)。工作滿足、個人特徵與組織氣候-文獻探討及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5,13-56,台北。
3. 12.岳修平(1999),「網路教學於學校教育之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第2卷,第4期,頁61-76。
4. [5]吳靜吉、潘養源、丁興祥(1980)。內外控取向與工作滿足及工作績效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1,75-98。
5. [35]黃國隆(1982)。領導方式、工作特性、成就動機、內外控、專斷性與教師工作滿意感的關係。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 10.吳天方、樊學良、張柏紳(2003),「建構中學E-Learning環境之策略:由競爭力之觀點出發」,教育資料與研究,第54期,頁87-94。
7. 9.吳莉欽(2002),「電腦網路學習環境的理念與問題」,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第39卷,第4期,頁441-455。
8. 3.王健華(2003),「從數位學習談國內教育科技的發展」,教育研究月刊,第116期,頁5-14。
9. [2]余德成、溫金豐、陳泰哲(2002)。科技產業中領導行為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檢驗督導信任的情境效應,中山管理評論,第十卷第一期pp.65~91
10. 32.顏榮泉(1995),「媒體發展與遠距學習」,視聽教育雙月刊,第37卷,第4期,頁12-19。
11. 30.鄭夙珍(2002),「小組探究敎學結合網路學習成效初探」,教育研究資訊,第10卷,第5期,頁111-136。
12. 28.楊家興(1999),「虛擬學校:資訊網路下整合性的教學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第47期,頁12-23。
13. 25.黃雅萍(2004),「數位學習產業人才培育之內涵分析與探討」,教育研究月刊,第118期,頁108-119。
14. 22.張基成(1997),「開發思考與創造之知識建構工具與認知學習環境之探討:電腦的革新與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第33期,頁36-45。
15. 20.張瓊穗(2004),「資訊融入專題式學習之教學初探」,教育研究月刊,第117期,頁1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