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09: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琇琳
研究生(外文):Xiu-Lin Qiu
論文名稱:專業助人者之替代性受創與因應策略—以公部門家防社工為例
指導教授:鄭麗珍鄭麗珍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社會工作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3
中文關鍵詞:替代性受創家庭暴力社會工作因應策略
外文關鍵詞:vicarious traumatizationdomestic violencesocial workcoping strateg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1
  • 點閱點閱:588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4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4
綜觀國外相關文獻,目前已有許多研究從「替代性受創」之角度來探討從事家防工作對社工員之影響,但國內相關文獻仍多從「工作壓力」與「工作耗竭」之角度出發,尚未有人以「替代性受創」之角度進行探究。因此,基於文獻與研究者自身工作經歷之啟發,故本研究旨在從替代性受創之角度來探討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工作之高度創傷性對社工員之影響。

本研究係採「量質合併」之方法,分為兩階段進行之。第一階段採量化方法,針對全國公部門從事家防工作之社工員與全國家扶中心經濟扶助組之社工員進行問卷調查,藉此瞭解公部門家防社工替代性受創之現況,以及相關影響因素為何。第二階段採質化方法,以深度訪談法訪問六位公部門家防社工,藉此瞭解家防社工對自身替代性受創之主觀感受與因應策略。綜合量化資料與質化資料之分析,本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一、在影響公部門家防社工替代性受創程度之相關因素方面:

包括個人與工作兩大層面。其中個人層面包括:創傷史、生活壓力、教育程度、家防工作年資等因素;而工作層面則包括:業務內容、創傷個案負荷量、督導支持、工作認同等因素,且工作層面之影響程度高於個人層面。

二、在公部門家防社工替代性受創之現況方面:

從事家防工作的確易使家防社工產生許多替代性受創症狀。其中在認知基模與心理需求層面,整體而言,目前40.2%之家防社工未受創,39.7%之家防社工為嚴重與極嚴重受創。再者,進一步從分層面來看,其中全無受創者僅佔6.8%,可見目前公部門家防社工受創之普遍性與嚴重性。

三、在公部門家防社工對自身創傷之理解與因應方面:

在工作初期,家防社工因缺乏覺察而無法區辨自身創傷之來源,故其多將自身創傷歸因於個人因素,且多採用逃避或壓抑之無效因應策略。當家防社工開始覺察或其對替代性受創有更進一步之瞭解後,其便能逐漸將這些創傷歸因於工作因素,亦才能採取其他有效之因應策略。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發現,研究者針對為個人層面、機構層面與教育層面等三大面向提出相關之建議。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陳述…………………………………………………...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家庭暴力與性侵害社會工作之現況…………………………6
第二節 家庭暴力與性侵害社會工作之挑戰…………………………14
第三節 替代性受創之概念與成因……………………………………22
第四節 替代性受創之影響與因應策略………………………………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典範………………………….……………………………46
第二節 量化研究設計…………………………………………………48
第三節 質化研究設計…………………………………………………58
第四節 研究倫理………………………………………………………62

第四章 量化資料分析
第一節 研究樣本之描述性統計分析………………….…….………63
第二節 替代性受創分析………………………………………………73
第三節 個人特質、工作狀況與替代性受創之關係…………………81

第五章 深度訪談資料分析
第一節 夾縫中求生存:家防社工之受創經驗…………..….…………95
第二節 破蛹而出:蛻變與成長………………………………………12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果摘要與討論…………………………….…………139
第二節 研究建議……………..………………………………………14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貢獻………………………………………...154

參考書目…………………………………………………………………….157

附 錄
附錄一:研究問卷………………………………………………………………….162
附錄二:受訪同意書………………………………………………………………..170
附錄三:訪談大綱…………………………………………………………………..171
附錄四:替代性受創檢核工作單…………………………………………………..172

圖 次
圖2-3.1 替代性受創與反移情的關係……………………………………………23
圖2-4.1 替代性受創之形成歷程與影響…………………………………………27
圖3-2.1 研究架構圖………………………………………………………………48
圖6-1.1 公部門家防社工替代性受創之模式…………..………………………141

表 次
表2-1.1 北縣家防中心受理家庭暴力及性侵害案件作業流程說明……………11
表2-3.1 替代性受創與其他概念之區別…………………………………………29
表3-2.1 TABS整體與各分層面受創程度之分數標準………………………53
表3-2.2 TABS各分量表之信度分析…………………………………………54
表3-2.3 PTSRI各分量表之信度分析.…………………………………………55
表3-2.3 社會再適應量表之LCU…………………………………………………56
表3-3.1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59
表4-1.1 全體樣本基本資料分析…………………………………………………64
表4-1.2 三組樣本在基本資料之分佈差異層面…………...……………………66
表4-1.3 三組樣本在社會支持層面之分佈差異…………………………………67
表4-1.4 三組樣本在工作負荷層面之分佈差異…………………………………68
表4-1.5 三組樣本在機構訓練層面之分佈差異…………………………………68
表4-1.6 三組樣本在機構督導層面之分佈差異…………………………………69
表4-1.7 三組樣本在工作認同層面之分佈差異…………………………………71
表4-1.8 三組樣本在個人層面與工作層面之分佈差異摘要表…………………72
表4-2.1 TABS整體與各分層面受創程度之分數標準…………...…………..73
表4-2.2 三組樣本之PTSRI中填寫經常如此之排名前十名的內容與百分比…74
表4-2.3 三組樣本PTSRI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76
表 4-2.4三組樣本TABS各層面受創程度之分佈比例………………………….79
表4-2.5 三組樣本TABS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80
表4-3.1 個人狀況、工作狀況與PTSRI之相關摘要表………………………83
表4-3.2 個人狀況、工作狀況與TABS之相關摘要表………….……………85
表4-3.3 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表………………………………………….87
表4-3.4 虛擬變項表……………………………………………………………89
表4-3.5 家防社工身心受創反應之迴歸模式摘要表…………………………90
表4-3.6 家防社工認知基模受創程度之迴歸模式摘要表……………………91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3)。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通報統計。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網站,http://www.moi.gov.tw/violence/。
王燦槐(2001)。台灣性侵害受害者服務政策之困境分析—談官方性侵害防治中心的服務困境。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2,115-131。
江季璇(1999)。從兒童少年保護社會工作處遇檢視台北市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社會福利,73,10-16。
吳素霞(2001)。家庭暴力防治網絡個別體系功能整合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94,32-41。
吳珮瑱(2004)。女諮商師協助性受虐者心理歷程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宋賢儀(1997)。受虐婦女與其非正式社會支持系統互動經驗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蘭英(2004)。台灣與日本娛樂性節目中女性意涵之研析。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未出版,宜蘭縣。
周月清(1995)。婚姻暴力—理論分析與社會工作處置。台北:巨流。
邱貴玲(2001)。家庭暴力防治法對婚姻暴力防治工作的衝擊。社區發展季刊,94,96-105。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洪雅莉(2001)。九二一救災社工員創傷壓力與社會工作處遇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祝健芳(2002)。婚姻暴力防治網絡中地方政府社工人員角色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高淑雲(2004)。家庭暴力防治社會工作者工作壓力與因應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梁欣怡(2004年6月22日)。處理家暴案,大鬧人力荒。民生報,A2版。
陳向明(2003)。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若璋(2001)。性罪犯心理學—心理治療與評估。台北:張老師文化。
陳怡如(2002)。非自願性專業關係中之抗拒行為—兒保社工人員之觀點。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晉杰(2002)。從社工員角度看我國現行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兒童保護上的運用—以中部四縣市之家庭暴力防治中心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陳淑惠、林耀盛、洪福建、曾旭民(2000)。九二一震災受創者社會心理反應之分析。社會文化學報,10,35-60。
陳泰國、張至文(2001)。台東縣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推動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分享。社區發展季刊,94,224-229。
許芳瑜(2002)。彰化縣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功能之研究—社會工作員之觀點。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許嘉倪(2001)。兒保社工員與施虐父母工作困境及因應之初探—以台北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淑華(1998)。兒童福利政策立法過程之探討—以我國兒童福利法修正案為例。社區發展季刊,81,84-101。
張必宜(1998)。社工員與施虐父母工作關係的形成及其內涵—以台北市兒童少年保護個案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婉菁(2003)。從工作生活品質、工作壓力觀點探討社會工作者對專業生涯承諾之相關因素。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廖秋芬(1997)。社會工作員對兒童保護案件處遇計畫的價值抉擇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廖雪貞、杜瑛秋(2001)。婚姻暴力婦女服務之個案管理模式:以台北市龍山婦女服務中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94,230-240。
歐姿秀(2001)。桃園縣家庭暴力防治實務經驗。社區發展季刊,94,217-223。
鄧明賢(2000)。九二一災後重建工作者生活是件與工作滿意之研究。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台北:教育部。
劉惠嬰、陳慧娟(2001)。拒絕來自親密關係的傷害—高雄市政府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之推展。社區發展季刊,94,205-216。
劉婌齡(2003)。公部門婦女保護服務社工之協助效益—從受暴婦女角度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劉雅雲(2001)。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職務勝任感與留職意願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劉蕙雯(1998)。高雄市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工作疲乏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政道、吳素霞(2001)。我國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之規劃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94,5—17。
賴資雯(1994)。影響社工員從事兒童保護工作的滿意度之相關因素探析。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淑滿(2001)。婚姻暴力現象與制度的反思。社區發展季刊,94,134-146。
簡慧娟(2001)。家庭暴力防治法實施以來的執行困境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94,42-47。
鄭逸驊(2000)。兒童與家庭的臨床社會工作之新進人員壓力適應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思嘉(2000)。專業助人者的替代性創傷與因應策略。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台北:教育部。
蘇淑芬(2001)。社會工作員提供24小時保護服務之工作滿意度、工作負荷與服務品質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蘇慧雯(1995)。台北地區兒童保護人員工作滿足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文部分
Adams, K. B., Matto, H. C., & Harrington, D. (2001). The Traumatic Stress Institute belief scale as a measure of vicarious trauma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clinical social workers. Families in Society. 82(4), 363-371.
Astin, M. C. (1997). Traumatic therapy: How helping rape victims affects me as a therapist. Women and Therapy, 20 (1), 101-109.
Atkinson-Tovar, L. (2003). The impact of repeated exposure to trauma. Law and order, 51(9),118-126.
Bell, H., Kulkarni, S., & Dalton, L. (2003). Organizational prevention of vicarious trauma. Families in Society: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uman Service, 84(4), 463-470.
Brady, J. L., Guy, J. D., Poelstra, P. L., & Brokaw B. F. (1999).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spirituality, and the treatment of sexual abuse survivors:A national survey of women psychotherapis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Practice, 30(4), 386-393.
Brown, A. & Bourne, I. (1996). The social work supervisor:Supervision in community, day care and residential settings. Buckingham ; 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
Cunningham, M. (2003). Impact of trauma work on social work clinicians:Empirical findings. Social Work, 48(4), 451-459.
Dane, B. (2000). Child welfare worker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interacting with secondary traum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36 (1), 27-38.
Dyregrov, A., & Mitchell, J. T. (1992). Working with traumatized children:Psychological effects and cop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5(3), 5-17.

Figley, C. R. (1995). Compassion fatigue as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n overview. In C. R. Figley (Ed.), Compassion fatigue:Coping with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ose who treat the traumatized.(pp.1-20). New York:Brunner/Mazel.
Herman, J. L. (1992/1995). Trauma and recovery. 楊大和(譯)。創傷與復原。台北:時報。
Hesse, A. R. (2002). Secondary trauma:How working with trauma survivors affects therapists.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30(3), 293-309.
Iliffe, G., & Steed, L. (2000). Exploring the counselor’s experience of working with perpetrators and survivors of domestic violence.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5(4), 394-412.
Johnson, C. N. E., & Hunter, M. (1997).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in counsellors working in the New South Wales Sexual Assault Service:An exploratory study. Work and Stress, 11 (4), 319-328.
McCann, I. L., & Pearlman, L. A. (1990).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working with victims.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3(1), 131-149.
Nelson-Gardell, D., & Harris, D. (2003). Childhood abuse history,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and child welfare workers. Child Welfare, 82(1), 5-26
Neumann, D. A., & Gamble, S. J. (1995). Issue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sychotherapists:Countertransference and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in the new trauma therapists. Psychotherapy, 32 (2), 341-347.
Patton, M. Q. (1990/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Pearlman, L. A., & Mac Ian, P. S. (1995).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rauma work on trauma therapis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Practice, 26(6), 558-565.
Pearlman, L. A., & Saakvitne, K. W. (1995a). Treating therapists with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and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C. R. Figley (Ed.), Compassion fatigue:Coping with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ose who treat the traumatized (pp. 150-177). New York: Brunner/Mazel.
Pearlman, L. A., & Saakvitne, K. W. (1995b). Trauma and the therapist:Countertransference and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in psychotherapy with incest survivors. New York:Norton.
Raingruber, B., & Kent, M. (2003). Attending to embodied responses:A way to identify practice-based and human meetings associated with secondary trauma.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3(4), 449-468.
Saakvitne, K. W. (2002). Shared trauma:The therapist’s increased vulnerability. Psychoanalytic Dialogues, 12(3), 446-449.
Saakvitne, K. W., & Pearlman, L. A. (1996). Transforming the pain : a workbook on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New York:Norton.
Salston, M. D. & Figley, C. R. (2003).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effects of working with survivors of criminal victimization.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16(2), 167-174.
Scott, L.(1999). The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supervision in health visiting with victims of child sexual abus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eing, 29(3), 754-763.
Scully, J. A., Tosi, H. & Banning, K. (2000). Life event checklist:Revisiting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after 30 year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60(6), 864-876.
Schauben, L. J., & Frazier, P. A. (1995). Vicarious trauma:The effects on female counselors of working with sexual violence survivor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9, 49-64.
Sexton L. (1999).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of counsellors and effects on their workplaces.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27 (3), 393-403.
Skovholt, T. (2001/2001). The resilient practitioner:Burnout prevention and self-care strategies for counselors, therapists, teachers,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劉小菁(譯)。助人工作者自助手冊:活力充沛的秘訣。台北:張老師文化。
Wasco, S. M., & Campbell, R. (2002). Emotional reaction of rape victim advocates:A multiple case study of anger and fear.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 26, 120-130.
Wasco, S. M., Campbell, R., & Clark, M. (2002). A multiple case study of rape victim advocates’ self-care routines: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0(5), 731-759.
Way, I., Vandeusen, K. M., Martin, G., Applegate, B., & Jandle, D. (2004). Vicarious trauma:A comparison of clinicians who treat survivors of sexual abuse and sexual offender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9(1), 49-71.
Yassen, J. (1995). Preventing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C. R. Figley (Ed.), Compassion fatigue:Coping with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ose who treat the traumatized (pp. 150-177). New York: Brunner/Maze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73、 劉淑德、曾宇薇,「CrossRef電子期刊文獻正文引文跨越連接共通規範」國家圖書館館訊,民90年8月。available from: http://www.ncl.edu.tw/pub/c_news/89/04.html(accessed on 2005/3/25)
2. 74、 歐陽崇榮、歐陽慧,「數位世界中的條碼DOI」,全國新書資訊月刊,60期,民92年12月,頁33。available from: http://192.192.58.253/isbn/admin/pdf/92126033.pdf(accessed on 2005/3/30)
3. 12、 蔡明月,「學術傳播與書目計量學」,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季刊,35卷1期,民86。
4. 9.吳英美,「我國三所師範大學圖書館教育類西文期刊館藏之研究(上)」,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 5:1(民87),頁58-73。
5. 15、 蘇精,「大學出版社的理想與現實」,文訊月刊,185期,民90年3月。
6. 10、 陳亞寧,「電子期刊的剖析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第6卷,第4期,民89年5月。
7. 9、 邱炯友、劉盈吟,「台灣地區大學出版社發展之問題與解決方案」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第41卷,第1期,民92年9月。
8. 7、 邱炯友,「大學出版社與大學圖書館:學術出版社群之共同機會與可能性」,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季刊,35卷3期,民87。
9. 5、 林信成,「XML相關技術與下一代Web出版趨勢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季刊,第37卷,第2期,民88年12月。
10. 72、 劉述先,「從典範轉移的角度看當代中國哲學思想之變局」,哲思雜誌,1卷1期,民87。 available from: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Zhesi/zs1/tart1.htm(accessed on 2002/2/10)
11. 10.蔡明月,「從科學引用文獻索引到期刊引用報告-兼論期刊評估準則」,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4:2(民86年12月),頁27-41。
12. 13.邱淑麗、王梅玲、李美慧,「我國科技期刊引用文獻資料庫原型之建置與應用」,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6:4 (民89),頁49-69。
13. 19.張秀琴,「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及其應用與限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通訊 50(民91),頁7-11。
14. 20.孟連生,《試論引文索引法的性質與功能》,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3:1(1996年9月),頁15-19。
15. 21.崔燕慧,「臺灣地區文史哲研究者文獻使用特性調查分析」,國家圖書館館刊 2(民86年6月),頁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