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12:0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聖紜
研究生(外文):Sheng-Yun Huang
論文名稱:窮孩子•低成就?家庭貧窮對子女教育成就與生涯選擇的影響
指導教授:林萬億林萬億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社會工作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80
中文關鍵詞:家庭貧窮貧窮歷史發展貧窮生活現況教育成就生涯選擇貧窮理論家庭網絡
外文關鍵詞:family povertypoverty historypoverty lifeeducation achievementscareer choicepoverty theoryfamily network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5
  • 點閱點閱:48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6
論文摘要
台灣因為快速的流通,資訊、經濟、網路甚至是文化交流迅速,我們生活在一個互相比較的社會裡,這樣的比較生活中,通常相對貧窮的剝奪感遠高過絕對貧窮,尤其是在貧窮家庭子女身上更是明顯,他們沒有大聲說出來,並不意味就沒有這種剝奪感,例如:在教育機會上,他們會很明顯地感受到「才藝學習的不足」、「語言學習不足」;在生涯就業上,他們無法選擇適合自己的興趣發展工作,而是工作挑選他們;在社會參與機會上,很自然地覺得休閒娛樂消費對自己都是一種奢侈,漸漸地不再參與社會或社區鄰里的活動。這在一般中產階級的家庭這種感受就很明顯,更何況那些位居社會最下層的貧窮家庭子女呢?而這些剝奪感也使得他們無自信、無自尊,並且漸漸從社會撤退,形成一種無形的社會排除。
貧窮是一個多重複合的的問題,它涉及家庭上一代與下一代間的資源互動,也與家庭型態有關。我們常常討論到的社會問題:青少年偏差行為、貧窮女性化、犯罪問題、援交問題、隔代家庭教養問題、家庭暴力問題……都與家庭經濟有關。因為窮、因為沒錢,讓這些貧窮子女在生涯選擇上多了一些風險,他們在無法接受高等教育、無法謀職、無法選擇軍校、警校的情況下,他們可能誤交損友,最後游走在違法亂紀的邊緣。
因此,我們更應該去警覺的是貧窮家庭代表的不單只是一個統計數據,而是事件背後的故事更值得我們去關照與瞭解。而這也是我撰寫本文的動機,窮孩子=低成就嗎?希望能夠透過本文的探討去了解貧窮家庭子女的貧窮感受?貧窮對他們在追求教育成就過程中的影響為何?又對他們未來生涯發展選擇上產生了什麼影響?這些他們成長歷程中,生活的點點滴滴感受對他們生涯的影響正是研究者所欲深入探討的,重在貧窮子女生命史、求學史、工作史動態歷程影響的探討。
在研究設計上,依據研究的主題和目的,以及研究的概念與特質,本研究將採用質性研究典範,透過深度訪談的方法與貧戶家庭子女接觸,以期能了解家庭貧窮對子女教育成就與生涯選擇的影響。由此得之,樣本數的大小並不是質性研究抽樣的主要考量,反而是以樣本是否能提供資訊豐富內涵為選樣基準。因此在本研究立意選樣過程中,研究者需要根據重要理論建構之潛在表徵即代表性,從事件、生活片斷、時間週期或人物中抽樣來協助研究的進行。研究提問以現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為出發,回顧過去生活經驗、生命史、家庭史、工作史和社會網絡關係而後再去了解未來生涯規劃和選擇。研究選樣上,透過社會局發文協助,本研究以安康平宅6名、廣慈和向晴機構引介2名受訪者,研究者自行尋找2名受訪者,共10名,進行深入訪談。研究對象為15歲以上的貧窮家庭子女,共十名。訪談地點以受訪者住家、麥當勞、怡客咖啡廳、機構為主。訪談時間為94年3月20∼4月15日。
研究發現從第四章透過十位家庭貧窮子女的成長,個人生命發展縱向歷程描述以及他的學校、工作、同儕體系網絡互動,來瞭解他的現在生涯發展與未來職業建構的理解。研究發現貧困的環境對貧窮子女追求教育成就與生涯選擇的影響如同前述第二章文獻探討一樣,貧窮子女深受家庭貧窮影響。然而,研究者由研究中亦歸納出十名受訪者家庭內有六個因素使得貧窮子女在追求教育成就與生涯選擇上產生影響:家暴、貧窮雙親價值觀與態度、面對身心障礙者家人的照顧、重視外表導致內心的自卑、金錢至上、居處貧民社區的影響。
第五章則進一步討論這六個因素使得貧窮子女在追求教育成就與生涯選擇上產生影響:家暴、貧窮雙親價值觀與態度、面對身心障礙者家人的照顧、重視外表導致內心的自卑、金錢至上、居處貧民社區的影響以及對研究發現進行詮釋。最後第六章則是對研究總結,提出研究結論、建議與限制。研究建議上,研究者針對制度面的檢討,後提出貧窮子女在追求教育成就、生涯選擇、以及平宅社區社會工作三方面政策面與實務面的建議。另外,針對本研究論文,研究者最後反思整體研究的設計,提出對本研究的限制與展望,以作為未來後續研究者能夠有所參考與未來研究發展的展望。
目錄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14

第一節 貧窮生活的演變 14
壹、 中古世紀到19世紀工業革命的貧窮生活 14
貳、 20世紀社會權高漲時代的貧窮生活 16
參、 21世紀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的新貧生活 19
第二節 台灣社會的貧窮生活現況 23
壹、 城鄉發展 23
貳、 家戶所得發展 25
參、 家戶教育研究支出 29
肆、 戶長教育程度 31
小結 34
第三節 貧窮對子女教育成就的影響 37
壹、 就學準備 39
貳、 求學心理動機 40
參、 個人升學計畫 41
肆、 學校表現 42
1. 活動參與程度
2. 同儕關係
伍、 中輟 44
陸、 學校、教師的期許 46
小結 46
第四節 貧窮對子女生涯選擇的影響 48
壹、 生涯的自我肯定與自信 49
貳、 偏差行為的發生 51
參、 生涯探索與就業行為 53
1. 生涯探索方面 53
(1). 生涯規劃
(2). 早婚
2. 就業行為 55
(1). 低技術、高勞力工作
(2). 特種行業的選擇
小結 59
第五節 貧窮子女教育成就與生涯選擇影響的理論性解釋 61
壹、 宿命論(fatalism of poverty) 61
貳、 貧窮文化(the culture of poverty)理論 62
參、 相對剝奪(relative deprivation)理論 67
肆、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理論 69
伍、 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理論 71
小結 73
總結 7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5

第一節 研究提問 75
第二節 研究設計 76
壹、 研究方法的取向 76
貳、 選樣方法與過程 78
參、 研究樣本簡介 83
第三節 研究過程 87
壹、 資料蒐集的方式─深度訪談 87
貳、 資料分析方式 88
參、 資料的寫成 89
肆、 研究嚴謹度與値得信任度的掌握 91
第四節 研究倫理 93
壹、 倫理議題 93
貳、 研究者角色的反思 94
參、 研究關係的發展 96

第四章 貧窮家庭子女的成長 104

第一節 成長的軌跡 104
壹、 在自卑與學業挫折中掙扎、成長的小新 104
貳、 堅決不在人前流淚、要靠自己的水娃 109
參、 只求平淡、穩定生活的牛仔 113
肆、 建造一個古惑仔與藝人夢想世界的大胖 117
伍、 樂觀建構一個公職夢想的小零 122
陸、 沈迷電玩世界、無未來方向感的小原 124
柒、 擺脫古惑陰影、期許未來穩定發展的小米 126
捌、 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小府 130
玖、 逆來順受、不與人結怨的小亦 133
壹拾、 努力拼命賺錢的小柔 136
第二節 貧窮家庭子女追求教育成就 140
壹、 遷移、轉學的衝擊 140
貳、 就學準備與中輟原因 145
參、 學校生活-學習表現、同儕相處與師生互動 153
肆、 課後參與的活動 168
小結 171
第三節 貧窮家庭子女生涯選擇的發展與建構 173
壹、 生涯建構與從事職業的形成 173
貳、 對未來規劃的認知 192
1. 對未來的期望
2. 擇偶、婚姻的期望
小結 201
第四節 貧窮家庭子女對家庭社會網絡體系的觀感 202
壹、 社區環境與鄰里關係 202
貳、 家庭互動社會網絡 208
小結 215

第五章 研究討論與詮釋 217

第一節 研究討論 217
壹、 貧窮增強家暴 217
貳、 貧窮雙親價值觀與態度的影響 219
參、 貧窮加上身心障礙者照顧 221
肆、 重視外表導致內心的自卑 222
伍、 錢實在太重要∼金錢至上 223
陸、 孟母為何要三遷∼居處貧民社區的影響 226
第二節 研究詮釋 230
壹、 是什麼機制影響貧窮子女生涯抉擇歷程的發展?
貳、 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在哪?

第六章 研究結論、建議與限制 23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3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41
壹、 制度面的檢討 242
貳、 政策面與實務面的建議 244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252
壹、 研究限制 252
貳、 研究的展望 256

後記 257
參考文獻 262
附錄一:研究同意切結書 273
附錄二:訪談大綱(第一版) 275
附錄三:訪談大綱(正式版) 277
附錄四:訪談同意書 279


表目錄


表一:九十一年來自縣(市)外基本所得比例 (行政院主計處93年) 24
表二:戶數五等分位組之所得分配比與所得差距 26
表三:近六年家戶所得五等分位組之平均家戶可支配所得、以及平均每戶家戶消費支出、平均每戶儲蓄綜合分析表 27
表四:家庭住宅及現代化設備概況依可支配所得按戶數五等位分 28
表五:91年平均每戶家庭收支依可支配所得按戶數五等分位分(單位:新台幣元) 30
表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及最終消費支出依可支配所得按戶數五等分位分及經濟戶長教育程度別分 32
表七:台灣地區教育程度別失業人口數與失業率(單位:千人) 33
表八:3-5歲孩子未進入幼稚園前的各項就學準備能力比較,表格內數字為當年度孩童百分比 40
表九:「1995 台灣特種行業婦女:受害者?行動者?偏差者?」-父親職業與成年未成年子女進入特種行業統計 57
表十:方法論上四個爭論 79
表十一: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85
表十二:開放性編碼的例子 90



圖目錄


圖一:台灣地區就業者之教育程度(縱軸為就業者教育程度百分比%,橫軸為年度) 33
圖二:四個爭論的座標圖 80
圖三:新經濟衝擊下的新貧人口產生座標圖 81
圖四:研究資料分析圖(修改自朱柔若,2000,p.801) 89
圖五-1:小新的家庭生態圖 106
圖五-2:水娃的家庭生態圖 111
圖五-3:牛仔的家庭生態圖 115
圖五-4:大胖的家庭生態圖 118
圖五-5:小零的家庭生態圖 123
圖五-6:小原的家庭生態圖 125
圖五-7:小米的家庭生態圖 128
圖五-8:小府的家庭生態圖 132
圖五-9:小亦的家庭生態圖 135
圖五-10:小柔的家庭生態圖 137
圖六:研究上制度面的檢討與政策、實務面的建議 24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專案報告(2003)。詳見:http://www.edu.tw/。
中華民國91年台北市青少幼年統計(人口、犯罪及輔導)(2003)。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編印。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國92年社會指標統計(2004)。行政院主計處。
中華民國89年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第1卷綜合報告)。行政院主計處(2002)出版。
九十一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2003)。行政院主計處。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台灣地區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2004)。行政院主計處編印。
王德睦、呂朝賢(1997)。人口老化與貧窮,孫得雄、齊力、李美玲主編,人口老化與老年照護,69-87。台北:中華民國人口學會。
王振寰、瞿海源(199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王永慈(2001)。「社會排除」:貧窮概念的再詮釋。社區發展季刊,第95期,72-84。
王雅莉(2002)。越軌?轉位:青少年參與八家將團體之分析。私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正(2003)。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新力量與舊價值的困境。社區發展季刊,第102期,21-32。
牛憶先(2000)。影響未成年懷孕母親生育後復學之家庭,經濟與社會規範因素。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Daniel, Bell原著,高銛等譯(1989)。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台北:桂冠。
孔祥嘉(2003)。檳榔西施生涯選擇、就業歷程及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古允文、詹宜彰(1998)。台灣地區老人經濟安全和年金政策:社會排除觀點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十卷第二期,191-225。
古允文(2001)。建構社會安全體系照顧弱勢團體。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8。
朱育慧(1996)。反貧窮政策中的工作倫理:從美國經驗論台灣反貧窮政策的發展。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Neuman, W.Lawrence. (1997),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
全中鯤(2000)。原住民族兒童學校教育與學習之相關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正煌(2003)。台北市少年福利的現況與未來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103期,44-49。
余化人(1998)。台北市國中技藝班學生個人因素、家庭背景、學校環境與其自我概念及技能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華欽、王德睦、呂朝賢(2003)。貧窮測量對貧窮人口組成之影響:預算標準之訂定與模擬。人口學刊,第27期,67-104。
呂朝賢(1999)。社會救助問題:政策問題、貧窮定義與測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1卷第2期,233-263。
呂朝賢、王德睦(2000)。1960s以降的美國貧窮理論:回顧與整合。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2卷第1期,149-195。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
巫有鎰(1997)。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 : 以臺北市和臺東縣作比較。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社會工作辭典(2000)。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印行。
李藹慈(1993)。傳統與非傳統職業婦女職業選擇之相關變項比較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政、徐震、莊秀美(2000)。社會問題。台北: 學富出版社。
李美伶、王德睦(2000)。貧窮門檻對貧窮率與貧窮人口組成之影響。台灣社會福利學刊,1:115-155。
李巧琳(2002)。人力資本投資對代間的移轉:家庭背景對子女教育成就的影響。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弘(2002)。國中應屆畢業生升學意願與升學職校之相關背景因素研究-以彰化縣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家同(2003)。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載自野地裡的鬼針草,郭奕伶、黃創夏等著。台北市:商業週刊。
沈慶鴻(2001)。被遺忘的受害者-談婚姻暴力目睹兒童的影響和介入策略,第94期,241-251。
林生傳(1985)。國中生學習式態之相關因素及其與學校教育態度、學業成就的關係。教育學刊,6,41-94。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
林萬億(1995)。我國社會救助政策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
林萬億(2001)。人類福祉的增進─新世紀的挑戰。社區發展季刊,第95期,324-339。
林萬億(2003)。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文化事業。
林萬億(2003)。福利國家的形成與社會公平。台北市:台灣大學。
林萬億(2003)。為窮人請命,13-24,載自野地裡的鬼針草,郭奕伶、黃創夏等著。台北市:商業週刊。
林萬億(2004)。受家庭暴力、性侵害與性交易的學生輔導,277-334,載自學校輔導團隊工作,林萬億、黃韻如等著【第8章】。台北:五南文化事業。
林萬億(2004)。學校輔導團隊工作的建制,553-595,載自學校輔導團隊工作,林萬億、黃韻如等著【第14章】。台北:五南文化事業。
Vic George, Paul Wilding合著,林萬億、周淑美合譯(2004)。全球化與人類福利。台北:五南文化事業。
林錦坤(2000)。青少年生涯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台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蔡佩珍(2003)。發展取向的青/少年政策:以全人生涯規劃為中心。社區發展季刊,第103期,16-32。
紀慧文(1998)。十二個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 : 從娼女性之道德生涯研究。台北:唐山出版。
邱汝娜(2003)我國少年福利政策推行現況與未來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103期,4—15。
周玟琪、葉琇姍等譯(1995)。當代社會工作理論—批判的導論。台北:五南。
周新富(1996)。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周佩潔(2003)。新貧冰風暴:家中主要生計者失業對青少年子女影響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9。台北:唐山。
胡幼慧(199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查理•狄更生著,德克•維布雷克改寫(1997)。孤雛淚。台北:青林國際出版社。
─江夏正編譯(1989)。塊肉餘生記。台北:光復書局。
柯賢城(2002)。都市邊緣原住民家庭生活之考察:以三鶯部落阿美族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袁志晃(1985)。職業價值澄清活動對高一學生職業決策行為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志君(2000)。貧窮家庭的福利探討─以花蓮縣秀林鄉原住民兒童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慧圓(1994)。影響國中少年中途輟學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第19期,96-137。
Paul Wilding著,孫健忠譯(1996)。全球化、區域主義與社會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237-250。
孫健忠(2003)。親屬責任與社會救助:扶助或控制?社區發展季刊,第103期,184-194。
唐文慧、王宏仁(1993)。社會福利理論:流派與爭議。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陳皎眉(1996)。激盪少年時。台北市:希代。
陳怡華(2001)。國小學生家庭環境、閱讀動機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怡靖、鄭耀男(2000)。臺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臺灣的適用性。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Part C),10(3),416-434。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金英(2002)。高雄市低收入戶第二代希望工程脫貧方案-青少年的「可能自我」。載自內政部、高雄市社會局(主編):社會工作助人專業新模式研討會論文集,423-451。
陳作忠(2003)。屏東地區原住民族國中生家庭因素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惠(2003)。高職生的單親家庭背景與學習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
彭明聰、尤幸玲(2001)。兒童受虐現象之檢視與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94期,147-157。
郭素蘭(1984)。國小資優兒童與普通兒童在家庭社經背景與父母管教態度上的差異。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奕伶、黃創夏(2003)。野地裡的鬼針草:逆境向上的四個窮孩子。台北:商智文化。
張建中(1998)。歧視,教育與原住民的貧窮-對烏來地區原住民低收入戶的實際觀察。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
張宏哲、林哲立(2000)。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雙葉。
張世雄(2001)。社會救助、新貧窮問題與多層次─多面向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95期,55-71。
傅柯(1961)著,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 瘋顛與文明。台北:桂冠。
黃淑玲(1996)。台灣特種行業婦女:受害者?行動者?偏差者?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103-152。
黃薇靜(2000)。都是原住民青少年的生涯建構~以大台北地區阿美族青少年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毓芬(2002)。探討貧窮青少年生活經驗及其因應之道。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毅志(2000)。文化資本、社會網路與階級認同、階級界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0,1-42。
黃毅志(2003)。社經背景與地位取得過程之結構機制 : 教育、社會資源及文化資本 : education, social resouces and cultural capital。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振文(2003)。影響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升學意願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黃韻如(2004)。中途輟學學生的輔導,載自學校輔導團隊工作,林萬億、黃韻如等著,137-193。台北:五南文化事業。
曾華源、胡慧嫈(2002)。強化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品質-建構「價值與倫理課程」為學校核心課程。社區發展季刊,73-83。
曾華源、郭靜晃(2003)。對新版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的分析與批評∼一部與少年現實需要有差距的法規。社區發展季刊,第103期,90-103。
游淑華(1996)。從事色情工作雛妓生活現況之分析。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詹念峰(2001)。語言 階級 教育-以一所國小教室內師生語言互動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萬育維(1996)。社會福利服務。台北:三民出版社。
楊長苓(2000)。質性研究工作坊系列一:訪談法(1)。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6,2-7。
蔡慧敏(2000)。青少年參與家將團的背景及影響---以官將首少年為主。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毓智(2002)。學習資產對學業成績之影響 : 以臺北市國三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蔡錦德(2002)。不同家庭經濟狀況高中生職業可能自我之差異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兩陽(2003)。經濟優先,社福更不能緩:全球化下社會政策的影響與出路。社區發展季刊,第102期,45-62。
賴月蜜(2003)。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合併修法之歷程與爭議-民間團體推動修法之經驗。社區發展季刊,第103期,50-65。
劉美惠(2000)。台灣的單親家庭與其貧窮原因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珍(2000)。原住民族兒童福利需求探討。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六期,189-225。
鄭麗珍(2001)。財產形成與社會救助政策對話。社區發展季刊,第95期,122-131。
謝志龍(2002)。手足團體、家庭資源與教育成就。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幸蓓(2002)。學校輔導體系督導模式的推展。載自台北縣國民中學設置學校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成果研討會手冊,13-36。
蘇鈺婷(2002)。在學青少年生涯發展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麗瓊、魏妏珊(2003)。攜手陪伴逗陣行-港都推展少年福利的成果及新方向。社區發展季刊,第103期,33-43。

英文部分
Acock, A. C.,& Kiecolt, J. K.(1989). Is it family structure or socioeconomic status? Family structure during adolescence and social adjustment. Social Forces, 68, 553-571.
Amato P. R. (1987). Family processes in one-parent, stepparent, and intact families: The child’s point of view.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49, 327-337.
Astone, N. M.,& McLanahan, S.(1991).Family structure, parental practices, and high school comple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 309-320.
Balli, S. J., Demo, D. H., & Wedman, J. F.(1998). Family invovement with children’s homework: An intervention in the middle grades. Family Relations, 47(2), 149-157.
Bankston, C. L. Ⅲ, & Caldas, S. J. (1998). Family structure, schoolmates, and racial inequalities in school achieve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0(3), 715-723.
Becker,G. S., & Tomes, N. (1976).Child endowments an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hildre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4(4), S143-S162.
Beverly, S.(2001). Material hardship in the United States: evidence from the survey of income and program participation, Social Work Research, 25(3), 143-152.
Biddle , B. J. (1979). Role Theory:Expectation, Identities, and Behaviors. New York:Academic Press.
Bradbury, B. , Jenkins, S. & Micklewright, J. (2001). The Dynamics of Child Poverty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Ch. 1, 2, 4.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adley, R. H.,& Rock, S. L.(1988). Home environment and school performance: A ten-year follow-up and examination of three models of environmental action. Child Development, 59, 852-867.
Bradley, R. H. & Corwyn, R. F. (2002).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 371-399.
Bronfenbrenner, U. (1977). Toward an experimental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2, 513-531.
Bronheim, S., Evans, P., Bynner, J., Klasen, S.,& Magrab, P.(2000). Social exclusion and children-creating identity capital: some conceptual issues and practical solutions,OECD:http://www.oecd.org/dataoecd/20/31/1856627.pdf .
Caldas, S. J, & Bankston Ⅲ, Carl.(1998). The inequality of separation: Racial composition of school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4(4), 533-558.
Carlson, M. J., & Corcoran, M. E. (2001).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ldren’s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outcom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3), 779-792.
Chapman, M. (2003). Poverty level and school performance: Using contextual and self-report measures to ingorm intervention, Children and Schools, 25(1), 5-17.
Children’s School Readiness Skills in the U.S., 1993,1999,(2002). World Almanac & Book of Facts, 70, 1/3p, 1 chart.
Chonghaile, C. N.(2002). Sex-for-food scandal in West African refugee camps. Lancet, 359(9309), 860-862.
Coleman J.(1988). Social capiti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4-120.
Daniel, T. L. S.(2002). Chinese adolescents’ explanations of poverty: The perceived causes of poverty scale. Adolescence, 37(148), 789-803.
Denzin, Norman K., & Lincoln, & Yvonna S., (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Sage.
Duncan, G. J., Brooks-Gunn, J., & Klebanov, P. K. (1994). Economic deprivation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65, 296-318.
Glennerster, Howard (2002). United states poverty studies and poverty measurement: The past twenty-five years. Social Service Review, 83-107.
Gottschalk, P., McLanahan, S., & Sandefur, G. (1994). The dynamics and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overty and welfare participation, in S. H. Danziger, G. D. Sandefur, and D. H. Weinberg (eds.) Confronting Poverty: Prescriptions for Change.
Gutmann, Amy. (1994). Introduction, in Amy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3-24.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veman, R., Wolf, B., & Sandefur, G., (1991). Education achievement and childhood events and circumstances. Demography, 28, 133-158.
Hill M. S., & Duncan, G., (1987).Parental family income and the socioeconomic attainment of childre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16, 39-B.
Hill, M., & Sandfort, J., (1995). Effects of childhood poverty on productivity later in life: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y.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17, 91-126.
Juhasz, A.,(2001).The Globalization of Poverty. Tikkun, 16(6), 20-22.
Kandel, William & Kao, Grace (2001). The impact of temporary labor migration on Mexican children’s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and performance.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5(4), 1205-1231.
Klasen, S.(1998). Social exclusion and children in OECD countries: some conceptual issues, OECD: http://www.oecd.org/dataoecd/20/19/1856923.pdf .
Komarovsky, M.(1940). The unemployded man and his family. New York: Dryden Press.
Kronauer, M. (1998). Social exclusion and underclass-New concept for the analysis of pverty, empirical poverty research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ldershot, UK:Ashgate Publishing.
Kymlicka, W.,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Oxford: Clarendon Press.
Kymlicka, W., (1998). Finding Our Way: Rethinking Ethnocultural Relations in Canada. Don Mills, O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e, J.(1999). The positive of mentoring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student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2(3), 172-179.
Lichter, D. T. (1997). Poverty and inequality among childre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Palo Alto: 23, 121-146.
M. Orshanaky, (1969). How Poverty is Measured. Monthly Labor Review, 92: 2.
Mauldin, T., Mimura, Y., & Lino, M. (2001). Parental expenditures on children’s education. 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 22(3), 221-241.
McLoyd, V. C.(1990). The impact of economic hardship on Black families and childre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arenting, and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61, 246-311.
McLanahan, S. (1985).Family structure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pover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0,873-901.
Menaghan ,E. G., & Parcel ,T. L.(1995). Social sources of change in children’s home environments: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occupational experiences and family condi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7(1), 69-84.
Moore, M. R., & Chase-Lansdale, P. L.(2001). Sexual intercourse and pregnancy among African American girls in high-poverty neighborhoods: The role of Family and Perceived Community Enviro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 63(4), 1146-1158.
Parcel, T. L.,& Dufur, M. J.(2001). Capital at Home and at School: Effect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Social Forces, 79(3), 881-912.
Payne, M. (1997).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2nd ed.), Chicago, IL: Lyceum Book Inc.
Powell, D. R., Peet ,S. H., & Peet ,C. E.(2002). Low-income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articipation in out-of-school activities in 1st grad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16(2), 202-212.
Purcell, F. P., & Specht, H.(1965). The House on Sixth Street. Nature of Social Work,(1),15-22.
Scanlon, Edward, & Devine, K. (2001). Residential mobility and youth well-being: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issues.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XXVIII:1, 119-138.
Schiller, K. S., Khmelkov, V. T., & Wang, Xiao-Qing (2002).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s of family characteristics o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3), 730-742.
Seccombe, K.(1999).Historic and persisting dilemmas:How do we explain poverty, and what should we do about it? In Karen Seccombe,(ed.)So you Think I Drive a Cadillac: Welfare Recipients’ Perspectives on the System and Its Reform, chapter 2:26-47, Allyn and Bacon.
Seccombe, K.(2000). Families in poverty in the 1990s: Trends,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Lessons Learne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 1049-1113.
Sen, Amartya (1983). Poor,Relatively Speaking, Oxford Economic Papers, 35, 153-169.
Small, M. L., & Newman, K.(2001).Urban poverty after the truly disadvantaged: The rediscovery of the family, the neighborhood, and cultur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7:23-45.
Spicker, Paul (1990). Charles Booth: the examination of poverty. 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24 (1):21-38.
Teachman, J. D. (1987).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4), 548-557.
Teachman, J. D., Paasch,K., & Carver, K. (1996). Social capital and dropping out of school earl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8(3), 773-783.
Thomson, E., Hanson, T., & McLanahan, S.(1994).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ld well-being: Economic resources v. parental behaviors. Social Forces, 73, 221-242.
Townsend, P. (1979). Poverty in the United Kingdom,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Books.
Townsend, P. (1985).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of poverty-A rejoinder to professor Amartya Sen, Oxford Economic Papers, 37, 659-668.
Townsend, P. (1993).Deprivation, The International Analysis of Poverty,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chapter 4]
Turner, F. J.(ed.). (1996). Social Work Treatment(4th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Wang, Y. T.,(2003).Poverty monitoring and alleviation: the case of Taiwan. Poverty Monitoring and Alleviation in East Asia, Nova Science Publishers,Inc.[chapter 2]
Wakefield, J. C., (1996). Does Social Work Need the Eco-systems Perspective? , Social Service Review, 70(2): 183-213.
Weinger, Susan (1998). Children living in poverty: Their perception of career opportunities. Families in Society,79(3), 320-330.
Wilson, Kathryn (2001). The determinants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Modeling and estimating the human capital model and education production functions.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67(3), 518-551.
Wong, R. Sin-Kwok (1998). Multidimensional influences of family environment in education: The case of Socialist Czechoslovakia, 71(1), 1-2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林萬億(2001)。人類福祉的增進─新世紀的挑戰。社區發展季刊,第95期,324-339。
2. 呂朝賢、王德睦(2000)。1960s以降的美國貧窮理論:回顧與整合。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2卷第1期,149-195。
3. 林生傳(1985)。國中生學習式態之相關因素及其與學校教育態度、學業成就的關係。教育學刊,6,41-94。
4. 呂朝賢(1999)。社會救助問題:政策問題、貧窮定義與測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1卷第2期,233-263。
5. 何華欽、王德睦、呂朝賢(2003)。貧窮測量對貧窮人口組成之影響:預算標準之訂定與模擬。人口學刊,第27期,67-104。
6. 吳正煌(2003)。台北市少年福利的現況與未來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103期,44-49。
7. 王正(2003)。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新力量與舊價值的困境。社區發展季刊,第102期,21-32。
8. 王永慈(2001)。「社會排除」:貧窮概念的再詮釋。社區發展季刊,第95期,72-84。
9. 沈珍伶,〈巴爾托克鋼琴奏鳴曲研究〉,《音樂藝術學刊》,2002年第2期。2002年3月,頁51-86。
10. 林芳玫、蔡佩珍(2003)。發展取向的青/少年政策:以全人生涯規劃為中心。社區發展季刊,第103期,16-32。
11. 邱汝娜(2003)我國少年福利政策推行現況與未來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103期,4—15。
12. 孫健忠(2003)。親屬責任與社會救助:扶助或控制?社區發展季刊,第103期,184-194。
13. 彭明聰、尤幸玲(2001)。兒童受虐現象之檢視與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94期,147-157。
14. 張世雄(2001)。社會救助、新貧窮問題與多層次─多面向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95期,55-71。
15. 黃毅志(2000)。文化資本、社會網路與階級認同、階級界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