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巴比(Babbie, Earl R.)原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8th ed) (李美華等譯),上冊(台北市:時英,民87)。
中國時報,2004,《國軍「精進」義務役期擬縮短 明年七月起 當兵一年半》(11月11日)。
王佑五,2004,《國軍軍事戰略與國防計畫鏈結問題之研究》, 國 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維康,1985,《國軍預算與計畫配合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 源管理所碩士論文。丘立崗,1988,《三民主義理念下國防預算最適分配之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林博文,1998,《我國國防預算案之研究(1987-1998):政策制定面之分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周聖心,2004,《國家安全不等於軍購》,中國時報論壇(8月1日)。
吳重禮,2002,「美國分立政府運作的爭議」,《歐美研究》,第32卷第2期,1992年6月, 頁271-316。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胡鞍鋼,中國崛起:歷史軌跡與大戰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2005年許遠東先生紀念講座。
韋端,2001a,「我國公共支出結構之探討」,《財稅研究》,22卷第4期,1991年2月。頁13-33。
韋端,2001b,「國家資源與國防資源分配與運用」,國策研究報告,台北:國家政策基金會。
韋端、邱靜玉,1992,「立法院之預算審議責任」,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頁,網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FM/091/FM-B-091-025.htm。
徐仁輝,2000,《公共財務管理》,智勝。
徐仁輝,2003,「台灣財政透明度的研究」,台灣透明組織與世新大學合辦,倡廉反貪與行政透明研討會。
國防部,2002,《國防報告書》,國防部。
國防部整合評估室,2003,《國防預算佔國內生產毛額最適比例研析報告》。
國防部主計局局長王吉麟,2004,《94年度國防預算編製概況簡報》。
張中起,1998,《應用整合模式語言規劃分析國防預算管理資訊系統》,國防管理學院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致文,2000,《從「權變理論」探討境外決戰構想與國防預算規模關係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國防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致文,2005,「美軍實施PPBES給我國得省思」,《主計月刊》第594期,頁31-41。張寶光,1987,《國防預算分配之研究-動態分配模式之構建》,國防管理學院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郭昱瑩,2002,《政府預算的總體與個體研究》,智勝。
陳水扁、柯承亨,1992,《國防黑盒子與白皮書》,台北:福爾摩沙基金會。
陳立剛,1999,「預算審議過程及問題分析」,《國策期刊:預算與政策(一)》,國策研究院網站,網址:http://www.inpr.org.tw/publish/abstract.htm?id=20000185。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國嘉,2002,《國防預算與我國國民生產毛額(GNP)比例合理性研析與探討》,國防部委託研究報告。
陳章仁,2001,《威脅型態、軍事防禦能力、區域衝突與國防預算關係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國防財務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游黃盛,2001,《國防預算資源配置之研究--系統動態學之應用》,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志恆,1994,〈從亞太國家國防支出趨勢論我國國防預算之結構--兼論八十四年度國防預算案〉,國家政策雙週刊。
楊志恆,1995,〈臺海安全與兩岸國防預算之比較〉,國家政策雙週刊。
楊志恆,1996,《台灣的國防安全》,台北:業強出版社。
楊志清,1999,《時間數列模型在國防預算編列上之應用》,淡江大學統計所碩士論文。葉金成、張寶光,1993,〈在「干擾─反應」環境下國防預算規模之規劃策略和模式〉,國防管理學院學報,14卷2期。葉恆菁,2001,《國家經濟能力、軍事防禦能力與國防預算關係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國防財務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劉立倫,2000,《國防財力管理》,華泰。
劉裕國,2000,《後冷戰時期影響我國防預算系統之國內外政經因素分析》,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潘俊興,1997,《我國國防預算估測可行性探討-時間數列模型之應用》,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政廷,1996,《我國國防預算政治過程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所碩士論文。鄧瀛培,1999,《我國國防預算規劃策略之研究-系統動態學之應用》,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
闕興韶,1986,《國防預算需求預測模式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蘇彩足,1992,〈國防支出之最適規模之分析〉,台大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講義。
蘇彩足,1996,〈政府預算之研究〉,華泰。
蘇彩足,1997,〈政府預算審議制度-理論與實務之探討〉,華泰。
蘇彩足,2000,〈政府預算研究之省思:何去何從?〉,何思因、吳玉山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中國政治學會,頁480、484。
蘇彩足,2002,〈美國聯邦政府之中程計畫預算機制〉,行政院主計處、世新大學主辦之「預算平衡與中程計畫預算制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頁5。
貳、英文部分
Davis, M.Thomas,1997,《Managing Defense After The Cold War》,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
Defense Technical Information Center, 2005 ,http://www.dtic.mil/comptroller/fybudget/ (20, Feb).
Global Security,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rok/budget.htm.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ed.), 2002,《The Military Balance2002-2003》, London: Oxford.
Mintszberg, Henry, 1994,《The Rise and Fall of Strategic Planning》,NY: Free Press.
Nice, David C , 2002,《Public Budgeting》,NY: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Shehane Ronald F.,1994,
,Armed Forces Comptroller.
Sullivan, Gordon R., 1996,《Hope is not a Method》,NY: Time Business.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2003,〈Annual Report of DoD〉,Washington: DoD.
Wildavsky, Aaron & Naomi Caiden,2001,《The New Politics of the Budgetary Process》,4th Edition,NY: Free Press.
參、網站資料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http://www.dgbas.gov.tw。
經濟部網站:http://www.moea.gov.tw。
Business Executives for National Security(BENS),2000,(Framing the Problem of PPBS),http://www.bens.org,pp.1,5.
Business Executives for National Security (BENS),2000,〈Changing the Pentagon’s PPBS: Phase Two Report〉,http://www.bens.org.
SIPRI:http://www.sipri.org.
World Bank:http://www.worldbank.org.