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8e11:74e4:2207:41a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5 18: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江羿瑩
研究生(外文):Yi-Yin Chiang
論文名稱:花蓮慈濟志業園區對周邊鄰里社區實質發展之影響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The Analysis of Physical Developmental Effect in Surrounding Neighborhood: A case study of Hualien Tzu-Chi Park
指導教授:林建元林建元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其他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7
中文關鍵詞:慈濟園區宗教產業宗教觀光實質發展
外文關鍵詞:Tzu-Chi Parkreligious industryreligious tourismphysical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3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長期以來,花蓮地區較於台灣北部、西部等地區發展緩慢,加上先天自然環境限制緣故,聯外交通不便,導致公部門或私部門的許多相關資源投入花蓮不足,基礎設施建設腳步緩慢,在近年來,觀光休閒活動獲得社會大眾重視與熱衷,此亦為花蓮的發展帶來曙光。花蓮在這樣的發展脈絡與環境下,證嚴法師領導的慈濟基金會於此發源,並於花蓮市的西部地區落地生根,對於相關醫療、慈善資源與醫院、學校匱乏的花蓮居民給予很大協助。慈濟基金會歷經近四十年的努力,將其組織日益擴大外,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增加,以及一般民眾對於慈濟的認知與印象加深,提高花蓮的形象與知名度,本研究於此觀察角度下,分析花蓮慈濟志業園區對周邊鄰里社區人口、經濟活動、社區發展、土地價格與交通運輸之影響。
本研究透過實地觀察、相關人士的訪問,以及二手相關資料的整理和分析,瞭解花蓮慈濟園區對於其週邊鄰里社區發展之影響分析,探究不同的實質和非實質影響項目之間的相互關係。慈濟基金會在社會層面發揮的影響力,吸引不同目的的人口居聚於園區周圍,產生許多生活需求,而於周邊鄰里間產生服務業和餐飲業為主的經濟活動,帶來商機,同時因為大量的居住與活動人口,影響土地價格與不動產市場成長,亦產生交通、攤販與環境衛生等問題。在鄰里社區活動或意識凝聚方面的影響上,顯示愈是與慈濟志工或基金會互動良好的社區,對慈濟的認同度愈高,這從兩個在空間上緊連慈濟園區的國興里與國慶里可看出最好的驗證與反證。
Due to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inconvenient traffic connection, Hualien County had been less-developed than other regions of Taiwan for a long time. Although all kinds of incentives have been provided to encourage industrial investment in Hualien, not much effect was resulted. Recently, thanks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creation and tourism activities in Taiwan, and Hualien city is able to hav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its tourism industry and makes itself a tourism-oriented place. Among many sources attracting tourists to Hualien, religious tourists attracted by Tzu-Chi deserves our attention in ter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Forty years ago, the Tzu-Chi Foundation led by Master Cheng-Yeng chose the west part of Hualien city as it’s headquarter. Currently, the Tzu-Chi Foundation not only expanded its organization, increased its influence in Taiwan society, but also had deepened her impression and identity in common people. Moreover, the image of Tzu-Chi also highlighted the image of Hualien and made Hualien a more well-known place, which is a favorable variable to the tourism promotion.
This research is aimed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Hualien Tzu-Chi Park on its surrounding neighborhood,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nd non-physical factors. On the one hand, because of the reputation of Tzu-Chi Foundation in Taiwan society, Tzu-Chi Park in Hualien city not only attracted lots of different people to live nearby, but also brought benefits to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Furthermore, the daily needs of immigrants bring in retailing opportunities in this area so that commercial streets are develop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number of residents, students, and workers also brought huge traffic flow, informal stall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 of different aspects found in this research should be helpful for the formulation of future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目 錄

頁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宗教活動與地方發展之相關文獻 9
第二節 園區類型與周邊地區發展之相關文獻 11
第三節 慈濟之相關研究 18
第三章 慈濟園區與周邊鄰里社區現況分析 22
第一節 慈濟功德會的源起 22
第二節 慈濟園區形成過程 24
第三節 慈濟園區的現況 27
第四節 周邊鄰里社區現況概述 31
第四章 對周邊鄰里非空間部門發展影響之分析 32
第一節 慈濟宗教團體及基金會對社會層面之影響 32
第二節 對周邊鄰里社區的人口變遷之影響 38
第三節 對周邊鄰里經濟活動之影響 49
第五章 對週邊鄰里空間部門發展影響之分析 60
第一節 周邊鄰里社區土地使用與價格之影響 60
第二節 對週邊鄰里交通運輸之影響 7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0
第一節 結論 80
第二節 建議 83
第三節 後續研究 84
參考文獻 85
附錄
附錄一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訪問大綱與摘要 89
附錄二 國慶里里長訪談摘要 91
附錄三 部分周邊鄰里居民與慈濟志工提供的意見 93
附錄四 慈濟園區相關照片 96
附錄五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秘書處專訪 97
參考文獻(按姓名筆畫排列)
丁福致,1986,《大學校區鄰近土地利用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與中國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明蘅,2004,〈台南。大學城之路:成大學區與都市發展的連結〉。《e代府城》,2004. 07,pp.8-9。
王順民,1991,《宗教福利思想與福利服務之探究-以慈濟功德會、長老教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樂平,1998,〈工業區、科學園區、工商綜合區與加工出口區之比較〉,《工業簡訊》,1998,第28卷,第9期,pp. 30-43。
王端正,1997,《心蓮萬蕊》,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出版。
朱妍綸,2004,《慈濟教師組織文化之研究-以高雄區教師聯誼會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芳三,2004,《從追隨者角度探討文化對領導的影響-以證嚴上人和佛教慈濟功德會》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論文。
李盈憲,2002,《青年志願組織運作之研究-以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澤仁,2003,《加工區對地方城鎮發展之影響-以潭子加工出口區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幸娟,2000,《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與其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南南鯤鯓代天府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清松,1997,《科學園區對地方發展之論爭與台灣實證-新竹科學園區個案研究》,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世宏,1995,《花蓮地區人口遷移的時空變遷》,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芬,2003,《工業區鄰近地區居民環境污染識覺及調適行為之研究--以中壢工業區為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所碩士論文。
林宜璇,1996,《人間佛教與生活實踐:慈濟現象的社會學解析》,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玲,2004,《佛教慈善事業之發展-佛光山慈悲基金會等個案研究》,佛光人文社會科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維民,2003,《科技工業園區實質環境發展之研究-以加工出口區為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所碩士論文。
林碧珠等編輯,1993,《慈濟年鑑1966-1992》,慈濟文化出版。
吳佩默,2004,《宗教活動及其用地需求特性之比較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施鴻志、孔憲法,1991,《國外科技園區發展經驗比較分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案。
徐武雄,1997,《加工出口區對地方經濟發展之影響研究-以高雄加工出口區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建平,2003,《慈濟功德會做為集體行動邏輯之個案研究》,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怡君,1996,《慈濟現象三十年》,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文饒,1993,《志願福利服務組織形成及運作之探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
陳伯南,2003,《宗教觀光旅遊動機、認知價值、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南投中台禪寺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蓉,2003,《林園工業區對林園高中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所碩士論文。
陳秀琍,2004,〈歷史文化大學城〉,《e代府城》,2004.07,pp.4-7
陳振甫,2001《宗教慈善團體非營利組織管理特質分析~以佛教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論文。
葉琇婷,1998,《台灣地區科技產業用地整體開發策略之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張 璠,2004,〈台灣地區產業園區的未來發展策略〉,《經濟情勢暨評論》,第10卷,第3期,pp.146-166。
張家菁,1996,《一個城市的誕生—花蓮市街的形成與發展》,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張培新,2004,《臺灣宗教性非營利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所碩士論文
黃介振,1998,《高科技工業區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黃勝雄,1992,《民俗宗教建築及活動土地使用秩序問題之探討-以台北市媽祖廟為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葛震歐,1983,《加工出口區的創設》,聯經出版社。
鄭一良,1999,《大學校園與地區環境互動關係之研究—以臺灣師範大學生生活活動為例》,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死建築設計學程碩士論文。
賴家陽,2002,《慈濟志業中心之制度化分析》,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韻,2003,《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對新竹地區發展的影響》,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醇璧,1994,《台灣都市大學對其周圍環境影響之研究—以輔仁與文化大學為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廣平,1995,慈善機構的組織融入、組織文化與慈善行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秋玉,1991,《慈善機構的組織融入、組織文化與慈善行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台灣大學心裡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倍琳,1991,《臺灣地區工業區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胡彬,2003,〈頭城的寺廟與地方發展〉。《白沙人文社會學報》,2003,第2期,pp.253-302。
外文文獻
Blakely Edward J,1989, Planning Local Economic Deveipoment-Theory and Practice,USA。
Harrison Bennett,1991,〝Industry Districts﹕old Wine in New Bottles?〞Regional Studies ,26(5),PP469-483。
Page Stephen, 1995, “Urban Tourism”, London。
Richard W Rathge, and Gary A. Goreham,1989,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s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on Rural Church Viability,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8(1):59-74.
Vukonic Boris,1996,”Tourism and Religion”,USA。


網頁資料
王見川,1999,圓光佛學學報,第四期,pp. 193-246。[Online] Available: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0/bj99907.htm#6 (2005.04.18)。
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http://wwww.sipa.gov.tw/WEB/Jsp/Page/index.jsp?thisRootID=204,[Online] Available (2005.04.14)。
慈濟全球資訊網
http://www2.tzuchi.org.tw/go/go.htm,[Online] Available: (2005.04.01)。
行政院文化經濟建設委員會
http://www.cca.gov.tw/creative/page/main_10.htm,[Online] Available:(2005.04.13)。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
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Online] Available:(2005.05.1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